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太子的悠閒生活 > 第五百二十五章 塞人騎兵

第五百二十五章 塞人騎兵(1 / 1)

推荐阅读:

下了雨之後,這裡的道路很泥濘,後方大軍距此還有六十裡地,快馬一天倒也是能到的,隻不過大軍行進不是單槍匹馬,連著輜重一起運輸,至少還要兩天。

眾人將這裡收拾了一番,將屍體就地掩埋之後,就離開了這裡。

在冬季時,帕米爾高原一天隻有兩個時辰是天亮的,餘下的十個時辰都是黑夜。

到了現在的夏季,帕米爾高原的夜晚又十分短暫。

離開這裡之後,李治與狄仁傑一行人在蔥嶺度過了晝夜最快的一天,在溫暖的夏天,這個夜晚好像隻有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恍惚間天又亮了。

還來不及休息,夜晚短暫得令人猝不及防。

一行人繞過安國繼續北上,為避免被人追擊一路上不斷派出斥候,交替查探。

眾人來到一處村落,這裡有很多用碎石頭壘成的屋子,胡人向導正在比劃著說著胡人語。

裴炎聽了好會兒,這才聽明白,翻譯道:“他說這裡是一群波斯人聚居的地方。”

可這裡哪還有人呀,這裡的房屋都破破落落的,還有許多屋子都倒塌了。

雨水落在這些破屋子上,在屋子間小道上還有不少積水。

狄仁傑抬頭看去,見到了幾隻黑色的鳥群飛掠而過,便蹙眉望著天空,神色上帶著些許困惑。

眾人在這座村子前停下,裴炎先是派出一隊人進入這片村子去查探,確認了沒有危險,這才進入。

隻是進入村子之後,眾人見到了一個場麵,這個場麵令人難以言語。

這是一具具被綁在木頭架子上的屍體,地上還有不少的木炭。

狄仁傑腳踩著泥濘的地麵,牽著馬匹低聲道:“應該是他們將這裡的人綁在木頭架子上,想要一把火將村子和人一起燒掉。”

胡人向導那些已被風乾的屍體跪拜,他嘴裡說著這裡發生的事。

原來是大食與波斯在打仗時,就有很多波斯人逃到了蔥嶺地界,並且在這裡定居為生。

胡人向導接著講述著,細雨還在下著。

他的話語聲也越來越大,似被眼前的景象激怒了,胡人向導語氣尖銳地罵著大食人的惡行。

在這裡的都是手無寸鐵的人,他們能夠活在這裡就很容易,可大食滅了波斯之後,不僅沒有放過這些流亡的波斯人,甚至還追殺逃入蔥嶺的波斯人。

這些波斯的遺民沒有走遠,被大食人找到之後就被殺了,並且還是以慘無人道的方式殺害。

等雨水停歇之後,李慎就讓人將這裡的屍首收拾乾淨,也沒心思在這裡停留。

臨走前,李慎在這裡找到了一塊石碑,這塊石碑上雕刻著浮雕,那是一個穿著波斯人戰甲的人。

裴炎用胡人語問胡人向導,“這石碑上的浮雕是什麼?”

胡人向導解釋了一番。

裴炎又翻譯給眾人道:“他說這是一位波斯的女將軍。”

李治來了興致問道:“女將軍?”

裴炎又聽胡人向導講述了一段故事,翻譯道:“他說這是波斯的阿普拉女將軍,這位女將軍的父親戰死了,這位女將軍就代替了她的父親,帶著兵馬出征與大食作戰。”

“征戰多年,這位女將軍很驍勇,可即便如此,波斯到了最後就剩下了一座城,阿普拉帶著最後一支大軍衝向了大食人,最後戰死。”

李治覺得這應該會是一個更加感人的故事,不該說得這麼平淡。

波斯的遺民想要祭拜這位女將軍,可如今這裡的人也都死了,沒人祭拜她,隻留下了這塊嵌在人家牆體中的一塊石碑。

眾人在村外簡單的休息了一天,到了夜裡便出動,開始截殺周邊零散的大食人。

先前那支伏兵被殺了之後,的確有不少大食人出來尋找唐軍,他們可以通過屍體的傷口來判斷,是唐軍下的殺手。

留不留蹤跡不重要了,因為唐人的大軍已經到了。

從安西都護府來到這裡的眾人都被曬黑了幾分,以前在大宛或者是在攻打東曹時,沒見過大食人的蹤跡。

來到安國地界之後,越是靠近阿姆河大食人就越多,就越清楚大食人對待戰俘的方式是多麼殘忍。

狄仁傑與裴炎親自去見梁建方大將軍,講述這些天的情況。

梁建方對太子的照顧向來是大方的,軍中的輜重車中,有幾駕車放滿了水果。

於菟就坐在裝滿水果的車上,吃著葡萄。

正是蔥嶺水果豐收的時節,這裡的水果多到泛濫,吃都吃不完。

這就導致從怛邏斯城與大宛送來的糧食根本沒什麼人吃。

這些天,將士們都是吃著水果度日,偶爾會吃些牛羊肉。

於菟望著遠處的安國王城,好奇道:“皇叔,這大食人好對付嗎?”

