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 第787章 醫院要抗震9級

第787章 醫院要抗震9級(1 / 1)

推荐阅读:

姚廳長人都傻了,眨著眼睛懵逼道:

“有,我們北河省邢台地區的確有一個隆僥縣,是五代時期後周兩位皇帝郭威、柴榮的故鄉,全縣總麵積大約不到800平方公裡,22個公社,人口25萬左右。”

林三七豎起了一個大拇指,讚揚道:

“姚廳長,看來你對北河省下麵縣市的情況了解很透澈,這就好。

這樣,我再給你一個優惠政策,我個人出資,在隆僥縣建一所縣醫院,規模要大,病床數要達到500張以上。

另外,22個公社,每個公社我援建一所小學,一所中學,一所衛生院,全縣我再援建兩所高中。

隆僥縣所有醫院和學校,全部要求用鋼筋水泥現澆,要求是能抵禦起碼8級地震,如果姚廳長能幫我親自盯著建築工程,我就個人掏1500萬給你們。”

林三七這是學習了後世的經驗,將醫院和學校建成“避災中心”,讓災民有一個救治的地方。

嘶~~~

現場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私人掏一千五百萬人民幣,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場這麼多廳長,一個月工資也就兩百多元而己,這一千多萬,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就連沈國明也是驚訝看向這個乾兒子。

他是知道林三七出手大方的,但這人也有一個缺點,就是死要錢,從來不會白給。

結果今天怎麼會突然無緣無故就給一個八杆子都打不著的隆僥縣一千多萬,又是建醫院又是造學校的,這是神經了?

還是說林家跟李唐皇室一樣,祖籍都是隆僥縣的?

姚廳長腦子也在飛快運轉,快速思索著,聽這林三七的口氣,似乎這隆僥縣會有什麼天災人禍發生?

京廣鐵路以東、邢台專區東北部,也就是隆僥縣一帶,是自然形成的一片窪地,也是海河流域第一大蓄滯洪區、全國第三大蓄滯洪區。

主要用於滯蓄滏陽河流域洪水,是海河流域的關鍵防洪工程。

可是要說隆僥縣發大水了,不管你是醫院還是學校,最後還不是一泡水給淹沒了,那有必要建得那麼好嗎?

鋼筋水泥建一所抗震8級的學校,這代價完全可以建三、四所普通學校了,也沒聽說過全國哪所學校建得這麼奢侈的。

姚廳長不知道的是,邢台大地震的震中,就在這個隆僥縣,66年這裡也是最慘的地方。

姚廳長想不通,但他是一個果斷的人,反正這錢是給北河省的,肉爛了也在他北河省的鍋裡。

於是他趕緊點頭感謝,將事情敲定道:

“好,林專員,你放心,邢台地區和隆僥縣所有醫院工程,我會每個月向寶安縣彙報,保證每一分錢都落實到工程中去,絕不挪作他用。

另外,林院長捐獻的學校,我回去就跟省裡彙報,然後讓教育部門馬上聯係林專員,同時我個人也會監督整個工程,保證專款專用。”

林三七重重點頭:“姚廳長,那就拜托了。”

姚廳長連連擺手:

“林專員一片赤誠之心,應該感謝的是我們北河人民,你放心,等學校和醫院落成之日,我們一定邀請林專員親自去剪彩視察。”

林三七這時候也看向了雲楠的趙廳長幾人:

“老趙,怎麼樣,剛剛被我點名的其他幾個地區,享受到的政策跟北河省一樣。醫院由我們寶安縣出資,學校由我私人出資。

我就兩個要求,一個是一定要專款專用,另外一個就是要保證工程質量,我希望過20年、30年,這些建築還是當地最牢固的。”

幾個廳長一聽,也是連連保證。

林三七此時腦海裡又閃現了08年川省大地震時,桑棗中學2300名全校師生零傷亡。

校長葉誌平配享太廟。

同時林三七也懷疑,葉校長估計也是一個穿越者,否則他不會學校一有錢就加固校舍,年年搞地震演練。

沈國明這時候開始唱起了黑臉。

“剛剛林專員的兩點要求,也是我們寶安縣的兩點要求,一個是保質保量,一個是專款專用,這兩點非常重要。

因為資金給你們,我們也怕你們這幾位弱勢廳長守不住這錢。

到時領導一聲令下,你們能反抗嗎?恐怕也隻能眼睜睜看著。

所以在這裡,我們會給你們一個尚方寶劍。

幾位廳長回去以後,一定要跟你們的領導說清楚,這錢絕對不能挪用。

隻要挪用一次,那就是失去了信用,那麼後續寶安縣將不會再支援你們所在省。”

趙廳長突然打斷道:

“等等,老沈,你是說這錢不是一次性的?以後還有?”

