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倒拔三國 > 0038 入室揚鞭止眾嘩

0038 入室揚鞭止眾嘩(1 / 1)

推荐阅读:

宛城,南陽縣郡治所在,荊州北麵門戶。

這南陽郡上接潁川,下接南郡,東為汝南、江夏,西隔漢中,四下裡巴山、武當山伏牛山、大彆山、漢水纏抱,居中乃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沃野。

前世時,淮西王慶造反,蔡京等一乾奸臣瞞著天子不報,直到王慶麾下大將劉敏占了宛城,兵鋒直指東京汴梁,這才遮瞞不住,奏過道君皇帝,派出蔡攸,童貫征討,卻吃智伯劉敏殺得大敗。

恰逢梁山招安一夥掃平了田虎,立刻令他馬不停蹄來打王慶。

魯達清晰記得,彼時正值七月暑天,大軍一路汗馬驅馳,半數兵馬都中了暑氣,困頓難前,隻得駐紮在一座方城山中,令安道全醫人、皇甫端醫馬,後來還是公孫勝看不下去,施展術法,把一座方城山都籠罩在陰雲涼風之中,人馬這才漸愈。

恰逢劉敏又來偷襲火攻,被宋江提前料中,四下埋伏,殺得劉敏兩萬多人馬折卻大半,隨後揮師全進,猛攻宛城六七日,這才克破。

那時之宛城,城垣堅固,恍若金湯,比之如今大不相同。

魯達“睹古思今”,不由歎息:若是當初劉敏鎮守的乃是如此城池,隻怕一日便要被俺們攻破。

宛城如今為黃巾軍所占,大白日城門緊閉,城上守軍望他人魁馬駿,歪著頭隻顧打量城池,都不安起來,有人便叫道:“那漢子,你是官兵的斥候麼?為何隻顧覷俺城池!”

魯達嗬嗬一笑,拋開雜念,高聲應道:“灑家不是官兵,乃是黃巾軍太平王,如今有萬千火急之事來此,可速叫趙弘、韓忠、孫仲三人來見!”

城上一乾黃巾麵麵相覷,都驚疑道:“俺們軍中何時冒出個太平王來?連大賢良師也隻自號將軍,難不成此人竟比大賢良師還要更大不成?”

隻是事雖難以置信,但魯達一身氣勢,著實壓人,那些黃巾眨巴著眼睛看他,隻覺此前所見渠帥,沒一個比此人還霸氣。

私下商議片刻,終究不敢怠慢,為首的頭目便叫道:“那勞駕等一等,俺們這就去稟報渠帥。”

此時趙弘、韓忠、孫仲三人正在城中飲酒,聞聽此事,都吃驚道:“我等亦久隨大賢良師,何曾聽過有什麼太平王?”

三個猜測一回,不得結果,但聽說對方乃是單身匹馬前來叩城,倒也不懼,當即令人去開門,引其入城來見。

不多時,城門打開,數十個守軍跑出來,亂糟糟道:“渠帥們請你進城說話。”

魯達見三人不肯來接,嗬嗬一笑,也看不出什麼喜怒,便隨著引路的黃巾小校,穿街過巷,徑直前往三人所在處。

一路他東張西望,隻見街上行人寥寥無幾,一派破敗蕭條之色,便問那小校道:“俺聽聞宛城也不是個小去處,如何這般慘淡?”

那小校苦笑道:“當初‘神上使’領著大夥兒起兵,提前漏了消息,城中大戶富豪,都逃去了襄陽一帶,後來官兵來打,宛城失守,官兵大殺一遭,不拘是不是黃巾,都做反賊看待。前月渠帥們領俺們回來時,城中比現在還要殘破許多哩。”

魯達暗自點頭,心道這便是了,灑家還說如何張曼成尚且遭人打跑,他三個反能輕鬆重占此城,大抵是官兵屠城後急著追殺黃巾大部,不曾再加設防。

一時有些齒冷,覺得你打黃巾軍便打黃巾軍,胡亂牽連百姓不免可惡,雖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但即便王慶這等反賊、童貫這等奸臣,也不曾把百姓趕儘殺絕般屠戮。

