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或多或少都從這次的比賽中得到了好處。
還有一個令人驚奇的地方,參加完比賽的人一個都沒有離開,都還在賽場看比賽。
另外還有一點兒很驚奇,照理說這種三天的比賽,大家很快就會出現疲態,但這次比賽一點兒沒有,大家依然興趣高漲,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已經累計到了四千多萬人。
沈寶宏看著累計觀看人數,一時間都沒回過神來:雪寧也太火爆了,瞧這觀看人數,沒一個人都這樣的號召力吧?
再看粉絲,這短短兩天多的時間,粉絲多了五百多萬,已經有三千萬了。
照這發展勢頭,雪寧怕是會成為網紅界第一人。
沈寶宏暗暗美滋滋。
……
食堂。
轉眼到了中午,上午的比賽宣告結束,大家陸陸續續退場,前往各自喜歡的地方吃飯。
木槿和木然一起來到了食堂,其他飯店他們都品嘗了一遍,不那麼饞了,於是選擇了食堂,主要是這邊吃飯比較快,去飯店的話肯定要排很長的隊,兩人不太想浪費那個時間。
木然對木槿道:“哥,要不我們也開個直播吧?”
木槿吃著餐盤裡香噴噴的鍋包肉:“你怎麼忽然想開直播了?”
木然道:“我看人家開直播積累了好多粉絲,反正我們也沒事,不如開個直播賺賺人氣。”
木槿思考著點點頭:“你說的也是,下午我們就進行直播,還有最後半天,抓住機會。”
木然欣然一笑:“好。”
於是他們吃過飯就把直播開了起來,由於沒有提前預告,直播間的人一開始很少,但兩人沒有氣餒,反正也是抱著碰運氣的心態。
先在外麵溜達了一圈兒,到了一點半,兩人進入了第二賽場,準備在第二賽場進行現場直播。
比賽兩點鐘才開始,但賽場裡已經來了一些人了,木槿和木然選了正中靠後的一個位置,然後把手機架了起來。
木然比較細心,把手機架起來之後調整好角度,接著就等著比賽開始了:“哥,你看這個角度怎麼樣?”
木槿看了看手機屏幕:“正中間,這個位置最好了。”
木然聽了木槿的話就沒有再動手機,而後規規矩矩地等著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比賽現場了,要不是賽場足夠大,隻怕沒辦法容納這麼多人。
觀眾進來之後自己找座位坐,沒有座位的就隻能圍著周圍站了,其實站著視野還更好,就是比較費腿,體力不好的一般會早點兒來,選擇一個座位坐下。
木槿和木然坐在最後一排位置,既可以直播,也不會擋著後麵的人,是一個不錯的位置。
最後一個下午,第二賽場隻有二十五個節目,其他賽場也是這麼多節目,這七十五個節目比賽完,整個中秋比賽就全部結束了。
一點五十五分,主持人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是一個非常帥氣的主持人,一米八的身高,穿著得體的西裝,聲音清朗好聽,很多人喜歡他的聲音。
主持人的聲音響遍整個賽場,清晰地傳入所有人的耳朵裡。
“歡迎大家來到茂陵風景區第一屆中秋古典文化賽場,這是我們最後半天的比賽了,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很不舍,……,不耽誤大家的時間了,接下來請欣賞今天下午第一個節目,由茂陵藝術團組合表演的《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源於唐代燕樂,之後又融入了宮廷音樂,安史之亂期間隨宮廷樂師的流亡而流入民間。
西安鼓樂至今仍然保持著相當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調式風格多異、曲式結構複雜龐大,演奏形式有坐樂、行樂,其中還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詞等。
主持人說完之後退下場去,而後《西安鼓樂》的表演者們一個個抱著樂器上台,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這些表演者有男有女,他們每個人都身著盛唐時期的打扮,看到他們,好像真的看到了唐朝的人,很有時代之感。
他們上台之後,全場不由自主靜默下來,目光集中在他們的身上,專注地看著。
木槿和木然也看著他們,眼神多了幾分期待。
西安鼓樂以竹笛為主奏樂器,吹奏樂器有笛、笙、管,擊奏樂器有坐鼓、戰鼓、樂鼓、獨鼓及大鐃、小鐃、大鈸、小鈸、大鑼、馬鑼、引鑼、鉸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有時還加上雲鑼。
西安鼓樂代表曲目有《鼓段子》《打紮子》《引令》《套詞》《南詞》《曲破》《雜曲》等。
今天張雅菲他們演奏的就是《曲破》。
張雅菲作為整個團隊的領隊,她自然是演奏竹笛,整個藝術團,她的竹笛吹得不比秦殿文差,兩人經常一起練習,旗鼓相當。
她的竹笛曲調風格跟秦殿文相差很大,比較婉轉和輕柔。
整個比賽現場一開始就是她的竹笛曲調,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起來就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木槿和木然也像大家一樣表情恭敬起來,並且心裡有種穿越之感,好像他們真的跨越了千年,看到了唐朝盛世之景。
隨著比賽開始,直播間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他們原本一百多人的直播間,現在增加到了一千多人。
木然看到直播間人數一下子增加了那麼多,瞬間大喜:“哥哥哥,你看,直播間的人氣旺了起來。”
木槿一看,也非常驚喜:“這邊真的旺人。”
木然不由提議道:“哥,我們要不留在這邊吧?”
