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太和殿。
早朝,文武百官早已在殿下列隊站好,等天子坐上龍椅,百官行跪拜禮,山呼萬歲,天子賜平身後,將一封奏折交予後麵站立的魏安,魏安接過奏折,打開當庭誦讀。
這封奏折是雲雁關發過來的,據探報,安緬大軍經過一年的試探性進攻,在年關時,有大量集結動向,極有可能會在年前發動進攻。
在冬季,特彆是隆冬時節發動攻擊,對攻防雙方來說,都不是一個有利的時機。
雲雁關地處大明疆土西南,與安緬國陸地交接,此處多山,一到冬季,大雪封山,路上積雪厚可及膝,而且天氣嚴寒,在這樣的環境下用兵,積雪不僅會影響士兵的行軍,同時也會造成後勤給養運輸的困難。
根據以往情況來看,這個季節是敵我雙方默認的休整期,但此時安緬大軍異常密集調動,很可能是為明年春亂花開,積雪消融四五月大戰做準備。
雲雁關這封奏折,並不是求救,而是在提前預防,知會朝廷要早做準備。
魏安念完,天子開口道:“邊關軍情緊急,眾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
用兵打仗,這是兵部分內之事,嶽泰安聽了,出列行禮道:“陛下,安緬狼子野心,臣等早已做好準備,從各城抽調兵力共計十萬,其中五萬兵力已經在離雲雁關百裡外的斜風嶺集結完畢,剩下五萬兵力將於開春三月集結完畢,戶部調集的糧草及後勤保障物資、軍備等,早已先一步送達雲雁關。
現如今,浙寧沿海倭寇隻剩下一些殘餘,其大軍轉頭攻打和寧,正好讓我們騰出手來對付安緬人,這個時機錯過就再沒有了,所以這一仗即便是他們不打,我們也要打的。”
天子聽完,滿意地一點頭道:“朕登基五年那會,安緬人就悍然發動突襲,朕記得那時候司馬大將軍還隻是將軍,親自帶兵迎敵,以五萬人破安緬國十二萬大軍,那一戰打出了西南北野軍赫赫威名,這一晃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哼,要不是朕一直被牽製住,早就要好好收拾收拾他們了。”
天子這話後麵一句,嶽泰安聽了,斜眼瞟了站在另一邊的秦道陽,陛下一直被牽製住,說的還不是你這個逆賊。
秦道陽此時是眼觀鼻,鼻觀心,隻當沒聽見,對安緬也好,倭寇也罷,他都是支持大力打擊的,在這點上,朝堂還是一致對外的。
不過嶽泰安這個小動作,其他人沒有在意,另一邊一位出列行禮道:“陛下,對安緬動刀兵,是兩國大事,即要打服他們,也不能濫殺無辜,以免損傷我天朝泱泱大國的威名,因此臣認為,應該在各邊關重啟監軍製度,對其製衡。”
所謂監軍製度的基本特點是以文製武,內外互製。
但監軍製度並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規範化的製度,而是將其置於一種模糊的狀況之下,但這並不是皇帝的疏漏,而是故意如此,隻有如此總督、巡撫、巡按三者之間才能夠相互牽製,也隻有這樣才更加有利於皇權的需要。
其次內外互製,在大夏皇朝時期,為了維護和鞏固皇權,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臣監軍體係,然而在推行這種體係的同時,宦官監軍製度不僅沒有廢止,相反卻是大力發展。
文臣、宦官監軍組成了的監軍體係,正是因為千百年來宦官與皇帝之間那種特殊的政治依附關係,增加了皇權對宦官的信賴和依靠,因此宦官監軍在軍隊中地位也就居高不下。
提出此建議的,是禮部右侍郎丁成,此人是明顯的秦黨,這個提議一提出,嶽泰安立即覺察到不對,當年大夏皇朝就是亡於重文輕武,帝君建國後,將其調整為文武並重,取消監軍一職,但曆朝曆代,文武平衡都是一個千古話題,在太平盛世,都是以讀書人治天下,這也確實是事實。
但丁成此時提出重啟監軍製度,肯定是得到了秦道陽的指使,這後麵埋了有鬼。
不過監軍曆來都是宦官擔任為多,文臣擔任為少,而當今局勢,宦官是掌握在皇權手中,而文臣大部分掌握在秦黨手中,丁成此時提出重啟監軍,想必不是要用宦官,而是要用文臣,是想在邊關這塊皇權鐵幕下打入一顆釘子。
兵部侍郎寧衛也想到了這點,笑了笑道:“不知丁大人所說重啟監軍製度,是如何個重啟法?”
丁成對此早有準備,一抱拳慷慨其詞道:“我大明開國期,帝君取消監軍製度,但那時候是江山一統前,中原四處戰亂,而且還有倭人寇邊,自然不適合使用監軍,現在我大明國運蒸蒸日上,正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為了防止殺戮過重,甚至有殺良冒功的現象出現,重啟監軍製度,自然就勢在必行了。”
寧衛聽了,冷笑一聲道:“丁大人,取消監軍一職,是帝君當年的旨意,你現在提出重啟監軍製度,可知妄議祖製是什麼後果嗎?”
丁成聞言,轉頭看了寧衛一眼,跟著對天子一抱拳道:“陛下,臣並沒有妄議祖製之心,臣隻是居心所言,請陛下明查。”
寧衛聽了,搖了搖頭道:“好一個居心所言,丁大人提議重啟監軍製度,是因為邊軍殺戮過重,甚至還有殺良冒功的現象,這話若是沒有證據,那可是對朝廷邊關重臣的誣陷。”
丁成聞言道:“寧大人,本官說的是‘以防’,並不是說‘已有’,以防出現這種情況,何來誣陷一說?”
寧衛聽了反駁道:“所謂‘以防’,是指前麵已經發生過此類型的事件,後麵避免再發生,但本官身為兵部侍郎,自大明開國到現在,還從沒聽說過有丁大人說的這種情況發生,不知丁大人說的‘以防’要作何解釋?難不成丁大人是說前朝大夏皇朝有這樣的事發生,然後在本朝來‘以防’一下,這不是拿前朝的尚方寶劍來斬本朝的官嗎?”
寧衛這話,一下就將意式拔高了,任何一個朝代,最忌諱的就是談論前朝,丁成想要仿前朝重啟監軍,就是對本朝製度的攻擊,這可是藐視當今天子的大罪。
(關於曆史方麵的知識,傲霜儲備實在太少了,像這樣的情節,寫得實在是太難了,各位有學識的看官朋友,有什麼好的建議幫忙留下言,傲霜可以做一些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