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 第三千九百九十九章保持

第三千九百九十九章保持(1 / 1)

推荐阅读:

用人口交換壽命的貿易一旦達成,幕府將軍肯定樂意交易,到時候仙人可以得到需要的素材,將軍可以得到壽命,各取所需。

麵對杜蘭提出的貿易建議,所有人都詫異地看著他,因為這種建議太瘋狂了。當然更瘋狂的是這個貿易顯然有成立的可能性,這就很危險。

“你瘋了?”胖子不可思議地說道:“你知道一旦貿易成立會是什麼結果嗎?這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幕府肯定會濫殺無辜的。”

“我知道啊,會有很多人變成材料,但幕府將軍會心情大好。我們都是有功之人,自然水漲船高。”杜蘭說道:“而且貿易建立了的話,我們就不用和仙人戰鬥,生存的概率也越大。”

“瘋了,你真的瘋了!”胖子說道:“一旦貿易成立,會有很多人變成素材,會死人的。”

“說的好像現在不會死人一樣。現在的島國也沒有多麼美好,一樣會死人。武士會在晚上試刀,見到晚上出門的人一刀一個。還有山民,也是隨便找個理由就殲滅了。貿易則是把人口轉化為將軍的壽命,也沒什麼問題。”

看著杜蘭看輕人命的態度,大家都皺起眉頭。

“那些可是怪物,怎麼能和他們交易?”胖子說道。

杜蘭說道:“你們的思維還是對抗,而不是融合。這樣是不行的。對抗隻會讓你們越來越衰弱,隻能依靠融合才能壯大自己。不學會融合,是無法壯大的。”

克蘇魯是抗拒的神話,不是融合的神話。

麵對克蘇魯,大部分人都會對抗。因為隻有對抗才能保持自我,保持自我是很重要的,可以維持現狀不變,不用折騰。

所謂文明,最重要就是要區分誰是我們,誰是他們。一旦失去自我,就可能成為彆人的奴隸而不自知,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被ua了。

我是我,你是你,所以你說什麼,我得先考慮一下自己的感受。不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說我做弼馬溫,我就做弼馬溫,我不要麵子的嗎?

文明也是這樣,要力爭上遊,否則就被吸收了。

但保持自己的問題就是無法進步。光對抗是沒用的,很容易封閉,無法吸收對手的先進技術,無法追趕時代,容易變成祖宗之法不可變。

可要融合對方的優點,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真的太難了。太多文明為了學習彆人的優點而失去了獨立性,最後變成了失敗者,被人遺忘。

所以很難,真的很難,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又要學習彆人的優點,隻有少數人才能做到。文明的話,能做到的就更少了,大部分文明都滅絕了。

能做到的文明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向彆人學習,就代表我做的不好,我既然做的不好,那我為什麼還要堅持自我?為什麼不放棄舊文明,直接擁抱新文明?豈不美哉?都不用堅持,直接改換門庭算了。

自己不行了,落後了。彆人很厲害,很強大。為什麼要堅持自己落後的文明,然後學習彆人的優點?為什麼不是自己全盤接受,甚至自己直接投降加入彆人的問題算了?

為什麼呢?

有唯心和唯物兩個方向解釋為什麼自己不直接投降。

唯心就是我雖然失敗了,但我還是天選之子,我從生下來那天就贏了,現在的失敗隻是因為我沒有遵守和神的契約,隻要我嚴格遵守教義,神會送來救世主,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還會給對方天罰。所以我不需要改變。

還有一種就是我雖然這輩子失敗了,但神仙都說了隻要好好過好這輩子,下輩子就可以升級,這輩子的苦是下輩子的福,加油做自己,堅持住。

這是兩種主流的唯心主義,一種就是我生來就高貴,之所以失敗隻是因為沒遵守契約,隻要自己遵守了,救世主就會誕生,所以越是顛沛流離,越是要堅持自我。

還有一種就是我雖然低賤,但下輩子還是有機會的,我這不叫吃苦,這叫為下輩子積福。

還有就是唯物了,我輸了,到底為什麼輸了?是人種問題?是文化問題?是製度問題?還是因為劣根性的問題?然後還要盯著勝利者進行分析,他為什麼贏了?有一二三四……個原因。

然後就要問自己能不能學勝利者?能不能效法勝利者?

