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寫了一篇檄文斥責大乾,把袁術、袁耀父子一頓臭罵,將大乾的科舉之策說得一無是處。
袁紹本以為,陳琳筆墨如刀,定會引得天下文人,對大乾口誅筆伐。
哪知人家大乾根本不虛。
袁耀命禰衡動筆,寫了一篇更加言辭犀利的檄文,罵得袁紹和大燕狗血淋頭。
論文采,禰衡與陳琳幾乎是難分伯仲。
可論起噴人罵人,禰衡甩陳琳十條街!
這一篇檄文寫出來之後,禰衡似乎是找到了靈感,文思如泉湧。
這貨每隔三天,就寫一篇文章出來,痛罵大燕重用世家毒瘤、戕害百姓、惹得治下民怨沸騰,匪患叢生。
大燕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禰衡還號召大燕百姓南下投乾,遠離殘害百姓的逆賊袁紹。
大乾定會對百姓們進行妥善安置,不讓百姓受苦。
禰衡這大噴子文章寫多了,還真有些奇效。
袁耀將這些文章想方設法傳遍大燕,竟然當真有百姓拖家帶口南下,想要到大乾來生活。
這可把大燕天子袁紹急壞了。
如果百姓都南逃,那他還當什麼皇帝?
袁紹當即與臣子們商議解決之策,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要禁絕偽乾對大燕的荼毒!
誰敢私藏或傳播偽乾傳過來的文章,那就是犯了謀反之罪,要斬首示眾!
同時對治下百姓進行高壓統治,堅決禁止百姓私自南下。
想要南下離開燕地,必須得有合適的理由。
商人想要南下行商,也要花高價雇用大燕的軍隊護送。
整個大燕被搞得烏煙瘴氣,一時間人人自危,袁紹也沒有興趣再讓陳琳罵大乾了。
經此一戰,各路諸侯都領教了大乾喉舌的厲害。
如果沒有必要,沒有人願意主動跟大乾對罵。
與袁紹相比,劉備就顯得理智多了。
劉備雖然也對大乾的科舉之策表示擔憂,卻沒像袁紹那般,公然跟大乾叫板。
他隻是將心腹文武喚來,商議應對之策。
劉備輕歎一聲,對諸葛亮道:
“孔明,那諸葛瑾…是你的兄長吧?
孤數次征召諸葛瑾,想讓他入川輔佐孤匡扶漢室。
你們兄弟二人若能共扶大漢,也會是一樁美談。
隻可惜…子瑜先生每次都找理由拒絕孤的征召。”
“孤本以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子瑜先生早晚有一天會被孤的誠意所打動。
可他卻主動參加科舉,投了偽乾,唉…
是我大漢無福,得不到子瑜先生這樣的大才啊!”
諸葛亮搖著羽扇,對劉備道:
“我與兄長理念不同,他選擇出仕偽乾,亮並不奇怪。
偽乾的科舉之策,確實是治國良策,甚至超脫於這個時代。
科舉之法,定能讓偽乾國力增強。
若是以此法積累十餘年,天下諸侯恐怕難以撼動偽乾了。”
劉備皺著眉頭,似有些憂愁,對諸葛亮道:
“先生可有良策反製?”
諸葛亮搖了搖頭,輕聲道:
“偽乾士族的根基,已經被袁氏儘數毀去。
袁氏大興教育,培養百姓與寒門的學子,而後開科舉…
在這一係列舉措之下,人才就會源源不斷流入大乾朝堂。
這根本就是陽謀,無法阻止。
除非能以絕對的力量摧毀偽乾,才能製止偽乾的科舉之策。
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以絕對的力量摧毀…這怎麼可能呢?”
之前劉備率大軍出川,雄心勃勃的想要攻取荊州。
結果被大乾的霹靂車與大攻車給教育老實了,灰溜溜逃回西川。
當年四路諸侯聯手,猶不可戰勝大乾。
現在想要將大乾滅掉,就更加艱難了。
諸葛亮又道:
“主公也不必太過擔心。
我們雖然無法阻止偽乾開科舉,卻可以限製偽乾發展。”
“如何限製?”
“以合縱之策,聯合天下諸侯,禁絕對偽乾的貿易,以大軍對偽乾進行封鎖。
偽乾之所以實力強大,是因為其國力強盛。
而偽乾之國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其發達的商貿。
如果天下諸侯皆不與偽乾貿易,便會使得偽乾民生凋敝,發展陷入停滯。”
“大軍封鎖,則可以讓偽乾四麵受敵。
若其內部有變,便群起而攻之,偽乾必然瓦解。
若能滅乾,則天下群雄皆不足慮。
以主公之才,掃滅群雄,匡扶大漢指日可待。”
劉備聞言精神一振,對諸葛亮道:
“孔明之言甚善!
孤這就派人去聯絡曹操與袁紹,共同抵製偽乾!
切不可讓偽乾逆賊繼續猖狂下去!”
其實對劉備來說,曹操和袁紹與偽乾沒什麼不同,都是逆賊。
劉備想要匡扶大漢,這些奸賊必須都要除掉。
可事有輕重緩急,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大乾解決了世家又開科舉之後,潛力不可估量。
讓這樣可怕的敵人安心發展,大漢或許就要改朝換代了。
所以現在即便是與逆賊聯合,劉備也要先將偽乾給限製住。
否則真如諸葛亮所說,十餘年後偽乾實力強盛,無人能擋,那劉備就欲哭無淚了。
如果袁耀聽到諸葛亮這番言論,一定讚歎其驚世的才華。
連經濟製裁、軍事封鎖這樣的策略都能想到,諸葛亮的智慧,當真是領先於時代。
如果各國勠力同心,真像諸葛亮所說那樣對大乾進行封鎖,袁耀還真會覺得麻煩。
畢竟大乾地處江南,不盛產戰馬,很多其他的物資也需要用貿易來獲得。
而且近年來,大乾連年征戰,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
諸葛亮的策略,會讓袁耀難受很久。
可惜,天下諸侯並不是鐵板一塊,諸葛亮的策略很難成功。
據袁耀所知,曹操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曹操一死,曹魏必然會陷入混亂。
到那時候袁耀不起兵攻魏就不錯了,一個沒了曹操的曹魏,還敢對大乾動武不成?
還有袁紹的大燕,大燕士族的力量過於強大,世家之間派係林立,內鬥不休。
大燕空有河北四州,卻無法將此四州的力量凝聚在一處,距離大乾又遠,根本不能對大乾構成威脅。
隻有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頗有遠見,可僅憑益州之地,又能掀起什麼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