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80我的導演生涯 > 第十六章 左派電影公司

第十六章 左派電影公司(1 / 1)

推荐阅读:

inf

準確點說,章香山聯係的是香江電影左派的話事人,新聯影業公司總經理廖一原。

廖一原的新聯影業同樣是《少林寺》的投資方,隻是投入的金額比長城少,話語權沒那麼大,因此之前《少林寺》的導演和主演都是長城決定的。

章香山開門見山道“廖先生,我今天找你是想聊一聊《少林寺》那個項目。”

“唉,章局長,不滿你說,《少林寺》這個項目沒法做了啊!”廖一原仿佛找到傾訴對象,抱怨起來。

“廖先生彆激動。”章香山安撫一句後,說道“到底怎麼回事?你慢慢說。”

“《少林寺》的項目是怎麼回事,想必你也知道吧?”

章香山點點頭,還是港澳辦的那位主任牽的頭。

廖一原絮絮叨叨起來,“這個我就不多說,隻說我們新聯編劇寫出的劇本,他們長城也是認可的,結果他們請的導演拍完後搞砸了,黑鍋又要扣到我們頭上。最近又聽說他們想賣掉自己的份額,你說,這項目我們還能怎麼辦?”

“唉,搞不好又是個賠錢的項目。”

章香山眼睛微眯,聽他抱怨後,才道“事情我也搞清楚個大概,長城想賣掉投資份額的事情我也知道。”

“章局長既然知道,為什麼不……”

“為什麼不阻止?”

“嘿嘿。”

章香山認真道“其實這未嘗不是個解決方案。”

廖一原大驚失色,“章局長,你這是什麼意思,合拍片計劃不作數了?”

“依然作數,隻是長城廠的份額轉到燕影廠手裡,導演和演員交給他們解決。”章香山很乾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內地的製片廠?”廖一原眉毛都皺到一起,他不明白內地這幫人是怎麼想的,他勸道“章局長,拍功夫片還是我們香江導演有經驗……”

章香山笑了,“這可不一定。”

“這是什麼意思?”廖一原不解,難道內地還拍出什麼優秀的功夫片不成?

章香山提議道“這樣,你們新聯和長城派人到燕京,同燕影廠的人見個麵,大家有什麼想法見麵聊,可行?”

廖一原有心反對,隻是章香山心意已決不容更改。他其實在看過《神秘的大佛》,了解過韓平這個人後,瞬間下定決定。

合拍片是任務沒錯,但沒說必須由香江的製片公司主導啊?

如果內地的製片廠和導演能挑起重擔,完全可以交給他們。

章香山看重的不是政績,而是國內電影的未來。如果能借用這次機會培養一位能被香江觀眾所接受的大導演,這筆買賣怎麼算都是賺的。

搞定新聯和長城後,章香山把事情告訴了汪廠長。

汪廠長聞言大喜,有廣播事業局的領導點頭,事情機會成了大半。

章香山怕他得意忘形,連忙叮囑道“老汪,讓你們燕影廠投資問題不大,但導演的人選能不能讓香江的兩家電影公司認可,還是要看你們的導演能力。”

汪廠長拍著胸脯保證道;“放心吧章局,你還不了解我,沒把握的事我從來不做。”

在電話裡,他把胸脯拍的震天響,可掛斷電話後,他直接叫來韓平。

到現在為止,《少林寺》牽扯到太多人,他也怕韓平這邊出漏子。

等韓平一頭霧水的過來後,汪廠長也不囉嗦,直接將事情經過告訴他。

“小韓,你到底有沒有把握,隻要能拍出來,即使片子不好看也都不是問題,可萬一拍不出來那就要老命嘍!”

韓平心裡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少林寺》的項目牽扯如此廣,喜的自然是他執導這部電影有望。

他也不廢話,當即將他重新撰寫的《少林寺》劇本交給汪廠長。

囫圇看過一遍後,汪廠長懸著的心總算能放下一些。他也是老電影人了,自然能分辨出一份劇本的好壞來。

在他看來韓平寫的《少林寺》真不賴,就算他們廠自己拍,也能拍的很好,隻要導演和演員不出問題,就又是一部《神秘的大佛》這樣的高質量電影。

“故事很好,就是不知道和原版劇本比如何,改天得找來看看。”

接著,汪廠長又問了些導演方麵的問題,韓平也是對答如流,讓他越發的滿意。

“行了,現在咱們就等香江的人來考察,隻要過了他們那一關,你的導演位置就算穩了。”

“汪廠長,真不知該怎麼感謝您!”韓平神情真摯,眼眶微紅,能看出他心裡極不平靜。

也是,麵對這樣的好領導,換個人都會感激涕零,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吧。

汪廠長拍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小韓,隻要你以後彆忘記自己的誓言,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不會忘,也不敢忘!”韓平正色道。

