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韋斯此次訪華,所帶的委內瑞拉代表團史無前例的龐大,足足包了三架客機。
代表團既有委內瑞拉的官方政要,也有委內瑞拉工商業代表、經濟學家、教育界代表、文化界代表等等。
此次查韋斯訪華之旅,共要進行一個禮拜時間,雙方在多個領域展開對話。
而與委內瑞拉幾乎是同時抵達京城的,還有敘利亞代表團。
阿薩德親自帶領著敘利亞代表團來華訪問。
此次第七次中東戰爭,雖然守住了戈蘭高地,重創了以色列,但是敘利亞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戰爭,讓敘利亞的經濟雪上加霜。
敘利亞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當年阿拉伯複興社會黨取得敘利亞的政權後,便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其實行了經濟改革:宣布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對大的私人企業工業實行國有化、國家對所有的銀行、保險公司和對外貿易進行監督、公布關於工人參與國營企業利潤分配的法令、實行土地改革。
從1960年代後期,敘利亞便在其東北地區油田開采重質油,80年代早期,在東部發現了輕質油。
隻是與沙特等盛產石油的國家不同,敘利亞的石油儲量並不多,而且油質比較差,開采成本也比較高。
從當年促進和解之後,敘利亞便積極融入阿拉伯聯盟,是阿拉伯一體化最頂級支持者之一。而來自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巴林等國的支援,一直是敘利亞最重要的援助。
在對以色列上麵,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四國聯盟,這是第一陣線。
第六次中東戰爭、第七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在這一陣線麵前撞了個頭破血流。
按照阿薩德的說法,敘利亞什麼都沒有,隻有擅長作戰的戰士。
當然,敘利亞也並非什麼都沒有,在控製戈蘭高地之後,敘利亞每年僅僅靠著賣水就獲得一大筆收入。
此次第七次中東戰爭,敘利亞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頗為亮眼。
敘利亞為了防備以色列進攻,在戈蘭高地設置了足足五道防線,每道防線縱深差不多10~15公裡,設置有地堡、掩體、鐵絲網,還埋伏有坦克、大炮。
在以軍地麵部隊發起攻擊,布置在隱蔽陣地內的敘軍火炮、反坦克炮向以軍開火,炮彈像雨滴般傾瀉在以軍坦克上。
同時那些布滿地雷和反坦克炮的陷井,讓以軍坦克損失慘重。
以軍的坦克不是被反坦克炮擊穿車體,就是被地雷炸毀履帶,或者掉入反坦克陷阱,動彈不了。
在戈蘭高地爭奪戰,以軍付出了上萬死亡,數萬士兵受傷,但是最終卻沒能拿下戈蘭高地。
若不是美國及時插手,強勢讓各方停火,恐怕以色列就得麵臨亡國局麵。
但是戰爭卻是讓以色列大量建築物化為廢墟,大量平民死傷。
戰爭對以色列的損失,還要超出第六次中東戰爭。
敘利亞,也打出了統戰價值。
從第五次中東戰爭開始,敘利亞的作用愈加明顯,再加上從一開始,敘利亞便具有比較高的獨立性,後麵選擇積極融入阿拉伯聯盟,使得現在敘利亞的統戰價值越來越高。
當然敘利亞也不是沒有麻煩,現在敘利亞要麵臨的麻煩,便是庫爾德武裝。
敘利亞東北部約有130萬庫爾德人,而現在這些庫爾德人在鬨著要脫離敘利亞,並入庫爾德國。
庫爾德武裝因為伊拉克戰爭,分到了地盤,被美國扶持,現在地盤不大,但是卻已經對敘利亞和土耳其提出領土要求。
這部分土地,差不多5000平方公裡,而那裡是敘利亞的產油區。
敘利亞自然不會同意,開什麼玩笑,敘利亞都沒有多少石油,怎麼可能同意這種事。
此次敘利亞代表團前來,便是尋求合作,開發戈蘭高地的石油、天然氣以及水資源!
沙特等國雖然有錢,但是技術不足以開發戈蘭高地。
全世界具備戈蘭高地的國家,屈指可數。
一旦開發戈蘭高地,那麼對於敘利亞而言,每年將會多出一筆可觀的收入。
當然還有一方麵,便是尋求安全上麵的合作。
土耳其、庫爾德、美國,都讓敘利亞充滿著安全上的擔憂。
安全第一位,發展才是第二位!
巨大的安全困境,又逼得敘利亞不得不維持著一支比較龐大的軍隊。
此次第七次中東戰爭,為何會停下,還不是敘利亞、約旦,都擋不住美軍的進攻,一旦美軍發動進攻,敘利亞、約旦都擋不住。
這也是讓阿拉伯世界非常惱火的。
當前中東最大的矛盾,不是巴以矛盾,也不是宗教上什葉派與遜尼派的矛盾,而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矛盾,是阿拉伯文明與美國霸權的矛盾。
這二十多年,隨著阿拉伯學者的研究,阿拉伯各國的人民對於美國插手阿拉伯世界事務、乾涉地區和平愈加的清晰,也愈加的仇視。
早在90年代,海灣戰爭剛剛結束沒多久,‘中東是中東人的中東’的聲音就非常的大。
劉韜對於這種局麵,那是自然喜聞樂見。
多極化世界,才是大家的追求,而不是一超多強!
美國人以為,喬治沃頓在聖誕節宣布,美國帶領的聯合部隊取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就以為伊拉克戰爭真的結束。
事實證明,美國人太天真了。
美國人可以決定戰爭什麼時候開啟,但是無法決定戰爭什麼時候結束、以何種方式結束。
大規模戰爭是結束了,但是美國人在伊拉克的治安戰才剛剛開始。
三天兩頭的襲擊,足以讓美國人傷透腦筋。
美國人是把庫爾德山區丟給庫爾德武裝,但是以庫爾德武裝力量,想要拿下庫爾德山區,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有聯合部隊的空軍提供火力支援。
再加上伊拉克的遊擊隊,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四周獲得武器、武器的補給。
在伊拉克,想要獲得武器、物資補給,那可比阿富汗遊擊隊要容易得多。
從美國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到現在,兩伊邊境,從波斯運往庫爾德山區的武器、物資就沒有斷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