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榮道:“小姨夫是家裡的老幺,被他父母慣壞了的。有他的父母在,拿錢給小人的爺爺奶奶,杏兒他們自然有人管。”
“現在杏兒的爺爺奶奶都不在了,隻拿錢已經不起作用了。”
“隻有同我們去蓉城,和我弟弟他們一起去讀書,外婆也在那裡,他們也不會感到孤單。”
“小姨夫喜歡打牌,就等他去打牌去漂。待到他願意踏實乾事了,讓他守花果山,給他一份工資就行了。”
小舅說道:“這辦法好,我還準備幫他交幾百元罰款錢,讓派出所把他提前放出來好管孩子。”
“這樣就用不著管他了,他不稀罕孩子我們稀罕。”
“今天下午我去他家把杏兒他們的衣服收起來,順便告訴他們的大伯一聲。”
吳尚榮道:“他們家裡的衣服估計也沒得兩件好的了,就不要了。去把杏兒和小鬆的書包拿來,把假期作業完成了。衣服重新給他們製新的。”
“我和亮子哥馬上開車去鄉上的商店裡一個買兩套熱天的衣服先穿著,去了省城讓我老媽帶他們去買,各個季節的都弄幾套新的來穿。”
“對了,我三嬸的店裡也有童裝童鞋,到時去了想穿哪套拿哪套,隻給成本錢。”
說完,吳尚榮和江永亮就開著小車去鄉政府了。
家裡,江文忠準備好了溫熱水。
半個多小時後,吳尚榮他們就回來了。
熱天的衣服好選,兩個兒子各買了兩套短衣短褲,一雙涼鞋。
杏兒的是兩套連衣裙,配短褲和涼鞋。
江沁蘭主動把杏兒帶到女浴室去洗乾淨了,換上了新的連衣裙。
吳尚榮把兩個小兒子也帶到男浴室給他們徹底打整乾淨,換上了短衣短褲。
換下來的衣服和褲子,隻有馬杏兒的可以洗乾淨再穿。
馬杏兒洗了澡出來時,周鳳燕已經給她洗乾淨晾曬起來了。
小鬆和小牛的衣服,吳尚榮說洗不乾淨了,丟到嶺下路邊去,誰的孩子穿得誰撿去洗。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姐弟三人吃飽喝足,洗得乾乾淨淨,換上嶄新的夏裝,整個人都顯得漂漂亮亮。
吳尚榮的小姨年輕的時候是出了名的漂亮,小姨夫自然長相也不差,否則小姨也看不上他。
所以,三個孩子打扮出來,也確實招人喜愛。
下午吃火鍋雞,吳尚榮特意準備了一鍋微辣的,由周風燕、江沁蘭和戈玉婷帶著三個小人吃。
吳尚榮、江永亮和舅舅們吃紅鍋的。
馬杏兒他們自從過年吃過肉後,再也沒有沾過葷腥,今天先是吃了魚,下午又吃雞肉。
姐弟三人幾天沒吃飽飯了,把雞肉不斷弄到碗裡,吃了個飽……
吃了飯,江永亮才問他們,願不願意去大城市挨著姨媽和外婆一起生活。
在那裡去讀書,天天有肉吃,還不需要做家務事,隻要把書讀好就行了。
考試考得好,姨媽還要帶他們去買新衣服和新鞋。
姐弟三人聽說又有飽飯吃,又有肉吃,還有新衣服穿,自然願意去。
既然三個孩子都願意去,江文忠在晚上七點時,騎了一輛自行車,搭上馬洪杏就去她家收拾書本去了。
到了馬杏兒家所在的紅沙石村,江文忠先去了馬杏兒的大伯家,把外甥吳尚榮的決定告訴了他大伯。
他大伯是千恩萬謝,說都怪他那不成氣的弟弟,整天不務正業,三個孩子跟著他純粹是活受罪。
難得你們當舅舅和姨媽的收留他們,讓他們能吃幾頓飽飯,穿幾件像樣的衣服。
他大伯說,不是我不收留他們,年成不好時,家裡的糧食不夠吃,養不起這三個孩子。
回頭又把馬杏兒叫到身邊,吩咐她,去了要聽姨媽和外婆的話,好好地讀書。
不要管他們的爸爸。他如果還是個人,就痛改前非,好好地去掙錢,給三個娃娃積存起來。
三天後,三舅舅和小舅舅去省城過周末時,就把這三個可憐的孩子帶去交給江文英和江老太了。
這一下,江文英身邊可熱鬨了,五個孩子繞膝……
吳尚榮他們到達火石嶺的第三天早上,幾個人走到長三塔菌的地方,發現又有不少小菌子冒出來了。
估計再過三四天,又可以采新的蘑菇了。
又去種植三台菌根部的地方看,發現那裡也有小菌子冒出。也就是說,隻要有靈液或靈藥,就可以對三台菌進行人工種植。
吳尚榮相信,三台菌的種植成功,比養豬、養雞帶來的經濟效益都好。
既然實驗基本成功了,吳尚榮他們也準備第二天吃了早飯,帶上移植成活了的三塔菌,離開了火石嶺回轉蓉城。
誰知這天晚上,大舅娘的娘家大哥張大舅找上門來了,說請大舅舅想辦法救一救他家張進強。
江永亮道:“我表哥不是在大海子鎮上開了一家餐館嗎?聽說生意也不錯。”
原來,張大舅的大兒子張進強是一位轉業軍人,去年回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職業,今年剛好遇上改革的春風,允許大家自謀出路當個體戶賺錢。
就決定用自己的轉業費,在鎮上租房子開一家餐館。
他當時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幾百元錢還不夠,聽說江永亮家這兩年發了財,還到他們家來借了五百元錢來做本錢。
吳尚榮的大舅舅江文泰直接拿了一千元給他,要他要做就整大點,把味道弄好,先把名氣打出去,生意才會慢慢地好起來。
張進強得到了姑父的支持,就租了兩間大一點的房子,簡單地裝修了一下,三月底就開始營業了。
開業這天,飯菜價錢減半,趕集的和鎮上各單位的工作人員都來品嘗菜的味道,感覺不錯。
派出所的所長楊文虎也帶了三個街上的年輕人來吃飯。
結賬的時候,派出所楊所長說錢記在賬上,每個月結一次賬。
從此後,四人幾乎天天都來喝酒吃飯,到了勞動節這天下午,四人又來吃飯,張進強把他們每天吃了飯、喝了酒的賬單拿來給他們看,已經欠了近三百元的飯菜錢了。
張進強就問楊文虎:“楊所長,你說一個月結一次賬,現在你們已經在這裡吃了一個月以上的館子了,那麻煩你今天先把五月份以前的賬結了,我們是小本生意,沒得這麼多本錢墊底。”
“怎麼的,老子瞧得起你弄的菜,才天天來給你捧場。你以為沒得我天天在這裡坐起,你這個館子開得長久嗎?”楊文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