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吾弟青雀類我(1 / 1)

推荐阅读:

長安的雞飛狗跳,隨著一封封分彆來自六部,長孫皇後,錦衣衛等等部門的緊急信件,送到李承乾的手中。

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清晰的展現在了李承乾的麵前。

更讓他無奈的是

如今恐怕就連他這個太子,都不得不捏著鼻子,配合長安的這些家夥,想方設法勸李泰留在長安監國。

畢竟長安總不能真的群龍無首吧。

“太子殿下,下官也都是被逼無奈,陛下當時讓百騎司的人,甚至暗中劫走了下官還在繈褓之中的小兒子臣才不得不做出此等背叛魏王殿下之事啊!”

竇猜悲痛又委屈的大聲哭訴著。

風塵仆仆的模樣,配合上他那絲毫看不出來破綻的表情,以及那滂沱的淚水,真就是一副遭受逼迫的模樣。

不過李承乾對此信了幾分,那恐怕隻有天知道。

李承乾沒有搭理他,而是轉頭看向了此刻壽功殿之中的錦衣衛指揮使乾樓。

“皇帝要去哪裡,錦衣衛這邊可有消息?”

乾樓搖頭歎息。

“啟稟太子殿下,陛下這次和房相他們合力隱瞞,長安和洛陽那邊的錦衣衛都沒有時間反應,目前隻知道,陛下他們肯定是要南下,且大概率不會去江南道。”

“但具體會是去嶺南道,還是去劍南道錦衣衛還在追查。”

“嘖”李承乾搖了搖頭。

“倒是真能跑,偏偏選擇了孤掌控還很薄弱的南方,看樣子短時間內,必定是沒打算回長安了”

壽功殿之中,就連李綱虞世南兩人,都沒好在這種事情上插嘴。

皇帝出走,丟下長安不管了。

這必定是國事。

但在這如今的大唐,這件事更多的卻可以被歸結於家事。

隻要太子殿下這邊能夠處理好,長安也不會有什麼亂子發生,大唐該怎麼繁盛,依舊會是怎麼繁盛

隻是

李綱和虞世南兩人對視一眼,如今的魏王殿下,那絕對就是一個炸藥桶,一點就炸。

想想對方驕傲的性子。

再想想如今給他做局的人還是他的父皇,皇帝李世民。

李綱兩人心中就又是歎息一聲。

“哎,孤的這父皇,如今倒是學會拿孤當槍使了偏偏用孤這邊缺糧的假象,配合上荊王”李承乾話音稍稍一頓。

目光淡淡的在那大殿之中跪著的身影上,掃了一眼。

似有似無的從鼻腔之中發出一聲輕哼。

卻是引得滿頭冷汗,臉色慘白的李元景,瞬間又是一個哆嗦。

“太子殿下饒命,我,我以後再也不敢了!殿下饒命啊!”

他砰砰砰的把腦袋在壽功殿的地板上磕著。

怎麼說也是李承乾的六皇叔,是李承乾的長輩,但麵對這個殺人如麻的大侄子,李元景從進入大殿以來。

甚至都沒敢有哪怕一次,用李承乾的皇叔身份說事的。

王德快步走進來。

“太子殿下,魯王殿下求見!”

聽到自己的弟弟老七來了,李元景眼中不由迸發出一股生得希冀。

待到李元昌,要配寶玉,手上脖子上各處都穿金戴銀。

一副暴發戶模樣的姿態,走進壽功殿的時候,李元景的瞳孔便是猛地不由一縮。

吞咽了一口口水,從錯愕中回過神來的他,趕忙朝著對方傳遞過去一個求救的神色。

李元昌目不斜視。

進來之後,便一板一眼的恭敬給李承乾作揖行禮。

“魯王,參見太子殿下,殿下聖安!”

李承乾隨意的擺了擺手,依舊低頭翻看著長安其餘人送來的信件。

信件厚厚一遝。

或是工部尚書段倫這等“長安沒有魏王殿下主持大局,鐵路修建恐受到阻礙”的陳述惡果型。

或是禮部尚書唐儉“臣年老體弱,不堪政務煩累,乞骸骨”這類撂挑子掀桌子型。

亦或者兵部尚書李世績“兵部可每月派遣快馬將政務送往太原府,由太子禦覽”這等轉移矛盾型。

所有人的意思,如同自家母後,長孫皇後信中的那句話意思一般無二。

“政務總是需要處理的,青雀若是不做,那就隻能高明你來做,高明你是個純孝的孩子,總不會讓母後既管後宮,又管朝前,頭發一把一把的掉吧?”

李承乾:“嘶”

頭疼!

將所有的信件翻完,李承乾隻覺自己身體已經本能的開始逃避式犯困。

不由揉了揉眉心。

“說說吧,大家集思廣益,如何才能讓青雀留在長安監國呢?”

他目光環視一圈,眾人麵麵相覷。

王銘見李承乾目光最後定格在他的身上,心中儘管無奈。

此刻也不得不拱手出列。

“殿下,下官拙見,人是不會在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怒意最盛的時候,聽進去勸的臣的意思是,想要讓魏王殿下能冷靜下來聽勸監國,首先要做的,還是讓魏王殿下消氣。”

眾人頷首,李承乾也是點了點頭。

他沉吟著:“青雀這小子,平日裡心情不好的時候,要麼就是帶著火槍隊出去剿匪,要麼就是乾脆找點什麼東西炸上一炸。”

他摩挲著下巴:“長安周邊可有山匪?”

