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 第63章 巔峰與衝刺(5k)

第63章 巔峰與衝刺(5k)(1 / 1)

推荐阅读:

“青山說得很好哈。”

林東見場麵安靜了許久,實在是沒忍住,就把話題接了過來。

隻不過他說了良久,台下也一直沒有什麼反饋。

學生們反而都在思考著什麼,時不時地抬頭看看許青山他們,又時不時地低頭沉思。

林東的笑容有點僵硬。

但實際上他卻並非不喜。

而是擔心這樣的宣講結果對於許青山的積極性是比較大的打擊。

要知道為了這次許青山他們返校宣講,他可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和很長的時間來籌備的。

要是許青山覺得龍江實驗的孩子們沒有鼓勵的價值,以後都不來了,那他可就真麻了。

還好。

在隨後老師主動和許青山他們互動的時候,台下的學生們又慢慢地恢複了活力,重新加入了提問環節之中。

許青山沒有再用更多的話來刺激這些年輕氣盛的少年。

那樣現實的話,一次就夠了。

猛料下太多的話,容易消化不良。

“林校?”

許青山側過頭來,看向了林東,林東立馬領會了他的意思,他舉著手裡的話筒朗聲說道。

“咳咳。”

“同學們,今天能有跟我們去華清京大還有其他京城985高校就讀的學長學姐們交流,我相信你們都會有不小的收獲。”

“不過我們龍江實驗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團結上進又充滿人情味的學校。”

“在你們青山學長的提議下,我們龍江實驗決定輔助他一起在我們龍江實驗創辦一個青山特訓營。你們肯定聽說過,去年你們青山學長在高三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給我寫了一封信,我很認真地讀完了那封信,並且對他提議的製度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修改,最後共同促成了我們09屆總共36人過華清京大線,27人就讀於華清京大的傳奇戰績。”

林東說到這段曆史的時候,臉上滿是驕傲。

不過,許青山就坐在身邊,他可不敢自己居功。

林東說完,台下一陣應答。

龍江實驗在去年締造的奇跡,對於龍江這座城市而言都是難得一遇的大新聞。

像這種一屆學生裡有兩位數能上華清京大的,基本上都是閩越省省內頂級名校的待遇,比如鷺島雙十、鷺島一中、榕城一中那些。

像龍江一中這樣的傳統名校,一年能有三四個上華清京大的,那校長都要咧開嘴笑了。

以往龍江市也好,龍山市也罷,還是往北一些的鯉城,那些家庭條件足夠好的,都會選擇到鷺島島內去買上一套房子,然後把孩子的戶口遷到鷺島去,再儘可能地去找關係、找人脈,讓孩子能夠入學到鷺島雙十或者鷺島一中,為的就是寧當鳳尾,不當雞頭。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

去了名校,哪怕他資質再一般,也會因為嚴格的管理、積極的氛圍,被那種無形競爭的氣氛帶動著好好學習,保底能有個重本、211可以讀。

要是孩子資質再好一些,稍微再努力一點,隻要能夠在年段裡排到中遊,那上個985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是放在縣城中學,哪怕是縣城最好的一中,往往就算孩子長時間地保持在年段前幾十名,最後連一個211都讀不上。

哪怕再多人清楚這和教育資源、師資差距有很大的關係。

可也同樣沒有人能夠改變這樣的局麵,而且這種局麵也隻會愈演愈烈。

鷺島周邊城市的優質生源會被鷺島兩大名校虹吸,而小城市的高中成績隻會越來越差,後果就是成績越差,補貼越少,越難達標

終究也還是惡性循環。

但龍江實驗去年那漂亮的一戰,像是突然起來的一隻巨手,扼住了局勢的咽喉。

原本鷺島一家獨大,鯉城勉強抗衡的局麵,硬生生被拉扯成了三足鼎立的趨勢。

最明顯的體現。

就是今年林東他們這些實驗中學的校領導、老師們去初中部尖子生的家裡家訪、想要邀請他們留在龍江實驗高中部繼續就讀的難度都小了。

隻要搬出許青山的名字,搬出09屆傳奇的排麵,留人難度直線下降。

作為一位優秀的民辦中學校長,林東擁有很強的商業教育嗅覺。

他很清楚,青山特訓營的出現,將會進一步加強了龍江地區優質生源向龍江實驗集中的情況。

龍江實驗,將在他的手中走向偉大!

