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劉若川說不幫,是真的不幫。
許青山硬生生地看完了兩百多份學生申請,他感覺乾這件事比自己搞一份研究都辛苦。
不過這幫想來他團隊裡的學生,也確確實實都是天之驕子。
哪怕許青山覺得自己已經見過很多天才了,卻還是為這些學生的履曆所驚訝。
在這兩百多份學生申請裡,華清和京大的學生要占了超過三分之二,畢竟保研名額一般是按照學校的等級來給的。
越好的學校,正常來說,保研名額就越多。
就拿今年2010年的保研情況來說,2010年能夠保研的學生,都是2006年入學的本科生,而京城大學這一數據為3456人,華清大學為3235人。
京城大學和華清大學,一般能夠拿到最多的公派留學名額,剩下的基本上有將近50%的保研比例,也就是京城和華清兩家加起來的保研人數能夠達到3000多人。
而京城大學保送本校的名額,每年都能上千。
華清更誇張,華清保送本校的人數,每年都能過一千五百多人。
同一年的其他院校。
例如華科大06年本科生有1932人,保研比例為31.31%,總共保研605人;京師大本科生2109人,保研比例為30.35%,總共保研640人;南大3153人保880人,震旦大學3332人保880人.
單單從保研比例來看,就能看出華清和京大那超然的地位。
而許青山在京大和華清的知名度,也是遠超其他學校的。
就京城裡學數學的學生,有哪個不想到許青山手裡好好地當上開山弟子的?
跟上了這麼一位導師,那可基本上代表著未來學術生涯的順風順水,前途光明。
甚至許青山都看到了華清不少姚班的學生,也都想跑來自己這裡的計算科學實驗室裡乾活,那一個個的履曆那叫一個好看啊。
向他手裡的這些報名表。
第一梯隊的,就是各種拿過國際競賽金牌、本科階段就有1區的論文一作的,這種就光那履曆擺在那邊就會自己閃閃發光的,要是放棄其他教授手裡,那保準直接定下來了。
可這樣的天才,在許青山這裡是批發的。
第二梯隊的,則是各種各樣綜合成績第一,活動拉滿,有各種各樣興趣特長,又願意主動更改自己的本科方向,跟隨許青山學習許青山定下來的方向,主打一個服從許青山調劑的。
剩下的第三梯隊,也就是希望比較渺茫的,隨便挑一個出來,那丟到華清京大以外的學校去,那基本上也都是被搶著要的小天才。
劉若川讓許青山現在先看這些簡曆,倒不是讓許青山現在就選。
而是在即將到來的保研夏令營裡,能夠關注到那些表現亮眼的學生,把人和履曆對上號,不要出現什麼烏龍或者誤判。
以及,許青山實驗室的參觀資格,是限號的。
人那麼多,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爭取許青山他們團隊的名額,這就需要有一輪篩選,如果沒能通過許青山團隊篩選的,就隻能去京城大學其他學院的定向保研夏令營試試了。
“你挑得這麼快啊,怎麼,難選吧?”