乾樓立刻搖頭。

開什麼玩笑?

京畿之地,且更不必說是如今承接新政良策,國泰民安的一國國都。

哪裡有人會落草為寇,哪裡又用得著把日子過到那種程度?

“嘖,那這就難嘍,總不能真的讓那小子,把太極殿和甘露殿炸了吧”李承乾搖了搖頭。

然而。

那站在王銘身旁的,並州司馬王青雲,卻是目光似有似無的朝著那跪在大殿中央的李元景看了去。

如此細微的神色,瞬間被同樣在場的滎陽鄭氏嫡長子,鄭午令捕捉到。

“太子殿下,王司馬似乎有什麼良策!”

王銘一驚!

王青雲更是麵色瞬間一變,甚至於還沒有來得及在心中大罵鄭午令這廝卑鄙。

下一刻,李承乾那雙銳利的眸光,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哦?王司馬,可有良策?”

王青雲身子都在瞬間緊繃起來,緊張得出列拱手。

“臣,臣並無”

鄭午令:“殿下,恐怕是有什麼話,不適合在這裡說吧?”

王青雲:“!!!”

他咬牙低頭,隱晦的目光卻是和那鄭午令斜視掃來的目光,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

鄭午令心頭冷笑。

太原王氏王青雲,當初我滎陽鄭氏被迫要娶那突厥公主的時候,你不是高興的喝了好幾杯喜酒嗎?

本官倒也想嘗一嘗你王氏的喪酒!

李承乾不是傻子,他目光平靜的在兩人身上掃了一眼之後,終於是又緩緩的將視線,轉到了那已經開始劇烈顫抖的荊王李元景身上。

雙眼眯了眯,摩挲著下巴的動作,都似乎減慢了幾分。

好似在沉吟思索。

殺氣好似從頭頂降臨,李元景兩腿之間似乎都有失禁的風險,豆大的汗珠隨著他叩首求饒的動作,甩了麵前地板上一片。

李元昌大驚,他是真的看出來了。

這位太子殿下,或許真的會拿李元景這個皇叔祭旗。

“太子殿下,臣有話說!”

見李承乾頷首應允,李元昌趕忙繼續開口。

“臣以為,此次魏王殿下如此大動肝火,無非都是因為荊王所犯罪責引起的,私售朝廷糧食,儘管並非是五萬石,但一萬石也是重罪!”

“臣以為不如把他送回長安,交於魏王殿下定奪!”

“七弟,你太子殿下,不能,不能啊,您若是把我丟回去,我會死的,魏王肯定不會放過我的啊!”

“太子殿下,我那都是領了陛下的旨意才這麼做的,都是陛下的旨意啊!”

眼淚混合著汗水,倉皇驚懼的荊王李元景,已然是顧不上什麼體麵了。

當日李泰帶著人衝入長安的畫麵,在他這一路趕來太原府的晚上,宛若夢魘一般,不停地折磨著他。

他可不會忘記。

李泰可是和眼前這位太子殿下一樣,從東突厥的戰爭中,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狠人。

洛陽周邊殺了一茬又一茬,的地主豪強和山匪貪官。

要是被送回長安,那恐怕,他彆說保命了。

連全屍都保不住啊!!!

“哼!我父皇的旨意?荊王,你是說你貪墨那一萬石的糧食,也是我父皇的旨意?”李佑冷哼一聲。

一旁的李貞眯了眯眼,卻是對著自家皇兄輕輕頷首。

“皇兄,我覺得七皇叔說得沒錯,我大唐有唐律在,且更不必說在並州貪墨超過三百兩,就是剝皮實草,一萬石糧食”

“在長安是死罪,沒道理來了太原府就能活命吧?若是讓百姓知道了,豈不是要說我大唐皇族終究與前朝楊家無異?”

李元景難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不敢相信,不僅僅李承乾這位殺過親叔叔齊王李元吉的狠角色,完全不拿他們這些皇叔的命當命。

竟然連他的這些弟弟。

也這般絕情!

這和陛下你此前答應我的,完全不一樣啊!!!

李承乾聞言,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那就把荊王李元景,押送長安,連同他的卷宗和供述一並送往長安,交由魏王定奪!”

李元昌忽而拱手,高聲開口。

“太子殿下,臣願親自負責押送!”

李承乾深深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算是默許了。

當已經被嚇暈過去的李元景,被人抬下去,太原府百官們也紛紛告辭回到各自衙門處理政務之後。

壽功殿的李承乾,沉吟良久,卻是在一旁乾英英的服侍下,拿起了毛筆。

熟悉的虯勁鋒銳,剛毅如出鞘王權之劍般的瘦金體。

如今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書信的內容,竟也帶上了幾分似有似無的圓潤。

“吾弟青雀”

“太子殿下,成了!成了!這一窯成色極好!”

帝國大學藝術學院瓷器係。

隨著被煆燒到火紅的瓷器,在入水冷卻之後,帶著一陣陣還稍顯燙手的餘溫,在眾人麵前展露真顏。

李承乾看著這一套茶碗茶具,不由擦了一把額頭之上的汗水。

長出了一口氣。

“哈哈哈,瓷器之道當真神妙,若非有諸位幫忙,孤怕是幾年都不可能成功燒製出來這等良品”

他拿起冷卻之後的茶碗細細端詳良久,這才鄭重的將其放在了一旁王德手中的那個錦盒之中。

“連同那幅字,還有孤的書信,一並快馬送去長安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