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 第406章 小鳥依人楊太後

第406章 小鳥依人楊太後(1 / 1)

推荐阅读:

“阿娘你腫麼了?”

眼看堅強的母親淚流滿麵,李明也顧不上什麼禮不禮法了,兩步並做一步跨到楊氏跟前,心疼地牽起她的手。

楊氏溫柔地摸著好大兒的腦袋,眼睛看著李世民,淚如雨下。

這個渣男,才幾日不見就成了這副模樣,多狼狽啊……

李世民低頭看了看自己的病軀,向正妻聳了聳肩膀,雲淡風輕地笑了笑:

“人老了,不中用了,變成這副模樣了。”

“莫說這樣的話,陛下!”

楊氏立即上前,靠在良人的右邊,雙手緊緊攙扶住他的臂膀,仿佛小鳥依人。

李世民閉了閉眼,伸出左手,輕輕撫摸著妻子的秀發。

“我對你,實在不公平……”

“回來就好,良人能無事回來就好……”楊氏泣不成聲。

淒淒切切,真情流露讓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最動容的莫過於陰“皇太妃”了。

妖豔賤婦,竟敢當眾賣弄風騷,勾引太上皇陛下……

她恨得牙癢癢,但是又沒有這個膽子表現出來,表情都扭曲了。

她下意識地望向了和她同一條戰線的小姐妹,韋珪韋“皇太妃”。

可這一看,讓她的心瞬間涼了半截。

韋妃麵如死灰,把腦袋垂得很低,神情有些恍惚,一副聽天由命的模樣。

陰妃曾見過韋妃的這幅模樣。

那就是在被明軍俘虜以後,在目睹了戰場的血腥和殘酷以後,她所陷入的應激創傷狀態。

俗話說就是,被嚇的。

李明甚至都沒正眼瞧她一眼,怎麼嚇成這樣……陰妃有些失望,不甘地握緊了拳頭。

後宮女人們的那點小心思,並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楊氏和渣男李仍然在那兒膩歪。

而當肉麻公婆膩歪的時候,李明同學很自覺地撒開了手退到一邊,不當這個電燈泡。

“臣叩見陛下。”李令和其他四位姐姐畢恭畢敬地向李明請安。

畢竟有外人在場,得給皇帝弟弟賣個麵子。

隻是她們的眼睛閃爍,明顯在憋笑憋得很辛苦。

“哦,辛苦接駕。”李明也努力地繃住臉,目光轉向姐妹們的身後。

敗者二人組,李承乾和李治,尷尬地站在風雨中,各懷心思。

“臣治,叩見陛下……”

李治很有求生欲地給李明大帝跪了。

不管大哥怎麼說,他先跪為敬。

李承乾神色變幻,最後還是勉強勾起一個沒有笑意的笑容,開口說道:

“皇弟,好久不見。”

吐字非常清晰,沒有“陛下”。

此話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沒有一個人敢出大氣。

連李世民都愣了愣,眼睛死死地盯住了自己的嫡長子。

李治更是不知是第幾次倒吸涼氣了。

大哥你說的是“皇帝”對吧?是帝位的帝,不是臭弟弟的弟,對吧?

然而,李承乾仿佛故意和大家對著乾,不但沒有改口,還挺起了胸膛,大聲道:

“彆來無恙,見你如此康健,我就安心了,明弟。”

這是徹底把車門焊死了,李治聽了差點昏過去。

怎麼這些豬隊友,總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你這個廢帝生無可戀想自尋死路,可是我李治還年輕,還不想死,老大哥你彆把我也拉上啊!

有一個小人在李治的心裡呐喊,可是他不敢也不能喊出來,憋得心裡難受,臉色一陣發紅一陣發白。

不僅僅是李治小老弟。

其他被俘的“皇親國戚”也莫不被李承乾的妄言嚇出了一身冷汗,小心臟撲撲地跳。

他們也生怕被“龍顏大怒”aoe給波及,莫名其妙被削一刀。

龍顏大怒乃是皇帝陛下的特權,而現在,全天下人的心中隻有一位皇帝,那就是至賢至聖明皇帝。

你李承乾現在是什麼身份,還擺什麼架子?

你已經不是皇帝了!隻是被李明碾過的偽皇帝,大明的階下囚而已!

彆再沉湎於過去,大唐已經亡了!

當眾稱呼將你擊敗的皇帝為“弟弟”,李承乾你是這個!

打仗都打輸了,有什麼好不服氣的呢!

有本事再打一遍?

