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攻城與談判(1 / 1)

推荐阅读:

在得到廣東清軍即將西進廣西的消息之後,李奕第一時間便下令光複軍主力於藤縣集結備戰。

滿清鹹豐元年七月初二,潯州和信宜方向的光複軍主力總算是從前線撤回到了藤縣集結。

在大軍稍事休整之後,李奕迅速做出決斷,要東下攻取梧州,禦敵於光複軍的核心地盤之外。

光複軍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在藤縣,平南,潯州等地展開分田工作,並嘗試著紮下根基。

李奕若不想分田工作功虧一簣,自己這段時間種田所作出的努力全部付之一炬。

那麼,他就必須得把清軍給擋在己方的核心腹地之外,也就是禦敵於外。

而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在廣東清軍主力西進之前攻取梧州,並在梧州經營防線,準備迎敵,就是李奕當前最好的選擇。

七月初五,光複軍打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重整山河,平均地權”的旗號,浩浩蕩蕩的沿著潯江東下。

初八光複軍破安平,初十破赤水墟,十三日的下午,光複軍前鋒便已經進抵至梧州府城外。

沿途,各路清軍可謂是望風而逃。

無有敢攖鋒者!

反而是那些地方民團給光複軍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原因無他,李奕在岑溪,藤縣等地“打土豪,分田地”的消息已經傳開了。

麵對氣勢洶洶殺向梧州的光複軍,那些切身利益被觸及的地主士紳自然會站出來自發的給光複軍添堵。

但對於光複軍的而言,這些民團的阻礙,也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雖說廣西民風彪悍,兵員素質出眾,但真正的軍隊和民團之間的差距可謂是宛若天塹。

更彆說,光複軍這邊的士兵可都是分了田的,雖然由於大多都是新兵,戰鬥力方麵可能有所欠缺。

但士氣和戰鬥意誌這方麵卻是直接拉滿了。

對付一些士紳大戶組織起來的民團,自然不成問題。

嗯,正好拿他們給新兵刷經驗了。

李奕騎馬登上梧州府城外的一座小山丘,手持望遠鏡眺望不遠處的梧州府城,

看著城頭上那些有些驚恐慌亂的清軍守軍,李奕原本有些凝重的心情有些放緩。

深吸一口氣,李奕開口說道。

“傳令我軍炮兵,對梧州府城展開炮擊。”

身邊的傳令兵聞言,當即抱拳應是。

很快,光複軍便在梧州城外展開陣勢,布置炮兵陣地,籌備起了攻城事宜。

三十門十斤炮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瞄準向了梧州城的方向。

這三十門十斤炮,便是當前光複軍手上所有的攻城炮了。

其中有幾門,甚至是剛從生產線上下來,便被通過水路轉運到了前線參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又經過兩個多月的發展之後。

隨著設備數量增加,工人數量增長,工人對各項設備以及生產流程熟練度的提升。

現如今光複軍兵工廠中各類軍械的產能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後裝步槍的產能由月產五百支,增長到了月產七百支。

火炮產能由月產三十門,增長到了月產四十門。

火藥產能由二萬斤,增長至四萬斤。

定裝紙殼子彈產能也是進一步增長到了十五萬發。

這還是受限於光複軍目前所占的地盤上工匠數量有限,以及各種原材料不足。

否則的話,產能還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雖然這個發展速度遠不如兵工廠剛建成的那兩個月,但可觀來講,依舊不算慢。

前期光複軍的兵工廠產能之所以擴張的那麼快,主要是因為岑溪這個地方各類礦產資源豐富,地方上不缺私礦和各類小作坊。

這裡麵都有著相當數量的工匠!

這些工匠都是有手藝在身的,李奕將他們招募到兵工廠中之後,這些工匠隻需簡單培訓一下,讓他們熟悉熟悉設備,他們就能直接上手操作。

無非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廢品率高些。

等做的多了,熟練度上來,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但是,自從岑溪被榨乾之後,李奕再想要兵工廠擴產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因為,除去岑溪這個特例之外,不管是在藤縣,平南,抑或是潯州,李奕都很難招募到足夠的工匠。

所以,光複軍的兵工廠擴產速度也就放緩了下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等李奕帶兵打到廣東,打下廣州,這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佛山可是整個南中國的手工業中心。

最不缺的就是各類工匠了!

