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劍出太平 > 第四百六十二章 隻管橫著走

第四百六十二章 隻管橫著走(1 / 1)

推荐阅读:

化疾一脈大殿之內,丁凡笑滿是笑意盯著店內行跪拜之禮的沈樂和朝非虹,當他聽到二人是方才被收入門下的新弟子時,滿心歡喜。

他曾多少次期盼著他們一脈再收新人,從而他好從些繁雜的小事脫身,現在看來,二人的出現好像是他命定的救星,怎讓他不激動。

沈樂和朝非虹已隨歐樸叟二人來到化疾一脈,對二人的到來,自然於化疾一脈之人希冀無比。

隨著歐樸叟二人對沈樂是林顧秋弟子的身份告知,他們更是驚駭,但他們得知林顧秋的身死,充滿了哀傷。

在場之人,都是林顧秋昔日的師兄弟和長輩,對他之身死表示無比遺憾,當年之事,一眾人更是親曆者,對他的遭遇雖憤憤不平,可更多的是無奈。

沈樂二人接過奉茶,敬過三位師祖,隨後才在一側候著。

歐樸叟開口說話:“此後你們二人便是我們化疾一脈的弟子,至於師承,容我想想。”

隨後他看向一側的燕崔雨和江明易道:“這些年因我之故,門下弟子均不曾收徒,此前羽慕臨那老家夥說得對,如此隻怕我們化疾一脈此後要斷了傳承,不怪那幾脈那些老東西要取締我們。”

江明易聞言開口:“哼,一群跳梁小醜,憑他們也想取締我們,真當我們死了不成。”

燕崔雨接著說道:“現在大師兄你出來主持大局,哪怕撕破臉皮,何懼於他們。”

歐樸叟沉思片刻開口道:“這十餘年我心灰意冷,對門下事務不聞不問,說來對不住大家。既然此番出來了,你們隻管放心,此後大小事我自當過問,我們化疾一脈自不會再任人欺淩。”

聞言在場之人,心頭振奮,這些年大夥太過憋屈,從當年那樁舊事開始,他們化疾一脈便好像失去了驕傲,人心也渙散,所以眾人才皆是一副散漫。

沈樂二人自是不知道化疾一脈的情況,隻是眼見這些化疾一脈的前輩們如此神情振奮的神情,覺得有些詫異。

“當年之事皆因我們修為太弱才無力抗爭,此後大家須得認真修行,隻要我們整體的修為境界變高,才不會被那些人輕視。”

歐樸叟此言一出,場間紛紛稱是,連同他身側的江明易二人也微微點頭。

歐樸叟看著江明易說:“我觀你氣血飽滿,氣息內斂,看來要不了多久便能突破境界,躋身凝虛境。”

江明易點頭道:“確實如此,對突破還差著一絲明悟,要是再閉關個一年半載,想必就能突破。現在師兄你在此坐鎮,我此後也就放心閉關去了,門中之事便辛苦你們了。”

歐樸叟開口:“好,師弟你隻管安心修行,門內之事無需操心,待等你破境歸來。”

江明易點頭,一旁的燕崔雨一臉豔羨之色。

歐樸叟見狀說道:“不要羨慕你三師兄,要不是這些年他操心的事太多,估計早就突破到了凝虛境。你和畢庭倒還算爭氣,也都到了知命後境了,不錯。”

畢庭乃是他的首徒,雖燕崔雨他們二人都是歐樸叟傳授修行,這年下來,倒是也修到知命後境。

聞聽此言,畢庭說道:“師父教誨,不敢相忘,這些年弟子們對修行不曾怠慢,我們十二人已有半數突破至知命境,剩下的也已是歸元後境巔峰和大圓滿,要不了多久應該就能破境。”

聞言,歐樸叟頗感欣慰,在場眾人確如他所言那般,雖然他不在也好,門下眾人有此成就,他很開心。

一旁的燕崔雨開口:“大師兄,你打算將他們二人歸入為誰人門下?”