然而,李明對李承乾的無禮態度視而不見。

當然,對李治和其他人誠惶誠恐的態度也同樣視而不見。

確切地說,他完全無視了這些或恭敬謹慎、或不卑不亢的態度。

他正忙著呢。

忙著點人頭。

李承乾、李治、李恪李諳、韋妃陰妃燕妃……咦,不對不對,怎麼少了兩個人?哦對的對的,李佑被李泰砍了,李泰被我砍了……

在確認老李家的核心成員都齊齊整整,沒有誰在亂世之中飄到失聯以後,尤其是李承乾和李治兩個大脆皮仍然完好無損以後。

他暗暗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親戚都在,不但自己在史書上少了一個黑點,更重要的是,以後每年過年的家庭聚會不至於太尷尬。

至於親戚們現在怎麼看待他,用膝蓋想也知道,所以他索性不深究,隻是以一位帝王應該有的威嚴,向前來迎接的親戚們點頭致意。

“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

“哼!”李明達執拗地把臉撇過去,故意不去看他。

“……”李治人麻了。

一個兩個都是豬隊友啊……

“……”看著鬨脾氣的小妹,李明也隻能無奈地苦笑,當做沒看見,暫時不搭理她,轉向陷入兩人小世界的父皇和母後。

“咱去屋裡聊聊。”

表麵工作已經結束,該乾正事了。

楊太後正執子之手無語凝噎,聽見兒子的呼喚,隻是淡淡地點頭,便又重新回複到癡情之中,繼續無語凝噎。

李世民肅然起敬。

還有高手?

…………

大明皇帝陛下和他的父皇母後走進了寢殿,應是有什麼要事商量。

其餘迎駕的人等沒什麼事了,便也散場各回各家了。

“咳咳!”

李治覺得,為了自己的壽命著想,他有必要和長兄談談。

看四下無人,他壓低聲音,頗為責怪地說:

“皇兄,你對明皇帝也太不尊重了。

“當眾不給他台階,就不怕他生氣嗎?”

李承乾斜了他一眼:

“我也是大唐皇帝,你怎麼對我就這麼不尊重了?”

李治被噎了一下,撓著頭無奈道:

“時勢易也啊,皇兄。如今我等都是階下囚,要想活下去,唯有‘務實’二字。”

除了我這位和你同進退的老弟,老哥你曾經的仆從有哪位這麼關心過你?要珍惜你的小老弟啊承乾大哥~李治在心裡吐槽。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求生欲過於旺盛的九弟,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大明至賢至聖皇帝陛下對我等完全沒有殺意。”

“何以見得?”李治不是很相信這位長兄。

畢竟在爭霸的四位“嫡子”之中,就屬承乾大哥最菜了。

李承乾對李治狐疑的態度報以微笑:

“你難道沒有發現嗎?在我故意冒犯他的時候,李明根本沒有正眼看我。

“在他的眼裡,根本沒有我等。”

李治一怔。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對十四弟來說,我們幾個根本不算威脅。”李承乾長長歎息,有些無奈,又有些無力:

“在‘皇帝陛下’眼裡,我等皆是無用之人。

“無用之人而已,還需要他忌憚,需要他花心思對付嗎?”

李治聽得眼皮子直跳,莫名想到了讀書時學過的莊子《逍遙遊》——

一棵大樹因為不能成材而被人唾棄,孰知,也正是因為其不能“成材”,所以免去了被砍伐的命運,反倒順利長大了。

無用之用,終為大用了屬於是。

李治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會成為一棵這樣的樹,靠無用苟活……

“九弟,你說……”李承乾突然道:

“十四弟過去在宮中各種作各種瞎胡鬨,是不是也想偽裝成無用之人,為了在宮裡能活得久一點?”

李治猛然一驚:

“他從會說話起就頑劣不堪,難道都是裝的?不可能吧,就算天生神童也不至於……”

“可你看,在他執掌大權以後,你幾曾見過他真的胡鬨過?這離他在孔穎達先生的教桌上撒尿,才過了幾年啊?”李承乾道。

李治張大了嘴巴,卻不知該說什麼。

李承乾俯下身子,在九弟的耳邊輕聲道:

“想要活命,不如學學明弟的做法如何?”

說罷,又重重地在李治的肩膀上拍了一拍,便轉身上車離去——蒙李明陛下恩準,皇親國戚和進宮彙報的大臣,都可以在宮中坐車騎馬。

李治呆呆地看著大哥的車駕揚長而去,直到消失在密集的雨霧之中,他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個問題:

在李承乾老哥作死試探出李明的真實態度以前,他怎麼知道李明打一開始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沒想殺他們?

答案是,不知道!

“老哥你身體不好生無可戀,彆拉上我啊!”

李治嘴角抽搐,一陣後怕。

…………

另邊廂,陰妃追上韋妃,呼喚一聲:

“姐姐。”

她不甘心被軟禁在此方逼仄的囚籠之中,乖乖當個沒人疼沒人愛的“皇太妃”,在犯婦楊氏的腳下就此了卻餘生。

她不死心,她還想再掙紮一下,宮鬥一番。

就算不可能扳倒楊太後,但至少也得讓對方領教她的厲害。

當然和楊太後鬥,她自己一個人是絕對不行的。

因為她真的不厲害,她迫切需要同謀。

而韋珪就是她能聯合的第一個對象。

韋珪出身又好,能力又強,還有個皇子。

兩頭發力,隻要宮中的皇太妃們和皇子公主們聯合起來,想必那個所謂“太後”也不得不投鼠忌器吧!

