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 第518章  民間廚藝賽開場,美味佳肴競鬥芳

第518章  民間廚藝賽開場,美味佳肴競鬥芳(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奉天殿內金磚鋪就的地麵,每一塊都似經歲月精心雕琢,可謂光滑如鏡。

在搖曳的燭火下,反射出斑駁光影。

宛如一位位沉默的史官,靜靜訴說著王朝的興衰榮辱。

殿中朱紅大柱擎天而立,氣勢非凡。

柱上金龍蜿蜒盤旋,龍須微顫。

那一片片鱗片在燭火的映照下,竟似閃爍著幽光。

仿佛下一刻便會破壁而出,儘顯皇家那至高無上的威嚴與尊貴。

抬頭仰望,殿頂藻井精美絕倫,星辰圖案繁複細膩。

每一筆每一劃都寓意著天子與天地星辰的神秘呼應,令人心生敬畏。

光祿寺卿徐興祖身著錦袍,卻因長久在宮廷中謹小慎微,身形微微佝僂。

那眼神中透著的謹慎與忠誠,仿佛是歲月在他身上刻下的獨屬於宮廷生存的印記。

此刻徐興祖靜靜站在朱元璋麵前,一副如履薄冰的模樣。

此時朱元璋因馬皇後病情而眉頭緊鎖,滿臉的憂慮仿佛化不開的濃雲。

徐興祖內心天人交戰:他深知自己在這宮廷的每一句話都如投入湖麵的石子,必將激起千層浪,故而必須字字斟酌。

思索良久,徐興祖深吸一口氣,躬身低頭。

他的聲音雖不大,卻透著幾分篤定。

“陛下,皇後娘娘近日食欲不振,臣以為或許可從娘娘喜好入手。

民間素有‘夫唱婦隨’之說,陛下鐘愛的食物說不定能勾起娘娘的食欲,讓娘娘開胃。”

朱元璋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追憶,往昔落難的場景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那時他餓了幾天幾夜,狼狽如喪家之犬。

幸得兩位乞丐相助,用豆腐和白菜熬製了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湯”。

那湯如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朱元璋重獲力量。

想到這裡,他目光堅定。

隨即朱元璋大手一揮,高聲說道:“懸賞還原此湯者!

咱就不信,我大明偌大江山,無人能做出當年的味道!”

懸賞令一下,恰似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借助大明四通八達的驛站係統,快馬加鞭地傳向各地。

應天府的街頭巷尾,一時間議論紛紛。

茶樓、酒肆裡,人們三五成群。

或高談闊論,或低聲私語。

商賈們目光閃爍,盤算著這其中潛藏的商機;旅人則將這消息帶到更遠的地方。

而應天府外的官道上,塵土飛揚。

各地酒樓掌櫃派出的得力廚師,有的騎著高頭大馬。

揚鞭策馬,馬蹄聲急,一心隻想快些趕到應天府。

有的坐在馬車裡,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刻飛到應天府。

他們懷揣著對名利的渴望,日夜兼程趕來。

這一幕恰似一幅生動的市井奔忙圖,彰顯著大明的繁華與活力。

然而麵對眾多前來的廚師,如何篩選成了難題。

太子朱標身著蟒袍,頭戴冠冕,神色沉穩。

他深知在這等級森嚴、規矩繁多的宮廷,選拔人才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決策都關乎皇家體麵與威嚴。

隻見朱標向前一步,拱手行禮,言辭懇切。

“父皇,如今人數眾多,不如以廚藝大賽規範選拔。

如此既能全麵考察廚藝,又能彰顯我大明公正之風。”

臨安公主朱鏡靜則身著華服,發間珠翠閃爍,宛如春日綻放的繁花。

她聰慧機敏,對後宮局勢洞察入微。

此時朱鏡靜輕移蓮步,微微欠身,眼中閃過一絲靈動。

她輕聲說道:“父皇,母後臥病,後宮無主。

此次廚藝大賽不僅能解母後飲食之憂,還可作為考察嬪妃管理與知人善任能力的契機,選出能為父皇分憂之人暫代皇後職責。”

曹國長公主朱佛女嫡子李文忠,身姿挺拔,氣質沉穩。

他自幼受家族熏陶,頗具政治眼光。

李文忠深知在這注重禮儀規製的明朝宮廷,後宮之主肩負著重大責任,一言一行都關乎宮廷的穩定。

隻見他雙手抱拳,恭敬說道:“臨安公主所言極是。不過暫代皇後職責,絕非易事。

六宮之主,需具備高度管理能力與政治智慧,方能確保後宮和諧。

除日常宮務,宮廷禮儀、祭祀及皇室成員婚姻等繁雜事務。

皆需豐富經驗與知識,方能駕馭得當。”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如炬。

他掃向眾人,最後落在朱棡身上:“老三,你也說說。”

朱棡生性豪爽,身著戎裝,一副英姿颯爽的模樣。

他一心想在父皇麵前嶄露頭角,渴望在這風雲變幻的宮廷中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實現自身抱負。

聽到朱元璋點名,朱棡便迫不及待地跨前一步,抱拳大聲說道:“父皇,兒臣覺得民間能辦廚藝大賽選人才,後宮也能效仿,選出暫代皇後之人。

這既能解決母後飲食問題,又能讓後宮各展其能,豈不快哉!”

朱標聽完朱棡的話,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三弟所言有理。

以尚膳監和尚食局人員為考核對象,讓嬪妃推薦,光祿寺和禮部精膳司監督。

如此大賽既能有序進行,又能讓各宮參與,不失為良策。”

朱標心裡明白隻有平衡各方利益,確保大賽公正,才能維護宮廷的穩定與秩序。

朱元璋眉頭緊鎖,臉上閃過一絲憂慮。

“這段時間後宮有些不太平,咱擔心廚藝大賽會淪為爭權之地。

你們說說,若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此時殿內氣氛瞬間凝重,燭光似乎也因這緊張的氛圍而搖曳不定。

始終沉默不語的朱棣,一直站在一旁。

他的眼神中透著精明與睿智,時刻尋找著表現的機會。

此刻朱棣趕忙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兒臣以為選拔人才,德行是關鍵。

父皇可先放出風聲,嚴懲投機取巧之輩,震懾心懷不軌之人。

同時朝廷要密切關注民間大賽,若有合適人選,儘快為母後解決飲食問題。”

朱棣深知在這宮廷鬥爭的漩渦中,每一次表現的機會都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的他非常渴望通過自身謀略,獲取父皇青睞。

朱元璋聽後神色稍緩,微微點頭。

“標兒,你負責整理奏章,務必考慮周全。

爹要專心陪伴你母後,朝政就靠你和老三多費心了。”

眾人退出奉天殿,殿外月光如水。

灑在漢白玉台階上,泛出清冷的光。

朱棡湊近朱標,壓低聲音。

隻見他一臉真誠的說道:“大哥,如今朝廷多事。

你我兄弟唯有攜手,方能共渡難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