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眾皇子齊聚東宮,這本該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陽光暖暖地灑在東宮那雕梁畫棟之上,透過雕花的窗欞,落下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光影。
似是要給這莊重之地,添上幾分閒適的味道。
可此刻空氣中卻仿佛彌漫著一層薄紗般的陰霾,那隱隱的緊張氣息,如同即將引爆的火藥桶。
隻需一點火星,便能炸出個天翻地覆。
任那光影如何灑落,卻絲毫驅散不了眾人心中那如影隨形的壓抑感。
從北平府趕來的朱棣,身著一襲墨色錦袍。
袍上用銀線繡著的雲紋在光影下若隱若現,好似隨時都會隨風飄散一般。
透著一股彆樣的雅致,卻也難掩此刻他身上那凝重的氣息。
他眉頭緊鎖,那兩道濃眉就像兩條糾結在一起的毛毛蟲。
狹長的眼眸中,透著幾分憂慮。
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捉摸不透其中的思緒。
朱棣微微側身靠近太子朱標,身子不自覺前傾,仿佛要將自己的話語牢牢鎖在這一方小小的空間裡。
隻聽他壓低聲音說道:“大哥,此次接待使團本是彰顯我大明國威的好事。
可如今後宮諸位母妃為了這事,爭那主事之位爭得不可開交呀。
大哥,您是沒瞧見,各方都拉攏了不少人手。
那後宮裡好些個宮苑都快吵翻天了,往日的寧靜全沒了蹤影。”
朱棣一邊說著,一邊不安地搓著衣角。
那手指的動作,就像在打磨一件珍貴的玉器,反複摩挲著。
他的臉上滿是無奈之色,隨即繼續說道:“那些個母妃們呀,平日裡看著溫婉和順,宛如春日裡綻放的嬌花。
可如今為了這事兒,卻都跟變了個人似的。
尖牙利嘴,互不相讓。
恰似那護食的惡犬,半點情麵都不留啊。
大哥,我這心裡頭著實擔憂,這後宮之爭看似隻是女人們的事兒,實則關乎朝堂勢力的平衡。
就如同棋盤上的棋子,牽一發而動全身呐。”
朱棣抬眸看向朱標,眼中既有對大哥的敬重,那目光猶如臣子仰望君主般虔誠。
又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恰似微風拂過湖麵泛起的絲絲漣漪。
他輕聲問道:“大哥,您對此事究竟是何態度呀?
畢竟您身為太子,一言一行皆影響著諸多方麵。
猶如那掌舵之人,掌控著大船的航向呐。”
今日朱標身著明黃色的太子常服,那顏色在一眾皇子中顯得格外醒目。
宛如初升的朝陽,散發著尊貴而不容置疑的光芒。
他此時臉色凝重,深邃的目光中透著沉穩與擔當。
恰似那巍峨的高山,任憑風雨如何侵襲,依舊巋然不動。
朱標微微皺眉,那眉心處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捏出了一個小小的褶皺。
他雙手背在身後,手指下意識輕輕敲擊著。
發出的聲響在這略顯安靜的氛圍裡,猶如倒計時的鼓點,一下一下敲在眾人的心坎上。
隨即朱標來回踱了幾步,那腳步沉穩又略顯沉重。
每一步落下,都好似在地上烙下了一個深深的印記。
過了好一會,朱標才緩緩開口道:“唉,四弟,此事我已有所耳聞。
後宮諸事繁雜,牽扯眾多,父皇想必也在斟酌權衡。
咱們身為皇子,此刻確實不宜過多摻和。
這後宮裡的紛爭,就像一團亂麻,越攪越亂呐。
稍有不慎,那可就是捅了馬蜂窩。
鬨得個雞飛狗跳不說,還可能影響使團接待這等國事呀。”
朱標頓了頓,目光從諸位皇子臉上一一掃過,語重心長的接著說道:“隻盼著各方能顧全大局,莫要因一己私利誤了國事才好。
咱們身為皇家子弟,當以江山社稷為重。
切不可卷入這些瑣碎爭鬥之中,失了體統。”
朱標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無奈地歎了口氣。
那歎息聲仿佛是從心底最深處逸出的一縷輕煙,轉瞬即逝,卻飽含著無儘的疲憊與壓力。
他身為太子,既要維護皇室的和睦,又得時刻警惕各方勢力的暗流湧動。
不得不說這後宮的紛爭,就像一團亂麻,錯綜複雜得讓人頭疼。
可朱標又不能表現出絲毫的偏袒,隻能儘力穩住局麵。
這其中的壓力,也隻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猶如那負重前行的駱駝,默默承受著一切。
眾人正說著話,朱棡的目光卻落在了年前前往武昌就蕃的六弟朱楨身上。
年僅十七歲的朱楨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蒼鬆,傲然屹立在眾人之間。
那氣宇軒昂的模樣,好似那凱旋而歸的將軍。
隻見他身著一襲藏青色錦袍,腰間束著一條黑色玉帶。
更襯得朱楨身姿矯健,意氣風發。
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光采,恰似春日暖陽,明媚而耀眼。
朱楨見朱棡看向自己,便笑著拱手行禮道:“三哥,許久不見,彆來無恙啊。”
朱棡笑著回禮,打趣道:“六弟這一去武昌,可是愈發有出息了呀,我在這京師可都聽聞了你的不少事跡啊。”
朱楨謙遜地擺擺手道:“三哥說笑了,不過是儘些本分,為咱大明出份力罷了。”
一旁的眾人也紛紛附和,都誇讚起朱楨來。
畢竟朱楨年紀輕輕便戰功赫赫,自洪武九年他同幾位兄弟去中都鳳陽練兵。
那三年的時光對朱楨來說,就如同在烈火中鍛造寶劍,曆經千錘百煉。
於洪武十二年正月返回京師後,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好事一樁接著一樁。
朱楨先是奉旨迎娶了定遠侯王弼的女兒王婉瑩,那婚禮當日,整個京城仿佛都被喜慶的紅色所籠罩。
紅綢掛滿街巷,鞭炮聲震耳欲聾,好似在向世人宣告這位年輕藩王的順遂人生。
婚後的他也沒懈怠,一頭紮進文史典籍之中。
他常常在書房裡一坐,就是一整天。
陽光透過窗紙灑在朱楨專注的麵容上,勾勒出那堅毅又好學的側臉輪廓,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
另外朱楨還常與儒臣們探討學問,那激烈的討論聲時而如潺潺流水。
時而如澎湃浪潮,回蕩在書房之中。
在前往武昌封地後,他接連平定散諸洞賊兵和大庸諸洞賊兵,在軍中威望漸長。
每一次勝利,都像是在朱楨的榮耀之冠上鑲嵌了一顆璀璨的寶石,讓他越發意氣風發。
可這樣的風光,卻也引來了他人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