一想到這,陰妃的心情不禁急切起來,又喊一聲:

“姐姐!”

可韋妃像是沒聽見似的,在侍從的陪護下,低著頭兀自向前走著。

陰妃有些納悶,抬高了聲音:

“姐姐!”

“太妃殿下?”韋妃的侍從忍不住小聲提醒道。

韋珪這才停下了腳步。

可是她沒有看向叫住她的陰妃,仍舊低著頭,嘴唇在快速地一張一合。

“姐……姐姐你腫麼了?”陰妃有些害怕,聲音顫抖著問道,同時彎下腰,聽聽韋珪究竟在念叨著什麼。

“鬥不過,根本鬥不過,無論如何也鬥不過的……”

韋妃麻木地重複著。

她好像又回到了自己被俘的那天,她的衛隊、車夫被悉數殺死,她被凶神惡煞的明軍包圍,手足無措地困在車中。

那天讓她徹底認清了自己的無助——

自己隻是一個依附於皇帝的玩物而已。

當她所依附的皇帝不被當回事的時候,她本人自然也不會被當一回事。

比如說,現在。

現在是爭風吃醋的時候嗎?

諸位後妃有這個資格和楊太後爭嗎?

楊太後所依附的不是她的夫君,而是她的兒子!

她們這些皇太妃、甚至於太上皇本人的命運,其實都係於楊氏母子倆的一念之間!

根本不是一個層麵的競爭。

若說楊太後是疾風驟雨,那她們這些女人合起來,充其量也隻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暴而已……

…………

“今天這雨下得可真夠大的,給你們淋了個正著。”

太後寢殿,清雅彆致的書房之中。

楊太後心疼地替風塵仆仆的夫君和兒子擦拭身上的水珠,又親手給他倆泡茶。

“無事無事,阿娘。幸好在我們上了岸以後才開始下雨,否則風浪一大,我怕是又得要暈船咯。”

李明爽利地笑著,就像一個真正的、無憂無慮的少年。

“這場雨來得及時呀!可以緩解旱情。之前連著不下雨,可把我給愁壞了。”

李世民卻是不以為然地搖頭道:

“未必,這場雨來勢太猛。

“今年的天氣比往年有異,久旱之後,怕是會有洪澇之災。”

原來如此……李明認真聽取著父皇的經驗。

工業,老李不行。農業,小李不行。今年的糧食能否豐收,全看這兩個月的操作了。

話題就從天氣,很自然地轉到了嚴肅的話題上。

“阿娘,國內可有澇災?”

李明禦駕親征在外,長期君主離線。

關於國內的情況,先向留守看家的楊後詢問,再和官僚集團作對照,便能了解全麵了。

楊後輕輕一笑:

“阿娘見識短,光打理皇宮就費儘全力了,哪有能力替你照看國家。

“我記得應是沒有發大水,具體情況問房相、長孫相便是。”

滿分答案。

“沒有水災便好啊。”李明鬆了口氣,但緊跟著想起了什麼,又愁容滿麵道:

“現在我們的國家囊括了整個天下,包括中原、關中和廣大南方地區。不知……”

“也沒有發生重大水災。”楊太後言之鑿鑿地接話道。

“是嗎?那就好。”李明徹底放心了,將眉頭熨平。

李世民卻把眉毛皺了起來。

不是,大唐才剛投降多久啊,兩邊的文官還沒有正式開始工作交接呢!

怎麼“見識短”的楊氏對敵國領土的情況,知道得那麼清楚?

“這次降雨,是南方刮台風了,一路吹到了遼東,所以雨勢來得很急。”

楊太後娓娓道來:

“今年的台風來得格外早些。明兒,你阿爺其實說得也對。雖然全國沒有發生大的水災,但未雨綢繆,不可不提前築堤預防。”

此言一出,李明和李世民兩人一時沒有接話。

在沉默達到“令人尷尬”的臨界點前,楊太後很自然地笑了笑,道:

“我是偶然聽房相說的。這些我都不懂,隻是覺得重要,便轉達給了你們。”

“哦……哦,是相父說的啊,相父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李明姑且接受了皇太後的這個解釋。

“呃,咳咳。”

李世民假咳一聲,把話題拉回來:

“所以,你應該即刻下達命令,征調民夫提前疏浚河道,修築河堤。

“此外,你還應會同屬下官吏,做好防災賑災的預案,尤其是大江大河沿線的百姓,必要時需要疏散遷離。”

李明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

當此之時,楊太後幽幽來了一句:

“這已經不用了哦,我已經征調了民夫,方案也已做好,就等明兒批閱了。”

此言一出,鴉雀無聲。

李明和李世民同時看向了頭發長、見識也長的楊太後。

不是,說好的沒能力乾政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