……

一周後,香江的新聯影業和長城製片廠各自派遣一位副經理帶隊,趕赴燕京會見章局長和燕影廠的人商談《少林寺》項目的最終走向。

釣魚台國賓館,韓平和汪廠長一行人早就等在賓館門口等待,深怕迎接工作做得不到位。

時間來到十一月底,天氣轉寒,韓平他們也早就換上冬裝和冬鞋,饒是如此,依舊被凍的夠嗆。

隻是香江的人不來,他們也不能離開。

還好,就在韓平準備勸汪廠長先進酒店暖和一下的時候,香江的人終於是到了。

看陣勢,兩個打頭的應該分彆是新聯和長城的副經理。

兩人年齡大約都在五十歲上下,西裝革履,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和內地這邊的“土老帽”差距明顯。

“楚經理,歡迎歡迎。”

“陳經理,歡迎歡迎。”

汪廠長上去握手,香江的兩位電影公司副經理也不敢怠慢。

來之前,他們就被告知,燕影廠的這位汪廠長是大陸電影行業的大佬,不是他們能得罪的,因此表現的很謙虛。

“汪廠長好,我等來遲,還請不要怪罪。”

汪廠長看了眼韓平,韓平了然,立刻上前,笑著說“哈哈,兩位嚴重了,大家都是同行,正應該多多親近才是。”

正說著話,章香山姍姍來遲。

幾人互相介紹後,章香山對韓平多看了幾眼,進賓館前更是對他笑著點點頭,搞的韓平有些不明所以。

不過他也沒多想,跟著進去開會,早晚會知道這位領導為什麼會對他格外關注。

進入包廂後,美酒佳肴陸陸續續上來。

韓平在旁作陪,也聽到一些關於香江左派電影公司的內幕消息。

本以為香江的電影公司,哪怕是左派產業也該是風光無限,哪裡知道現實並非如此。

所謂左派電影公司,顧名思義,是帶有一定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色彩的電影製作機構。在香江,這類公司通常與內地有著密切的聯係,致力於創作和推廣具有進步思想的電影作品。

它們的發展與國內“長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江方針密切相關,旨在通過電影這一媒介,在中西意識形態的角力中占據一席之地。

60年代,香江電影界國語片“四大公司”和粵語片“四大公司”,“長城”、“鳳凰”占國語片四大公司的兩席(其他是邵氏和電懋);左派“新聯”和本土的“中聯”、“光藝”、“華僑”並列為粵語片四大公司。

可見當時左派進步電影橫跨香港國語、粵語影壇的強大聲勢。

雖然麵臨著“電影內容隻要稍涉民族意識,港英政府就會要求刪減”等嚴苛的電影審查和進步人士不斷被驅逐出境等政治迫害,左派電影仍拚命突出重圍,大放異彩。

左派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多導人向善、寓教於樂,多源於香江現實生活又進行巧妙藝術加工。觀眾麵非常廣泛,在東南亞特彆有市場。

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初中期,在東南亞擁有龐大影院網絡的邵氏、電懋等都還沒有正式開發自己的製片業務時,左派公司出品的製作嚴謹、明星號召力強的眾多電影更是院線競相購買的對象。

但是不論曾經多麼輝煌,時代是無情的。

和國內一樣,特殊時期對香江的左派電影公司影響非常大。

左派電影不僅創作上要求以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為主要任務,而且強令左派“雙南院線”的南華、銀都、普慶、南洋等影院必須放映《紅燈記》《沙家浜》等“革命樣板戲”電影。

國內觀眾都不喜歡看的電影,受到資本主義熏陶的香江觀眾能愛看嗎?

那特殊時期結束後,香江左派電影公司會好過嗎?

並不會!

因為,香江觀眾的觀影喜好早已改變。

左派電影公司的電影變得無人問津。

1978年那年,左派電影公司共推出五部電影,收入僅有五百萬港幣,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邊緣。同一年,成龍憑借《醉拳》就已經入賬800萬,《師弟出馬》更是一舉突破千萬大關。

為了挽回局勢,港澳辦的廖主任聯合新聯,搞出了個合拍片計劃。

而《少林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果這開頭炮不響,長城和新聯等一眾左派電影公司就要麵臨滅頂之災。

他們寄希望於《少林寺》能成功,可現實總是事與願違。

《少林寺》拍攝完成後,儘顯撲街的潛質。

怎麼能挽回頹勢呢?

聽章局長說燕影廠似乎有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他們就來了。

香江來人對章香山和汪廠長格外關注,他們卻不知道,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也在觀察他們。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