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父親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03章 盧大人~為大唐萬世,共勉呐~

第403章 盧大人~為大唐萬世,共勉呐~(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長孫無忌殺了清河崔氏家主崔民師,引得長安權貴們紛紛震動不已。

雖說對方的確已經是階下之囚,但若要說誰敢這麼明著,直接把對方殺了,便是如河東裴氏、蘭陵蕭氏這些如今算得上地位拔高的世家,也不敢輕易動之。

杜如晦府邸。

“這個長孫無忌......當真是越發的敢打敢拚了,此前就不顧一切的把全部身家壓在太子身上,如今......嘖嘖嘖,老東西,當真是讓人不敢輕視之啊!”

杜如晦感歎一聲,幾乎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長孫無忌這一手,不僅僅不會受到太子和陛下的懲處,反而,將來的地位必將愈發的穩固。

然而,一旁恰巧今日來杜如晦這邊避難,躲避家中兩個母老虎的房玄齡,卻是輕哼一聲。

“說是這麼說,那崔民師的性命,你我可敢取之?長孫無忌那老狐狸精的很,趙郡李氏家主李星死了,清河崔氏的崔民師被他解決了,崔盧李三族真正能夠鎮得住場子的,也就那病入膏肓的盧照靜。”

“若是我等出手,保不齊這三個老東西全都要留在長安,屆時......高句麗可就有得亂嘍,如此反而弄巧成拙,引得太子不愉。”

他將手中一飲而儘的茶杯放在桌子上,長歎一聲。

“此事啊,難辦著呢,也就是長孫無忌那老匹夫有些法子。”

翌日朝會之上。

正如房玄齡他們預料的那般,長孫無忌那般光明正大的,親手殺了崔民師,卻是又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不論是禦史台,還是六部的官員,竟是沒有一人出列彈劾。

就那麼全都安安靜靜的進行著朝會。

“宣,高句麗大相盧照靜上殿~”

隨著一聲嘹亮的傳話聲,從太極殿傳到外麵,沒過一會兒臉色越發難看了幾分的盧照靜,便微微有些喘息著,從外麵走進。

撐著老邁的身子,朝著那皇位之上的李承乾叩拜行禮。

這件事,李世民最終還是乾脆放棄了甩手掌櫃,交給了李承乾全權處理。

反正如今朝堂之中,放眼望去,儘皆太子一黨。

他李世民坐在那裡,很多事情還要看自家這個兒子的臉色。

“外臣盧照靜,參見大唐聖太子殿下,殿下聖安!”

李承乾輕輕頷首,抬了抬手示意對方平身。

“今日孤召盧相所來,隻為一件事,高句麗既已臣服我大唐,那高句麗之臣民,亦當為我大唐之臣民,然高句麗連年戰亂,原高句麗王高建武不幸殉國,而偽王淵太祚,也死於叛亂。”

“此前種種,終於已是物是人非,高句麗之百姓苦也,既為我大唐臣民,孤自當處之以禮法,教之以仁心,令高句麗休養生息,百姓恢複生產。”

崔民師的死,李承乾一字不提,就好似世上根本沒有這麼一號人一般。

“今盧相既為淵蓋蘇文之師,家學深厚,亦有教化之能,雖曾行差踏錯,令一方生靈塗炭,但今孤願以大局為重,令汝及三族子弟戴罪立功......”

“賜汝高句麗總室大相一職,領今高句麗全境民生政務,罷兵停戰,休養生息。”

盧照靜極儘恭順的聽著。

聞聽至此,立刻恭敬再次俯身叩拜,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臣盧照靜,拜謝太子殿下寬宏聖恩,臣雖一階殘軀,但必為大唐,為殿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王德端著一個放有一套官服和印璽等等東西的托盤,走到對方麵前。

在後者又是一番千恩萬謝後,才將東西遞給對方。

盧照靜起身。

這時一道帶著幾分陰陽怪氣的聲音,忽而從一旁傳來。

卻見那長孫無忌一雙陰翳的眸子,凝視著他,手持笏板一副衣冠禽獸的模樣,嘴上卻說著彼此客氣的話語。

“盧大人,今後你我就又是同朝為官了,雖說盧相要去高句麗主持政局,但若是做好了,必定也能重歸朝堂,老夫在此靜候盧相呐~”

“天子之誌甚廣,盧相今後還要保重身體,盧相若是病倒......”

盧照靜眼眸帶著冷意,瞬間打斷對方。

“多謝長孫大人關心,本官自不會負太子聖恩!”

兩人眼眸對視在一起,彼此的殺意幾乎毫不掩飾的擺在了明麵之上。

引得百官側目。

至此,高句麗的事情便算是結束了。

淵蓋蘇文這個殺了自己的父親和弟弟,奪得王位的人,最後卻是在煌煌大唐的壓迫下,除了一個空殼般的王位,再無一點權力。

兵權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當場被李承乾下令解散,回歸耕種。

一部分則是由盧照靜這個新任的高句麗總室大相掌管,負責維持高句麗境內的穩定。

.......

《大唐新報》:“北境開疆!經大唐長安朝會決議,大唐新增一道”遼東道’,統治原高句麗遼東郡、平壤郡之地,原遼東城改名盛京府,原並州司馬王青雲任刺史、原錦衣衛天竺鎮撫司指揮使鄭午陽任司馬.......”

《大唐日報》:“奉大唐聖太子教旨,封燕州行軍總管參軍為靖邊督衛,領三千兵馬,於遼東道及高句麗境內,巡查收斂前朝東征將士遺骸遺孤,帶回大唐予以厚葬。命盛京府刺史王青雲,赴任之後儘快籌辦大唐盛京府英烈陵.......”

