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穿著一身藍色錦衣,袖袍一擺,對袁譚笑道:
“布置營寨,不過是雕蟲小技。
袁尚身邊的江休也能做到。
助主公擊敗來犯之敵,才是我東郭奉要做的事。”
袁譚聞言眼前一亮,對郭嘉問道:
“先生,我們當真能擊破敵軍嗎?
即便是父皇,最近這些時日也是敗多勝少啊”
郭嘉搖了搖頭,對袁譚道:
“乾軍北伐氣勢正盛,一鼓作氣攻打我軍,陛下猝不及防,我軍失利也是正常。
以乾軍之精銳,和高漲的士氣,即便是我,也無法助主公破敵。
不過依靠此寨,擊退乾軍來犯,還是不難的。”
“如此也可”
袁譚歎息一聲,說道:
“這乾人當真可恨,無故入寇我大燕。
也不知這些賊子何時能退。”
郭嘉對袁譚安慰道:
“主公放心,乾人此戰最多攻到兗州。
兩個大國交戰,乃是國力的比拚,亦是長久較量。
乾人遷延日久不能取勝,自會退去。”
郭嘉助袁譚立好營寨的時候,楊修也助袁尚將營寨布置得固若金湯。
袁尚帶著楊修和呂曠、呂翔兩位大將巡營,對楊修笑道:
“文休先生,我今天算是見識到先生的手段了!
此等大寨,何人能夠攻進來?
我若是天子,就把所有將士都交給先生來統率。
那乾賊還有何可懼?”
對袁尚來說,江休先生不但神機妙算,還善於用兵,這讓袁尚對其十分佩服。
在大軍出戰之前,江休先生就判斷出此戰不利,燕軍必然會退守。
那時候袁尚還不相信江休說的話。
可這些時日下來,江休先生的判斷都一一應驗了。
袁尚也想過,將江休先生推薦給父皇,讓先生助父皇擊破乾賊。
可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能這樣做。
袁尚是有私心的,在他看來,乾國與大燕的一時勝敗不重要,自己的太子之位才重要。
如果把江休先生推薦給了父皇,那他還是自己的謀士嗎?
袁尚乾國與燕國的戰爭,不論誰勝誰敗,至少都要打上十幾年。
等自己當上太子,繼位天子之後,再用江休之策滅乾
那時候,他袁尚豈不成了興盛大燕的明君?
楊修一臉笑意,對袁尚拜道:
“主公知遇之恩,休必拚死以報。
這太子之位,吾必為主公取來。”
在袁譚、袁尚兄弟二人看來,江休先生和東郭先生對他們忠心耿耿。
可他們二人卻不知,正是由於這兩位先生的存在,讓大乾的錦衣衛混進了他們的大寨。
有兩位軍師的庇護,錦衣衛傳遞消息十分方便。
袁耀很快便得知了袁譚和袁尚對大寨的部署。
有兩座大寨的防禦圖在手,袁耀攻破二寨都不是什麼難事。
袁耀坐在中軍大帳主位,對周圍眾文武 笑道:
“袁紹這是被孤給打怕了。
退守昌邑還不算,還立下兩座營寨,將營寨和堅城連成一片。
這是想要憑借此城,長久與我軍對峙。”
袁耀謀臣步騭說道:
“欲破其城,當先拔其寨。
去其爪牙,而後再攻城。”
大將呂蒙對袁耀獻策道:
“主公,敵寨堅固,且守軍眾多。
我軍強攻,很可能會損失慘重。
就算擊破了兩座營寨,昌邑城中還有數十萬敵軍,數量遠勝我軍。
一時間,我軍還是破不得此城。”
袁耀笑著對呂蒙問道:
“依子明之見,該怎麼做?”
“主公,臣以為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呂蒙對袁耀道:
“亂敵軍心,趁勢奪城,方為上策!”
袁耀微微頷首道:
“子明都能想出攻心之策了,看來最近這段時間又讀了不少書,長進不少。
孤心甚慰。”
聽到主公在誇讚自己,呂蒙一臉喜意,對袁耀道:
“自從主公讓末將多讀書,末將每日書不離手!
讀書讀了這麼久,確實有很多收獲。
以往不明白的事情,現在一想就懂了。
書裡所寫的謀略,在戰場上完全用得上。”
“這都是主公對末將教導有方!
沒有主公教誨,就沒有今日的呂蒙!”
聽呂蒙對自己歌功頌德,袁耀擺手笑道:
“這是子明自己努力的結果,孤也隻是提個建議罷了。
子明的攻心之策雖好,卻隻局限於一座城池。
這昌邑城,其實對孤來說無關緊要。
孤可取此城,亦可不取。
孤要的,是整個大燕!”
李儒手執黑羽羽扇,搖動著扇子說道:
“既然袁紹讓袁尚、袁譚二人守這兩座營寨,主公的謀劃就可以施行了。
主公可先佯攻一番,讓袁紹更加依賴二寨。
而後再挑撥袁尚、袁譚二人的關係,效果就更妙了。”
賈詡一直默不作聲,聽幾人給主公獻策。
自己想說的話,李儒都說了,他賈詡也就沒必要再多說。
事實上,根本不用大乾來挑撥,袁尚和袁譚之間的矛盾已經很深了。
主公袁耀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一點,顛覆燕國。
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技法老練的漁夫臨淵而漁。
布下香餌,靜候良機。
翌日,袁耀率大軍列陣,攻打昌邑。
昌邑城上箭如雨下,兩側大寨內的燕軍,也躲在布置好的防禦工事下,以弩箭向乾軍射擊。
袁耀以大攻車衝擊燕軍城門,兩側營寨便有盾兵和矛兵殺出,配合城頭的弓箭手和滾木礌石,搗毀乾軍大攻車。
乾軍一連攻了幾日,都沒有什麼太好的戰果,袁紹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
袁紹坐在行宮內的大椅上,對一眾大燕臣子們笑道:
“早就該這麼打了!
兗州,是朕的兗州!
既然乾賊來攻,朕又何必與其野戰?
就這麼跟他耗著,朕就不信乾賊不退!”
郭圖見袁紹心情好,連忙對袁紹拍馬屁道:
“陛下英明神武,想出來的計策,也是一等一的妙計!
昌邑固若金湯,城池兩側大寨更是神來之筆。
乾軍久攻無果,必然知難而退。”
“待乾賊退卻之時,陛下引大軍擊之,則袁耀可擒也!”
許攸看著搖頭擺尾的郭圖,咬牙暗恨。
這計策,明明是他想出來的。
怎麼到郭圖嘴裡,成了陛下的妙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