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 第495章  胡案驚朝勢若瀾,風雲驟起眾心寒

第495章  胡案驚朝勢若瀾,風雲驟起眾心寒(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下朝回來的朱棡心急如焚,腳步匆匆。

那寬大的衣擺隨著他的步伐劇烈擺動,帶起一陣“呼呼”的風聲。

似也在為朱棡這著急的模樣,添上幾分慌亂勁兒。

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往外滲,先是彙聚成小股

隨後順著朱棡那棱角分明的臉頰滑落,打濕了衣衫領口。

他卻全然顧不上擦拭,徑直朝著書房奔去。

剛一進屋內,朱棡先是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那胸膛劇烈起伏,仿佛要把心肺都給震出來一般。

過了大約半盞茶的時間,他才緩過勁兒來。

隻聽朱棡語氣急切的開口說道:“大哥,我這心裡頭啊,就跟揣了隻兔子似的。

七上八下的,一刻都安寧不得。

朝堂上那事兒,我越琢磨越覺著不對勁兒。

這可是關乎咱大明國運的大事啊,我實在等不得,趕忙就來尋你拿個主意了。”

此時朱標正坐在書桌後,桌上的書卷攤開著。

可他的心思卻全然沒在那上頭,眼神凝滯,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這位大明儲君隔了一層紗般。

聞聲朱標緩緩抬起眼眸,先是閃過一絲詫異。

那目光就像是從悠遠的思緒之境,被朱棡猛地拉回了這現實世界。

片刻之後,他的眼神才化為溫和與沉穩。

隻見朱標嘴角微微上揚,鉤勒出一抹安撫的笑意,輕聲說道:“三弟,你這風風火火的性子,什麼時候才能改改啊?

不過你能這般上心,為兄心裡著實欣慰。此事乾係重大,確需咱們細細思量,謹慎應對呐。

你我要時刻留意朝局變化,再找合適時機向父皇進言才是。”

說話間朱標合上手中書卷,隻聽“啪”的一聲,在這略顯安靜的書房裡顯得格外清晰。

隨後他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

那衣擺的褶皺在朱標輕撫下漸漸平順,接著他便踱步至書架旁。

就在朱標抬手欲取那部手抄書時,動作卻略微停頓了一下。

他的手指在空中懸停片刻,仿佛那指尖上承載著千般煩心事。

旋即朱標的眉頭也不自覺地微微皺起,他輕輕歎了口氣。

那氣息從鼻腔中緩緩吐出,帶著一絲無奈與憂慮,似是感慨這世事的無常與艱難。

緊接著朱標才將書拿在手中,不輕不重地拍了拍。

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失望,目光裡摻雜著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再看向朱棡時,朱標的眼神變得嚴肅且深邃,仿佛要穿透對方的表象直探心底。

可他的語氣依舊平和沉穩,隻是多了幾分鄭重。

“三弟啊,你且看看這個。

這就是你之前擬定的《十年戰略發展規劃》,如今不過才推行了短短四年,就已問題叢生了。

你做事有時太過莽撞,欠些思量呀。

這份《發展規劃》裡麵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最關鍵的便是,它與咱大明如今的國情格格不入。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倒像是你專為自己海外就蕃之後謀劃的一套方略。

你這般行徑,父皇怎會不起疑,為兄如何能不為你擔心?”

朱棡一聽這話,頓時氣血上湧。

他的臉漲得通紅,猶如那剛從爐灶裡燒出來的紅磚頭一般。

隻見朱棡的眉頭瞬間擰緊,恰似兩條相互絞纏的麻花。

他的眼睛瞪得溜圓,眼中滿是委屈和不甘,那模樣就好似受了天大的冤枉。

朱棡的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拳頭,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甚至他的聲音也拔高了幾分,帶著些許憤怒。

“大哥!

這海外就蕃本就是咱們之前一起合計好的呀,那可是既定國策啊!

當初咱兄弟二人在這書房裡,可是對著地圖一盞茶一盞茶地謀劃,一條計策一條計策地敲定。

那時候您也覺得,這是為大明開疆拓土、成就千秋偉業的好法子呀。

如今遠洋艦隊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銀子花了不少,人力也投入了許多。

你身為太子怎麼能說變就變,突然就打起退堂鼓了呢?

我滿心以為咱們兄弟齊心,能為大明開拓出一番新天地。

你現在這般態度,莫不是信不過我,覺得我有什麼彆的心思不成?”

朱棡一邊說著,一邊胸膛劇烈起伏。

那氣憤勁兒就像燒開了的沸水,止也止不住。

他此刻心裡頭像是堵著一塊大石頭,憋悶得難受極了。

朱標見狀心中一緊,趕忙上前兩步。

他伸出雙手輕輕搭在朱棡的肩頭,手上微微用力。

似是想把自己的安撫通過這雙手傳遞過去,讓對方平複一下情緒。

朱標眼中滿是無奈與疼惜,語氣裡帶著幾分焦急。

“三弟,你這說的是哪裡的話?

你我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我怎會信不過你呀?

隻是自胡惟庸那事兒之後,朝堂風雲突變,一切都不同往昔了。”

說到這裡朱標微微轉頭望向窗外,那雕花的窗欞將外麵的世界,分割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方塊。

可朱標的目光卻仿佛能透過這窗欞,看到整個朝堂的風雲變幻。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緩緩開口說道:“那案子一出,就如同平地起驚雷。

朝廷就像被卷入了一場可怕的風暴之中,至今都還在飄搖動蕩啊。

往日裡,大臣們上朝那都是意氣風發的。

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為了大明的事兒,爭得麵紅耳赤也是常有的事兒,那場麵好不熱鬨。

可如今一個個都戰戰兢兢的,上朝時連大氣都不敢出。

低眉順眼的,走路都生怕發出點聲響,那氛圍壓抑得很呐。

就拿曾經在吏部任職的劉侍郎來說吧,那可是個有能耐的人呐。

以前選拔人才那是何等的眼光獨到,總能為朝廷網羅各路賢才。

每次朝堂上商議用人之事,他那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的光彩。

舉薦起人來也是侃侃而談,頭頭是道,說得旁人都心服口服的。

可現在每次上朝,劉侍郎都低著頭。

他走路都小心翼翼的,跟做賊似的。

舉薦個人也畏首畏尾,那眼神裡滿是謹慎和擔憂。

甚至劉侍郎現在說話,都是斟酌了又斟酌,就怕沾染上什麼麻煩事兒。

這官場的風氣,顯然已經大變了呀!

咱們這時候再執意推進海外就蕃之事,難保不會被有心人曲解,讓父皇心生誤會啊。”

朱標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了搖頭,那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顯然他的心中,對這朝堂局勢的變化也是無奈至極,卻又無力改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