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和張鵬舉兩人離開後。
秦風被楚皇召到禦書房。
“父皇。”
秦風看著楚皇揖禮。
他對楚皇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
因為他看的出來,楚皇已是在竭力維護自己。
楚皇看著昂首挺胸,儀表堂堂的秦風,沉吟道:“今日你將太樂署丞薑林殺了?”
原本他不想公然對秦風太好,怕因此給秦風帶來更大的麻煩。
但今日楚皇看出來了,現在他不管對秦風好不好,其他皇子都不打算讓秦風好過。
今日之事便是個血淋淋的例子。
所以他現在也不想演了。
既然所有人都想拉秦風下水,讓他入局。
那楚皇不介意將計就計,讓秦風給他們來個中心開花。
楚皇就不相信,他這皇帝老子和藏拙已久,一朝頓悟的大皇子兒子,還玩不過幫助其他皇子黨爭的那群老幫菜?
秦風並未否認,“請父皇責罰。”
“責罰?”
楚皇站起身來,沉吟道:“你到現在都還在跟朕演戲!你若是怕朕責罰,還會動手殺薑林?你行事如此狠絕,難道就不怕遭受災禍嗎?”
秦風淡淡道:“父皇,兒臣若是不狠,恐怕招來的災禍會更多!如果隱忍有用,如果軟弱可欺有用,那兒臣早就是楚國太子了。”
楚皇微微點頭,“你說的沒錯,這就是你藏拙多年的原因?”
秦風順坡下驢,“父皇聖明。”
既然所有人都認為他以前是藏拙,如今是破後而立,不再隱忍。
秦風自然很樂意接受這種說法。
楚皇再次點頭,沉吟道:“朕希望你這條沒走錯,但朕能幫你的不多你可知道?朕明明知道其他幾位皇子屢次三番陷害你,卻隻能息事寧人,你可恨朕?”
秦風拱手道:“楚國初立,內有世家門閥壟斷官場,掌握天下錢糧土地。外有強敵環伺,虎視眈眈。朝廷內諸皇子黨爭不斷。父皇雖貴為楚皇,但為了楚國百姓和江山社稷卻處處受製於人,所以兒臣不怪父皇。”
他倒也真不是恭維楚皇,楚皇還真是一位以天下為己任,愛民如子的明君。
自從楚國建立後,楚皇從未大興土木不說,還以身作則,勤儉節約,每日吃的極為樸素。
他勵誌要降低楚國百姓的徭役賦稅。
不過楚國內憂外患令他束手束腳。
此話落地。
楚皇看著秦風的眼眸中滿是欣慰和驚訝。
秦風能理解他的處境,他很欣慰。
但他更驚訝於秦風對楚國局勢竟然看的如此之透。
他現在可以肯定,秦風以前真的是藏拙了,秦風一直在以自己的角度觀察朝局。
“你能這麼想朕很欣慰。”
楚皇平複著心情,“你用火攻詐降之計,換得凝霜原諒,並且毫無貪功之意,朕非常高興。但此事關係重大,朕先給你記著,今後一定會賞賜你。”
說著,他話風突轉,“你認為凝霜怎麼樣?”
聽聞此話。
秦風大吃一驚。
他自然能聽出楚皇的弦外之音,楚皇這是有意讓自己求娶葉凝霜。
秦風沒有猶豫,開始瘋狂試探,“父皇,您知道葉將軍在楚國的地位,也知道她手中有多大的權利,兒臣若真將葉將軍娶進門,恐怕手足兄弟會寢食難安!您不怕同室操戈嗎?”
他原本還沒計劃到這一步。
但他沒想到楚皇竟在今晚捅破了這層紙。
“嗬.......”
楚皇不禁輕蔑一笑,“這麼多年來,朕一直在極力阻止黨爭,阻止同室操戈,但回首望去,朕成功了嗎?這是朕不想,便不會發生的事情嗎?”
秦風聽著,眉梢微揚,他沒想到便宜爹倒是人間清醒。
楚皇繼續道:“你是楚國嫡長子,是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現在因為黨爭,楚國內憂外患越來越嚴重,所有黨派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家族的利益,沒人在乎天下百姓的死活!你看看天下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朝中那些清廉之臣不是被拉攏,便是被打壓,朕都不知道幾年之後,朝廷將會混亂成什麼樣子。這天下是朕的,是楚國百姓的,不是這些世家門閥和利益熏心的皇子的!”
“朕原本想息事寧人,讓你能平平安安活下去,即便在教坊司度過餘生都好,但很明顯,朝中有人不希望你活著,他們不看見你死,他們就心有不安!”
“所以朕為了你,為了你母後,為了朕自己,為了楚國萬民,不得不重新規劃楚國未來的路,你在隱忍,朕何嘗不是?朕希望隱忍到力挽狂瀾之時,但從目前來看,朕也沒有信心!”
楚皇說的言之鑿鑿,擲地有聲。
提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時,他不禁眼眸泛紅。
楚皇繼續道:“朕原本以為當了皇帝,就能帶領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但現實永遠是殘酷的,改朝換代,不過是這家沒落,那家崛起,受苦受難的依舊是百姓。”
說著,他目光灼灼的看著秦風,“所以朕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今日跟你攤牌,聽聽你的意見和想法,如果你願意走這條路,朕會極力撮合你與凝霜的婚事。”
秦風眉梢輕挑,“父皇想聽什麼想法?”
其實他跟楚皇之間的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
但他沒想到,楚皇身為皇帝竟能保持的這般清醒。
自己無力參與黨爭,倒誤打誤撞成了楚皇看重的破局之人。
楚皇嚴肅道:“你如何看待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秦風一本正經道:“現如今楚國,雖然結束了內部戰爭,但依舊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世家大族,地主豪強,無所不用其極的兼並著百姓們的土地,使得百姓們飽受欺壓。”
“兒臣以為,如果這一現象不能改變,楚國早晚會被壓榨到極限的百姓所推翻,到時候楚國內亂,世家門閥可以明哲保身,用錢糧繼續擁立新主,把持朝綱,百姓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所以縱觀千年曆史長河,朝廷和百姓之間沒有絕對矛盾,這矛盾出在把持朝綱,欺壓百姓,欺上瞞下的世家門閥和貪官汙吏之中。”
說著,他眼眸已閃爍出寒芒,“兒臣以為,楚國想要長治久安,唯有外禦強敵,內除門閥,肅清官場,將天下土地分到百姓們手中,百姓們若是能吃得飽穿的暖誰願意落草為寇?誰願意造反?百姓們若是能安居樂業,楚國何愁盛世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