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大驚失色,連連叩首道:
“主公,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乾!
沒有任何背叛主公之心!”
“包括聯絡逆賊孫策,也是遵主公之命。
臣本身對孫策深惡痛絕,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孫家也早已與逆賊孫策劃清界限,請主公明鑒啊!”
袁耀微微頷首,對孫權安撫道:
“仲謀對本王的忠心,本王豈會不知?
如果本王不信任仲謀,也不會對仲謀委以重任了。”
孫權聽袁耀這麼說,這才鬆了一口氣,對袁耀道:
“臣對主公的忠心,日月可鑒!
能得主公信任,實乃臣之大幸也!”
袁耀繼續道:
“不過這孫策奸猾異常,並非是易與之輩。
他當年能從江東逃竄到交州,還能斬了士燮奪交州,足見其心狠手辣。
孫策既然想在背後算計大乾,必然會仔細籌劃。
我跟父皇不出征,他恐怕不會動手。”
“所以對付孫策這個任務,我打算交給仲謀。
不知仲謀是否願意為我分憂?”
聽了袁耀之言,孫權心中狂喜。
主公願意把抵禦逆賊孫策之事交給自己,這是完全信任自己了啊!
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主公已經不因自己是孫策兄弟之事,而提防於自己了。
孫權的潛意識告訴他,這次抵禦孫策,是自己平步青雲的絕佳機會!
這機會千載難逢,如果能將奸賊孫策擒殺,他孫權以後就是主公的心腹之臣!
封侯拜將指日可待!
“主公!
臣願意!”
孫權如打了雞血一般,雙目炯炯有神,一雙碧眼竟然有點泛紅。
“臣孫權,定然誓死為主公守護江東!
定不讓逆賊孫策肆意妄為!
臣必拚儘全力,為主公襲殺孫策!”
袁耀點頭道:
“嗯…你有此信心便好。
不過孫策麾下兵精將勇,隻靠仲謀一人,或許難以取勝。
這樣吧,我派一些良將給仲謀,助仲謀一同抵擋孫策。”
袁耀說到這的時候,轉頭對閻行幾人道:
“本王麾下不養閒人,你們想投效到本王麾下,要證明你們的價值。
剛剛本王給了成公英先生一個機會,現在也給你們一個機會。
汝等若能助仲謀擒殺孫策,就算通過本王的考驗了。
到時候,本王自然封你們為將,得享富貴。
爾等以為如何?”
孫策的名號,閻行也曾聽說過。
此人乃是江東猛虎孫堅之子,武藝高強。
當年在大乾天子袁術麾下,也是一員悍將。
不過孫策就算再是英勇,閻行也不認為他能勝過自己。
“末將定儘全力,助孫權將軍擒殺逆賊孫策!”
袁耀又對孫權道:
“除了閻行將軍之外,我還派呂蒙、徐琨二位將軍助你。
這一戰,我會給仲謀十一萬大軍。
仲謀,莫要讓我失望。”
十一萬!
聽到這個數字,孫權有些疑惑不解。
按道理來說,派兵不都湊個整嗎?
主公給自己十萬大軍,自己可以理解,為什麼要多出一萬?
孫權對袁耀道:
“主公…
臣覺得,臣有十萬大軍,就足以擒拿逆賊孫策了。
如今我大乾大戰在即,多出這一萬兵馬,還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要不然臣就率十萬大軍出征?”
袁耀擺擺手,當場否定了孫權的建議。
“就十一萬。
仲謀啊,你率十一萬大軍迎戰孫策,更加穩妥。
多出一萬人,正好能保護仲謀的安全。
本王可不想看到仲謀上了前線,因為士卒不夠多而陷入險境。”
聽了袁耀之言,孫權熱淚盈眶。
多好的主公啊!
怕自己兵不夠,還自己多加了一萬!
如此關愛臣子的主公,自己豈能不誓死效忠?
大哥孫伯符也真是目光短淺。
當年遇到太子這樣的英明之主,還不趕緊抱住太子的大腿,想辦法奪江東做什麼?
江東也是你孫策配擁有的嗎?
父親孫堅倒是奪過江東,結果又如何?
還不是死於非命?
他們孫家,就沒這個命!
能投效到主公麾下,才是孫家最大的幸運。
他孫仲謀,就要為孫家正名了!
隻要能夠擒殺孫策,孫氏一族,必將成為大乾的頂級豪族!
孫權想這些的時候,絲毫沒想過,當年孫策剛剛準備奪江東的時候,他也對江東有那麼一些想法。
甚至那時候孫權還幻想過,待兄長孫策奪取江東之後,他再用毒計,讓孫策英年早逝。
如此一來,江東數郡,豈不是皆落在他孫權的手上了?
待時機成熟,孫權甚至可以稱孤道寡,嘗一嘗稱王稱帝的滋味。
不過自從孫權投效了袁耀之後,這個想法就徹底被他掐滅了。
論行軍打仗,孫權不如兄長孫策。
連兄長孫策都不是袁耀的對手,自己又能如何?
而且袁耀麾下能人異士層出不窮,謀臣猛將如雲。
孫家跟大乾比起來,實在太過渺小了。
稱霸一方,徹底成了不可能做到的幻想。
孫權是比較務實之人,既然無法稱霸一方,那他就要平步青雲。
他要得到主公的賞識,就必然要對主公忠心。
兄長孫策,曾是自己的摯愛親朋、手足兄弟。
沒有什麼東西,比他的人頭更加適合做投名狀了。
待滅了孫策,為主公奪下交州,主公定會更加信任自己。
至於主公讓呂蒙、徐琨跟自己一同對抗孫策,孫權也能大概想明白原因。
徐琨乃孫氏表親,呂蒙也曾是孫家的家將。
擒殺孫策,不僅是自己的投名狀,也是呂蒙和徐琨的投名狀。
眾人合力擊破孫策之後,就都能得到主公信任了。
而與他們共享這份投名狀的人,還有閻行、馬玩、楊秋這三個降將。
得了主公袁耀之令,孫權便彙集這些將軍,點兵出征。
孫策來攻打江東的陣容,應該就是朱治、程普、孫河這些老牌班底,外加一些孫策新近培養的將軍。
而孫權這邊,則有呂蒙、徐琨、閻行、馬玩、楊秋五員將領。
呂蒙、徐琨的本事,孫權是知道的。
可閻行、馬玩、楊秋實力究竟如何,孫權就不清楚了。
看他們的樣子,也不像什麼強將。
兩軍從武將陣容上來講,孫權可能會比兄長孫策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