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在日本當文豪 > 第196章 震撼人心的《挪威的森林》(下午還有一更)

第196章 震撼人心的《挪威的森林》(下午還有一更)(1 / 1)

推荐阅读:

不靠譜的團鬼士郎終於靠譜了一回。

岩井俊二接過《文藝》,連忙拉著他往附近的高檔咖啡館跑去——

那些便利店、公園長椅、kfc等都已經人山人海,全是手裡捧著《文藝》,開始迫不及待閱讀的讀者們。

兩人隨便找了個空位坐下,撕開透明書封,翻看起《文藝》。

在《挪威的森林》前的被岩井俊二全部略過,他現在滿腦子隻有北川老師的這部全新“北川秀風”力作!

這一次,北川老師又難得親自寫了一次序言。

在序言裡,他簡單回顧了自己從1995年3月起的文學創作之旅。

從青春三部曲的《且聽風吟》開始,到現在的這本《挪威的森林》。

兩年零七個月時間,北川老師一共寫了十五本完結,手上還有兩本正在連載的,以及三部電視劇劇本。

這些文字作品的總字數加起來已經超過300萬字,大部分的日本文學家終其一生都沒法寫到他一半的字數!

看到這裡,岩井俊二和周邊的讀者們有種熱淚盈眶,唏噓不已的感覺。

原來不知不覺中,北川老師已然給大家帶來了那麼多經典的作品!

其實這事北川秀自己覺得沒什麼好吹噓的。

第一,他是靠文抄寫出的這些作品,這過程中所需要的構思、腦力、精氣神比原著作者們少得多。

第二,一年150萬字,放在後世隔壁的網絡文學圈子裡,就隻是一個合格的全勤寫手罷了。

據說那個變態雲集的圈子裡,一年寫個六七百萬,乃至八九百萬字的作者都大有人在!

要是他們穿越到這個日本,還不得一年就搬空世界文學的所有名著啊?

但這事在岩井俊二等讀者眼裡,簡直就是神跡!

按照這個速度寫下去,估計等北川老師到穀崎一郎的年紀,他一個人的作品字數得比日本文學曆史上所有“天下一品”加起來的總字數還多!

這還是人麼?!

回顧完過往經曆,獎項榮譽後,北川秀又提到了這次寫《挪威的森林》的初衷,以及內心的惶恐不安。

他希望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讀者們。

不想因為取得了現在的成就後,就像某些老前輩那樣,固步自封,不再前進。

所以他病倒了,差點人都走了。

字裡行間,河田莉子所需求的那種病弱美少年文學家的味道呼之欲出,令人心疼。

“所幸,到了這一步,還有你們陪著我。

是你們給予的精神力量讓我走到了現在。

因此我懇求大家,現在,以後,乃至遙遠的未來,都請一直陪伴我走到最後吧!”

讀完序言的最後一句話,岩井俊二又抹了一把眼淚。

一個三四十歲的大男人掉淚的情況很少,但北川老師的肺腑之言實在太過感人。

看著他的文學創作經曆,岩井俊二便想起了自己的人生。

從畢業的無所適從,到加入日活的信心滿滿,又到碌碌無為的前三年。

要不是那天在講談社見到北川老師,得到了他的指點,也許他的人生現在還是一團糟。

回顧往昔,岩井俊二也是無限感慨。

北川秀的序言也戳到了無數人的心坎裡。

因此隻是這煽情的幾百字,就讓讀者們迅速起了哀傷悲憫的情緒。

隨後岩井俊二調整了下心情,繼續翻頁。

入眼的是第一章的章節名《永遠記得我》。

這好像是北川老師對序言的總結,又好像是他病倒時想對讀者們說的話。

“我今年三十七歲。現在,我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機艙裡。這架碩大無比的飛機正穿過厚厚的烏雲層往下俯衝,準備降落在漢堡機場”

岩井俊二讀著開頭,漸漸沉浸到了故事裡。

劇情的開篇采用了北川老師很少用的倒敘手法,以37歲的渡邊徹坐飛機來到德國漢堡機場開始。

在悠揚的《挪威的森林》曲調中,渡邊徹回憶起了直子。

在隻有幾百字的簡短回憶中,直子跳脫有趣,又有些神經質的性格躍然紙上。

“我希望你永遠記得我。永遠記得我這個人,我曾經在你身邊。”

“我當然會永遠記得。”

“你真的會永遠記得我?”直子輕聲問道。

“永遠記得。”渡邊徹回答道,“我怎麼忘得了?”

想到這兒,渡邊徹就覺得非常難過。

因為直子從來不曾真正的愛過他。

這一章的末尾,渡邊徹從回憶裡抽身而出,腦海裡盤旋的是他和直子最後的對話。

原來“永遠記得我”是這個意思。

岩井俊二讀著讀著,再次淚流滿麵。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那句“因為直子從來不曾真正的愛過他”時,無數的記憶就如潮水般翻湧而來,令他難以呼吸。

他的腦海裡也曾有過類似的故事,隻是那時還模糊不清。

現在看過北川老師的新書,那些模糊的情節似乎漸漸清晰了起來。

《挪威的森林》這一期一共連載了五章,他迫不及待地翻到了第二章,然後被章節名嚇了一跳!

