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解蘇州之圍?”
恭親王奕訢頓時浮出喜色,笑眯眯望著左宗棠。
羅雪岩眼中也閃過一絲期待。太湖東岸,蘇州外圍的重要據點現在已經被拿得差不多了,隻剩下無錫縣城和吳江縣城還沒拿下,不過有李壽成和朱八率兵去圍攻,又有上海運來的12磅大炮,破城不過是一二十日的事情。
而在拿下無錫、吳江之後,蘇州可就是清軍在太湖東岸最後的大據點了。
一旦蘇州被羅耀國拿下,蘇鬆太二府一州之地,可就都到手了!
這可是當今天下最富庶的地區啊!如果能幾乎無損的拿到手裡,下一步就能以這塊地盤為基礎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了。
“當然能解!至少有七成把握。”
左宗棠輕撫胡須,嗬嗬一笑,繼續道:“如今江南的官軍其實並不算少,隻是被羅耀國分割在了蘇州、上海、常州三地,難以呼應,又被江寧和鎮江方向的長毛主力威懾,不敢動彈。可一旦楊秀清率江寧的長毛大兵北上,那咱們的機會可就來了!
下官的方略是,一旦確定楊秀清渡江,則由下官率領所部二十營湘勇,加上雪岩兄帶到揚州的四營新軍,從瓜洲南渡,先和常州之兵彙合,南下迫近無錫,引羅耀國之兵北上。
而怡撫台則趁機來個金蟬脫殼,隻留一二千兵馬在蘇州虛張聲勢,主力渡太湖赴宜興。
待怡撫台抵達宜興,下官便率領本部及常州之兵的主力與怡撫台彙合,如此當可湊出兩萬之兵,然後一起開往江寧城下!”
“你要用兩萬兵馬強攻江寧?”
恭親王微微挑眉,卻見左宗棠臉上依舊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便有些疑惑地問了一句,果見左宗棠微微一笑,淡淡地道:
“非也下官的兩萬兵馬到了江寧城外後,便會尋一處靠近長江的險要安營紮寨,設一大營,偽做曠日持久之狀,使賊誤以為下官要以此為根本,徐圖金陵並切斷金陵——蘇鬆之通道。”
恭親王稍稍沉默,似乎在思考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左宗棠卻露出笑容,繼續道:
“江寧乃是長毛之老巢,家眷財寶皆在其中,楊秀清如果得知老巢不穩,一定會回軍支援。如此揚州必可保全,王爺再趁機發兵掩殺追擊,定能大獲全勝。而下官在得知楊逆回軍之後,就立即回軍蘇常。說不定可以複奪無錫,打通蘇常之間的通道,如此蘇州亦可保全。王爺若是取得揚州、蘇州之大捷,國中的人心士氣,必可大為振奮!”
這話一說完,恭親王奕訢終於麵露喜色了,他已經盤算好了,雖然依著左宗棠的方略,蘇州未必一定能保全,但揚州一定可以守住。隻要楊秀清的十萬大軍從揚州城下退兵,他就能向京中報捷奏凱。
一個能打敗長毛的近支親王該有多大的威望啊!皇上的身體不好,要是有什麼萬一,他再不濟也能在眾望所歸之下當一個皇叔父攝政王
“雪岩、滌生、靜庵,你三人以為左季高之策如何?”
雖然奕訢已經把標準答案寫在臉上了,但他還是耐著性子向羅雪岩、曾國藩、琦善三人征求意見。
羅雪岩當然是讚成左宗棠之策的,但是現在卻是默默低頭,仿佛沒有聽見奕訢的問題。曾國藩倒是頗為感慨地說:“季高不愧是當今諸葛亮!”