正想之間,地頭已到,卻是此前的縣衙所在,如今為趙弘三個所據,做了渠帥府。

府邸內外,也有不少黃巾,披甲持刀,看來當屬三人麾下親信銳士,其中有一人喝道:“這便是什麼太平王?三位渠帥等候已久,下馬去拜見吧。”

那領魯達前來的黃巾小校也低聲道:“且請下馬。”

魯達卻是恍若未聞,輕輕一踢馬腹,太平仿佛跳舞一般,高抬腿上階邁檻,揚長直入。

府中守衛們頓時大怒,紛紛上前,口中罵罵咧咧,伸手要捉太平轡頭。

魯達雙目一瞪,喝道:“呔!都給灑家撒開!”

他這一吼,便是在空曠戰場上,也有炸雷之威,何況在這府邸門前,兩邊都是高牆回廊,那聲波滾滾震蕩,一眾護衛隻覺心口一空,仿佛深林中猛獸陡然來到麵前,都不由心慌意亂,下意識便自退後。

隨即把眼神掃過當場,那眼神仿佛能點穴一般,眾人都驚得愣定,無一個再敢上前。

這才輕哼一聲,打馬穿堂入室,待他走遠些,一乾護衛才回過神,紛紛驚呼道:“爺爺,哪裡撞出這般一個煞神?我等快快去保護三位渠帥。”

他眾人劈裡啪啦來追,卻作怪,魯達馬也不快,這乾人看似趕得急,卻沒一個能追上,他們不說自己膽小不敢上前,都大驚小怪叫道:“啊呀,這個煞神隻怕會縮地成寸的法術,不然俺們如何追不上他?”

縣衙後院,一株老高梧桐樹下,趙弘三人袒胸露腹,正喝冷酒消暑,麵前桌上,是切好的香瓜,三人眼神不時望向前堂方向,忽聽得蹄聲噔噔,由遠及近。

三個對視一眼,隻道酒喝多了生出幻覺,隨即便見一匹白馬映入眼簾。

馬上一條大漢,低了低頭,讓過後院的月門,那匹馬踢踏踢踏,直走到三人桌前停下,打個響鼻,低頭便啃桌上香瓜。

似這般騎馬直闖後院,可謂無禮之極,三人反應過來,呼的立起,正待發作,便見馬上大漢居高臨下,仿佛看死人般盯著三人,冷冷道:“你這三個撮鳥,便是曼成兄弟麾下三個小渠帥?”

張曼成三十餘歲年紀,在黃巾中威望極高,魯達如今身體年輕的緊,望著不過二十上下,但他這一聲“曼成兄弟”出口,張弘三人竟有理所應當之感。

魯達不待他三人有反應,緊追著問一句:“地公將軍被官兵圍困在陽城,你三個撮鳥,知也不知?”

三人麵麵相覷,韓忠忽然叫道:“你這廝卻是誰?俺們跟隨大賢良師多年,不曾聽說有個太平王。”

魯達淡淡道:“不知也不怪伱,大賢良師令某統帥天下黃巾,故此號為太平王,地公、人公兩位將軍,如今都已承認了灑家位份,你們若不信,認得它麼?”

他伸手拍了拍太平的脖子。

三人凝視太平片刻,低聲驚呼道:“大賢良師的坐騎……太平!”

魯達又道:“既識太平,當也認得此劍。”說著腰間一拍,三人目光隨著看來,又是一驚:“雷公劍?”

魯達點一點頭,懷裡摸出個油紙包,打開來,裡麵正是張角寫給渠帥們的書信,遞了過去,三人吞口唾沫,趙弘伸手接過,草草看了一遍,神色大變,韓忠、孫仲連忙接過去看。

趙弘震驚道:“大賢良師……歸天了?你真是黃天派下界的神將?”

魯達道:“天上之事,不宜與爾等多說,總之如今冀州官兵,皆為吾敗,此番南行,隻為帶地公將軍及汝等回太行山彙合,再謀大舉。”

趙弘、孫仲皺起眉毛,默默無言,韓忠卻叫道:“不行,我瞧這法子不妥!”

這正是:

分家容易合家難,叵測人心早洞觀。做慣雞頭厭鳳尾,雷公一怒劍光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