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華夏的傳統美德(1 / 1)

推荐阅读:

“老馮,回神了,人都走了。”

陸一鳴和蘇蓉蓉已經離開了xx辦公廳。

但是,陸一鳴所帶來的震撼,久久無法平息。

首長離開的時候,哼著小曲,張秘表示,自己已經多久沒有見到過首長如此亢奮的模樣。

至於馮院長,早就沒有了那種‘興師問罪’的樣子。

整個人,用‘呆若木雞’來形容,似乎更為恰當。

最後還是汪部長看不下去了,這才出聲提醒了馮院長回神。

“什麼走了?”

此刻的馮院長才回過神來,看了汪部長一眼,下意識地問道。

汪部長:得,這老兄看來是真的被震驚的不輕。

不過想想也是,就算是此刻的自己,那也是久久無法平息激動的心情。

國運之爭。

貨幣之爭。

這放在今天之前,自己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可是,當自己聽到陸一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瞬間上頭,臉色潮紅。

激動之色難以言表。

而內心的深處,卻是對陸一鳴的提議,深信不疑。

這個年輕人,就像是有著特殊的魔力一般。

讓人忍不住信任他的所有。

“呼,我說老馮,咱們也是老朋友了,這可是我第一次見到你如此失態。”

看著馮院長此刻的模樣,汪部長不由調侃了一句。

“能不失態嘛。”

馮院長也是苦笑了一聲。

這猛然間聽到這樣的消息,彆說是失態了,自己的表現已經算是好的了。

作為華夏數一數二的經濟學家。

馮院長比任何人都清楚。

華夏想要達成陸一鳴剛剛的設想,到底有多麼的困難。

國運之戰,一步錯,滿盤皆輸。

看看小日子吧。

當年就是想要在經濟層麵與鷹醬一爭高下。

結果呢?

廣場協定之後。

小日子就失去了所有。

想要恢複過來?

在馮院長的數據推理下,最少需要30年,或者是50,也許,永遠都無法再達到這樣的輝煌。

這就是國運之爭的可怕之處。

“我就是怕陸一鳴太年輕,經驗不足。”

汪部長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在汪部長看來,陸一鳴年輕氣盛,就怕意氣之爭,到時候,反而是壞了。。。

“不,這一次你錯了。”

“嗯?”

汪部長聽聞一愣。

什麼意思?

汪部長:你老馮剛剛可不是這麼說的。

從一開始,老馮就‘氣勢洶洶’,要和陸一鳴辨個明白。

現在倒好,竟然幫著陸一鳴說話了?

這立場轉變的不可謂不快啊。

“彆這麼看我,我是就事論事。”

馮院長一開始的確是覺得陸一鳴有所欠妥。

但是,陸一鳴解釋之後,馮院長是豁然開朗。

誰能想到,這個年輕人,根本就不是臨時起意。

而是做足了準備。

汪部長擔心華夏重蹈小日子的覆轍。

可是,人家陸一鳴聰明著呢。

這一次,是將華夏的獠牙深深埋著,如今的華夏,躲在eu的陰影之下。

鷹醬麵對內憂外患就不說了。

內部的經濟矛盾凸顯,加上陸一鳴刻意搗亂。

這一次就算是戰勝了猶太財閥。

在馮院長看來,那也是慘勝。

付出的代價之大,恐怕鷹醬自己都不會想象得到。

至少是損失了20年。

就算是強大如鷹醬,在損失20年的發展之後,還能不能雄霸全球經濟市場。

這變成了一個未知數。

更何況,對外,還有eu虎視眈眈。

歐羅巴大陸上。

約翰牛,高盧雞,誰不想恢複當年的榮光。

為了能夠與鷹醬抗衡。

人家放下了數百年的成見,成立了經濟聯合體。

這已經充分說明了他們的態度。

聯合起來的eu,絕對可怕。

這兩大經濟體,在未來必定會發生激烈的碰撞。

“哎,這個年輕人,是把所有的一切都給想到了。”

馮院長不得不承認,陸一鳴算計到了所有。

果然,華夏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一回。

咱們華夏就要當這個‘漁翁’。

“老馮,你的意思是,這件事真的能成?”

“要是擱兩年前,打死我都要阻止,畢竟咱們剛剛發展起來,離真正的強國還有巨大的差距。”

“什麼意思?”

“國力,要是擱兩年前,就算是這樣的機會放在咱們麵前,咱們也是有心無力,國力不足,強行入局,也隻是炮灰罷了。”

“現在呢?”

“汪部長,你可是商務部的部長,你說說,咱們國家現在的外彙儲備,與兩年前比,有多大的變化?”

“這。。。”

馮院長不提,汪部長還真的忘了。

要說國家的外彙儲備。

和兩年前一比,那可是一天一地。

香江保衛戰。

華夏調集了全國之力,這點家當,全都交到了陸一鳴的手上。

結果呢?

華夏不僅擊退了外資,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如今的外彙儲備,足足是翻了好幾番。

此刻,馮院長一提醒,汪部長立馬反應了過來。

“不是,老馮,你的意思是,從那時候開始,陸一鳴就已經開始。。。”

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在汪部長的腦海裡誕生。

“我可沒說。”

馮院長沒搭話。

畢竟,這話要麼是陸一鳴親自說出口,要不然,大家就彆猜了。

就算是猜對了又如何?

隻能說,陸一鳴足夠的妖孽。

已經超出了正常人的範圍了。

“呼。。。這越說越玄乎啊。”

汪部長不由感歎了一句。

“誰說不是呢,不管怎麼說,這一次,如果國家需要,我就算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要試上一試。”

“下定決心了?”

“你沒看首長離開時的神態,就我對首長的了解,咱們需要做好準備。”

“呼。。。”

“行了,我得趕緊回去,建一個新的數據模型。”

要知道,一個經濟模型的建立,可是相當複雜的過程。

可馮院長就是願意。

兩人的對話戛然而止。

隻不過,眼神之間,有著更多內容。

還是那句話,不管之前的立場如何。

但是,有一點,不管是馮院長,還是汪部長,那都是一致的。

任何一個華夏可以崛起的機會,大家都不會放過。

這是老一輩奮鬥的理想。

也是華夏人的傳統。

華夏人,誰不想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豐厚的家底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