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80我的導演生涯 > 第三十章 風波惡

第三十章 風波惡(1 / 1)

推荐阅读:

inf

韓平埋首書桌前,賣力地趕稿時,汪廠長已經代表燕影廠聯係中影公司,正式簽訂發行合同。

根據合同內容,《神秘的大佛》發行交由中影負責,中影則依據拷貝數量進行結算。

不過這個年代電影少,上映的電影都是選擇長線放映,一部電影上映一年時間也是有的。如果真要等到電影下畫再行結算,對製片廠影響太大。因此,雙方約定半年結算一次,等到電影下畫後,剩餘的部分再一次性結算。

至於首映時間則選在十月份,這是因為國慶有兩天假期,放完假後再上兩天又是周末休息,可以儘可能釋放觀影人群,有利於票房增長。

再正式上映之前,則會進行小範圍試映。

這個範圍的試映會是有局限性的,和後世的電影試映有很大不同。

由於《神秘的大佛》是燕影廠製作的,又是在四川拍攝的。因此,《大佛》選擇在燕京和成都的一些單位進行試映和內部觀摩,比如當地的政府單位和報社。

剛開始,一切都還正常,各單位的反饋都是正麵的。受此消息鼓舞,中影公司決定加大力度製作拷貝,爭取在正式公映前,將《大佛》的電影拷貝鋪滿全國。

隻是突然一篇來自《光明日報》的署名文章,為《大佛》的公映蒙上一層陰影。

1980年9月8日,《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電影中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

文章指出,近兩年已經上映,或者還未上映的電影並沒有遵循文藝作品的“三突出”原則。

所謂三突出原則是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麵人物,正麵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具體到電影的視聽語言層麵,即“對英雄人物要‘近、大、亮’,對反麵人物要‘遠、小、黑’”。

文章中羅列的電影不少,其中又以燕影廠製作的《神秘的大佛》尤為突出。

在這部電影中,“英雄”即主角是反常規的,男主角是個考古學家,而女主角更是屬於社會閒散勢力範疇的人物。

其次男主角也不夠正麵,和壞人搏鬥時,打不過竟然會逃跑……

最後,電影中的壞人也不夠黑暗,不夠猥瑣……

這篇文章巴拉巴拉說了一通,看似羅列了幾部電影,可說白了,攻擊的點全部集中在了《神秘的大佛》身上。

文章韓平也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估計是有些大老爺覺得這部電影太過娛樂化,不夠嚴肅,怕教壞小朋友。

隻是,韓平顯然低估了這篇文章,乃至文章背後報社在國內的影響力。(這裡就不細說了,查一下都知道。)

9月11日,《參考消息》又發表了《關於的爭論》的文章。

這篇文章好似賽跑比賽中的信號槍,其他報刊見《參考消息》也下場,再也沒有任何估計,加入跟風炒作中。

大家總體上都是對《神秘的大佛》持否定態度,不同意該片上映。

這下,燕影廠坐不住了,在內部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這種情況的策略。

召開會議的人是汪廠長,出席會議的除了廠裡的領導外,還有《大佛》的幾位主創人員,其中就有韓平。

他如今已經不是道具師,而是電影廠掛職的副導演。因此,他出席會議一點問題都沒有。

“同誌們,現在的情況你們可能已經知道了,報刊上都是對《大佛》的指責,你們有什麼好的應對策略沒有?”

韓平此時有些心不在焉,也難怪,他的靈魂畢竟來自後世。在他的那個年代,電影公司麵對媒體極為強勢,想控評非常簡單,一個電話的事情,媒體為了新聞也不敢得罪電影公司,畢竟是資本大佬,恐怖如斯啊。

即使在短視頻興起後,電影公司在麵對媒體時沒有那麼霸道,但依舊不是什麼小報社敢得罪的。

哪想在八十年代,作為國內製片廠的領頭羊和老大,被幾家報社的批評文章嚇到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在他走神的時候,底下已經討論起來。

“這些報社是瘋了嗎?為什麼揪著我們不放?”

“是啊,這都改革開放了,難道還想禁錮人們的思想不成?”

“會不會是中影在使絆子?”

“不會,中影難道不想賺錢?”

