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父親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349章 李淵:是進亦憂,退亦憂

第349章 李淵:是進亦憂,退亦憂(1 / 1)

推荐阅读:

“呼唔~”

“呼唔~”

今日武德殿的茶香尤為濃鬱。

正在李淵還在後殿寢殿之中呼呼大睡,鼾聲都能隱約傳到前殿的時候。

此刻武德殿的太監和宮女們,卻是全都戰戰兢兢的小心服侍著在場的一眾李唐皇室子嗣。

除了最近已經陪著夫婿蕭銳苦逼的回去太原府加班的襄城公主外,就連今日一大早練武差點累癱的高陽,都興致衝衝的來到了這邊。

高陽捧著一冊《西州郡在西部新土畜牧業的帶頭作用》,滿是滿意的品讀著,儘管其中有很多涉及到預算和數據方麵的東西,她看不太懂。

但就本身發展邏輯之上,卻是能夠清晰的明白其中道理。

“不錯,不錯皇爺爺他看到我們這麼孝順,必定會高興的落淚的。”

坐在她一旁的小城陽捂嘴抿笑。

倒是一旁的長樂有幾分擔憂:“皇兄,若是皇爺爺他不答應呢?”

李承乾沒有說話,倒是一旁的李泰,老神在在輕笑兩聲。

“放心吧,皇爺爺他怎麼會不答應呢~他肯定會答應的!”最後一句話仿若是從牙縫之中擠出來的一般。

他淡淡的瞥了一眼身旁的貼身太監樊琪。

“人來了嗎?”

樊琪急忙點頭:“正在殿外候著。”

“好,一會兒等到皇爺爺他老人家醒過來,就讓他進來吧。”

樊琪訕笑的點點頭,隻能恭敬應是。

今日太上皇這一遭算是不得不挨了。

太子、漢王、魏王、楚王、梁王、燕王、越王、晉王八位當今陛下的皇子,以及魯王、荊王兩個最近朝廷之中最為活躍的太上皇的皇子。

全都彙聚於此。

另外還有長樂公主、安康公主、城陽公主、高陽公主等等好幾位公主,也都守在殿門口。

宛若天羅地網一般,將整個武德殿圍攏。

當今太上皇,算是上天入地都沒得逃了。

樊琪心中幽幽歎息一聲,可以想象,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太上皇怕是要變得如同此前陛下逃離長安之前,那副終日要死要活的樣子了

最關鍵的是,這一次太子殿下和魏王他們,連退路都給太上皇封死了。

“呼”

隨著舒暢的酣睡聲逐漸降低。

李淵一雙眼睛緩緩的從睡夢之中蘇醒過來,被皇後下令重新翻修過的長安宮殿,如今也都安上了地暖。

儘管外麵剛剛春寒料峭,正是一年最寒冷的時候。

此刻的殿內卻是溫暖如春。

棉被的柔軟和舒適,配上身上絲綢柔順的睡衣,讓李淵整個人都不由舒服的在床上伸了一個懶腰。

“啪嗒”

手上似乎碰到了什麼東西,隨著一聲嘩啦啦的掉落聲傳來。

李淵疑惑的爬起身,便看到此刻自己床榻周圍,赫然如同被堆砌起來一圈“堡壘”一般,一本本裝在書盒之中的書籍,以一種八麵埋伏,西麵楚歌的方式,將他和他的床榻徹底包圍。

“這,這是什麼東西?”

“人呢?!來人!”

李淵憤怒的叫喊起來,一陣窸窸窣窣的急促腳步聲中,奉命侍奉太上皇的幾個太監趕忙跑了過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李淵怒目而視:“這些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在朕這裡?!”

一眾太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全都低著頭,不敢有任何一人率先開口、

正在這時,一聲輕笑忽而從一旁的屏風後傳來。

李承乾身後,一眾皇子公主們三三兩兩的走了進來,看得李淵一臉茫然。

尤其是魏王李泰那臉上詭異的笑容,更是讓李淵一大早,便本能的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承,承乾,你,你們為什麼會來朕的寢宮,是有什麼事情嗎?”

他指了指自己周圍這些書籍,一臉茫然。

“這些是你們讓人送來的?”

李承乾微笑頷首:“沒錯,皇爺爺不是還想要去西洲郡嗎?雖說孫兒也擔心皇爺爺在那邊遭逢什麼不測,但皇爺爺乃是我大唐開國帝皇,一腔為國奉獻之熱血未涼,孫兒也不好阻止。”

“不過,考慮到皇爺爺可能在那邊為各種政務困難所煩擾,孫兒特帶人給皇爺爺你準備了一些,錦囊妙計~”

錦囊妙計?