沈國明笑嗬嗬道:

“有,年年都會有,我們寶安縣已經得到了領導的同意,將來寶安縣將對口支援全國所有省市衛生係統。

將來有什麼好的藥物、好的醫療設備,包括醫務人中培訓,醫院改擴建,都有我們寶安縣負責對口支援。

但我們寶安縣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們的支援肯定比國家投入要多,但我們的審核也是非常嚴格的,包括事後的驗收,評估都非常嚴格。

所以地方要坑我們,也隻能坑一次,坑過一次,那一切皆休。

大家回去一定要提醒領導,眼光要長遠,要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權放在第一位,像我們這樣的土財主可不多了,不能坑我們的錢啊。”

哈哈哈~~~

眾人都大笑了起來。

能當上廳長的,沒有一個不是人精,此時大夥兒心中都在想,衛生係統應該搞點什麼有利於衛生係統發展的項目出來,好跟寶安縣要錢。

以前要錢,都是“跑部進京”,以後要錢,看來是“跑步寶安縣”了。

林三七看了看手表,這才笑道:

“行了,時間差不多了,該吃晚飯了,咱們去看看食堂亂不亂。”

寶安縣不養閒人,所以寶安縣是沒有伺候人的服務人員。

尤其是這次培訓班兩千人,寶安縣除了提供住宿和食物外,其他所有一切都要學員自理。

萬幸這是六十年代,人人都有獨立的個性,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要幾十年後讓學員自我照顧,那就是世界大亂了。

林三七走進食堂的時候,就看到裡麵正熱火朝天。

食堂門口,管理學員培訓工作的沈秋水(沈國明的女兒)看到後,趕緊打招呼:

“林專員、沈主任。”

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林三七是領導卻不用遵守,於是笑嗬嗬道:

“大姐,沒出什麼亂子吧?”

“沒有,咱們的同誌素質都很高,而且剛剛已經排好班了,一個省負責一周的食堂後勤保潔等工作,剛好八個省輪過來,也就是兩個月。

我們開放了兩個大食堂,一樓二樓都是。食堂在平時打招乾淨後,當作自習室使用。

不過我還是擔心大鍋飯這些醫生們不會煮,所以特意從藥廠請了幾個食堂老師傅過來指導,目前看來沒有問題。林專員你看,已經出餐了。”

這次培訓采用的是自助餐製,這就比較簡單,省去了盛菜、打飯這個環節。

林三七大手一揮:“走,去瞧瞧菜的味道如何?”

沈秋水走在前麵帶路,來到食物區介紹道:

“我們這次準備了肉、魚、蛋、蔬菜、豆製品,每餐供應8道菜,另外主食、海鮮湯在這邊。”

林三七看到所有的飯菜全部都放在一個個大不鏽鋼桶裡麵,旁邊放著一個個大勺子。

誰要吃什麼菜,自己拿著勺子往不鏽鋼餐盤裡麵裝,裝多少隨意。

這種在後世食堂非常常見的一幕,在六十年代的國內卻是獨一份的,大家從來沒見過這麼豪橫的東道主。

林三七對菜品並不關心,他一直都在旁邊觀察這些學員們有沒有浪費。

讓他非常欣慰,沒有人跟餓死鬼一樣把飯菜堆得高高的,然後一路走一路撒。

吃完的學員去洗盤子的時候,盤子裡麵是乾乾淨淨,不要說沒有飯粒剩下,連一滴湯汁都沒有剩下。

沈秋水這時候輕輕碰了一下林三七,示意他往一個方向看。

林三七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端著裝滿食物的盤子,不小心失手掉在了地上,飯菜全撒了。

這時候他和幾個同伴正把地上的飯菜用手往盤裡裝,準備繼續吃。

還有一名女性同伴還拿出手絹把地上的汙漬清理乾淨,這才跟上夥伴們,一起到一個飯桌前。

林三七看得很仔細,那位中年男子跟同伴說說笑笑,夾起剛掉地上的食物津津有味吃了起來,絲毫沒有嫌臟倒掉,重新再打一份的樣子。

看到這裡,林三七已經徹底放心了。

他並不在乎食物是否浪費,但他最看重的是這批醫務人員的自律性,自律的人素質都不會差,也會願意去學習新知識。

這對全國推廣抗結核治療是最有利的因素。

醫學,靠的是人,而不是ai技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