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的未必是好的,但好的卻必定要有人去搶。
人天生就懂得這道理。
因此謝硯要什麼,謝密也就跟著搶什麼。
這算是謝硯與謝密的第一場公開較量。
他們的父親端坐案前,老先生與眾將也都圍在這綢布周遭,阿磐心中不安然不動聲色,趙媼急得大喘氣,莫娘想伸手去護去拉,可並不敢上前去管。
男孩子總得打架,若是王父的孩子,總有一日也還要動真刀槍。
想要什麼,旦憑你自己,就連山中猛獸亦一樣要遵守這世間的生存法則。
眾人心知肚明,因而沒有人攔,都那麼眼睜睜地看著。
就似猛獸撕咬,似在軍中比武較量,眾將亦是在為自己選擇未來的主君。
謝硯爬得飛快,像飛毛腿一樣,頂著一張被抓紅的小臉溜溜就爬了過來,“父親!父親!阿硯的!阿硯的!”
謝硯是個小機靈鬼兒,他知道什麼時候找母親,更知道什麼時候要去尋求父親的庇護。
謝密緊跟其後,謝密的臉上還印著通紅的小巴掌印,小手上還有沾著口水的兩排小牙印,他也跟著叫,“父親!給!給!”
兩個小孩兒一前一後,把將軍們精心放置的筆墨紙硯啊,盔甲刀劍啊,金銀玉器啊,書簡算盤啊,全都衝撞得橫七豎八,亂成了一團。
一稚子拖著印璽爬,一稚子奮起直追。
後頭的稚子抓住了前頭稚子的小腳。
前頭的稚子便蹬,便踹,一腳踢到了後頭稚子的小臉。
後頭的稚子又急又惱,急爬數步,抓住了前頭稚子的小腿便哢得一口咬了下去。
前頭的稚子哇得一聲叫,回過身來,和後頭的稚子又是好一頓地打。
一人叫,“給!”
另一人叫,“不給!”
一人又叫,“打!”
另一個人又叫,“打弟弟!打弟弟!”
阿磐想,這正像是謝玄與蕭延年這些年的爭鬥啊。
是宿敵,是對手,卻又因了千萬縷的因由把他們二人緊緊纏夾在了一起。
糾纏了多年,到最後一人滿頭落白,一人身亡命殞,誰又落了什麼好呢?
將軍們雖心中早就暗暗有了支持的一方,一個個全都興奮得大臉通紅,也全都跽坐而起,傾身往前看著,但不管大公子還是二公子,既都是主君的孩子,便不敢似在軍中或外頭一樣,大聲地喝彩,叫上一聲,“好!”
一人強壯。
一人瘦弱。
一人會說的話多。
一人會說的話少。
到底是那個強壯的和話多的占了上風,拖著印璽就爬到了他父親的麵前,“父親!救命!”
小手一張,他父親也早朝他張開了雙臂。
寬大的袍袖長長地垂著,垂在地上,一下就把那拖印璽的小孩兒抱在了懷裡。
你瞧啊,小小的人兒,還會叫救命。
此刻在他父親的懷裡拱著,蹭著,“父親!弟弟搶!不給!不給弟弟!”
一大一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張臉。
阿磐鬆了一口氣,這才察覺適才袍袖中的一雙柔荑一直都攥得緊緊的,指尖掐緊了掌心,掐出了紅紅的印痕,也是此時才覺出了正絲絲作疼來。下意識地就朝著謝密望去,見謝密追到近前,已停了下來。
他大抵知道那個他該叫“父親”的人,抱住了哥哥,就不會再抱他了。
因而就狼狽地停在筵席上,眼淚咕嚕咕嚕地打著轉兒。
趙媼一邊心疼,一邊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哎呀,二公子雖小,下手可不輕啊!你瞧瞧,把大公子的臉都打紅了,哎呀”
心疼,是心疼謝硯的臉被打紅。
笑,笑是因了謝硯打贏了謝密。
阿磐溫聲道,“兄弟之間玩鬨,有什麼要緊的。”
那原本眼淚打著轉兒的小孩兒,嗷得一聲就哭了起來,哭著,哭著,閉眼大叫,“父父親父親”
不知道他此刻有沒有想起自己的父親,他也曾掛在自己父親身上,有過短暫的一月。
但阿磐想起了自己來,她自己三歲就寄人籬下,因而知道寄人籬下到底是什麼滋味。
長大了才明白,那是無人真心待你的滋味。
因而溫婉笑起,向著謝密伸過手來,“阿密,過來,母親抱抱你。”
謝密果真爬過來,伸手抱住了她,這孩子氣性大,一會兒的工夫就哭得眼睛通紅,孤零零的,看起來也可可憐憐的。
阿磐摸他的小腦袋,“阿密不爭,該是你的,就會是你的。”
謝密抽抽搭搭地趴在她的肩頭,含含糊糊地叫她,“母親”
孩子又有什麼錯呢,選不了自己的出身,也定不了自己的將來。
謝密哭得累了,趴在她肩頭很快就睡著了,趙媼催著莫娘,“二公子睡著了,還不趕緊抱去,小心累著夫人。”
莫娘得了令,這才趕緊地上前,小心翼翼地把謝密抱了過去。
謝密睡得軟趴趴的,迷迷糊糊中仍舊咕嚕了一聲,“父親”
宅子外頭有人在稀稀拉拉地點起了爆竹,懷王六年正旦的抓周禮就這麼過去了。
於旁人而言,這不過是戰亂時期一個難得安穩的日子,而對這兩個孩子而言,獨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已經開始了。
既還有軍務要議,因此堂內諸人皆留了下來還沒有走。
謝玄先起身,攙她往正堂外走。
王父的事,將軍們見怪不怪,連滋補的膳食都做了有兩個月了,攙人走路沒什麼了不得的。
唯有崔老先生臉色難看,一雙犀利的眼睛朝她睨著,眼鋒不客氣地掃著。
崔老先生從來都不喜歡她,阿磐是知道的,也知道此刻的崔老先生必在腹誹“妺喜”二字。
阿磐從來不去刻意地討好誰,她胸懷坦蕩,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又不該做什麼。
為了謝玄,也為了孩子,因而便坦蕩走著,不去看崔老先生眼裡的鋒芒。
堂外的雪撲簌撲簌下著,出了正堂,外頭的爆竹聲要比適才更清晰了幾分,也是這時候,才聽見崔老先生輕斥了一聲,“像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