聞言,歐樸叟看向沈樂朝非虹,思索一番之後開口道:“此前你們可能不曾知曉,他們二人並非尋常之人,沈樂心脈斷絕,斷然不可能修行。而朝非虹更是身患絕脈,但要診治估計也頗為麻煩。所以他們二人的修行也好,治療也好,都需親自著手。”

此言一出,場間十餘人不禁麵色驚訝地看著沈樂二人,目光之中自然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疑惑。

江明易此時出口:“師兄,既然如此,你為何還敢與他們作賭,二人如此情況,我們好似必敗之局啊。”

歐樸叟說道:“說必敗此言尚早,這女娃子雖身患絕脈,可恰巧這絕脈對她而言卻是一樁大機緣,要是將她治愈,修行速度恐怕一日千裡,屆時我再傾囊相授,對付另外四脈的那些個草包門人還不是信手拈來。”

江明易不可置信打量起朝非虹,隨即開口:“師兄竟然如此,想來是有大把握,倒是我多慮了。”

歐樸叟聞言微微點頭,隨即看向一旁的燕崔雨道:“雖然我可親自教導,但他們的師門名分還是要的,沈樂既然老七的弟子,按理說我們不用再為他再擇新師。可說來老七算來已不是宗門之人,沈樂自然不能以他的弟子的名義在宗門行走。此後便向宗內表示,他是老六的弟子。人前你們師徒相稱,私下且隨意。”

此言一出,場間仿佛有一人發出“啊”的驚訝之聲,聲音中充滿了困頓和迷惑。

沈樂望去,隻見一個滿麵通紅仿佛才從美夢中蘇醒的中年男子睡眼惺忪地看向歐樸叟。

歐樸叟聞言,眉頭緊鎖,溝壑般的皺紋在額頭上愈發深刻,他那雙眼眸中閃爍著不滿,開口罵道:“你啊什麼啊!怎麼還是改不得這嗜酒的惡好,青天白日的就喝得兩眼迷離,神誌不清。”

聞言,那人訕訕一笑,嘴角勾起一抹略帶苦澀的弧度,臉頰上還掛著幾滴未乾的酒漬,他伸手胡亂抹了抹臉,試圖抹去那份不羈的痕跡,道:“師父,放心好了,我雖然好酒,但向來有分寸,從不誤事。不信你問這些師兄弟們,他們日日與我相處,最清楚我的為人,他們可以為我作證。”

說話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懇求和自信,似乎想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與可靠。

聽罷,眾人紛紛搖頭,動作各異,有的輕歎一口氣,眼神中滿是無奈;

有的則微微皺眉,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似乎對他話中之意帶有些許同情。

歐樸叟不禁白了他一眼道:“譚日斜,方才我說的話你可得記好了,對外你與沈樂有師徒之名,實則他乃老七的弟子。”

男子慷慨說道:“師父放心,看在老七當年也不及我風姿半分的份上,他這弟子我譚日斜照著了。”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滿是無語,歐樸叟都有些看不下去。

隨後便聽此人說道:“小子,以後你在宗內隻管橫著走,出了任何問題你隻需報上我的名字,便能相安無事。”

沈樂聞言,心中不禁對自己這位師叔‘另眼相看’,他是怎麼做到這種自我感覺良好而不在乎他人眼光的?

看著場間眾人的麵色便知,他這名義上的師父不是很靠譜的樣子,彆說他了,就是歐樸叟也不能說自己在宗內橫在走而相安無事的吧?

於是說道:“如此便多謝師伯。”

譚日斜瞧見沈樂如此恭敬回話,很是受用,便一副前輩高人的模樣開口:“不錯不錯,孺子可教!”

沈樂有些無奈地看著自己這位師伯,自我感覺太過良好。聽師祖歐樸叟喚他老六,想來就是師父林顧秋的同門師兄。

他在前來的路上,有簡單詢問過自己這位師祖,從他的口中得知他座下共七名弟子,排行第七的師父最小。

而化疾一脈師祖這一輩,共有五人,他們除了場間所見的少年人之外,還有二師祖和五師祖未曾路麵,聽聞是外出遊曆未歸。

二師祖和五師祖坐下兩名弟子,三師祖和四師祖座下各有一名弟子,要不是師父林顧秋亡故,便是十三名弟子。

而再到下一輩,便隻有大師伯畢庭和三師祖坐下弟子奚風來各收有一徒,其他師叔師伯均無弟子。

譚日斜見沈樂知趣,便想著再好好教誨一番,便聽到歐樸叟皺著眉頭罵道:“再行事乖張,我這便將你丟出堂內。”

聞言他不敢再妄言,隻得低眉順眼,朝著沈樂使了個眼色後,不再說話。

歐樸叟看向燕崔雨開口:“師妹,這小妮子拜入你門下弟子如何?梅梅那丫頭這些年倒是長進了,平日裡便讓她帶著朝非虹學習醫術,至於修行之法我會親傳與她如何?”

