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清要完 > 第229章 穿羅大人的衣,吃羅大人的飯(求訂,求票)

第229章 穿羅大人的衣,吃羅大人的飯(求訂,求票)(1 / 1)

推荐阅读:

念完了自己新創作的《述誌詩》,人生得意的洪秀全鏘一聲就把自己的三尺龍泉劍抽了出來,向著南京城牆方向一指,大喝一聲:“天父皇上帝保佑太平天國殺清妖!上天堂!”

隨著洪秀全的一聲呐喊,一麵迎風招展的巨大紅旗,突然在他身旁揚起,在前線早就準備就緒的太平軍炮手馬上就點燃了三四百尊吳三桂傳下來的銅炮,頓時就是響成一片的“轟隆隆”的炮聲。

這些大炮雖然都有一百八十歲年紀了,但架不住它們的用料、工藝乃至炮型都比乾隆年以來的“清炮”好太多了,所以至今都老當益壯!

而使用這些“老炮”的太平軍中的炮手大多數是湖南道州、郴州一帶的礦工改行的,個個都是手搓火藥和玩火藥的好手——他們調配出來的火藥當然比不了洋人工業化生產的火藥,但是比起大清八旗兵、綠營兵用的那些火藥不知道好到哪兒去了。

一枚枚石製的炮彈在火藥爆燃產生的巨大推力作用下,從一尊尊足足等待了一百八十年才得以展示威力的老炮炮口中噴吐而出,在天空當中翻滾著劃過一道道弧線,然後又猛砸向堅如磐石的金陵城牆。

“嘣嘣嘣”

石彈撞上了金陵城堅固的城牆,發出了一陣陣清脆的巨響,石彈和城磚同歸於儘,化作了四散飛濺的碎石。但是這座幾乎伴隨著大明朝一起誕生的金陵城的城牆實在太堅固,哪怕是幾百年後的一二千斤重的銅炮也一時奈何不了它。

在獅子山上觀戰的陸建瀛和祥厚看到金陵城牆扛住了太平軍猛烈的炮擊,都在心裡麵稍稍鬆了口氣。

雖然他倆都知道金陵難守,但是多守一天就多活一天啊!

看這樣子,金陵城至少能扛三個月!看來他們還有三個月的大人可以做

而在金陵城外,洪秀全望著遠處在大炮轟鳴聲中仍然巋然不動的城牆,卻麵不改色,隻是嘴唇微微顫動,發出低不可聞的聲音:“一二三四五”

當洪秀全數到五十的時候,他忽然收劍回鞘,騰出雙手捂住了耳朵,一雙眼眸當中也閃爍出期待的目光。

突然。

“轟隆隆”

一陣巨響,地動山搖!

站在“三室一廳”的轎子上的洪秀全都感覺到了腳下一陣搖晃,他連忙拿起一支望遠鏡,朝著遠處的金陵城牆望去,隻看見剛才頂著二三百門銅炮的轟擊隻傷了點皮毛的堅固城牆,現在卻有一大段被衝天而起的塵土煙霧所籠罩!

“天父保佑!天父保佑”

洪秀全口中念念有詞,死死捏著手裡的望遠鏡,目不轉睛看著那一片衝天的煙霧。

隨著一陣江風吹過,把塵土煙霧吹散了一些,隱約露出了一大段坍塌的城牆!

“成了!成了”洪秀全的聲音都有點顫抖了,目光也變得有些迷離,用力揮舞著拳頭,“國胞的甜火藥配方果然好用今天可以炸開南京城,兩年以後一定可以炸開北京城,朕果然是天父之子,人間聖主,朕要一統天下了!哈哈哈!”

原來太平軍壓根就沒指望依靠炮火轟塌厚實的金陵城牆,根據楊秀清、石達開等人製定的計劃,擔任先鋒的上一、上二、左一、左二四軍在抵達金陵城外後,馬上就占據了靠近儀鳳門的靜海寺,然後以靜海寺為據點,派出了郴州、道州礦工為主力的“工兵”挖掘地道,同時還在靜海寺內現場熬製威力巨大的硝糖火藥。

而當洪秀全、楊秀清率領的主力抵達時,地道早就已經挖到了儀鳳門附近的城牆下麵。而剛才的炮擊隻是為了掩護工兵抬著裝有硝糖火藥的棺材通過地道送到金陵城牆底下。

“傲氣傲血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

就在洪秀全自言自語,似乎陷入了某種半瘋狀態的時候,數千名幾乎是奮力呐喊出《男兒當自強》歌詞的太平軍戰士,已經越陣而出向著剛剛被“甜火藥”崩出的城牆塌方處蜂擁而去。

而衝在最前麵的,是數十名高舉著火把,攜帶著硝糖手榴彈的敢死士!