李淵呆愣愣的看著這摞起來,估計有他兩人高的書箱,不由吞咽了一口口水。

“這,錦囊妙計?這錦囊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他的聲音,已然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帶上了幾分彷徨和緊張。

“嗬嗬,皇爺爺你打開看一看就好了”

李承乾微笑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不等李淵動手,幾名跪在地上的太監,已然是將一個書箱打開,將幾本書籍送到了對方的麵前。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關於西域大環境的宏觀調控方針》

《貨幣戰爭:拿捏西域諸國經濟命脈》

《商稅大方針:經濟的大規模流動重要性》

《入則華夏出則夷狄:大唐人才引進計劃》

李淵:“”

“皇爺爺請看,這些書籍乃是孫兒們帶著太原府,長安以及洛陽三地最貼近新政改革的數百名大臣們,以新政數年之精華萃取,在實事求是的方針基礎下,做出的對西洲郡的整體發展規劃”

“共計一百零八冊,囊括政治,科技,軍事,經濟,民生,外交以及基礎建設各方麵,可以說,這些是兒臣和我大唐肱骨能臣們,集思廣益之下,為西洲郡想好的,未來百年發展大方針!”

李承乾聲音鏗鏘有力,仿若可以無形之間鼓舞氣勢。

然而。

此刻僅僅隻是隨意的翻看了幾本書,就已經被嚇得頭皮發麻的李淵,卻是一點都鼓舞不起來。

他呆滯的和李承乾對視了好半天。

忽而下一刻整個人又重新的躺回到床榻之上,在眾人的目光中,滿是虔誠的將棉被蓋在身上。

雙目緩緩閉上。

死寂的氣氛中過了不知道多久,當李淵再次滿是期待的睜開眼。

對上的,便是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似笑非笑的一雙雙眸子。

李淵:“!!!”

這t不是夢?!

他老臉陰沉,但又帶著幾分惶恐的蒼白。

“拿走,全都給朕拿走!朕都一把年紀了,哪裡還能承受住這麼繁重的政務?!”

他焦躁的揮著手。

然而,麵對他這般激烈的反應,李承乾卻是含笑不語。

正在這時,一道陌生的聲音從旁弱弱響起。

“貞觀四年春,太子領一眾百官及皇子,共商得安西國策一百零八條,贈之於高祖,高祖怒曰:汝人子否?朕此去西域不過遊樂,何故奉得此等糟惡累牘?西洲之民於朕何故?”

李淵瞬間雙眸瞳孔一縮。

仿若彈簧一般,從床榻之上瞬間飛起。

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便是怒目而視。

“你是什麼人?竟敢如此汙蔑朕,朕剛才是這麼說的嗎?!”

李泰輕笑一聲,宛若貓戲老鼠一般,雙手抱胸,擋在那竇姓史官身前。

“皇爺爺何故動怒?這人不過是孫兒麾下洛陽竇氏一個官員,恰巧如今在長安修史”

李淵張著嘴,咬牙切齒。

“朕是說,朕剛才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李承乾輕笑:“那皇爺爺是答應了?放心,這麼多的國策,孫兒肯定會給皇爺爺你派遣一些官員協助的。”

“那西洲郡之事,孫兒就拜托皇爺爺了”

他笑著點頭,似乎頗為滿意李淵的這個選擇。

一邊說著,一邊還就要給李淵拜禮。

卻是嚇得李淵光著腳,將當即從床榻之上一躍而下,將他瞬間扶住。

李淵麵容顫抖,嘴唇都似乎在哆嗦,麵對李承乾這個“真·孫子”,卻是敢怒不敢言。

“承乾呐,西洲郡那邊環境艱苦啊~皇爺爺這身子骨,可經不起那般折騰不如,這些事情就留給你們這些後輩做”

“行啊!”

李承乾還未說話,李泰卻是已經笑著直接點頭。

“那皇爺爺你就留守長安,負責監國!”

李淵:“!!!”

“想都彆想!”

他幾乎是脫口而出。

然而,李泰卻隻是目光淡淡的朝著身旁的竇姓史官看了一眼。

後者低頭,瞬間會意。

手中一杆細毛筆刷刷刷的便是開始在一本小冊子上筆走龍蛇。

“魏王勸之以理,曰:長安社稷神器穩固之聖基,太上皇可領日月之權柄,治國為民,亦可安吾等兒孫忠孝之心”

“高祖怒曰:賤民之食祿於朕何焉,前朝之遺禍平矣,朕授得天子之能,佑得萬民無兵禍災餒,萬民當敬朕若奉神明,拜天位越蓋始皇,竟貪心食之肉糜,此比漢之黃巾何如?”

“魏王大驚”

“停停停!彆寫了!艸!來人,把這個扭曲事實的混蛋給朕拖出去砍了!碎屍萬段!!!”

李淵暴怒的就要抽刀砍人。

卻是驚愕的發現,原本應該擺放著他佩劍的架子之上,如今卻是空無一物。

他怒而轉頭,對上的便是當今太子那謙遜溫和的笑臉。

“皇爺爺,切勿動怒,怒急傷肝”

李淵:“”

他深吸一口氣,臉上艱難的露出幾分溫和,甚至諂媚的笑臉。

“嗬嗬,承乾呐,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嘛~西洲郡發展哪裡需要那麼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你的母後肯定教過你的。”

李承乾含笑,卻是絲毫沒有接話茬的意思。

就這麼笑著看著對方。

眼神卻好似是在說。

“大唐的開國皇帝陛下呦~你是要選擇長安這個金囚籠,還是要選擇西洲郡那個銀囚籠~亦或者是史書裡麵的銅囚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