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太石鐵路貫通!(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貞觀五年,六月。

大唐北方各道種植天寶金種冬小麥的地方,又是一片農忙豐收之境。

黃澄澄的金色麥田間,大唐的百姓們坐在田壟邊,放眼望去,依舊是不敢相信,眼下的光景竟也是他們這些泥腿子能過上的。

“豐收,又是一年豐收啊,哈哈哈哈!”

“官府那邊已經給出了糧食報價,今年的糧價竟然又漲了一些,已經13文一鬥了,哈哈哈,留一些家裡吃,剩下的全都賣給皇家儲糧司,家裡又能添置幾個戒日奴。”

“老張頭,你還要添置戒日奴啊?這是打算一點農活都不乾了是吧?哈哈哈”

田壟邊上,幾個農田相鄰的老漢正一邊喝著涼茶,一邊熱鬨的議論著最近的趣事。

明明是忙農時節,此刻地裡忙碌的,卻是一個個從官府購買而來的戒日奴,幾個壯小夥兒手持著鞭子,帶著遮陽的鬥笠,充當監工。

而此刻這一幕,幾乎已經成為了十裡八鄉一致的景象。

老張頭像是早就在等幾個老夥計說這樣的話,從懷中摸出一份被他摩挲了一晚上的文書。

滿臉得意的大笑著甩了甩。

“哈哈哈哈,你們幾個老東西,以後可不能喊咱老張頭了,你們得喊張老爺!”

幾人疑惑,心說這老東西今日是不是喝了假酒了。

隨後定睛一看,在看到這廝手中的官府文書內容後,又是不由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艸!官府聘用文書?不是,啊?”

“誰的?你這老東西在哪裡撿的?”

怕老兄弟吃土,更怕老兄弟成了虎。

此前還悠閒地躺在那裡,喝著茶,吃著家裡婆娘做得糕點的老爺們兒紛紛激動的湊了上來,一人劈手將老張頭手中的文書奪過。

老張頭也不惱,搖頭晃腦的輕哼了兩聲。

“哼哼,當初老夫就說,太子殿下親自建立的大學,怎麼可能出來後不委以重任,你們這幫粗痞,一個個都隻想著眼前那點微末的好處,是,你們家小子考進了衙門,成了吏員,就我們家大郎和二郎還在大學裡當書生......”

“怎麼著?傻眼兒了吧!哈哈哈哈!”

眾人麵麵相覷,隻見那文書之上寫得名字,赫然是張老漢的大兒子。

那個印象中木訥的張家大郎,明明也是個讀書人,卻偏偏對張家的親家公,也就是其外祖父的木匠活兒感興趣,為此當初還沒少招致流言和調笑。

如今.......太原府皇家蒸汽機生產製造司,這踏馬不是最近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極力推行的產業嗎?

為此太子殿下還多次在《大唐新報》和《大唐日報》上發表文章,一次次強調未來大唐是格物和工學創新的天下。

老張頭感受到這些個老夥計投來的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口中笑聲愈發響亮起來。

“這......這蒸汽機咱知道,縣裡那個罐頭廠裡就有,是個吃煤的玩意兒,不過據說是很金貴的東西,你們家大郎在帝國大學學得是這個?”

“是啊,他不是乾得木匠嗎?”

一提起木匠兩個字,老張頭瞬間不乾了,兩眼一瞪。

“木匠?木匠怎麼了!太子殿下都說了,不以身份論貴賤,唯有技藝分高低!我家大郎是木匠,但那也是四品木匠!光是津貼都快趕上縣老爺了!”

他站起了身,大手揮舞著,一副揮斥蒼穹的模樣。

恨不得把這段時間看報學來的那點文墨,全都一股腦的掏出來。

“太子殿下還說了,除了手藝外,創新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家大郎是木匠沒錯,縣裡還有好幾個和我家大郎一樣品級的木匠,可那又怎麼了?”

“他們懂什麼是機械嗎?他們懂什麼是設計嗎?”

“人家帝國大學裡麵就負責教這些,不是他們自己摸索出來的那些門外手藝......”

老張頭巴拉巴拉的說著。

由不得他不得意。

他們家大郎可是來信說了,他剛剛入職,司裡就給他分配了一套在太原府的院子,雖說不是什麼富麗堂皇的大官家宅邸,但那可是太原府啊!

太原府一套小院子,足夠換他們縣首富三套宅子了。

值錢的嘞。

雖說要乾滿二十年後,才能自由買賣,但.......大郎可是說了,今後的那蒸汽機有的是大用,隻要好好乾,不愁升遷和獎賞.......

“砰砰砰”的炮仗聲,在今日的太原府火車站熱烈傳來。

一名名嚴陣以待的東宮六率兵卒,身著威武不凡的精鋼盔甲,雙目明亮似能看穿一切奸佞,身姿挺拔,將整個太原府火車站嚴格警戒了起來。

這一身視覺衝擊力和暴力美學拉滿的甲胄,配上腰間的短弩和腰刀。

看起來比起周邊那一個個氣質更加陰翳的錦衣衛,都不遑多讓。

人群之中,但凡是有些血性和男兒氣的男子,都是不由滿眼火熱。

更不必說,今日太子殿下還要來.......

“七皇兄瘦了,也黑了不少,嘖嘖嘖........”

九皇子晉王李治揣著手,斜睨了一眼身旁一副強壓著激動情緒的七皇兄燕王李惲,口中說是心疼,但明眼人都能聽出,其中的陰陽怪氣。

李泰站在一旁,含笑著沒說話。

老九好啊,是個可造之材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皮實抗造,嘴上說著不行了,但總能在最後把政務全都處理完。

難怪當初皇兄說,讓他頂幾年,之後就有人接手......嗬嗬。

李惲是個直性子,看著此刻的李治,卻是點了點頭。

“鐵路建設,畢竟需要沿途各處視察監督,輕簡了些是必然,倒是九弟.......你倒是越發神采飛揚了啊,之前皇兄還擔憂你扛不住那般繁重政務,如今想來倒是我多慮了。”

“今後九弟還是要多幫幫太子皇兄才是。”

&n.......