“難說,會不會是殺雞儆猴。”

“嘶,還真不好說。”

韓平皺起眉頭,覺得大家的猜測沒有說到點子上,而且,他實在不覺得報社的批評能對電影造成多大影響。

隻是……他轉頭看向張華勳,他發現張導神情憔悴,狀態看著比受傷時還差。

韓平小聲詢問道“張導,您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我倒希望隻是身體不適。”張華勳苦笑道。

實際上,他現在狀態有多差隻有自己知道。自從《光明日報》帶頭批評他,其他報社跟進炒作後,他在巨大壓力下,開始整宿失眠,頭發更是大把脫落。

不是他心裡脆弱,而是對他批評換誰都坐不住。

很多電影評論家還沒有看到影片,就給影片定性,說《神秘的大佛》藝術格調不高,說該片充滿了庸俗的噱頭和蹩腳的形象。

還有人批評張華勳“單獨追求票房價值,搞血淋淋的感官刺激。”

有人給張華勳扣帽子,說他執導《神秘的大佛》是藝術的墮落,影片像50年代的《火燒紅蓮寺》,宣傳野蠻殘暴。

麵對各種否定和鋪天蓋地的責難,他就是想為自己發聲都沒地說。

韓平忍不住問道“張導,不就是媒體的批評聲嗎,我們反駁不就好了,有什麼嚴重的?”

“小韓,你太年輕了,不懂。”張華勳搖頭道。

難道還有什麼深層原因不成?

韓平大感好奇,追著詢問,張華勳想了想,也怕他年輕不小心犯錯,便決定給他講一講他們在擔心什麼。

“小韓,你知道去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電影《苦戀》嗎?”

“有點印象。”

“那你知不知道那部電影被禁了。”

“啊,為什麼?”

“就是那些你不重視的報社批評《苦戀》不利於人民、不利於社會、不利於國家。”

韓平不滿道“這不是……這不是胡搞嘛!”

“沒有。”

“電影是唯一能進西海子的藝術,唯其能進,所以麻煩。”張華勳意味深長地回答道。

韓平聞言,臉色一變,因為結合特殊時期,高層對電影確實很矛盾。

矛盾之處在於高層也就是宣傳口希望電影能起到振奮人心,宣傳製度優越性的作用,可實際上人民早已厭煩那些偉光正的樣板戲。

宣傳口和電影局隻能寄希望於電影廠能發揮橋頭堡作用,可搞藝術的嘛,並不是那麼循規蹈矩的。因此拍出來的電影,自然會刺痛一些人的神經。

韓平來自後世,非常能理解宣傳口和電影局。畢竟涉及到意識形態,在哪個國家都是大問題,甚至號稱文明燈塔的美利堅做的更過分。

“張導,難道咱們廠的《大佛》也會被禁?”

理解歸理解,一旦火燒到自己身上,他也很難接受。

張華勳麵色沉重,低聲道“我們現在開會就是想要避免這種最壞的情況出現。”

被禁?

不行!

“我好不容易找到出頭的機會,如果《大佛》被禁,我的努力豈不是白費?即使汪廠長依舊願意培養我,可是我必然會錯過執導《少林寺》的機會,連續兩部票房過億的電影,我的成名之路最少要蹉跎個四五年。”韓平在心裡很明白,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結果。

想到這裡,他舉起手。

汪廠長見底下吵吵個沒完,卻沒有提出一個有建設性的意見,正心煩的時候,看見韓平舉起了手。

“韓平同誌,你難道有什麼想法不成?”

雖然覺得不可能,但他還是對韓平抱有期待。這個年輕人很有想法,說不定就能提出讓他眼前一亮的建議。

也許韓平因為年齡和經驗,所提的意見會很幼稚,但那何嘗不是另一種解題思路呢?

“各位領導,同誌們,剛才汪廠長介紹完情況後,我就一直在思考,也有了幾個不成熟的建議,現在說出來,希望能對《大佛》麵臨的困境有所幫助。”

韓平很謙虛,心裡有想法卻也沒有把話說滿。

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眾多目光集中在韓平身上。其中不屑者有之,欣賞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韓平的經曆充滿好奇。

同時,他們也想聽聽他能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汪廠長展顏一笑,溫言鼓勵道“好,韓平同誌你說吧,即使說的不好也不用擔心,隻要言之有物的,都值得鼓勵。”

對於看好的後輩,他一向是以鼓勵和支持為主的。

韓平清清嗓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