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讀史以來,從早期研究王侯將相,到探討經濟製度,深究山川地理,再到了解華夏農業史。
我深感曆史的脈絡,實際與農作物的變遷有非常大的關係。
如早期我不理解為什麼東漢時期,關西開始衰弱,關東開始崛起。
後來當我了解了農業史,我才知道宿麥在關東的廣泛種植,或許是核心關鍵之一。
關東兩年三熟,關西一年一熟,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疑是巨大。有了優渥的經濟基礎,反饋於上層建築,關東士族才能在東漢有巨大的話語權。
石磨這個看似小小的工具,獨家獨戶的百姓難以使用,然唯有氏族、豪強可以掌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氏族、豪強手握經書,蛻變成為士族、門閥。那邊關東大地上,崔、荀、範、桓等大量關東士族,或許在數百年前,僅是普通氏族,但隨著經濟的積累,擁有時間讀經習文,掌握話語權,才逐漸成為令人生畏的門閥。
當宿麥傳到南方,與水稻輪耕,形成恐怖的一年兩熟。至明清開始雙季稻的傳播,甚至形成雙季稻+小麥的三熟農業。
如此恐怖的經濟代差,明清時期的南方壓倒北方,也非偶然之事。
甚至府兵製的崩潰,與小麥在關中的大量種植也有關係。
曆史的脈絡,或許藏於我們今日的糧食當中!
個人學識淺薄,也僅是曆史愛好者。
如果稻麥輪耕的內容,能給喜歡讀曆史的書友帶去思考,這將是我之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