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吾父耶和華 > 第44章 蓋裡斯的一日

第44章 蓋裡斯的一日(1 / 1)

推荐阅读:

眾人乘著馬車回到聖殿山下新修的王宮,蓋裡斯在簡單吃了點東西後,就去沐浴。

他洗去了滿身的汙垢與灰塵,還試圖洗去自己這半年來所沾染的血腥。

然而不論怎麼清洗,他都隻覺愈發的疲憊,在沐浴結束之後,他就撲倒在自己的床上,昏沉沉的睡去。

當次日醒來時,蓋裡斯隻覺自己妻子與女兒,都有些可愛到犯規,以至於他忍不住親了一下自己懷裡妻子的額頭。

而後,才開始忙活自己的一整天。

首先自然是洗漱。

經過蓋裡斯的不懈努力,他已經成功用上了豬鬃毛牙刷,還能配上用甘油與貝殼粉加上海鹽等物質,調配出來的牙膏。

甘油並非什麼難以生產的化學物質,其實質上最初便是肥皂生產帶來的副產品。

蓋裡斯對於前世的許多生活細節,已經有所淡忘,但他倒是可以確定,豬鬃毛牙刷要比尼龍牙刷硬上一些。

而且回彈力差,容易彎曲,使用久後,也會有一些異味。

基本上一個月就要更換一次。

雖然說,這樣的奢侈品,在當下依舊不可能在全國推廣,但對於蓋裡斯而言,卻已經是基本的日用品。

在日用品上,越是貼近後世,對於蓋裡斯而言,便越有成就感。

洗漱完後,又有仆人端來一份早餐。

餐點的食物,也相對樸素,僅是一個雞蛋,加上由麵包粒和卷心菜葉子煮出來的粥,再配上一杯咖啡。

味道談不上好,但也說不上差,至少確實是乾淨以及健康的。

眼下耶路撒冷的王宮,其實並不怎麼奢華或龐大,倒不如說是一處豪宅。

就占地麵積來說,即便是加上花園,也隻有幾百平方米的麵積,如今已經徹底剝離了行政屬性,隻保留下生活需求的部分。

這也與王國當下的政治生態相關。

雖然如今耶路撒冷王國依舊保留了君主製,蓋裡斯自身也具備超越世俗政權的影響力。

但耶路撒冷王國,並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獨裁專製國家。

其政治的基礎運作方式,大多數情況下依賴於各級政府與各級議會。

蓋裡斯也好、伊莎貝拉也罷,如果想要影響國家政策和前進方向,在多數時候,也是通過議員群體間接提出他們的看法,或者通過輿論上的調動來完成。

而非直接通過下達命令的方式傳達指令。

蓋裡斯自己也著力於將自己從政治層麵剝離,從而構架出一個能夠獨立運作的政治架構。

就當下情況來說,可以說是部分成功了。

至少王宮已經不再被認為是權力中心,而隻是一處宅邸了。

各級官員、都有自己所需要彙報的上級,而不會一股腦的過來詢問蓋裡斯或者伊莎貝拉。

在不需要處理政務的情況下,蓋裡斯的一天其實也挺悠閒。

一上午的時間,基本上是在讀書看報,了解這些日子裡耶路撒冷各地所發生的情況。

等到下午的時候,蓋裡斯便獨自溜出去,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到處閒逛。

這種閒逛,並非漫無目的。

更多的是讓蓋裡斯,能夠有機會,不借助任何介質直接的觀察人本身。

聖城耶路撒冷,一座總是人來人往,不缺朝聖者的城市。

特彆是在蓋裡斯收複這座城市後,更是如此。

在舊耶路撒冷王國時期,雖然又興盛的基督徒朝聖者,但穆斯林朝聖者的數量卻總歸不會很多。

這是由於十字軍在攻克耶路撒冷後,認為雄偉壯觀的阿克薩清真寺是所羅門聖殿,將此強行改做它用。

聖殿騎士團的聖殿之名,也是由此而來。

此外,阿克薩清真寺,也被作為原先耶路撒冷王國的王宮,正是鮑德溫三世時期,將清真寺的部分授予聖殿騎士團,充作騎士團的本部。

對於伊斯蘭世界而言,這毋庸置疑是一種羞辱,之後薩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用玫瑰水清潔清真寺。

等到蓋裡斯再度收複耶路撒冷的時候,雖然說王國中,也有人提議重新將清真寺充作王宮,但蓋裡斯倒是拒絕了。

其理由很清晰,既然薩拉丁和曆代伊斯蘭統治者都未曾摧毀聖墓教堂,那麼出於彼此對等尊重的原則,自然也沒必要染指穆斯林的聖地。

再加上,蓋裡斯明確承認自己繼承了穆聖的誌向,因此穆斯林的聖地,自然也該是耶路撒冷宗的聖地,充作王宮的話,不合乎宗教精神。

因此繼續保留了該建築的清真寺職能,並設立相關的委員會運作。

在這種穆斯林宗教情節被滿足的情況下,來到耶路撒冷的朝聖者也就更多了。

事實上,許多朝聖者來到聖地的原因,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想要朝覲。

報紙的出現,以及印刷術普及所帶來的“廉價”書本,不僅惠及了王國內的居民,也被不少商人,視為商品本身,開始向國外轉運。

作為整個歐亞大陸西部,唯一一處可以大量提供廉價書籍的國家,耶路撒冷王國雖然沒有在其中賺取多少金銀。

卻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影響力。

在地中海沿岸也好、敘利亞兩河也罷、包括紅海、印度洋在內,許多地方,都流傳起耶路撒冷的許多故事。

在那些故事裡,耶路撒冷成了財富彙聚之處,無數人發家致富的寶地,還有著許多神話傳說在世。

一時間,這裡成了黃金鄉、夢之城般的地方。

再加上耶路撒冷本就具有的強大宗教影響力。

源源不斷的外來者,在向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湧來,帶來生機、帶來財富。

縱然現如今,聖地正處戰爭,但在耶路撒冷的街頭,卻不見幾分蕭條。

除去偶有人會提及西奈半島的戰事外,大家總是各有各的話題要聊,或是有關自己的生計,或是有關自家孩子的學習,或是有關許多商品的物價。

但總的來說,耶路撒冷並不繁忙,畢竟這並非一個手工業著稱的城市。

拿後世的定位來說,這裡算是旅遊城市才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