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錚連著幾日登了孫正家的大門。
東宮內,李慎收到消息後冷笑不止:“他想做什麼?”
宿醉醒來後的朱雲想起自己暈倒之前魏錚的所作所為,心裡正覺得十分氣憤,聽見李慎這話,立時道:“下官就覺得魏錚不安好心。”
“哦?”李慎饒有興致地詢問朱雲:“說說你的看法。”
朱雲義憤填膺地說道:“陸禮剛死,他就從西北趕了過來,可見心裡還是想著陸禮這個舊主人的。”
李慎就是在懷疑魏錚不懷好意。
孫正是他手底下最受器重的大將,若是沒有孫正的扶持,他怎麼可能壓得陸禮喘息不得,最後還將陸禮斬於馬下?
所以,李慎不允許任何人從他手裡將孫正搶走。
隻是魏錚在李慎眼裡也是一員可以好好利用的良將。
不到萬不得已,李慎不想與魏錚撕破臉皮。
思來想去,李慎便道:“我知曉了,一會兒我會派人去孫正府裡打聽情況,你不用擔心。”
朱雲當然不擔心,他相信以李慎的手段能讓魏錚叫苦不迭。
隻是李慎總是存在要收用魏錚的心思。
朱雲不願將心腹一位拱手讓出,思來想去還是決心要害一害魏錚。
所以他便對李慎說:“下官聽說魏錚蠢蠢欲動,還打著要為陸禮複仇的名號,三番五次地打擾孫大人。”
朱雲自己也看不起孫正,總覺得孫正是個隻有清高,沒有本事的文人。
沒想到孫正會扶持著殿下一路往上爬。
陸禮已死,眼瞧著這帝王之位已被殿下牢牢地攥在了手心。
朱雲也很高興,行事之間多有囂張跋扈之意。
李慎不喜歡下屬懷疑他的決定。
隻是朱雲一向對他忠心耿耿,他也不願將話說的太難聽,以至於傷了朱雲的心。
“我知曉了。”李慎凝視著朱雲,眸色裡充滿了警告。
見狀,朱雲也不再言語,隻歎道:“殿下,下官是一心為了您好,再沒有彆的私心的。”
“你以為我不知曉嗎?”李慎還是笑,隻是那笑意卻不達眼底。
見狀,朱雲不再多話,李慎也懶得再搭理他。
魏錚頻繁登門,孫正心裡感到十分奇怪。
一來他與魏錚並沒有什麼交情,實在不知曉魏錚為何登門。
二來,孫正已是李慎手底下的人了,不可能再去事彆的主子。
孫正在心裡猜測著,難道魏錚自己想稱帝?
可這滿天下的藩王裡,沒有一個人比李慎更名正言順的。
魏錚這麼做,等於以卵擊石。
所以孫正麵對魏錚的時候總是一副不假辭色的模樣。
而魏錚也沒有露出什麼氣餒之意,隻道:“孫大人可否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
孫正問:“你要解釋什麼?”
魏錚拿出了懷裡的書信,隻道:“孫大人一看便知。”
孫正起先還不相信魏錚的話語,可看了那書信,卻立時從團凳裡起了身。
他矍鑠的眸子裡滿是震驚,整個人微微發著抖,不可置信地望向魏錚。
魏錚冷笑道:“我剛知曉李慎與韃靼們私通的時候,也是像孫大人這麼震驚。”
孫正注視著魏錚,半晌才從唇舌間擠出一句:“你不是在騙老夫的吧?”
魏錚也想過孫正可能不相信他的話。
所以他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隻見魏錚從懷裡拿出了另一封書信,隻道:“這是西北大將軍留下的絕筆,孫大人想必聽聞了我父親慘死一事。”
孫正與魏忠曾經有些交情,這才是他沒有將魏錚趕走的原因。
他歎息了一聲,道:“給我些時間,我要親自寫一封信去西北,好好問問他們。”
魏錚點點頭。
他並不心急,畢竟這事不是他憑空捏造出來陷害李慎的。
魏錚離去後,孫正立時給遠在西北的親信寫信。
孫正的親信在西北還算廣有人脈,這些年更是沒少與孫正通信。
過了小半個月,西北來的信件快馬加鞭地送到了孫家府裡。
孫正收到了親信寄來的信件後,才徹底死了心。
他不敢相信李慎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之事。
可事實擺在他眼前,他又不得不相信。
悲憤之下,孫正立時下帖子請魏錚過來詳敘。
魏錚早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
孫正麵貌慘白地凝視著眼前的魏錚,挫敗地問:“西北的百姓們傷亡如何?”
孫正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絕不允許百姓們被韃靼人肆意淩辱。
魏錚為了激起他心裡的怒意,隻道:“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一言難以蔽之。”
話音甫落,孫正手裡的茶盞砸碎在了地上。
“都是老夫的錯,老夫助紂為虐。”
孫正傷心之餘,魏錚卻歎道:“先生不必苛責自己,在我知曉李慎做出如此人神共憤的醜事後,我也痛恨著自己曾經追隨過他。”
孫正怎麼可能還願意繼續追隨李慎。
若是讓這麼不擇手段的人登上帝王之位,將來不知百姓們要落得如此下場。
孫正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是我不好,我跟隨著李慎,還害死了陸禮。”
當初孫正也曾在李慎與陸禮之間搖擺不定過,隻是最後李慎卻拿捏住了他的夫人。
最後孫正成為了李慎的下屬。
隻是如今他不願意再為李慎賣命了。
“你的意思是,魏忠的死也與李慎脫不了關係?”
麵對好友的死亡,孫正十分痛心。
魏錚笑道:“為人子者,必須要為父親報仇,那些韃靼人已經被我殺死,如今隻剩下了幕後真凶李慎了。”
魏錚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直接與孫正如此說道。
孫正聽後沉默了許久。
他歎道:“本以為李慎是個明君,沒想到他卻比死去的陸禮還要不堪,我們大雍朝難道真的要落入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狀況了嗎?”
魏錚沒有多說些什麼,他不想在孫正跟前露出什麼野心來。
片刻後,孫正便辭彆了魏錚。
“我知曉了,你先走吧,這件事我一定會給你個交代。”
孫正還卸下了自己的官印,隻道:“因我一人的緣故害了西北這麼多的百姓們,我無顏再做官,待此間事了,我就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