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的結果,也讓利比亞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卡紮非一麵從盤山集團購買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一麵雇傭了上萬雇傭兵,
另外,卡紮非主動緩和了與歐洲的關係,利比亞的石油、天然氣結算,歐元占了30。
至於美元,利比亞這十幾年來,用美元結算的比例就很低,現在更是連5都不到。
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讓利比亞早已從當年利比亞戰爭中恢複了過來。
利比亞除了有一支俄羅斯地中海艦隊之外,還有一處海港是作為華夏海軍後勤保障基地。
卡紮非沒有想過與美國緩和關係,實在是雙方的仇恨太大了。
卡紮非這幾年,一直在加強著利比亞的國防建設,然後便是讚助給阿富汗遊擊隊以及薩大姆。
美國人會不會再發動利比亞戰爭,這誰也說不準。
畢竟現在美國人的策略,讓人不敢賭。
現在幾十萬聯合部隊,可都是在伊拉克。
要是美國人發動利比亞戰爭,那可比打伊拉克要容易得多。
因為利比亞人口太少了,而且靠近歐洲,補給要容易得多。
劉韜其實也在提防著美國人繼續搞事。
因為南洋的一些海盜、叛亂武裝,從今年開始變多了。
在澳大利亞的流亡政府,可是沒有放棄過想要重返故土,而且那麼多海島,一不小心就被海盜、叛亂武裝給攻占了。
這種便是耗,比拚誰最終耗不住。
不僅僅南洋,在南亞方麵,美國人試圖拉攏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立場動搖,屁股坐歪了,那麼整個南亞局勢立馬就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拉攏巴基斯坦外,美國人也在拉攏孟加拉國!
這種地緣政治的博弈,從未停歇過,無非是動靜大還是動靜小。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毫無疑問加大在南洋、南亞的投入,想要改變南洋、南亞的局勢。
這裡麵,澳大利亞充當著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急先鋒,最近不斷地在搞事。
而這裡麵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巴布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東帝島距離澳大利亞北部都很近,這裡麵有很多島嶼,存在著領土爭議,雙方隔三差五都會打口水戰,海警船在那一片海域執法角逐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美國在關島,也不斷加大投入,意圖將關島打造成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美國在太平洋上,有著太多的軍事基地,這些軍事基地讓美國人占據著很大的優勢。
而且美國軍費預算接近8000億美元,這裡麵產生的影響都非常大。
現在南洋各國,都不得不將軍費調整到占gd25的水平,加強軍隊建設,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戰爭。
南亞方麵,更是如此,這些年軍費占gd就沒有一國低於5,達到10的比例都是屬於常態,畢竟那是要隨時做好打仗的準備。
印度的軍費開支,更是常年占gd的10以上,甚至有時候還會達到20。
美國,紐約,自由島。
今天自由島這裡,聚集了大量世界主流媒體。
福克斯、n聯手進行全球直播。
卻是美國花費重資重新打造的新‘自由女神像’,終於完工了,要舉行剪彩儀式。
自從2001年9月11日,‘自由女神像’被炸毀,美國政府便宣布要重新建起自由女神像,畢竟自由女神像可是美國民主、自由的象征。
說實在的,最好的莫過於再次由法國人雕刻自由女神像,送給美國。
當年的‘自由女神像’,便是法國送給美國人,作為兩國革命友誼的象征。
可惜麵對美國人的請求,被法國人毫不留情地給拒絕了。
一來雙方現在矛盾重重,二來則是法國經濟也顯得疲軟,哪有閒錢去建造自由女神像送給美國人呢。
美國人耗費200億美元,耗時兩年多,終於完成了。
對於自由女神像耗資如此巨大,沒有哪個美國人會說開銷太大,要是有人說,肯定會被周邊的人給噴死。
要知道,自由女神像,可是美國的象征。
而且為了記念‘自由女神像’之殤,美國還特意建造了一‘自由女神像’博物館,耗資150億美元,用於紀念‘自由女神像’的誕生過程,以及遭到的傷害。
喬治沃頓親自出席剪彩,喬治沃頓在儀式上發表致辭,他回憶了自己當年第一次來瞻仰‘自由女神像’,並且聲稱‘自由女神像’一直指引著美國前進,讓美國不斷走在自由民主的正確道路上。
喬治沃頓回憶著2001年9月11日那天的災難,他表示自己都被震驚到了,切尼建議他不要返回白宮,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返回白宮,與美國人民一起麵對災難,絕不會與恐怖主義妥協,他始終踐行著自己的職責,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為美國國家利益而拚搏著。
他表示今天對於美國而言都是一個好日子,因為‘自由女神像’再次屹立在自由島。
2001年9月11日那天,大量建築物毀壞,事後美國國家專門撥款,用於重建這些建築物,同時修建悼念中心。
比如世貿中心、五角大樓等等,都要進行重建。
這一次‘自由女神像’完工,也讓喬治沃頓的民調出現大幅度上漲,民調支持率達到了70。
在此之前,喬治沃頓有這一份民調支持率,還是在2001年9月11日喬治沃頓發表電視講話後,民眾對他的支持。
上一次,喬治沃頓宣布美國取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民調支持率都沒有這麼高。
隻是也有人很是不滿,畢竟喬治沃頓坐上王座之後,得到最大好處的是軍工複合體和能源,很多人的利益並沒有得到保障反而受損。
而且彆看美國報道經濟,一片欣欣向榮,可實際上經濟發展並不如人意,通貨膨脹率相比2001年的時候高出不少。
石油、天然氣的價格,依舊在高位動蕩,並沒有恢複到2001年之前的水平。
社會治安方麵,雖然被一些組織、媒體列為世界社會治安領域第一名,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可實際上槍擊事件依舊時不時的發生,甚至還會不斷發生惡性爆炸事件。
現在美國人出門,往往會帶著一把手槍,甚至有的人穿著防彈衣、拿著步槍出門。
家家戶戶,都配有槍械,哪怕是貧民窟的窮人,也配備有簡易的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