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 > 第493章 主公何不邀張繡前來助陣?

第493章 主公何不邀張繡前來助陣?(1 / 1)

推荐阅读:

文聘身為劉表麾下大將,劉表對他的印象也很深。

此人武藝超群,又通謀略,還有練兵之能,算是一員綜合實力極強的大將。

在荊州,能超過文聘的良將,劉表一時還真找不出來。

劉表想了想,點頭道:

“也好,便讓文仲業率軍守江陵,務必要擋住袁耀!”

江陵,是襄陽南部最後一道防線了。

如果連江陵城都被攻破,那袁耀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兵臨城下。

這樣的結果,劉表絕不希望看到。

雖然文聘是良將,可劉表還是有些不放心,對眾人道:

“若是江陵有失…

我荊州該如之奈何?”

蒯越獻策道:

“主公,南陽一直是我荊州屏障,有張繡大軍駐守在宛城。

主公一直為張繡提供軍需糧草,他也是時候為主公出一出力了。

主公何不邀張繡前來助陣,助主公抵擋袁耀?”

劉表麾下謀臣韓嵩也說道:

“張繡麾下,都是驍勇善戰的西涼兵。

連曹操都曾折戟於宛城,可見張繡麾下將士戰力強悍。

主公若得張繡相助,何懼袁耀?”

劉表微微頷首道:

“張繡…倒是可以請。

隻是我直接邀他前來助陣,他會答應嗎?

張繡也未必會為了我荊州,而結下袁耀這個強敵吧?”

謀臣潘濬對劉表道:

“此事主公不必憂慮。

唇亡齒寒的道理,相比張繡應該知曉。

袁耀若攻下了襄陽,豈能任由張繡在宛城一家獨大?

他必然要興兵去取南陽,到那時,張繡何以抵擋?”

“所以張繡出兵幫助主公,其實就是在幫他自己。

這件事,張繡會想明白的。

而且主公還可以對張繡許以重利,支援給他一些錢糧。

主公以理說之、以利誘之,張繡必然出兵。”

劉表聽了潘濬之言,也覺得甚有道理,說道:

“承明言之有理,既如此,遊說張繡之事,就交給承明了。”

“臣定儘力而為。”

潘濬領命,退出到堂外,他要立刻動身前往宛城,遊說張繡來援。

但潘濬的思緒,卻不在這件事情上。

潘濬乃是足智多謀之人,自認為能看懂荊州的形勢。

袁耀能在十幾日的時間攻下荊南四郡,證明他麾下的兵馬戰力極強,遠在荊州軍之上。

即便文聘是當世良將,隻怕也未必能夠取勝。

‘如果袁耀攻下江陵,甚至進而攻下襄陽、全據荊州又當如何?’

潘濬心中,已然興起了投效袁耀的心思。

潘家雖然也是士族,可實力比之蒯家、蔡家等豪族差遠了。

袁耀立下的交出土地、奴仆等規矩,潘濬覺得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

潘家奴仆和私兵的數量不多,交出去又如何?

不是還可以花錢雇傭嗎?

隻是開銷變大了一些,招募的人變少了些,潘家還能承受。

如果袁耀能夠重用自己,那他潘家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罷了,先為劉表招張繡助陣吧。

有張繡的西涼鐵騎相助,或許劉表能守住荊州。

我若提前投效袁耀,會落得個背主投敵的名聲,於我賢名有損。

如果袁耀當真有占據襄陽的那一天,我再投他不遲…’

袁耀一向以求賢若渴著稱,而他潘濬可是荊襄大才。

他就不信袁耀得了荊州之後,會不啟用自己。

潘濬想好了,萬一荊襄有變,自己就閉門不出。

等袁耀登門請自己出山的時候,自己再順勢輔佐袁耀,那又是一樁美談。

堂中黃承彥與龐德公見潘濬走了出去,對視一眼,一同對劉表拱手告辭道:

“既然州牧大人有大事需要處理,吾等便不多留了。”

劉表都病成這樣,依舊未失了禮數,對二人還禮道:

“恭送二位先生。

待我退了袁軍,再邀二位先生來府中飲酒。”

“一言為定。”

黃承彥、龐德公聯袂退了出去。

走出堂外後,龐德公低聲對黃承彥道:

“承彥…此事你怎麼看?”

黃承彥低聲道:

“荊州怕是守不住了。”

龐德公小聲道:

“是啊,臥龍輔佐劉皇叔爭奪光武密藏失利。

現在大部分的寶藏,都落在了袁耀手中。

袁耀現在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兵強馬壯,又挾大勝之威…

僅憑文仲業,恐難抵擋。”

黃承彥道:

“我猜也是如此。

如果劉表能得張繡相助,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可是孔明說了,張繡或許早就跟袁耀有勾結,二人至少是有合作。

劉表想要指望張繡,恐怕不現實。

江陵和襄陽,還是有可能落入袁耀之手。”

龐德公想了想,問道:

“那我們要不要將此事告訴劉表,讓劉表早做防備?

這樣可以多消耗一些袁軍兵力。

袁軍實力削弱,對我隱龍有利,也對光武傳人有利。”

黃承彥搖頭道:

“這樣做不妥。

吾等若如此行事,必然會激怒袁耀。

他攻下荊州之後,若對我黃家和你龐家動手,我們抵擋得住嗎?”

“那成彥兄的意思是…”

黃承彥沉聲道:

“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

身為隱龍‘巧神’,隱龍對黃承彥固然重要,可家族的興衰,對黃承彥同樣重要。

冒著滅族的危險,去消耗一些袁軍的兵力,黃承彥怎麼想怎麼覺得吃虧。

他心中暗自思慮道:

‘塚虎背叛,對隱龍打擊太大了…

龐德公家的小子,也背叛了隱龍。

難道,漢室當真不可再興了?

既如此,我黃家也當早做準備,留條後路才是。’

……

在潘濬前往宛城之時,荊州大將文聘率五萬大軍出征,進駐江陵。

文聘也聽說過袁耀的大名,世人皆稱袁耀算無遺策、戰無不勝,乃天下奇才。

可他文聘的謀略與勇武,又何曾落後於人?

文聘打定主意,這一戰既有江陵堅城可以依靠,那自己就利用好這個優勢。

江陵城牆高大、防禦堅固,城牆外麵還有護城河。

文聘就打算依賴堅城的優勢拒不出戰,等著袁耀來攻。

倒要看看袁耀如何能啃下江陵這塊硬骨頭。

袁耀整合了荊南四郡,令兩萬大軍鎮守荊南,率剩餘八萬精兵北上,來攻襄陽。

數日後,便抵達江陵城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