肯定能效法,畢竟法先王是兩千年的傳統,以賢明的先王為榜樣。頭懸梁錐刺股地學習彆人的優點,從來不是一件壞事,也不是一件易事,而是一件被鼓勵的事情。

但問題來了,什麼是賢明?什麼是優點?勝利者身上就全是優點,沒有缺點嗎?如果有缺點,那麼優點和缺點的標準是什麼?怎麼確定哪些是需要學習的優點,哪些又是需要戒備的缺點?

那就是天下為公,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就是優點,對少數人有好處的就是缺點。

這樣一來區分優點和缺點,就算學習了,自己也不會變成對方。因為對方有對方的缺點,我有我的缺點,雙方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學習彆人的優點,不學缺點,就可以避免自己徹底變成對方。我還是我,他還是他,不需要認為自己是天選之子,也不需要認為吃苦是福,重要的是分清優缺點。

唯心都是不改變自己,確保自己不被同化,然後就是依靠傳教來反向同化彆人。

唯物就是承認自己的失敗,然後依靠一個標準區彆對手的優點和缺點,學習對手的優點,拒絕對手的缺點,在學習的同時確保自己的自主性。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就是很好的例子,西岐雖然是以前就存在的舊諸侯,但要搞出一點差異化,不會成為第二個殷商。西岐學習殷商,但很多地方和殷商不一樣。

殷商有八卦,西岐就搞六十四卦。殷商祭祀上帝,西岐就祭祀先祖。殷商是兄死弟及,西岐就是嫡長子繼承。殷商有燒龜殼,西岐也有籌算……

總之殷商有的,西岐也會有,但會根據現實情況進行修改,變得更經濟,也符合更多人的訴求。

西岐沒有否認殷商的所有活動,畢竟殷商做這些活動也不是因為無聊,而是當時的人確實有這個需要。西岐也得繼續,但不能和殷商一樣亂來,得有自己的風格。

總之就是要有差異化。

唯心的思維還是很強大的,畢竟連孔子麵對殘酷的現實也會說‘我沒錯,錯的是世界’,更不要凡夫俗子了。普通人就更加無法直麵慘痛的現實,更不要說自強不息了。

而且很多時候客觀條件也不允許大家自強不息。就算東大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結果呢?陳勝吳廣死了,接下來還是漫長的貴族時代。

就算劉邦也是按照遊戲規則,先投靠楚王,然後得到漢王的封賞,才開始做大做強的。沒有一個貴族頭銜,真的很麻煩。

不過從劉邦和陳勝吳廣開始,大家心裡基本就有一個想法:贏了就是劉邦,輸了就是陳勝吳廣。

這也多虧了《史記》,因為司馬遷寫了一篇‘陳涉世家’,按理說他是沒資格進入世家的,世家都是貴族傳承。一個造反失敗的人怎麼進世家?就是為了反襯那些成功的人。

都一樣造反,為什麼失敗,為什麼成功?失敗的結果和成功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接下來數千年時間,無數的人願意搏一搏,都想做劉邦。於是前赴後繼,兩千年不斷挑戰,無數人變為白骨,就像是殉道者一樣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但正因為他們如此前赴後繼,陳勝吳廣失敗才沒有成為曆史的終點,而是成為了曆史的。無數人效法他們,沒有貴族血統卻也願意造反,很多人都失敗了,但他們的實踐在後人的腦海裡留下了思想鋼印,造反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有這樣的經驗,大家遇到問題的時候才願意賭上生命去實踐,而不是和唯心主義者一樣祈禱上帝的救援,或者忍耐痛苦等待下輩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