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 第432章  朝堂肅穆帝威嚴,怒斥朱棡語震簷

第432章  朝堂肅穆帝威嚴,怒斥朱棡語震簷(1 / 1)

推荐阅读: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似能擰出水。

整個奉天殿內,安靜得隻剩下文武百官略顯急促的呼吸聲。

朱元璋端坐在那龍椅之上,身姿沉穩如山嶽,麵龐冷峻。

劍眉之下,雙眸深邃而銳利,猶如藏著無儘智慧的深潭。

仿佛世間萬事萬物,皆逃不過他那洞察秋毫的目光。

此時朱元璋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讓人敬畏的帝王威嚴,儘顯睿智與深沉。

就在這一片死寂之中,他緩緩開口了。

那聲音低沉卻又透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雄渾力量,仿若那穿越千年歲月、沉澱著無數智慧的洪鐘大呂,在這空曠的朝堂之上悠悠回蕩。

每一個字都似攜帶著深思熟慮後的分量,重重砸在眾人的心間,令眾人皆心頭一凜。

“老三啊!”

朱元璋微微眯起那雙深邃如淵的眼眸,目光猶如實質般落在朱棡身上。

他的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審慎,似在瞬間就已將朱棡所言之事在心底細細剖析了一遍。

隨後朱元璋轉為嚴肅且透著幾分關切,那薄唇輕啟語速不緊不慢,卻字字珠璣。

每一句皆透著他那高瞻遠矚、權衡利弊的睿智,“你今日所言,倒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咱亦知你是用心在為咱大明籌謀。

然而棡兒你須明白,這天下諸事猶如一張千絲萬縷交織而成的大網。

無論哪一處稍有變動,皆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呐。

尤其關乎咱大明江山社稷之根基大業,那更是如履薄冰之事。

須得全方位考量,權衡其中利弊得失。

萬不可僅憑一時意氣或是些許臆想,便草率行事呀。”

說罷朱元璋的眼神變得更加深邃嚴厲,猶如兩道寒光,緊緊盯著朱棡。

他似乎要穿透朱棡的表象,看清這個三兒子內心深處對於此事的真實認知。

那目光中滿是一位帝王,對諸事洞察入微的睿智與審慎,讓人不敢直視。

朱棡聞言先是微微一怔,旋即臉上迅速換上一副恭敬且自信的神情。

他不慌不忙地向前邁出一步,雙手穩穩地拱手作揖。

脊背挺得筆直,儘顯藩王的氣度。

隻是那微微泛紅的耳根,還是泄露了朱棡內心深處潛藏的一絲緊張。

他目光坦然地看向朱元璋,眼神中透著一股篤定與熱忱。

隻見朱棡聲音洪亮且條理清晰地回道:“父皇聖明,兒臣心裡頭自然知曉此事乾係重大,絕不敢有半分輕視之意。

隻是兒臣思量許久,覺著這辦法若能推行開來,於咱大明那可是益處頗多呀。

此次試行雖說遇到了些小波折,可在兒臣看來,不過是些細枝末節的問題。

隻需稍稍完善一番,定能成效顯著,還望父皇明察。”

說話間朱棡微微揚起下巴,那神態既有藩王的驕傲,又帶著對自己想法的堅信。

可眼角餘光還是不自覺地留意著朱元璋的神色變化,眼底深處隱隱有著一絲忐忑。

朱元璋聽了這話,眉頭微微一蹙。

他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忖之色,旋即那神情中便添了幾分明顯的不悅。

此時朱棡的右手,在龍椅那精雕細琢的扶手上輕輕敲擊著。

一下又一下,節奏沉穩卻又透著幾分耐人尋味的深意。

每一下都似是他腦海中智慧齒輪轉動的聲響,在權衡著朱棡此舉的種種可能後果,也似在無聲地提醒朱棡要慎重對待。

片刻之後,朱元璋才再次開口。

他的語氣裡已經多了幾分嚴肅,聲音不自覺地拔高了幾分,透著不容辯駁的權威。

在朱元璋的眼神中,更是透著深深的失望與警示。

而這背後皆是他作為帝王,對局勢精準判斷的睿智體現。

“哼,你這小子!

想法倒是挺多,心思也算活絡。

咱亦欣賞你這份為大明積極獻策的熱忱,可你卻未能將這熱忱與周全的思慮相融合呀!

行事未免太過浮躁,過於想當然了。

這天下大事,哪有那般簡單容易?

每一項舉措的推行,背後皆牽扯著各方利益、諸多環節。

豈是你僅憑嘴上說說,隨意一試便可得成的?

咱大明的錦繡山河,那是曆經了多少先輩們嘔心瀝血、審時度勢、以無上智慧和無畏勇氣苦心經營,方才鑄就的穩固根基。

豈能容你這般不加考量、貿然行事,去輕易冒險嘗試?

也罷!

爹瞧你也是出於一片赤誠忠心,真心想為咱大明謀福祉,便再給你一次機會。

但你可得給咱聽好了,回去之後務必要靜下心來。

以審慎之態、用你那聰明才智,仔仔細細地把這辦法好好完善完善,再挑個更為妥當、合適的地方重新試行。

若是此次還弄出一堆紕漏,依舊出現諸多棘手難辦、無法解決的問題。

那咱可就不能再顧念私情了,隻能就此作罷。

你可莫要再讓爹失望了,否則……

哼,那後果你自己掂量得出,休怪爹公事公辦不講情麵了!”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微微向前傾身,雖未起身,卻似有一股無形的威壓撲麵而來。

那目光如炬,緊緊鎖住朱棡。

猶如蒼鷹俯瞰獵物一般,眼神中滿是睿智的審視與威嚴的警示,儘顯帝王恩威並施、掌控全局的睿智風範。

朱棡一聽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那股平日裡的灑脫勁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決然。

他先是深吸一口氣,像是在給自己鼓足勇氣。

而後朱棡雙手緊緊握拳,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隻見他咬著牙,目光堅定地望著地麵,大聲應道:“多謝父皇寬宏大量,兒臣感激涕零。

定當銘記父皇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

兒臣這就回去,拚了這條性命,也要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定不負父皇所望,定要讓這新辦法順順利利地推行下去,為咱大明的興盛竭儘全力!

哪怕赴湯蹈火,兒臣也萬死不辭呀。”

話語間朱棡的身子雖因緊張而微微顫抖,但那股子不服輸、定要做出一番成績的勁頭,卻從他的神態中展露無遺。

仿佛朱棡已在心底暗暗立下誓言:定要將這事兒乾成,讓父皇刮目相看。

回到山西藩地之後,朱棡那可是片刻都不敢耽擱,當即就風風火火地開始完善財政新辦法了。

他先是差人把自己藩地內,那些個有見識的謀士和能臣都給召集了過來。

過了小半天之後,眾人便齊聚在那寬敞明亮的太原晉王府議事廳內,就等著朱棡率先開口發言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