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80我的導演生涯 > 第三十一章 韓導,你的發言能發表嗎?

第三十一章 韓導,你的發言能發表嗎?(1 / 1)

推荐阅读:

inf

提到了過去,自然也免不了要說現在。

韓平等眾人情緒平複一些,繼續道“特殊時期結束後,全國的文藝事業都迎來大發展,咱們電影界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恢複生產,保障供給。

具體措施各位也知道,一個是把一大批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品、在特殊年代中遭到禁映或是受衝擊未能發行的影片重新投放市場。這批經典老片重見天日,再一次點燃了億萬觀眾的觀影熱情。

但這畢竟是權宜之計,要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關鍵還是要儘快恢複生產。文化部在1977年1月向各製片廠下達了年產36部故事片的生產計劃。結果7家製片廠馬力全開也隻完成了21部。那個特殊時期對各製片廠生產機能的破壞可謂觸目驚心,想要短期內恢複,又談何容易?

上影廠廠長徐桑楚說,服裝車間裡數千件服裝發黴破損,無法使用;照明車間的燈具荒廢多年,一通電流燈絲就燒斷。想要改變這種“潰不成軍”的局麵,必須從根子上對整個行業進行徹底的治理整頓。

直到去年,各廠的製片生產有了起色。這一年,恰逢建國30周年大慶。在文化部統一部署下,各廠圍繞“革命曆史題材”“現實題材”“工業題材”“農業題材”的年度規劃,分批實施“獻禮片”拍攝。大家都在說,製片廠的日子好過了,電影的黃金時代不遠了。”

韓平頓了頓,目視全場後,問道“可真的如此嗎?”

不少人皺起眉頭,心想,難道不是嗎?

隻有汪廠長眼睛放著光,看韓平就像看一件稀世珍寶一般,顯然汪廠長並不是一般人,他早已看到輝煌中蘊藏的風險。

他能看清楚,是因為幾十年來的經驗和對行業的深入了解,但韓平……

這也是汪廠長對韓平如此看重的原因,一個年輕人有如此深遠的目光,這比他的導演才能還要令人驚訝。

“不,不是這樣的。”韓平搖搖頭,說出自己的看法,“特殊年代後,國內之所以可以掀起觀影狂潮是因為可供人民群眾娛樂的手段少,加上那個年代影片來來回回就那幾樣,遠不如現如今的題材眾多。於是乎,人民群眾的觀影熱情得到集中釋放,有人一部電影港甚至能看幾十遍,也是如此。”

“如果一切向好發展,國內的電影業甚至有機會衝出國門,走向亞洲,甚至走向世界!但……很遺憾,這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有人忍不住問道。

在坐的各位都是電影人,誰能拒絕這種誘惑。

就連汪廠長和錢主任都是心潮澎湃,要是在他們的任上達到這個目標,他們不說名留青史,卻也能在電影史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是來自競爭對手,也就是電視節目的攻擊。”

“電視?”周經理覺得荒謬,電視節目能成為電影的對手?

“不可能吧,全國電視才多少。”

“是啊,我家有電視,但上麵就沒什麼節目。”

韓平不疾不徐道“大家可以翻看我剛剛遞給大家的文件,上麵有關於全國電視機保有量的曆年數據。”

眾人依言,翻開文件,很快找到相應的數據。

看到數據後,汪廠長和錢主任臉色瞬間大變。

“各位可以看到,全國電視機的保有量從1978年的304萬台以每年數百萬的數字迅速攀升,今年甚至有可能突破千萬台!”

韓平輕笑道“現在電視機可是緊俏的工業品,誰家不想有一台大電視呢?”

“一台電視就是一個小型家庭影院,能吸引多少咱們的潛在觀眾呢?”

一股寒意,深深刺入眾人骨髓中,張華勳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如果是那樣的話,電影觀眾還真有可能逐年遞減。

“不對,韓導說的是理想情況,可實際上咱們家裡的電視就是擺設,根本沒有什麼節目看。”

“對啊,我都後悔買電視了。”

眾人議論紛紛,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

韓平又給了他們一擊,“那是老黃曆了,各位難道沒聽說過,央視最近在籌拍國產連續劇嗎?”

在座眾人又是一驚,還有這事?不會是這小子為了嚇唬我們瞎編的吧?