“怎麼留?”木槿看了看木然,“這邊發展地這麼好,大家都想留下來,我們雖然取得了93的高分,但還有那麼多並列的……”
木然道:“哥,你這個人怎麼那麼悲觀,既然看好這麼,我們就試試唄。”
木槿點點頭:“你說的也是。”
木然態度堅定:“哥,你彆多想了,這件事我來負責,我要爭氣留下來。”
木槿笑笑:“行,聽你的。”
在二人說話間,竹笛聲在其他樂器聲的簇擁下,顯得複雜了起來,那種穿越之感更加強盛,看著舞台上布景和樂隊,好像他們真的跨越了千年,看到了盛唐的人在他們麵前表演。
秦殿文媽媽毫不猶豫打了95的高分。
不說這個曲調難學,關鍵是讓她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能把樂器發揮到這個程度,絕對是高手。
其他評委互相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打了高分。
結果就是《西安鼓樂》拿到了整體95的高分,跟穆小青的《廣陵散》並列第一。
看到這個結果,大家都覺得是應該的,實至名歸。
中控室裡,沈雪寧很快就看到了並列第一的《西安鼓樂》,她不由笑了笑,這下不辜負這些人沒日沒夜地練習了。
張雅菲看到這個結果,大喜過望,當即召集他們這個團隊的人:“今天晚上約永樂的燒烤攤,大家到時候一醉方休。”
隊員附和:“一醉方休!”
第二賽場今天下午第二個節目是外來的,《皮影戲》。
一共五個表演者,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大爺,都在五十多歲的年紀,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人學這個了,他們本來不想參加什麼比賽的,但想著他們再不出頭,隻怕皮影戲要滅絕了,於是來了。
沈雪寧本來就想弘揚古代文化,自然要讓他們參加了,並且通過抽簽,他們排在了這個位置。
上一個節目表演完之後,馬上把東西撤下去,隨後把皮影戲的相關布景擺上……,工作人員動作又快又準確,沈雪寧非常滿意,準備在發工資的時候給他們發獎金。
把東西擺放好之後,舞台後麵的大屏幕也換成了皮影戲盛行的那個年代。
除了景物,還有文字,講述著皮影戲的興衰史。
要說自己一個人看,自然是沒心思去看這些興衰史的,但在舞台上,氣氛烘托到這裡了,大家自然認真地去看,於是知道皮影戲的人不就越來越多了嗎?
也達到了一個傳播傳統文化的目的!
五個老人看著台下那麼多觀眾,還有那麼多鏡頭對著他們,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不過這些都沒有影響他們要傳播文化的決心,又快又好地準備起來。
準備好時候,他們給燈光師做了一個“ok”的手勢,而後全場的燈暗了下來,隻有表演皮影戲的那個屏幕亮著。
今天他們要表演的皮影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郎織女》。
開始是樂器的聲音,就是那個小鼓小鑼敲擊的聲音,氛圍烘托到位後,老人們開始了表演……
皮影在發光的屏幕上顯現出身形,一開始是一個皮影,隨著吟唱,越來越多的皮影出現在屏幕後麵……
木槿定定地看著:“木然,這是我第一次看皮影戲。”
木然點頭:“我也是啊,沒想到還挺有趣的。”
木槿有些傷感地道:“但皮影戲已經沒落了,要不是看到這裡的表演,我不會過多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