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展出的青銅器(1 / 1)

推荐阅读:

馮先生繼續說,

“她收藏的都是真東西,有什麼要出的物件,圈子裡那些收藏家下手都很快。”

這麼好的人脈,認識了不知道用,他真是對自己的侄子恨鐵不成鋼。

秦平這時候才問,“那位沈小姐這麼厲害?”

“前天江城藏館新展出的那件簪子是她修的,你說呢?”

馮先生對著自己侄子,語氣就沒外人那麼客套了。

“剛才她手上的拿的包你知道是什麼嗎?你們那些愛馬仕,有錢就能買,沒有可比性,那是火浣布,迄今為止唯一一塊在她手裡,

她還有件衣服,那件衣服不能帶出國,剛才在外麵,幾個外國人都在看她手裡的火浣布,想上去搭話,我有幸摸了一下!”

然後,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讓他的收藏家朋友都看看。

秦平慶幸,還好聽了話,沒直接送,不然現在更尷尬。

邱琳琳臉上表情平靜,好像收到假貨隻是一件小事,隻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心裡有多難堪,吃飯的動作都僵硬了不少,看見放在一旁的盒子和假貨,更是一陣氣血翻湧。

東西最後沒送出去,飯後,她讓秦平又找了個鑒定師。

人家說的話差不多,再不願意相信也得接受被坑了的事實。

“早就跟你說了,買這些東西,跟珠寶不一樣。”秦平皺著眉。

人他幫忙引薦了,東西沒送也算了,隻是在圈子裡少不得要被人背後說兩聲。

邱琳琳還在發信息,打電話,當初牽線的朋友好半響才回複。

隻說:“是琺琅香爐沒錯,鑒定書也是對的,明代風格,當初可是跟你說了,古玩沒有保真的規矩,銀貨兩訖,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把原來那個調換了,再來找我說事。”

聽見手機裡的語音,邱琳琳氣得一句話反駁不出來,憤然道,“虧我這麼信任他!”

對方是說過古玩沒有保真一說,所以找認識的人收更保險。

她按照對方說的法子看了,確實不是做舊的現代工藝品,這才放心收了。

他們這些人家裡是有錢,三百多萬也不是花不起,但自己花和被人下套是兩回事。

她買到這個爐子後,還在圈子裡秀了一圈。

好東西固然讓人羨慕,能展現實力,可要是花這麼多錢買個假貨,還拿出來顯擺,麵子上多少有些掛不住。

“行了,就當吃一塹長一智,買個教訓。”秦平勸慰。

“看見我被人坑了,你就這麼一句話?”邱琳琳還生著氣。

“人家的行規就是這樣,法律也認不保真,還能怎麼辦?”

秦平已經沒耐心再哄下去。

“舅舅都指路了,看東西可以找沈小姐。”他深吸一口氣,有些不耐煩地說,

“你真沒聽懂是什麼意思?沈小姐那裡有舅舅看得上的東西。”

這麼明顯的提醒,聽不出來,真以為這樣在圈子裡大家能覺得好?

還想去玩古董,他都隻買木頭和玉石,沒敢碰古董。

沈柚吃了幾道一個盤子就一口食物的菜,還有並不好吃的魚子醬,鬆露,又是想念中餐的一頓。

要說鮮美,還是雲市的野生菌火鍋好吃。

從餐廳離開,休息了會,晚上八點多,慢悠悠地去預展廳。

正式拍賣離東西老遠,隻能看到大屏幕上的資料,預展是唯一能近距離看清細節的環節。

這兒大佬更多。

果然拍賣的都是好東西,居然還有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還是禮器。

沒記錯的話,同樣的東西國內博物館裡有一個,但碎了一塊。

這拍賣的是完整的東西!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唐代佛頭,兩幅被扣下來的壁畫。

外國人不知道怎麼保存,壁畫損壞得有點嚴重,所以起拍價也不高,換成人民幣一百多萬。

唐代佛頭,西周青銅器就貴了。

這些都是流落在外的文物,拍的大多也是國人收藏家。

隻是,不允許買賣的東西,一般拍下也不會帶回去。

“有沒有值得拍下來的東西?”顧紹宇低聲問。

沈柚認真看著防彈玻璃櫃裡的壁畫,回答,“現在還不好說,這種跨國拍賣會,水更深。

看以往的成交記錄,有些東西價格太高,未必真是為了賣古董。”

顧紹宇在這個圈子長大,對裡頭的操作清楚,聽沈柚這麼一說,立馬懂了。

“你就沒有看上,想拍的東西?”他又問。

溫執也看向了沈柚,等著她的答案。

“有啊。”沈柚笑著說,“不過得看拍賣場上的情況,不知道有沒有漏可撿。清代粉青瓶,琺琅彩瓷碗,宋代玉碗,嘶展出的好東西真不少。”

說完,她轉向溫執,嚴肅提醒,“明天你彆亂舉牌!”

這人有前科,來拍賣要關注的不僅是競爭對手,還有他,主打一個人傻錢多。

溫執無辜地點頭,“知道了。”

蔣荷用流利的外語跟幾個慕名而來,想見識下火浣布的外國收藏家交流。

當然,沈柚沒再讓人拿手上看。

“他們說不相信植物纖維能做出耐高溫,又這麼精美的布料。”蔣荷在旁邊翻譯。

幾個外國收藏家眼珠子都黏火浣布上了,就想讓沈柚現場演示下,是不是真能防火。

“他們愛信不信。”沈柚吐槽了一聲。

蔣荷又在沈柚耳邊說了兩句,她翻譯的用詞算是比較客氣,實際上對方直說沈柚不敢展示,就是沽名釣譽,弄出來的假貨。

另一個外語水平沒問題,還是親手從宮裡拿出火浣布的人,輕諷地笑了,

“你們沒見過也做不出來,就說彆人的東西是假的?”

“真東西,怎麼會不敢讓大家看,我看就是普通絲綢,織法特殊,加上一點現代防火科技。”有人用彆扭的中文說了。

“我收藏了很多織造品,以古代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做出這個東西。”說這話的是東方麵孔,外籍。

懷疑火浣布真實性的人不少,國內來的收藏家,像馮先生他們知道東西的珍貴,是站在沈柚這邊說話。

也有人隻想看熱鬨。

這邊的動靜,很快引起主辦方,拍賣公司高層的注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