“所以我們這一次要組建的青山特訓營,差不多也是這樣的形式。”

“而且,龍江會,是龍江會對吧。”

林東問了許青山一句,裝模作樣的,其實就是幫許青山把這個名字打響。

“對。”

許青山笑著點了點頭,接受了林東的這份心意。

這老登雖然心眼多,但心地確實挺好。

不管他是為了把學校辦好的獎金,還是為了能夠奠定自己龍江實驗中學傳奇校長的履曆地位,起碼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出發點也是好的。

“從我們龍江實驗中學畢業的這些龍江會學長學姐們呢,將會在他們開學之前,來擔任我們青山特訓營的帶班老師,也是我們學校特聘的高考衝刺特訓老師,像你們的青山學長、浣溪學姐他們,也會在有空的時候過來特訓營給大家講講獨屬於他們的考試技巧、學習方法!”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林東說完,全場沸騰了起來。

這是赤裸裸的好處,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得到這份好處,但光聽著這形式,就讓人有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

林東舉著話筒,說著說著就站起來了。

“大家回去好好過個年,在過完年之後,回學校的第一周,我們將組織一次特彆選拔考試,也是我們青山特訓營的第一輪選拔考。”

林東大手揮了起來。

“我剛剛看,實驗班和創新班的同學最激動哈,但我們根據去年的製度進行了一些改變,為了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

“青山訓練營會分為兩個營,一個巔峰營,一個衝刺營。”

“巔峰營,不問出身,不問姓名,全年段的同學在每一次選拔考中能夠成功突破到我們劃的巔峰線以內,就能夠進入巔峰營裡參加特訓,不管你是創新班的,還是實驗班的,或者是平衡班的,也不管你姓什麼叫什麼。”

林東朗聲說道。

“巔峰營,隻看成績!”

“當然了,為了防止有時候考試狀態波動導致的狀態不佳,所有進入巔峰營的同學,都將會參照平均成績,隻有多次考試在巔峰線以下,最終導致平均成績掉線,才會被取消巔峰營資格,否則,隻要一次成功,隻要你保持狀態,就能一直留在營內。”

“在這裡,我簡單公布一下目前巔峰營的待遇。”

林東又清了清嗓子,大聲地公布道。

“在巔峰營的同學,當月食宿費全免,每月到財務處用憑證報銷,領取現金,作為獎勵。”

“我們將會和目前全國最強的高考教輔團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名師團隊合作,參與到考綱實驗題的實戰測試當中。”

“並且,每一位巔峰營成員,也將獲得高考後組團去京城的龍江基地參觀的機會!”

可以說。

為了能夠維持住龍江實驗中學的辦學成績,維持住這種膨脹飛升式的繁榮,林東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來配合許青山。

雖然他們兩這種合作的形式,看起來有點像是那種職業技術學校的校長和那些人力黑中介勾結。

但一來許青山代表的是硬實力,是華清和京大的資源,而林東則是當地最好的中學校長。

他們或許確實是另一種形式和高度的人才中介,但絕對不黑。

這是一個多贏的決策。

龍江會得到了擁有潛力的新人才,龍江實驗得到了傲人的辦學成績,學生們得到了一路近乎保送的機會,國家得到了更多能夠創造價值的人才。

換個角度來說,這應該算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優質體係雛形。

“至於衝刺營。”

“我想大家肯定聽說更多的,是你們青山學長從421分一路逆襲到高考滿分的傳奇經曆,而衝刺營的意義,也在於此。”

“我想這裡應該交給你們的青山學長來說,更有說服力,青山?”

林東看向了許青山,許青山也站了起來,接過了話筒。

“我想大家可能更多人會在想,哦,巔峰營挺好的,可是那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對吧?”

許青山問完,台下應和聲四起。

其實龍江實驗中學高三年級七八百人,真正有機會去衝刺那還沒有公開的巔峰線的,可能也就那麼一小撮人,如果以現在龍江實驗高三的萎靡程度,可能也就那麼十來個人。

大多數人哪怕再眼紅、再羨慕,他們也打心底覺得自己沒有可能進入巔峰營。

林東校長公布的待遇確實很好。

許青山學長他們的幫助也確實很讓人渴望。

可那又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許青山一開口就是精準的一針見血,這讓他們對於許青山接下來的話有了更多的期待。

“那衝刺營,就是為了所有人而設立的。”

許青山說道。

“衝刺營顧名思義,就是衝刺。”

“我當時高二下期末考的成績隻有421分的時候,我在想,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剛剛進入龍江實驗的時候,我在初中自招考試的時候是年段38名,升高中部的保送考試的時候,我是年段55名,而這個名次我想你們都心裡有個數,起碼也得是640分650分的區間。”

許青山的聲音很沉穩,但並沒有任何假大空的感覺,有了方才大家拉家常一樣地聊天的親和感鋪墊之後,他現在說話,三言兩語就讓大家代入到了許青山當時的感覺。

他沒有吝嗇自己的口水。

用簡潔又準確的語言渲染了自己當時的情緒、感受和悲觀。

“後來我在想,就剩下最後一年的時間了,或者準確來說,其實也就半年,因為大家都已經開始總複習了,我起碼還得半年時間從頭開始學。”

許青山說著。

“那半年的時間,足夠我衝刺嗎?”

