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西遊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 雷公小趣事(免費)

雷公小趣事(免費)(1 / 1)

推荐阅读:

剛好寫到人和天了。

關於古代“人和天”的關係,可以用一個雷公的小故事來說明。

就在這裡,閒講一下一個雷公的小趣事。

注:以下均為章節感言(免費),非正文。

部分段落引用了參考文獻,已注明其出處。

……

雷公,屬於天庭的雷部,但雷部未必都是雷公。

在《西遊記》中,常見的雷部天將有龐、劉、苟、畢、鄧、辛、張、陶八天君。

《西遊記》有記載道:

“原來悟空筋鬥雲比眾不同,十分快疾,把個金星撇在腦後,先至南天門外。正欲收雲前進,被增長天王領著龐、劉、‘苟’、畢、鄧、辛、張、陶,一路大力天丁,槍刀劍戟,擋住天門,不肯放進。”

這八位雷部天君,也都在《封神演義》的二十四天君之內,即龐、劉、‘苟’、畢、鄧、辛、張、陶。

今天單講一下這雷部天君之中的“苟天君”。

苟天君在封神演義裡麵,有明確的名字,叫“苟章”。

苟章,二龍山黃峰嶺綠林人,被殷洪收服,歸於旗下,後被黃天祥刺於馬下。

薑子牙封其為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之一,即雷部的雷公。

這雷公為什麼叫“苟章”呢?

其實大有來頭,很有講究。

說到這位雷公,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陶淵明”。

就是那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也是那個寫了《桃花源記》的陶淵明。

即:“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世人大多都以為陶淵明是個詩人。

但其實陶淵明也是個小說家,還寫過很多神話誌怪小說。

正如羅貫中不隻是寫過《三國演義》,羅貫中還寫過《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

羅貫中還寫過類似於《西遊記》的長篇神魔小說,名曰《三遂平妖傳》,還寫過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隻是《三國演義》在他的作品中比較有名氣。

陶淵明不僅寫詩,也寫神話誌怪小說。

陶淵明寫過一本《搜神後記》,其又名《續搜神記》。

《搜神後記》,是神話小說《搜神記》的續書。

《搜神後記》與《搜神記》的體例大致相似,但內容則多為《搜神記》所未見,是一本誌怪群書,內容上略為妖異變怪之談,而多言神仙,敘事機智詼諧。

在陶淵明的《搜神後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個事情:

……

吳興(江浙)之地,有一人名叫“章苟“。

五月時節,章苟於田間辛勤勞作,耕耘田地。

他將飯食置於菰葉包裹之中。每到夜晚取食時,飯食皆已儘數消失,如此情形,並非隻發生一次。

後來,章苟暗中窺伺,竟瞧見一條大蛇前來偷食。

章苟當即操起鈠(一種農具)狠狠砍向大蛇,大蛇受驚,倉皇逃竄。

章苟緊追不舍,追至一處山坡,見有一洞穴,便徑直鑽入洞穴之中。

剛一入內,便聽得洞中傳來陣陣啼哭聲,有人哭喊道:

“那章苟將我某甲砍傷啦!”

又有人問道:

“這可如何是好?”

還有人應道:

“將此事交付雷公,讓雷公降下霹靂,將那惡奴劈死!”

……

刹那間,烏雲密布,驟雨傾盆而下。

那霹靂之聲在章苟頭頂轟鳴作響,要把章苟劈死。

章苟毫不畏懼,縱身躍起,對著天上的雷公破口大罵道:

“上天令我窮困潦倒,我竭儘全力耕田墾地,這蛇卻來偷食,罪責理應在蛇,怎反倒用霹靂來劈我?”

“這雷公可真是無知透頂!”

甚至,章苟還向雷公發起挑戰:

“雷公,你若敢來,我定用這鈠將你的肚腹砍破!”

沒過多久,雲雨漸漸消散,霹靂之聲調轉方向,朝著蛇穴轟去。

一時間,蛇穴之中,數十條蛇皆被霹靂劈死。

……

注:選自晉朝陶淵明的小說《搜神後記》的《章苟罵雷公》文章。

……

這位主人公“章苟”,家徒四壁,貧寒如洗。

為求一餐一衣,章苟,每日於田間地頭揮汗如雨,辛勤勞作,可命運弄人,生活偏要予他諸多磨難。

那狡黠的蛇妖,竟也來欺他、奪他,屢次將他以茭白葉精心包裹的飯食偷食殆儘。

然更令人憤懣的是,那雷公竟助紂為虐,幫著蛇妖降下霹靂,欲將章苟劈於當場。

章苟見雷公如此不辨是非、偏聽偏信,竟要對無辜的他降下懲治,頓時怒發衝冠,氣得跳腳大罵:

“好個無知雷公,枉為天神!”

章苟據理力爭:

“那蛇妖前來偷食,罪責自當在它,怎的反用霹靂來劈我?這世間公道何在!”

並且,章苟敢以凡人之軀,敢於向那高高在上的雷公宣戰:

“雷公,你若來,我當以鈠斫汝腹!”

……

是的,這個晉代陶淵明的小說《搜神後記》中,這個敢於挑戰雷公的人,叫“章苟”。

而時光流轉,千年過去。

到了《封神演義》,或者《西遊記》中,雷公就改名“苟章”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

雷公“苟章”之名,恰好為“章苟”二字倒過來的。

這位雷部雷公“苟天君苟章”的名字,顯然是《搜神後記》中那位敢於斥責雷公,調整雷公的“章苟”演變過來的。

這位農夫“章苟”把天上這位不分青紅皂白,亂劈雷的雷公,取而代之了。

這一現象,實則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民間對於鬼神信仰的獨特態度——“對天上鬼神,並非一味地虔誠膜拜、逆來順受,而是蘊含著極強的進攻性和挑戰性。”

古代民間百姓心中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呐喊:

“雷公,你乾不好,不如下來,讓我乾!”

恰似《黑神話》中黃眉大王那句振聾發聵之言:

“信什麼狗屁……來,不如我自己來!”

人,可伐天。

人,不服天。

你神仙乾不好,不如下來,讓我來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