而琦善則是沉沉吐出口氣來:“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即便保不住蘇州,揚州當是無礙。若是蘇州實在守不了,等楊逆回軍之後,還可以彙合季高、悅亭兩支兵再加上揚州派出去的兵一起把丹徒收回來。”
他的話音一落,就聽見羅雪岩撫掌笑道:“妙計!真妙計!方才季高的計策風險頗大,主要就險在收複無錫,打通蘇州這一段。季高和怡巡撫的大軍來來回回幾百裡,少不得還要打幾場硬的,等打無錫時早就是疲憊之兵了,而羅耀國則是以逸待勞。若是季高和怡巡撫在無錫敗了,蘇南的局麵就全崩了,上海亦難獨存。不如自江寧退還後就近取了鎮江首縣丹徒,與江北的揚州相呼應,扼住長江的咽喉。即便送出了蘇州,也可繼續切斷蘇鬆長毛和江寧老巢間的大路,使之聯絡困難。有鎮江大軍牽製,上海的壓力也會輕很多。”
奕訢又轉頭望著左宗棠和曾國藩,見二人都輕輕點頭,就立即有了決斷:“就這樣吧蘇州便不要了,季高,你和怡悅亭彙合後就先江寧、後丹徒!”
“得令!”
左宗棠馬上起身領命。
恭親王笑道:“季高,隻要楊逆能撤還江南,丹徒能收複,本王就保舉你當江蘇按察使兼常鎮通海道!”
“謝王爺!”
左宗棠自是大喜。
奕訢又對羅雪岩道:“雪岩,蘇州的羅耀國就交給你牽製了你借給左季高後就隻剩下七八千人了,一定要小心應付,萬萬不可有失。隻要你能在蘇鬆告捷,皇上一定會龍顏大悅,到時候你再上折子要婉貞,皇上一定會答應的。”
羅雪岩也是大喜,笑著起身作揖:“謝王爺成全!”
奕訢當然不想把婉貞交給羅雪岩了,因為他自己想在“鎮揚大捷”後上折子向鹹豐索要婉貞給自己當側福晉。不過他也替羅雪岩想好了,大不了賠一個十格格給羅雪岩。那可是奕訢的親妹妹,道光帝的十女,今年也隻有十二歲,雖然長得尖嘴猴腮還比較黑,但出身高貴啊!
羅雪岩娶了她可就是額附了,上一個漢人額附還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呢!
那麼大的恩典賜下,以後羅雪岩還不得唯他恭親王馬首是瞻?
江水滔滔,朝霞從天邊升起,照得儀鳳門城樓披上了金色,龍袍風帽的男子迎著霞光立在城樓上,仿佛沐浴在金光當中,顯得格外神聖莊嚴。
城樓下寬闊的儀鳳門內大街上站滿了穿著嶄新的黃色、紅色衣袍,持著長矛、挎著腰刀、扛著火槍的太平軍戰士,慷慨高歌《男兒當自強》,一麵繡著“太平天國”四個大字的旗幟,已經升上了儀鳳門城樓,迎風招展。
隨著《男兒當自強》的歌聲戛然而止,原本立在城樓上的楊秀清忽然眼珠子一翻,身體直挺挺就向後倒下,守在他身邊的幾個東王護衛早有準備,忙上前一扶他。被人扶著的楊秀清忽又大喝一聲“起”,幾個東王護衛連忙把他往上一托,他則趁勢一躍,跳上了早就準備好的一張高台。
此時,正是朝霞最燦爛的時候,霞光萬丈,照耀在楊秀清短小精悍的軀體上,真好似天神下凡。
而儀鳳門下的太平軍中軍將士看見這一幕,馬上就知道是天父皇上帝下凡了,全體振臂高呼:
“天父皇上帝保佑我們!”
已經化身楊上帝的楊秀清抬起右手朝著底下的眾人輕輕一揮,三萬天國將士,齊齊下拜,儀鳳門內,頓時鴉雀無聲!
楊上帝睨視下方,卻是一言不發,其他所有人也屏住呼吸,一聲不吭,儀鳳門內靜的可怕,落針可聞。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楊上帝才忽然舉起右臂,指著北方,鼓足氣力,喊出了最大的聲音:“我乃皇上帝,今日下凡來,隻為誅清妖,爾等聽號令,打過長江去,活捉鹹妖頭,莫要怕犧牲,戰勝有榮華,戰死上天堂”
早就有大嗓門的東王護衛守在儀鳳門下,聽完楊秀清的“上帝之言”,就一茬一茬的將“上帝言”往下麵傳去:“天父皇上帝說:我乃皇上帝”
底下的三萬天國將士大多出自楊秀清嫡係的中軍,其中超過萬人還是信仰最堅定的紫荊山老兄弟,聽完“天父言”,全都熱血沸騰,齊聲大呼:“殺清妖!上天堂!殺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