……

轟!轟轟!

重炮的轟鳴聲響徹雲霄。

一發發炮彈向著梧州府城射去。

一共三十門攻城炮,被分為了三個批次輪番開火,對梧州城打出火力壓製。

炮彈落在梧州府城的城牆上,城牆被炮彈砸出一個個裂紋,磚石崩裂,不斷的往下掉落。

與此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五斤炮也在不斷的開火,進行火力投送。

威力雖不及十斤炮來的凶猛,但勝在數量更多,所以火力更為密集。

一發發炮彈接連射來,很快,梧州府城的城牆便被砸的不成樣子。

大量的磚石脫落,裡麵的夯土層裸露了出來。

炮彈砸在夯土層上,煙塵滾滾。

最為顯眼的目標,城門樓子已經在炮擊聲中垮塌了下來。

城頭的清軍明顯陷入了慌亂之中。

……

梧州城內,城西張家巷子中有一座占地頗廣的宅院。

宅院匾額上是兩個燙金大字,“張府”。

張府密室中,李梁翹著二郎腿坐在一張椅子上,而在他的對麵,梧州天地會香主張二河正端著一隻茶杯,不斷的抿著茶水。

一張馬臉上滿是糾結和遲疑。

“我光複軍大軍如今已至梧州城外,梧州收複就在眼前,現如今可不是可以猶豫的時候。”

“是否策應大軍攻城,立此不世之功,張兄當早做打算。”

李梁輕拍桌子,有些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張二河聞言,品咂著杯中茶水,一臉糾結的說道。

“按理來說,大家同為反清的弟兄,貴軍攻城,我天地會搭把手也是應該的。”

“隻是不知貴軍攻下梧州之後,是否也準備要在梧州分田?”

張二河之所以如此詢問,那是因為他手底下的各堂口老大,包括他自己在內,都頗有家資,自然也有不少土地。

如果光複軍攻破梧州之後要分他們的田給窮人,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二河才會對是否從城內策應光複軍攻城而頗為猶豫。

李梁聞言,直接了當的開口說道。

“田,是一定要分的。”

“平均地權,這是我光複軍口號,是建軍綱領,也是行事準則。”

“梧州自然也不能例外!”

張二河聞言,臉上的表情瞬間冷了下來,看向李梁的眼神中,甚至都帶上了殺意。

你光複軍反清,我可以幫幫場子!

畢竟天地會反清複明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喊得時間長了,他們天然對反清勢力就有一定的好感。

但是,好感歸好感,可你要分我的田,那肯定不行。

如果光複軍堅持在攻破梧州之後,要分他們的田的話,那張二河便隻能召集人手,協助官府守城禦賊了!

嗯,雖然他張二河是天地會的香主,但這並不妨礙他也是大清忠良。

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

天地會在剛成立之時,或許真的有信仰有理想,真的是以反清為目標,並有無數仁人誌士願意為之犧牲和奮鬥。

但是,時間卻是足以改變一切。

經過兩百年的演化,天地會早就變了。

反清對於天地會來說,更是已經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口號。

甚至不乏有人已經開始和官府勾結,做起了官府的白手套,靠著欺壓良善來為自己謀利。

在他們這些人眼中,自己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

當然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天地會中不缺和官府勾結,靠欺壓良善謀利的爛人,自然也會有真的以反清理想,並願意為之奮鬥的英雄。

隻是,張二河恰巧是前者罷了。

就在張二河準備摔杯為號,讓刀斧手一擁而上,砍了麵前之人的時候,李梁繼續說道。

“怎麼?想對我動手?”