“師兄此言當真?這等良才就這般便宜我那小徒!”燕崔雨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難以抑製的喜色,那雙明亮的眼眸中閃爍著激動與期待的光芒。

她身著一襲淡雅的青衫,衣袂隨微風輕輕搖曳,發絲間彆著一支精致的玉簪,更添了幾分超凡脫俗的氣質。

燕崔雨深知,朝非虹的天資聰穎,骨骼清奇,假以時日,定能大放異彩,如今被師兄塞入門下,她心中自然是歡喜無比,名師高徒自是傳承的最好詮釋。

歐樸叟聞言,點頭答應:“自然當真。”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千鈞之重,讓人無法置疑其真實性。歐樸叟一身素色長袍,衣擺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顯得仙風道骨,超凡入聖。

聞言,燕崔雨的目光隨即轉向場間,那裡,吉梅梅正呆立一旁,臉上滿是驚訝與不解。燕崔雨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拒絕的威嚴與溫柔:“吉梅梅,還不出來拜謝你師伯。”

這時候,場間一人身形微微一顫,隨即快步走出人群,來到了歐樸叟與燕崔雨麵前。她身穿一件樸素的淡粉色衣裙,裙擺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宛如一朵初綻的桃花,清新脫俗。

吉梅梅的臉上帶著幾分敬畏,雙手交疊於胸前,深深地行了一禮:“多謝師伯成全,弟子吉梅梅定當好生授藝,不負重托。”

歐樸叟緩緩點了點頭,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朝非虹,聲音中帶著幾分慈愛與期待:“朝丫頭,這便是你的師父吉梅梅了,以後跟著她,定要勤勉好學,以你那超乎常人的天資,今後定能在修行之路上一飛衝天,成就非凡。關於你所患的絕脈之症,雖然的確棘手,但你也無需過分擔心,待我回去後定會細細思索,遍閱古籍,定要為你尋得一個根治之法。”

朝非虹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激與堅定,她恭敬地行禮,聲音中帶著誠摯與敬意:“多謝師祖栽培之恩,非虹定當銘記於心,不負所望。”

歐樸叟隻是微微頷首,卻並未多言,仿佛一切儘在不言中。

朝非虹輕輕抬頭,目光不經意間掠過一旁的沈樂,隻見他朝自己眨了眨眼,朝非虹心中頓時明了,她微微點頭以示回應,隨後轉身麵向吉梅梅,再次行禮。

“師父在上,請受弟子朝非虹一拜,往後弟子定當勤修苦練,不負師恩。”

聞言,吉梅梅的唇角不經意地上揚,勾勒出一抹溫婉而意味深長的微笑,宛如晨曦初照下的湖麵,靜謐而深邃。

她以一種既莊重又不失親切的姿態優雅還禮,聲音柔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好,無需客氣。”

話畢,她輕輕抬手,指尖輕拂過衣襟,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透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優雅與從容,宛如春風拂柳,自然而不造作。

歐樸叟緩緩開口:“下一輪的新人弟子,我們化疾一脈此後也需得招募,耽擱了這麼些年,門派之中確實顯得人丁單薄了些許,是時候為我們這一脈傳承注入新的活力了。”

他的話語雖平實,卻字字珠璣,透露出對門派未來的深切關懷與期待。

眾人聞言,皆是默默點頭,臉上的表情堅定,顯然已下定了決心。

想到什麼,江明易開口說話:“大師兄,顧秋亡故,我們是不是要在此為他置辦喪事,以緬懷他的在天之靈。”

場間,一陣沉默。

歐樸叟想了想,搖頭說道:“不必了,於理不合,弄出如此陣仗,隻怕要被那些彆有用心之人攻訐,老七之事以後再說吧。”

聞言,不再言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