“咳咳。”汪廠長輕咳一聲,出言為韓平解除了眾人的猜疑,“韓平同誌沒有說謊,實際上央視已經上馬一部電視劇,片名叫《敵營十八年》。而這隻是個開端,現任的央視台長很有想法,他們甚至想拍四大名著。”

這下眾人不說話了,他們也說不出口,全都震驚於剛剛得到的消息。

《敵營十八年》也就罷了,他們沒聽過,可四大名著的影響力在這個文學的黃金年代實在太大。如果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放映,電影觀眾要跑一半。

錢主任也無法淡定,畢竟電影票房事關中影的利潤啊。

韓平不等他們消化這個消息,繼續秉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原則,“除了電視機對電影行業造成的影響外,我們幾大製片廠本身也是問題重重,保持現狀已經非常困難,想要發展是想也彆想。”

“這又從何說起?我們中影可從來沒有少過製片廠的錢,七十萬一部電影的價格,製片廠可都是在賺錢,風險都在我們發行方身上。”周經理叫屈道。

“周經理這是在用老黃曆算賬,這麼算製片廠拍片隻會穩賺不賠,可實際上並非如此。”韓平搖搖頭,說起製片廠的難處,“燕影廠的規模想必各位也知道,想要維持這麼大的廠運轉,運營成本可就海了去。加上改革開放後,職工們的福利待遇都要提,這勢必增加成本。還有演員工資,隨著物價提升,能不漲嗎?”

“這些可都是要算進總成本裡麵的,但國家每年撥付的錢是有數的,靠那些錢,完成每年拍攝任務已經很緊張。”

“如今,製作一部電影的成本是與日俱增,很快製作一部電影一百萬都打不住。你們說,到時候七十萬,或者九十萬的買斷費用製片廠能活下去嗎?”

有人當即提出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建議,“可以縮減拍攝成本啊?”

“縮減成本?”韓平似笑非笑地看著中影的那位隨行人員,然後搖頭道“有的製片廠不是已經在這麼乾了嗎?他們花個十來萬,拍個粗製濫造的電影用來換取中影的七十萬,這個生意好啊!”

眾人聞言,無不色變。

他說的這個問題是真實的,卻也是他們不想提及的,因為一旦問責,打擊麵太廣。

汪廠長也是欲言又止,因為燕影廠也有這種問題。他也很無奈,因為每年拍電影的預算就那麼多,你總不能平均吧,那還拍什麼好電影。

所以,有時候不免需要犧牲個彆電影項目。

“各位可以想象,當粗製濫造的電影多了,觀眾還願意去電影院支持國產電影嗎?”

韓平低聲一笑,道“與其在電影院花錢看爛片,我還不如在家看電視劇呢,最起碼電視劇不用花錢,不是嗎?”

眾人手腳一陣冰涼,因為他說的極有可能發生。

其實不隻是八十年代,他穿越前也是這樣。

電影院爛片太多,不少觀眾都選擇在各大流媒體平台觀影。

錢主任忍不住出言問道“韓平同誌,你說的這些真有可能發生嗎?"

“當然,說到底,還是現在電影票房的分配政策出了問題,高額投資帶來的低回報,甚至巨額虧損,即使是國家的錢,也不能這麼造是不是?”

錢主任赫然,造成這種情況,中影也有一定責任。

周經理問道“那有沒有解決辦法?”

韓平怒目圓睜,擲地有聲的說道“有,改革分配方式!"

但這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態了,更大的可能還是這種提議被否決。

果然,他這番話說出來,除了燕影廠一邊的人支持外,中影一方的人卻是鴉雀無聲。

”這個……還要經過領導開會討論。“周經理尷尬的說道。

”我理解。‘韓平點點頭,又有些遺憾,“明明電影行業是個能掙錢的行業,偏要捧著金飯碗討飯。再這麼搞下去,電影就完了!”

他這句話,無意間道出了一個真相再不改革開放,華夏電影就隻有死路一條。

會議結束後,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但似乎又變得不同了。

中影一行走後,汪廠長握住韓平的手,激動道“韓平同誌,你的話說到我的心裡了!”

“沒想到咱們燕影廠竟然這麼難!”

“都是中影太霸道!”

“韓平同誌的話太解氣了,沒見他們最後話都不敢說了。”

這時,廠裡的記者同誌走過來,激動的問道“韓平同誌,你剛才的發言能發表嗎?”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