到了晚上,劉若川快下班回家了,見許青山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進去看了一眼,發現許青山還坐在位置上整理著那些申請表,過來拿起一遝看了看,口中嘖嘖稱奇。
“你就像是唐僧肉一樣,什麼樣的小妖都想來你身上啃上一口,不過你彆說,要我還在讀大四,換我我也選你。”
許青山搖了搖頭。
“我現在已經在想設置什麼樣的考題和測試來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團隊的強度了,要是跟不上的話,我覺得還是沒必要來報我們團隊。”
許青山琢磨著。
他的團隊就算是現在再怎麼不錯,也不可能容納太多的學生,不說彆的,就工位都不夠坐的。
可這些天才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明顯,而且他之前還有定下來像陳杲那樣的“後門型天才”,原本他沒怎麼放在心上的研究生名額,一下子變成了稀缺品。
稀缺就需要門檻來限製。
“彆煩惱唄,到時候看看眼緣,研究生這種事,主打一個緣分。”
劉若川倒是沒有許青山那麼煩惱。
對於他來說,能有這麼多優質的學生來加入團隊,就是好事,個人實力好點差點區彆都不大,畢竟這種事都看領頭羊。
“我差不多已經有想法了。”
許青山目光炯炯。
劉若川沒太在意,他放下了那些資料,跟許青山勾肩搭背的。
“走啦走啦,明天再弄,下班了咱們去喝兩杯?我好久沒喝酒了,去東來順?我請客。”
“我把這個歸檔好,嗯,好了,走吧。”
當晚。
劉若川喝得開心,許青山倒是喝得若有所思的,似乎每喝下去一杯酒,他就確定了一下對新學生們的考核。
或許那些還在家裡、在學校,期待著得到京城大學答複、許青山答複的年輕人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未來的命運就如此被定在兩個大佬交錯的觥籌之中。
三日後。
“不是?青山,就一個參觀名額而已,你確定要這麼安排?”
劉若川目瞪口呆地看著許青山讓金晶給出來的方案。
“你讓一群本科生選用我們這個未完成版本的《數學全書》,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做一份結構化闡述報告?需要在一周的時間內給出來完整的解析論文?評審標準參照京城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評審標準?”
質疑完,劉若川又看向另外一份方案。
“計算科學方向的學生,則要在給出的十大選題裡選擇一個進行論證和程序算法的完成,要求架構完整,思路明確,評審標準按照B類會議收錄標準評審。”
許青山淡定地點了點頭。
“其實主要還是數論部分,這也不算很複雜,考察考察他們的抗壓能力和學術邏輯思維而已,難度不大的。”
“這還難度不大?”
劉若川提高了聲調,他不敢置信地看著許青山。
“你這就跟獅駝嶺大王讓小鑽風說,你,去乾掉孫悟空!有什麼區彆?”
劉若川生怕許青山因為他自己的實力,而誤解了這世上其他的年輕人都跟他一樣擁有同樣的實力,苦口婆心地勸告道。
“青山啊,你得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能夠,做學術能夠那麼快的,一篇解析論文,哪怕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正常學生都得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大概,正常985高校的學生,想要完成一篇小論文,那基本上都是要花一兩個學期的時間,不斷地整理思路、找資料文獻、測試驗證.就這都不一定能過,你要求他們一周做出來,你不會是拿自己當參照物的吧?”
許青山看向劉若川,眨了眨眼。
“沒有啊,這不是降低標準了嗎?要是我自己的話,這起碼得頂刊水準。”
他一臉平靜地說著這種話,實在是讓劉若川想給他這張帥臉一個大腳丫子。
“要不?還是改改,我怕這幾百個學生不夠你造的。”
劉若川是負責團隊管理的,他對於學生的渴望可要比許青山高多了。
“不改。”
許青山固執道。
“本來就不是要招普通學生的,我們團隊,要招就招不正常的,得招點怪物,正常的學生丟給數院的老師們去帶多好,來我們團隊的,主打的就是一個效率和強度。”
他堅持自己的觀點。
“要是連這種級彆的壓力都扛不住,做不了,那進了我們團隊,以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壓力會更大,現在就把門檻設好了,進來的學生也有心理準備了,他好我也好。”
“好吧,也對,要是招進來的學生不是怪物,估計也跟不上你的節奏.”