在洪秀全布滿了血絲的雙眸凝視下,如潮水一般湧入了寬達數十丈的城牆缺口。

太倉州,寶山縣,玉皇宮內。

“吃誰的飯?”

“吃羅大人的飯!”

“穿誰的衣?”

“穿羅大人的衣!”

“拿誰的餉?”

“拿羅大人的餉!”

一問一答的聲音,在一座剛剛被修繕一新的道觀山門內外兩片開闊的平地上此起彼伏地響起。

穿著上海碼頭工人式樣的白色短褂、黑色長褲的精壯漢子,就在這兩片平地上一排一排站著,總數看著足有四五千。

身著黑色馬褂的軍官們,則帶著捧著一盤盤銀元的親兵,在給那些剛剛入營,還沒來得及換上正經軍服的新兵蛋子發餉。

一人四塊銀元!

由教導旅和暗堂出身的最可靠的軍官,在羅耀國本人的監督下發放,每發一個人,都會有人問上一“吃誰的飯?穿誰的衣?”,而回答當然是“吃羅大人的飯”、“穿羅大人的衣”、“拿羅大人的餉”!

羅耀國的上海新軍和太平軍還是不一樣的,他可沒辦法在上海新成立一個太平軍的軍,所以就隻能假裝一下買辦軍閥,先把軍火買到手,士兵招募到手,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部隊拉起來。

隻要有了大幾千人馬,上海還不是羅耀國的囊中之物?

隻要拿下上海,這支“假清軍”搖身一變,變成太平軍還不是羅耀國一句話的事兒?

所以這支新軍的思想教育手段就簡單粗暴,讓底下的士兵知道他們的軍餉和飽飯是誰給的就行!

他們不是鹹豐的兵,也不是洪秀全的兵,而是羅大人的兵!

就在山門的門樓下站著的羅耀國,看著這些新兵一個個用雙手接過各自的營長、連長一起發放給他們的四塊銀元,並喊出發自內心的口號的時候。穿著藍色行褂,戴著鏤花金頂的項循快步向羅耀國走來,他身後還跟著一個身材矮小,行商模樣的男子,正是陳承瑢。

隻見項循一臉喜色地向羅耀國一個抱拳:“大人,金陵”

項循隻說了“金陵”二字便停了口,然後肅立在羅耀國跟前,而行商模樣的陳承瑢則一言不發,麵帶微笑地站在項循身後。

“大龍,你看著,我去去就來!”

羅耀國已經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兒,便吩咐了身邊的王大龍一聲,然後就帶著項循、陳承瑢往懸掛著“玉皇殿”牌匾的大殿之中走去。

這座名叫“玉皇宮”的道觀位於直隸江蘇省的太倉州的寶山縣羅店鎮境內,是寶山大族羅店唐家的家廟,占地三十多畝,幾年前剛剛重修過一次,添了許多殿閣堂舍,是上海縣周邊最大的寺觀,足以容下羅耀國的新軍。

而且羅店鎮又是上海縣城和上海租界的北大門,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吳健彰就出麵向羅店唐家借了這座道觀,給了想要尋一寬敞去處屯兵的羅耀國使用。

羅耀國的中軍就設在原本的道觀主殿玉皇殿中,玉皇大帝的神像早就給挪走了,偌大的大殿被分隔成了幾個區域,分彆豎起了“作戰處”、“情報處”、“供給處”、“通信處”、“動員處”、“司令室”的牌子。

幾十個清軍八品、九品武官打扮的青年正在中軍之中忙碌,隨著玉皇殿外值守的衛兵喊了一聲“羅大人到!”,所有人都放下手頭的工作,肅立著向大門方向拱手行禮,口稱“參見大人”。

羅耀國則和氣地抱了抱拳,笑著吩咐道:“都忙去吧!”

隨後,羅耀國又指著大殿內用木板臨時隔出來,掛著“司令室”牌子的房間做了個“肅客”的手勢,對陳承瑢道:“陳侍衛,裡麵請。”

陳承瑢則笑著作了個揖:“吳王殿下,您太客氣了,承瑢可受不起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