“張香主可要考慮好了後果。”

“我光複軍現在主力雲集於梧州府城外,光是火炮就隨軍攜帶了數百門,梧州易手隻是早晚的事情。”

“張香主若現在動了我,待我光複軍破城,後果張香主隻怕擔待不起。”

李梁話音落下,剛好梧州城外的光複軍炮兵開始開火,對梧州城展開炮擊。

轟隆隆的炮擊聲如同鼓點般密集,聲音直達城內。

李梁手指外邊說道。

“聽到了嗎?這便是我光複軍的火炮在開火。”

張二河深吸一口氣,臉上擠出一抹笑容說道。

“分田,自是可以的,梧州的士紳地主之貪婪殘暴,本香主也早已是看不慣他們了。”

“貴軍能為民做主,懲處這些地主豪紳,實在是再好不過。”

“隻是,我天地會和貴軍畢竟是盟友,這分田的時候,能否對我天地會的眾人網開一麵?”

張二河對李梁一陣恭維之後,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他還是不願意舍棄自家的千畝良田!

李梁聞言,思索一陣之後開口說道。

“既然張香主開口了,那我也不好拂了香主的麵子。”

“我光複軍此前在岑溪等地分田時,也會對開明士紳網開一麵,給他們二百畝土地的額度,隻有超過這個額度的土地,才會由都督府出麵贖買,然後分田。”

“這樣吧,看在貴方同為反清大業的袍澤的份上,我可以向大都督提出申請,給貴方三百畝的額度。”

“不超過這個額度,自然沒事。”

“超過這個額度的,則是由大都督府出麵贖買,香主意下如何?”

張二河聞言,沉吟一陣說道。

“五百畝!”

“我要五百畝的額度,三百畝太少了。”

張二河雖然也是一個地主,但他是靠著天地會的關係網搞走私以及販賣煙土發的家。

至於說土地,由於廣西地狹民稠的緣故,其實他手上的土地也就一千畝左右。

如果能保住其中一半,且剩下一半光複軍還是花錢贖買,而非強搶,對他來說,就還可以接受。

李梁聞言,知道張二河心中其實已經準備讓步,麵無表情的搖搖頭說道。

“最多四百畝。”

“除非立下足夠的軍功,否則我光複軍內部諸將也都是這個額度,不能再多了。”

為了限製土地兼並,李奕在分田之後,直接從政策層麵上做出了限製,規定每戶人家說能擁有的土地上限便是二百畝。

超過這個限製,就會由都督府出麵強行贖買,然後再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耕種。

當然了,這個額度限製的是普通的地主士紳。

李奕對於光複軍內部的限額著要放鬆許多。

李奕給光複軍軍官的土地額度是四百畝。

當然了,並不絕對,如果立下軍功,也可以用軍功來提升額度,獲取更多的土地。

差不多算是軍功爵製的一種變種。

隻有立下軍功,你才能合法的占有更多的土地,借此來激勵光複軍上下去戰場上奮勇殺敵。

以及對外擴張……

張二河聞言,張了張嘴,但聽著外邊那轟隆隆的炮擊聲,他還是點頭說道。

“好吧,四百畝就四百畝吧!”

“張某身為天地會香主,自該牢記祖師教誨,以反清為己任,吃點虧便吃點虧吧,便不在這種事情上和貴軍多做計較了。”

李梁聞言,笑盈盈的說道。

“張香主高義!”

他知道張二河是個爛人。

但是,張二河就算是再爛,那也是天地會的人。

光複軍殺他很簡單,可後續該怎麼和天地會交代?

現在光複軍和天地會之間是有著相當密切的合作的。

光複軍除去在從天地會那邊買情報之外,就連大軍擴軍所需的硝石硫磺,布匹藥材,糧食鐵料等各項物資,也有不少是通過天地會的渠道走私弄來的。

哪怕是為了維持和天地會那邊的關係,張二河也不能殺。

非但不能殺,還得善待他。

這也是為什麼李奕要派李梁在光複軍攻城之前,冒險進梧州聯絡梧州天地會的原因……

……

PS:推一本朋友的書《反清1850》,也是寫的反清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