第二章《好友之死》。

渡邊徹回憶起二十多年前他在東京都讀書的日子。

那是他第一次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一切是那麼的陌生,一切又是那麼的有趣。

他的室友水月被他稱為“突擊隊”,因為水月非常愛乾淨,甚至連宿舍的窗戶都要拆下來清洗一遍。

這種喜歡“全麵清理”的個性類似德國某美術生的部隊,因此就有了“突擊隊”的外號。

水月和直子成了情侶,而渡邊徹則成了他們中間的那個“第三者”。

這就是當代年輕人裡最容易看到的“三角戀關係”。

在日本的高中生群體裡尤為常見。

不過真正把它放到文娛作品裡的第一人,就是村上春樹。

後來的無數作品也深受《挪威的森林》的影響。

那些作品裡,有時候是兩女一男(白色相簿2),有時候是兩男一女(學園默示錄),也有兩男多女的變種(龍與虎)

這樣的男女關係,在《東愛》和《悠長假期》裡也有體現。

因此看到這兒,岩井俊二就覺得一股“北川秀風”撲麵而來。

這比看晦澀難懂的《奇鳥形狀錄》,宏大但繁瑣的《追憶似水年華》,精彩卻無比哀傷的《百年孤獨》要舒暢的多!

倒不是說《挪威的森林》比它們更好,而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是北川秀死忠書粉們最喜歡的東西。

三人行的故事持續了一整個高中。

雖然北川老師沒怎麼描述他們的高中生活,但岩井俊二能明顯覺察到渡邊徹對直子的異樣情愫。

隻是看到這裡前,他都沒想到,原來開頭和渡邊徹依依不舍的直子,竟然曾經是他最好死黨的女友!

“這還真是夠‘高中生’的!”團鬼士郎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他也寫過很多類似的“胃疼”劇情,但和北川老師三言兩語就勾勒出的味道比起來,完全不如。

然後,木月死了。

在五月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剛吃完中飯,木月邀請渡邊徹一起去玩撞球。

第一局渡邊徹贏得相當輕鬆,木月便突然認真了起來,贏了其餘三局。

按照事先的約定,渡邊徹付了錢。

令他驚奇的是,打球的時候,一向嘴碎的“突擊隊”竟然一句玩笑話都沒說。

“你今天怎麼這麼嚴肅呢?”渡邊徹問道。

“隻有今天,我不想輸給你!”木月滿足地笑道。

就在當天晚上,木月被發現死在家中的車庫裡。

他將橡皮管接到n360的排氣管上,再用橡膠膠帶封死窗口,然後便發動引擎。

渡邊徹不知道究竟花了多久時間他才死去。

總之,一直等到他的雙親探過親戚的病回家,將車庫門打開放車子時,才發現他早已氣絕。

當時車上的收音機還開著,雨刷上夾著一紙加油站的收據。

沒有遺書,也想不出他的動機。

由於渡邊徹是最後一個見到他的人,警察便把他調去問話。

警官對他們兩人似乎都沒有好印象,大概是覺得翹課去玩撞球的高中生會鬨自殺,根本不足為奇!

結果木月的死就隻在報上登了個小方塊,事情便草草結束了。

那輛紅色的n360後來很快就被木月的父母處理掉了。

而木月在教室裡的座位上則被放了一束白花,是他曾經活過的證明。

這突如其來的人物死亡讓岩井俊二有點懵,但看著看著,又覺得北川老師的這一手設計實在精彩。

而在第二章的末尾,熟悉的北川風格議論“死亡”的經典語句也出來了。

“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

將它替換成文字就顯得俗氣多了,但對於當時的我而言,我所感受到的並不是文字,而是一種空氣的凝塊。

死,它存在於文字裡,存在於撞球台上麵四個並排的紅、白色球裡。

我們一邊慢慢地將它吸進肺裡,像是吸細小的灰塵一般,一邊過活。

在那之前,我將死看成是一種和生完全迥異的東西。

我一直覺得這是最合乎邏輯的思考方式。

生在這頭,死在那頭。

而我是在這頭,不是那頭。”

“這段描述實在太經典了!一定會被無數人作為座右銘刻下!”

岩井俊二整個人都快站起來了。

高檔咖啡館裡也有不少人在急促呼吸的閱讀著《挪威的森林》。

他們也被北川秀所描述的生死觀感染。

壓抑而悲傷的氛圍彌漫開來,讓人無法呼吸。

隻是兩章內容,其展現出來的高質量就讓岩井俊二歎為觀止。

而同一時間,有關《挪威的森林》所展現的“物哀死亡之美”,宛如吹拂過大地的春風般,在日本各地發芽新生。

第二章的最後一段,尤為動人。

渡邊徹的生死觀,在木月的自殺後徹底崩塌。

“然而自從木月自殺的那個晚上開始,我無法再把生死看得那麼單純。

死已經不再是生的對立麵。

死早已存在於我的身體,任我一再努力,我還是無法忘掉。”

“因為在五月的那個夜裡,禁錮了木月的死,也同時禁錮了我。

我就這樣,一邊感受空氣裡死亡的凝塊,一邊度過了我十八歲那年的春天。”

10月18日當天下午。

台北某小破樓內。

後來因一句“你說”的梗火遍全網的吳俊霖此時還隻有二十九歲。

他的事業在上升期時被卡住了,縮在閣樓好幾天的他正為新專輯苦惱。

就在他煩悶之際,朋友送來的一本日文雜誌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