李治額頭青筋凸了凸。

但同時他也忍不住的有些疑惑,為什麼明明我每天都累得要死要活的,第二天起來就又是精神百倍?

幾個兄弟你一言我一語的站在月台邊上日常鬥嘴。

隨著人群忽而傳來一陣陣熱烈的嘩然聲,一道身影在錦衣衛和東宮六率的保護下,從一側走了出來。

“太子殿下!是太子殿下!殿下啊啊啊!”

“殿下真的來了,我終於看到真人了,是真的殿下啊!”

“啊,我的天,殿下成親之後,似乎比當初太原府一見時更加英俊了......”

“.......”

東宮六率的兵卒們瞬間便切實的感受到了,百姓對自家殿下的推崇和熱情,一個個漲紅了臉的死死擋住人群。

百姓們自是不敢衝擊封鎖線的,但人們或是探頭,或是踮腳張望的動作,卻不可避免的將最前麵的人朝著前方頂著,以至於東宮六率不得不擋在麵前。

“太子殿下當年播撒仁政之善種,今便是收獲了民心之碩果,嗬嗬,這些百姓都是真切感激您呢。”

跟隨在一旁而來的孔穎達笑嗬嗬的說著。

李承乾笑著對著周圍百姓們揮了揮手,如此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卻又是引得一片少女般的尖叫聲。

李承乾:“.......”

好家夥,這其中摻雜的叫聲,怎麼聽起來有些404啊?

也就是如今還沒有照相技術,不然,他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怕是不知道要消耗掉多少曝光用的鎂粉。

不過,禮部隨同的官員,早已經安排了好幾名畫師,嚴陣以待。

今日這一幕,很快便會作為大唐太子李承乾,被民心愛戴的一大曆史佐證。

來到幾個弟弟麵前,幾人紛紛恭敬行禮。

“皇兄,幸不辱命,去石洲的鐵路乾線也都建成驗收完畢了!”

李惲說這話的時候,儘管極力克製,但卻明顯的帶上了幾分哭腔。

挺胸抬頭,好似太子手下的一個大頭兵般,站在那裡。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已經不單單是幸不辱命了,孤本以為你要五年的時間才能建成這條鐵路,沒想到......這才不到兩年。”

“辛苦你了。”

“皇兄之命,臣弟不累!”

站在一旁的李治輕輕翻了個白眼,癟著嘴唇,聲若蚊蠅。

“皇兄之命~臣弟不累~yUe~”

李承乾耳力自是極好,不過,對這個從小皮實耐操,還頗有屢敗屢戰之韌性的弟弟,他有自己的一套收拾辦法。

一邊笑嗬嗬的在燕王李惲的帶領下,一個又一個的對負責這條鐵路建設的主要官員,送上誇讚和獎賞,一邊心中卻已經開始給自家九弟委以重任。

“走,咱們去石洲看看,正好孤也看看這沿途的風光!”

就像是當初太原府到長安的鐵路貫通時一般,李承乾照例依舊是要親自乘坐一次的,隻不過,不同於去長安那一次,隨同著不僅僅有著太原府諸多官員。

連帶著乾英英等幾個佳麗也都跟上了。

這一次,李承乾帶的人不多,英英還在長安跟隨長孫皇後學習管理後宮,另外還要管象瑜和越鳥兩個小家夥。

跟在李承乾身邊的,乃是側妃武順。

另外其父,任職皇家銀行行長,應國公武士彠也在旁陪同。

“殿下,河東道東一片平坦,且如今燕州到石洲的鐵路建設已經分段開始,估計這第三條鐵路建設,用不了多久也能完成了。”

火車車廂之中,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景物,武士彠由衷的感歎著。

並州境內多山,且地勢較高,鐵路建設上很多地方都要投入大量的火藥配和人工進行挖掘,單單是這一條從並州太原府到石洲真定府的路途上,就死了有近千勞力。

隻是一些不足為道的奴隸,武士彠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提這種無足輕重,但卻足夠擾人雅興的事情。

一旁,燕王李惲給自家皇兄介紹著沿途的情況。

“皇兄,這條鐵路沿途主要經過四個站,並州的榆次縣和壽陽縣,恒州的井陘縣和陽泉縣,再到之後進入石洲,在真定府終點。”

經過的站台數量,不比太原府去長安的那條,但建設難度和投入,卻是要高出很多。

可以說,單單是這條鐵路的建設投入,就足夠建設兩條,甚至三條前者。

李承乾輕輕頷首,看著窗外層巒疊嶂的山脈,以及那火車經過之時,立正行軍禮的鐵道衛兵。

眼中不由恍惚片刻。

或許,可能,大概.......我真的能讓大唐短短一兩百年,卻走過曆史中那一千多年的曲折呢?

李承乾心中喃喃:“原始積累,大唐需要狠狠地完成原始積累.......”

........

一支打著大唐星辰日月旗的商隊,行進在薩珊波斯去阿拉伯的道路上,駝鈴陣陣響著,龐大的車隊之中,商隊外加鏢師,還有隨同雇傭的懂唐話的阿拉伯翻譯,眼中此刻都綻放著對財富的渴望。

此刻這支商隊貨物之中,有著大量的絲綢、瓷器、成品藥、以及諸多名貴藝術品,甚至還有幾台從太原府鐘表廠采買到的座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