“我問自己。”

“我給不了自己答案,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參加高考,我也沒有經驗,我並不知道怎樣才是最正確的節奏,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學習速度最適合我。”

“但我隻清楚一點。”

許青山停頓了下來。

“我需要去考慮,這會不會是我此生僅有的機會,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去完成我的目標、達成我的理想,我想以我的家庭情況,我不可能再有機會複讀,我是不是就會那麼渾渾噩噩地度完餘生。”

“我想,我應該去衝一把。”

“就像是亮劍裡,發起最後一次騎兵連衝鋒那樣。”

“不管我能走到哪裡,不管我的結局是否是失敗,最起碼我始終保持著向前的姿態。”

許青山目光炯炯地在觀眾席裡掃射著,但凡有那種一絲心虛的目光,他都會牢牢地盯著對方,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那種決心。

“後來結果很好,我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從班級倒數,到全校第一。”

“半年的時間,如果足夠努力的話,其實時間會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寬裕。”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決心,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想法。”

許青山微微仰起臉,大聲地說道。

“如果你也想成為下一個許青山,亦或者成為第一個你自己,超越許青山,那你就來試試,從現在就開始努力起來,試試你能不能進入衝刺營,試試你能不能在衝刺營中屹立不倒,直至進入巔峰營。”

“所有學生,以自己現在的排名為基準線。”

許青山說道。

“每半個月進行一次衝刺營成員更換。”

“同樣是以每一次的選拔考試和關鍵考試,例如省質檢、市質檢作為參考成績,龍江實驗中學高三現在總共有14個班級。”

“每個班兩個名額,再多兩個。”

許青山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

“第一次選拔考試,選拔排名進步最大的30名同學入營。後麵每一次選拔考試,營內排名進步最大的前15名保留,後15名放到全年段比較,和第一次一樣,全年段排名進步最大的15名同學入營。”

“所有在衝刺營裡待了超過3期的同學,也將會得到我們龍江會的憑證,如果到時候你來到了京城,那麼歡迎你,龍江基地的大門也將為你敞開。”

許青山說著,台下的學生們眼裡像是被人點燃了火焰,驟然激動了起來。

“如果你想要得到資源,如果你想要在最後的半年完成屬於你的衝鋒,那就用你的努力來告訴所有人,你值得這個資格,你值得這一場最精彩的獨舞!”

許青山說完,並沒有急著把話筒還給林東,而是等待著台下的討論聲小了之後,才大聲地開口問道。

“現在,你們告訴我,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聲音太小了,半年時間,你們想不想進?!”

“想!!!”

這一次的聲浪甚至可以掀翻整個體育館。

許青山身旁的林東開懷地笑著。

他想要的就是這種場麵,想要的就是這種結果。

“好,我等你們。”

許青山說完,把話筒遞回了林東,其他的事情就交給他來安排就行了。

一直到整個宣講大會結束,龍江會的成員又兩兩分組到了其他各個班級裡去宣講,而許青山他們則是又和今年創新班的學生們深入地聊了聊。

其實今年學生的資質並不差。

隻是相對於許青山他們那一屆表現出來的實力有落差而已。

在高中階段,除非是自驅力非常非常強的學生,否則大多數學生在抵達了自己的成績瓶頸之後,就會開始有些許的懈怠。

這種懈怠並不表現在不學習上,恰恰相反。

他們會認真學,還會加倍努力學。

但這種學,其實就像是許青山當年說到的假努力一般。

當學習到達了瓶頸階段,就已經意味著這時候需要解決的問題已經不是量的問題,而是方向的問題,往往很多人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隻會依靠原有的路線前進、學習。

現在許青山他們回來了。

就是幫助這些學生打破這麵瓶頸牆的最佳外力。

有林東這位擅長設計製度和敢於創新的校長在,許青山很放心,龍江會的人對於這一次特訓營也很感興趣。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但在這個計劃正式啟動之前,過年才是更首要的任務。

“今年過年你們要留在龍江嗎?”

許青山自己開車送江浣溪回家,車停在了路邊的時候,許青山問道。

“要吧,畢竟每年都會回龍江,小姑也會回來。”

“你那個普林斯頓數學博士的小姑?”

“嗯,她不是暑假結束去華清了一趟嘛,後來沒待幾天又回美國去了,不過聽說她現在在想找教職的事情,好像今年年底就要開始找教職了。”

江浣溪揉搓著許青山的大手,眯著眼說道。

“這樣啊,那到時候看看。”

許青山心中有了一些想法,隻是尚不成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