“高句麗亡了!高句麗亡國了!”

“太子英明坐龍椅,文武百官齊心力。”

“遼東邊疆戰鼓起,鐵騎如風掃敵營。”

“.......”

一支車隊行駛在河東道的官道之上,臨近一個村莊,一陣陣清脆的童謠聲隨著那一片片被風吹過的綠色麥苗田的氣息,一同傳入此刻的馬車之中。

盧照靜神色複雜,看著車窗外的一切。

“消息竟然傳的這麼快,連這小村之中,竟也已經知道了此般消息.......”

他有些疲累的目光,怔怔的看著那在村頭蹦跳嬉戲的一道道身影,一座麵積不大,但掛著一個“石水村習文私塾——河東道統製禮部載1821號”

他沒有說話,但在長安這段時間,他已然是對如今大唐的各項改革有了非常直觀的了解。

那牌匾之後的一串文字,意思便是這座私塾的教習乃是經過河東道禮部考核查驗過後,並且在禮部有所記載,享受國家每年補貼。

而像是這樣的私塾,在他們一路走來,經過的每個村莊都能夠看到。

“大伯,您的身子還行嗎?不如咱們先找個地方歇息吧.......”

盧文虎有些擔心的看著對方。

聞言,回過神來的盧照靜看著眼前這個還能夠看到小時候,那傻頭傻腦影子的後輩,卻是神色滿是複雜。

誰曾想,當初被他們當做一個棄子般,丟去雁門關的小子,如今倒是混出了樣子。

但就是可惜.......並不能如他那兩個結拜兄弟般,悟出上麵的隱晦之意。

他心中歎息一聲,為了家族的延續,最終還是沒有將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對方。

輕輕搖了搖頭。

“不必了,讓車隊加快一些吧,距離目的地不遠了.......”

他心中儘管已經有了答案,但是當車隊行進到當年的那座小山,又七拐八拐的一群人上山走了一節路。

看到一個明顯已經被拋開很多年的坑,瞬間盧照靜的身體便是不由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老淚縱橫。

“父親啊!孩兒,孩兒不孝啊!嗚嗚嗚......”

那長孫無忌,竟是真的刨了他範陽盧氏族老的墳。

一旁,盧文虎雖說心中也是萬般憤怒,但長孫無忌的權勢太大,便是他都根本不敢與其理論。

隻能緊緊攥著拳頭,站在一旁。

“長孫無忌!!!”

“老夫與你不死不休!!!”

.......

“愣著乾什麼,還不趕緊謝過你們太子表兄?!”

長孫府邸,長孫衝和長孫渙兩個小子,如今在太原府學習了四五年,如今也已經成了兩個神采奕奕的少年郎。

然而,腦袋瓜一左一右挨了自家老爹一巴掌的他們。

此刻卻是紛紛趕忙給麵前的太子李承乾行禮。

“哎,行了行了,今日孤又不是以太子的身份來的,隻是單純外甥來看看舅舅,哪裡那麼多的禮數,不過就是給他們一次曆練的機會罷了,若是做不出成績,不能讓人信服那孤也不會偏袒他們。”

李承乾連連擺手,一副頗為無奈的模樣。

長孫無忌卻是搓著手,臉上笑容宛若一朵老菊花。

聞言,不惱反喜。

“哈哈哈,這是自然,這一點不用太子你說,這兩個臭小子若是酒囊飯袋,不堪大用,老夫保準一早給他們安排幾畝地,讓他們耕地自活去得了!”

說著,他臉上笑容又是一斂,瞪著眼睛滿是嚴厲的便是又看向了自己兩個兒子。

“你們兩個,老夫跟你們醜話講在頭前,龍首渠之水利乃工部一早勘定之事,萬般計劃皆有文書記錄,你們去多看,多學,多問,但不是讓你們去提意見的,若是讓老夫聽到龍首渠主官說你們兩個仗著老夫的威勢,作威作福.......老夫把你們砌進那水渠裡!”

“聽到了嗎?!”

長孫衝和長孫渙兩人都是瞬間一個激靈,趕忙挺胸抬頭,大聲回複。

“聽到了!”

長孫無忌這才滿意頷首,直看得李承乾都不由連連搖頭。

如今長安城裡,貴胄紈絝子弟的數量,那真是稀罕的不得了。

科舉和武舉的公開透明,以及教育的大麵積鋪開,讓渴望建功立業改變命運已久的大唐百姓們,紛紛卯足了勁的將自家孩子送入私塾或者官學。

而他這個太子,重寒門之官,輕世族之官的理念,也不得不讓這些貴胄們瘋狂開卷。

從長孫無忌府上離開,李承乾又親自登門拜訪了一下密國公屈突通他老人家的府邸。

“老將軍呐,難道你這一身家學武藝,就像這樣埋沒在曆史的塵堆之中嗎?”

“八十?八十怎麼了?孤覺得密國公你指定能活至一百!”

“二十年的功夫啊,想想看,二十年能為我大唐培養出來多少優秀的軍官武將?當然,孤不是逼國公你啊,若是國公真的不想去那皇家軍校擔任教習,孤也理解。”

“放心,孤絕對不會讓人說什麼,密國公您的兵法上不得台麵......哎哎哎?國公,國公你誤會了,孤怎麼能是這個意思呢?”

區區一盞茶的功夫過後,李承乾在屈突通幾個兒子的相送下,哼著小曲從府內出來。

嘴角滿是得意。

“哼哼,退休.......孤這裡隻發俸祿,可不發退休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