李慎往嘴裡放了一棵碩大的桑葚,道:“大食人與胡人沒什麼區彆,殺起來都一樣。”

唐軍與大食的打仗方式不同,唐軍在對敵時會擂鼓。

擂鼓聲亢奮之時,正是唐軍要進攻的時候。

高侃與李孟嘗各領一支大軍開始了攻城。

這一次,唐軍的精銳直麵攻城,安國的土城雖高,但唐軍的攻勢十分凶猛。

須發已白了一半的高侃,他指揮大軍,嗓門洪亮且雄厚,隨著一聲高喝,“放!”

數十架連成一排的投石機,一齊投擲火球,這些火球在空中劃過一個弧線,留下一道烏黑濃煙的軌跡,落在安國城中。

“再放!”高侃扯著嗓門,梗著脖子再一次大吼。

四五輪投石之後,安國王城的城頭上已是一片混亂,高侃坐在馬背上,手中提著一把大戟,朗聲道:“兒郎們!隨老夫拿下此城!”

高侃的話語聲在軍陣前回響著。

“喏!”後方的大軍齊聲響應。

當李孟嘗的大軍攻上了城頭,高侃領著大軍向著安國的城門衝去,巨大的木樁將城門撞開。

唐軍看到了城門後舉著盾牌的大食人。

“殺!”高侃大吼著,脖子都紅了。

唐軍的戰馬撞開城門前的大食人,戰馬的嘶鳴聲與人群的喊叫聲在城門混成一片。

在城門的後方還有更多的大食人舉著盾牌,手中拿著馬刀,準備迎擊衝入城中的唐軍。

城前的人群被撞開,騎著戰馬的唐軍魚貫入城。

李孟嘗拿下了城牆,他站在城牆上,看到了城內人群密集且黑壓壓的大食人,這些大食人將城內的諸多房屋都拆了,留下一片大空地。

李孟嘗大聲道:“放箭!”

城牆被唐軍拿下之後,城牆上的唐軍開始向城內的大食人放箭。

大食人將盾牌斜斜上舉,落下來的箭矢重重釘在盾牌之上。

高侃單手提著大戟衝入了大食人的軍中,後方的唐軍接連而至,唐軍的騎兵像是一把利刃,將敵人那密不透風的防禦,活活撕開了一個口子。

前方大軍正在攻城,梁建方又得到了軍報,欽陵帶著吐蕃兵奔赴火尋國。

這個吐蕃少年將領倒是心氣大,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帶著他的吐蕃兵去滅了一個國。

此刻梁建方也不在乎什麼昭武九姓,或者是蔥嶺諸胡,甚至也不在乎這裡還有多少個小國,隻要悉數拿下就夠了。

出征以來欽陵這個吐蕃將領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的,還以為那個茹來傑這個吐蕃老人會對這個少年有些照顧。

可眾人現在才發覺,原來茹來傑與欽陵雖說都是吐蕃人,但這兩人頗有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感覺。

唐軍正在攻城,而在安國王城的後方,從阿姆河方向有一支大食人正在衝來。

他們竟還有十餘頭戰象,用來馳援。

狄仁傑與裴炎站在剛在城頭上站定,殺了一片大食人,再抬頭看去,遠處的大食人正朝著安國王城馳援而來。

尤其是那高大的戰象,讓向來行事冷靜的狄仁傑有些看愣了。

“娘的!他們還有這麼多援軍!”

肩膀上的傷口抽痛讓狄仁傑回神,他忙道:“弟兄們,守好了!等高將軍掃平城內。”

李慎扶了扶自己的頭盔,看著奔騰而來的大食援軍忙道:“我去告知大將軍。”

前來馳援的大食人一眼看不到儘頭,從人數上來看大抵有六七萬人。

狄仁傑手執長弓正要放箭,卻見裴炎一聲高呼。

李治尋聲看去,在安國王城的側後方也有一支騎兵正在朝著安國而來,而且人數不少,擠滿了整條山道。

那支騎兵從狹窄的山道中出來,在平原上奔騰著展開,黑漆漆一片的騎兵看模樣也有兩萬人有餘。

李治拿出望遠鏡看了一眼,道:“是回鶻人還有……”

狄仁傑追問道:“回鶻騎兵?哪路回鶻騎兵,還有什麼!”

李治眯著一隻眼,望遠鏡擱在另一隻眼上又瞅了片刻,等對方更近一些,又道:“是劉仁軌!騎兵是……這是塞人嗎?”