劉若川見許青山這麼堅持,也隻能點頭答應了下來,拿著這個標準去遞交給校長室那邊,畢竟那需要以京城大學的名義,分發通知到那些學生手裡。
保研夏令營都還沒有開始呢,入營考核就先來了。
這種事在此前的保研夏令營,是屬於極為罕見的,一時間,各大保研qq群裡,哀鴻遍野,大家都在討論是京大哪個喪心病狂的領導讓人乾這事的。
不過申請了京大保研夏令營的學生們稍微對了一下,卻發現收到了考核的,都是在意向導師那填了許青山的。
一下就知道了這考核的來處。
肯定是許青山要求搞的。
一弄清楚,原本哭天喊娘的動靜就都不見了。
這幫能保研的家夥都是人精,既然是許青山給出了這份考核,那就極有可能關係到之後能否順利進入他團隊。
哪裡還有時間吵吵鬨鬨,一個個都開始進入了爆肝狀態。
這一周的時間裡。
劉若川愁眉苦臉的,他是真擔心這難度太大,這幫年輕人們完不成,要知道他們當時本科剛畢業的時候,能夠做到許青山這種標準的,在同屆裡都是名號響當當的強者了。
難不成現在這幫年輕人,能比自己當時那黃金一代的平均素質更強?
這個疑惑,在這一周結束之後,劉若川就得到了答案。
“還真能做到啊?”
劉若川一臉驚詫地看著王隗和薛雪情幫忙整理著打印出來的學生們交上來的考核論文,而張珂則是在那一項一項地檢查計算科學學生的程序算法和論文,他覺得這似乎有點異於自己的認知。
“那當然,國內的學生現在可是越來越強的。”
許青山隨便挑了一份出來看。
他如今在數論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實力,完全足夠他掃一眼就能理出來這個學生的解析思路和數理邏輯。
“誒,等等,這份論文看起來不太像是學生做出來的,存疑一下,放那邊。”
許青山看著看著,皺著眉頭,把手裡這份論文放到了一旁。
他發誓,他絕對是隨手抽出來的。
可這隨手抽出來一份,就讓他覺得有點不對勁。
那.
許青山看向了桌上那厚厚幾摞的論文,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劉若川則是拿過去看了看,突然樂了起來。
“讓你搞得這麼難,你小子不會是被學閥二代們包圍了吧?”
劉若川也看出了那份論文裡的不同。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論文不都是論文嗎?怎麼能夠看得出來什麼論文是教授寫的,什麼論文是學生寫的,難道不都是看署名麼?
實際上,隻要是在學術論文領域沉澱的時間久一些的科研工作者,看得論文足夠多了,審核的研究生論文足夠多了,他能立馬給你說出來幾十上百種正經學者和學生的論文習慣。
其中包括了格式、措辭、文獻引用方式、文章結構等等。
有時候兩篇論文可能直觀看起來似乎一模一樣,但經驗豐富的審稿人,能一眼看出哪篇論文在排版的時候用的是什麼樣的格式,使用的什麼軟件。
而且正經學者的論文會有一種成熟的論點布局和論據引用,在公式算法的使用上也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許青山方才存疑,就是那篇論文表現得過於完美了。
看起來就像是一篇可以直接發表到期刊上的成品論文。
如果隻是這樣,那或許可以用天賦異稟來形容這個學生的學術天賦,但問題是,和論文中體現出來的嚴謹的結構和縝密的邏輯出現了一些偏差的,是關於《數學全書》中解析數論部分內容的解構詮釋。
有一些生搬硬套的痕跡。
這種感覺會有些割裂,明明實力那麼強,但卻在最基礎的任務表現得差強人意。
雖然能通過評審標準,可卻顯得很怪。
“小王,拿這篇去查查重,各個庫都試一試。”
劉若川把論文遞給了王隗。
許青山卻搖了搖頭。
“這麼簡單的事他們不會考慮不到,我更傾向於是課題組幫他做的,你仔細看其中幾個版塊的論述語言的細微差距,雖然已經很貼近了,但是我認為這篇論文的實際攥稿人應該有三個人,看那幾個部分,你細細品一品。”
許青山黑著臉說道。
他能接受學生們做不出來,但他不能接受學生們弄虛作假。
他現在反而有些擔心這幾堆論文,都是這種學閥產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