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問道:“爹,你感覺火龍眞人和白玉蟾祖師推的準是不準?”
在郭襄眼裡父親郭靖和母親黃蓉是天神一般的存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郭靖卻道:“你爹我又不是老天爺,如何知道他二人説的準是不準”
郭襄嗬嗬笑道:“這第一幅圖中的「一紀之內」四個字,本來寫在這幅圖的背麵”
郭靖又詳細看了一遍第一幅圖,默然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郭靖現在已經六十一歲,十二年之後,正好七十三歲
郭襄從後摟住郭靖脖頸,説道:“爹爹武功高強,定能長命百嵗!”
郭靖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態,誰眞能長命百歲了?
但爲國家爲大宋而死,死得其所!”
郭襄深知父親半輩子守護襄陽,幾乎與襄陽鑄成一體
十二年後若眞有惡戰,他也絕對不會輕易棄城
郭襄説道:“昔日漢高祖劉邦雖先入關中,
但卻不局限於秦都鹹陽一城一地得失,
見項羽大軍趕來便率軍撤出,到漢中休養,
囤積兵馬,後來才一舉奪得天下,
漁陽鼙鼓過潼關,
此日君王幸剣山,
「安史之亂」賊兵勢大,死守潼關並非良策,
所以明皇才撤到蜀中,後來又集聚兵力,才平息了戰亂”
郭靖讚道:“咱們襄兒長大了,竟能通兵法了,
隻是將家國大亂歸罪於一婦人,豈非可笑,
況且這次蜀中、漢中都已爲韃子所占,我大宋實已退無可退了”
郭襄暗暗盤算,若眞抵擋不住韃子進攻,該往哪裡退卻
卻聽郭靖鏗然道:“韃子要想攻破襄陽,卻也沒那麼容易,
上個月呂大帥與江夏和金陵兩處水師提督都碰過,
我大宋現在還有五萬多水軍在把守長江,
韃子自北而來,多為步騎,
就算他們進得了襄樊,隻要沒船就過不了長江,
過不了長江就進不了臨安,
我大宋還是漢家大宋,
他韃子再多,又能奈我何!”
郭襄一聽信心倍增,摟住郭靖脖子説道:“爹,這是眞的嗎?”
郭靖道:“爹爹戎馬一生,諳熟兵法,騙你作甚”
郭襄高興的不知所以,賴在父親身上使勁蹭蹬
郭靖正色道:“你到那椅子上坐好,都這麼大了,成何體統”
郭襄依言坐正
郭靖問道:“你這幾年去哪裡了?”
郭襄笑道:“沒去哪裡,就是去看了看少林寺,走了走大運河,
然後就一直待在桃花島”
郭靖道:“見過你娘和平兒了?”
郭襄點頭道:“見過了,平兒好聰明,勝過破虜”
郭靖會心一笑,説道:“聽破虜説,你練了《九陰眞經》?”
郭襄一聽,心裡一緊,暗道這次我要好好答話才行
急切間腦子一轉,回道:“練過,我看娘在教弟弟練,便偷學了幾招”
郭靖問道:“《九陰眞經》乃是極深奧的武學義理,
就像一個總角小兒連孟子、朱子是誰都分不清楚一樣,又怎會提前去讀《四書集注》,
平兒那麼小,你娘怎麼會教他學這些?”
郭襄心裡咯噔一下:郭襄啊郭襄,你眞是一點新意也沒有,
娘問你為什麼會「降龍十八掌」,你就説是偷看爹練功,隨便模仿了幾招,
現在爹問你為什麼會《九陰眞經》,你又説是偷看娘練功,偷學了幾手,
你這點小伎倆要是不被戳穿,老天爺都瞎了眼,
忙圓謊道:“晚上我跟娘睡一起,無意中説起一些,
然後我白天試煉,確實有些心得”
郭靖道:“你現在也大了,練也無所謂,
就是有一點,絕對不可練「九陰神抓」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