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朱棡坐在書房裡,臉上笑意盈盈的。
他手裡還把玩著個小巧的物件,慢悠悠地開口說道:“嘿,今兒個可得跟你們嘮嘮夏貴夏大人的事兒。
有一回啊,幾個同僚湊在一塊兒。
瞧著夏大人那一身官服板板正正的,就打趣他說道:‘夏大人呀,您這官服穿在身上,看著就透著一股讓人不敢親近的勁兒呀。
您就不能多笑笑嘛,老這麼嚴肅,咱瞅著都覺著心裡頭緊呐。’”
夏貴聞言一本正經地回道:“咱這身負拱衛京城安全的重任呐,哪能整日嬉皮笑臉的呀?
咱得有個嚴肅樣兒才行呐!
這京城的安穩那可全在咱這些人身上擔著呢,可不敢有半點兒馬虎呀。”
一旁的陳師爺聽了,頓時來了興致。
他好奇的探著身子問道:“那夏貴大人平日裡負責的事兒,肯定也極為重要吧?
殿下,以老朽之見,夏貴這人可不一般呐。”
朱棡放下手裡的物件,左手輕輕敲著桌麵。
他同樣一臉好奇地追問道:“哦?怎麼個不一般法?
陳師爺,你且細細說來聽聽。”
隻見陳師爺微微欠了欠身,神色嚴肅得很。
仿佛他接下來要說的事兒,那可是關乎天下大事一般。
“殿下,您是有所不知啊。
這夏貴大人負責拱衛京城安全,那執行公務起來,真真是一點都不馬虎。
每日甭管是刮風還是下雨,他都會親自去巡查各處崗哨。
那眼睛可毒得很呐,就跟能看穿一切的鷹眼似的。
任何細微差錯,那都逃不過夏大人的眼呐。”
陳師爺邊說還邊拿手比畫著,眼睛裡滿是敬佩之色。
朱棡雙手抱胸,身子前傾了一些。
“那士兵們對他是個什麼看法呀?”
陳師爺一聽,先是搖了搖頭,緊接著臉上露出些許無奈的神情。
“剛開始那些士兵們可覺得夏貴大人太嚴苛了,私下裡沒少抱怨呢。
就說有一回呀,幾個小兵趁著換崗的空當。
他們尋思著偷偷躲在角落偷懶,心裡頭還打著小算盤。
想著這地兒隱蔽,肯定能躲過大人的巡查呢。
哪知道夏貴大人這一來,一眼就看出不對勁兒了,當下就把那幾個小兵給揪了出來。。
對方嚇得臉都白了,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就跟那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兒在那兒了。”
朱棡眉頭微皺,趕忙追問道:“那後來夏貴大人怎麼處理這件事兒的呀?”
陳師爺清了清嗓子,繪聲繪色地接著說道:“夏貴大人皺著眉頭,那臉沉得跟鍋底似的,嚴厲訓斥道:‘你們幾個小兔崽子,京城的安全那可是關乎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關乎咱大明的根基呐。
你們這般懈怠,如何對得起身上這身衣裳,又怎麼對得起朝廷對你們的信任?嗯?’
那幾個小兵嚇得腿都發軟了,哆嗦個不停。
其中一個膽子稍大點兒的,小聲嘟囔著說:‘大人,我們知錯了,再也不敢了,您就饒了我們這回吧。’
不過日子一長,大家慢慢也都明白了夏貴大人那是為了京城的安全著想呐,心裡也就越發敬重他了。
現在見了夏大人,那都是恭恭敬敬的,打心底裡服他呢。”
陳師爺說完最後一句話,長舒了一口氣。
他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接著說道:“這夏大人如此儘責,京城的安穩可少不了他的功勞呀。”
稍微頓了頓,陳師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
隻見他眼睛一亮,接著又說道:“殿下,宛平的王哈剌把都兒那也是個人才呐,您可得聽聽他的事兒。”
朱棡這會兒正聽得入神呢,他坐在那寬敞的大堂中,手拿著茶杯。
聞言朱棡目光急切的問道:“哦?怎麼個情況?
陳師爺,你快給孤王講講。”
見朱棡興致勃勃,陳師爺微微躬身,臉上立馬變得眉飛色舞起來。
“雖說這王哈剌把都兒隻是個正六品的百戶,可在地方治安維護上,那真的是儘心儘力。
他時常一身利落的短打裝扮,腰間彆著那把佩刀。
那刀柄都被他平日裡摩挲得油光發亮的,看著就精神得很呐。
王哈剌把都兒就這麼走在宛平的大街小巷裡,臉上總是帶著和善的笑容,見著百姓那是熟絡得很呐。
哪家的孩子見了他呀,都會甜甜的喊一聲‘王叔叔’。
甭管哪家要是有了糾紛,隻要有人喊一聲‘王大哥’。
王哈剌把都兒那是二話不說,拔腿就往那兒趕,去了就耐心調解。”
陳師爺邊說邊比劃著,那敬佩的神情都快從臉上溢出來了。
朱棡放下茶杯,又追問道:“那可有啥具體事例呀?
光聽你這麼說,還不過癮啊。”
陳師爺捋了捋胡須,回憶了一下說道:“老朽記得有一回呀,兩戶鄰居就因為一堵院牆,吵得那是不可開交。
臉紅脖子粗的,眼看著都快動手了。
當時正值午後,天氣那叫一個炎熱啊。
街上就跟個大蒸籠似的,彌漫著燥熱的氣息。
一個大媽在旁邊急得直跺腳,扯著嗓子喊道:‘快去喊王大哥來呀,再這麼鬨下去,可不得了了呀。’
有人一聽,趕緊撒腿就去喊了。
沒到一盞茶的時辰,王哈剌把都兒就匆匆趕來了。
隻見他一個箭步衝上去,兩手一伸就把那兩家人給拉開了。
王哈剌把都兒邊拉還邊喊:‘都彆衝動,有話好好說。
動手傷和氣不好,都是街坊鄰裡的,犯得著為這點事兒鬨成這樣嘛。’
等把兩家人拉開了,兩家人還在那兒氣呼呼的呢。
王哈剌把都兒見狀笑著說道:‘都是街坊鄰裡,有啥不能好好說的呀,動手傷和氣不好。
來來來,先消消氣,有啥事兒跟我說一說唄。’
等兩家人情緒平複了些,他就這邊聽聽,那邊問問的。
聽完了來龍去脈,王哈剌把都兒摸著下巴想了一會兒。
隨後他三言兩語就把事兒給說清了,還給出了個讓兩家人都滿意的解決辦法呢。
後來兩家人對王哈剌把都兒感激得不行。
一家軍戶家屬心有餘悸地說道:‘王大哥,多虧了您呀!
要不是您出麵,今天這事可沒法收場了,咱這鄰裡關係可就全毀了呀。’
另一家也趕忙附和道:‘是啊,王大哥,您可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呐。
要不是您,咱這以後還咋在這街上抬頭做人呐。’
就因為他這人實在是熱心腸,深受百姓讚譽,在宛平那一直都是有口皆碑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