劉仁軌與塞人騎兵從西南方向而來,這支突兀而來的騎兵從黑衣大食人的側翼衝入,迎麵擊潰了大食人的衝鋒,讓原本就要衝到西城門的大食人硬生生停下了衝鋒的架勢,不得不分出兵力去應付西南方向的變故。

裴炎看到了塞人騎兵中領頭的一人,他站在城牆上喊道:“塔那!”

對方聽不到這一聲高喊,而是殺入了大食人的軍陣中。

原本劉仁軌與張大安是在後方籌措糧草運送的,誰能想到他們會帶著一支塞人騎兵,從後方殺出來。

思慮須臾間,大食人的戰象又衝到了城前。

“殺啊!”李慎狼狽地跑來,口中大喊著,後方一隊隊唐軍馳援而來,幾個呼吸間,安國王城的西城門站滿了唐軍。

戰象嘶鳴著,硬生生撞開了西城門,但戰象碩大的身軀也擋住了城門,後方的大食人一時進不去城。

聽到戰象的嘶鳴聲,在城中廝殺的高侃與李孟嘗也是一愣,忽然意識到大食人在城外還有援軍。

在蔥嶺連連大捷的唐軍都快忘了,敵軍也會有馳援與埋伏的。

梁建方聽聞了情況,帶著大軍前往西麵的城門馳援。

圍繞安國王城的攻城戰,到了如今城內城外都在打,唐軍低估了大食人的兵力。

大食人也低估了唐軍的攻城速度。

城內與城外早已亂成一團,人數加起來,五萬唐軍加上兩萬塞人與回鶻人組成的騎兵,七萬人對陣十萬大食人,這處戰場上近二十萬人在此廝殺。

塞人塔那,他提著彎刀策馬在戰場上穿行,直到被人群擠得摔下馬,他在地上一個翻滾,而後用寬厚的後背撞開了個合圍而來的大食,如同一頭猛獸般在戰場上怒吼著,又嚇退了數人。

塔那的蠻力在這片戰場上無可匹敵,他將一個大食人舉起來,像是舉起一塊輕巧的石頭砸向了遠處。

不愧是石國戰奴中從未敗過的人,劉仁軌心中暗暗驚歎。

梁建方帶著大軍殺入,西城門的危局這才緩解。

這一仗一直從早晨打到了傍晚,直到唐軍完全拿下安國的王城。

一次衝鋒沒有見到成效,且還被塞人騎兵伏擊,後續趕來的大食人放棄了攻城,開始後撤潰逃。

李孟嘗與高侃從安國王城的東城門,一路殺到了西城門口。

唐軍的後方是一地的屍體,沒有一個敵人是站著的。

若說大唐的年輕將領驍勇,那大唐的老將就是既驍勇又有智謀,高侃朗聲道:“眾將士聽令,二十人一隊,拿下戰象!”

“喏!”

李孟嘗已帶著騎兵先一步殺出了城,不僅如此,他還朝著潰逃的大食人追了下去。

眼看大隊的大食人西逃,殺紅眼的塔那拉起了汗血馬的韁繩,一個跳躍便上了馬,帶著他的族人大聲呼喊著開始了追殺。

本想與唐軍過招的大食人哪裡想過,向來凶橫慣了的他們,竟然還會被人追著打。

唐軍向來如此,什麼窮寇莫追?窮寇不追就不是唐軍作風。

夕陽已掛在了西邊的地平線,也不知現在是什麼時辰。

夏季的蔥嶺,白晝格外漫長,唐軍像是已奮戰十餘個時辰。

當梁建方帶人控製了十餘頭遍體鱗傷的戰象,他爬到戰象的後背上,朗聲道:“大唐萬勝!”

遲遲趕來的於菟有些狼狽,也來到城牆上,看著歡呼的唐軍,也高喊道:“大唐萬勝!”

婁師德覺得太子是個很懂事的孩子,這孩子一直在身邊,默不作聲地看著大軍衝殺,也不會冒進,頂多隻是掃清幾支零碎的大食人隊伍。

似乎這位太子心裡很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出門在外依舊保持著嚴格的家風。

當然了,太子這種嚴格的家風是從小教出來的,而且還有薛萬備看著。

在大軍中,太子最聽薛萬備大將軍的話語,而薛萬備對太子也是最忠心的。

蔥嶺戰場的另一邊,跋涉了三天的薛仁貴與裴行儉,還帶著茹來傑與慕容順,距離東天竺很近了。

眾人穿過一片山穀,來到一處要道口,這裡看不到彆的活人。

薛仁貴拉住馬兒的韁繩停下,目光看著滿地的屍體。

茹來傑從這些屍體上跨過,這些屍體有大食人,也有天竺人的,還有吐蕃人。

大食與天竺已經開戰,也不知王玄策如今的形勢如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