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 第259章 購買第一代技術

第259章 購買第一代技術(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普通糧食種子第二代,第三代仍然可以當種糧,但無論是產量,還是抗旱抗蟲能力都不強。

這樣的糧食種子運回1960年,加上天災影響、缺少化肥農藥等多種不利因素,糧食產量並不會提高多少,了不起翻一倍,畝產也不過150斤左右。

所以想要提高產量,就必須用到高產的雜交種子,哪怕是轉基因種子都可以,人都要餓死了,你還管他健不健康?

但雜交種子的弊端是不能育種,種一季就要買一季的種子,這對緩解全國災情沒有絲毫的幫助。

可是單單靠林三七一個人在兩個時代之間不停穿越,不停運種子顯然也不可能,這是本“偽醫療文”,可不是“種田文”,醫療變成了農業建設?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雜交技術整個買走,讓1960年的農科專家們自己去研究雜交技術,然後大規模推廣,這樣才能緩解國內的糧食緊張。

林三七是知道曆史進程的,國內糧食緊缺可不止3年的問題,而是未來20年都緊張。

哪怕是改開以後,那些貧困地區吃不飽飯的還大有人在。

如果1960年的專家們能吃透雜交技術,再一代代研究下去,或許能在未來,讓我們國家的雜交技術遠遠領先於國外,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高科技拳頭產品,出口賺外彙呢。

要知道2023年,國內的雜交或轉基因技術是落後於國外的。

袁隆平老爺子一個人的貢獻,畢竟敵不過人家國外整個科研團隊每年幾十上百億美元的研究費用。

想到這裡,林三七更堅定了要購買“落後雜交技術”的決心。

葉國勇聽到林三七想要購買第一代雜交玉米技術,說實話真是滿腦袋問號。

“林老板,我沒有聽錯吧,你要購買第一代雜交玉米技術?這,這有什麼用啊?我跟你說,這第一代玉米產量隻有500公斤,這產量可不樂觀。

現在第三代技術普遍都已經達到畝產1000公斤以上了,達到1500公斤,2000公斤也並不少見,同樣一塊地產量相差一倍,我說你要第一代技術圖啥?”

尹漣漪也有些詫異,她是管財務的,知道現在公司賬上有幾個億的現金流,說明林三七根本不差錢。

這樣的有錢人哪怕對農業突然感興趣了,那肯定也是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呀。

哪怕是頭豬也知道,500公斤和1000公斤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那要這落後的一代技術乾嘛?有錢了開始飄了?於是趕緊勸阻道:

“對呀,你哪怕要技術嘛,也要高端點的技術呀,乾嘛要這過時20年的老技術?”

林三七心想,我也想要三代技術,畝產2000公斤誰不眼饞,可憐十三陵的農民畝產隻有70多斤。

可三代技術人家正靠這個賺錢,怎麼肯賣呢?

而且技術太先進,這裡麵有個“科技代差”。

拿到1960年,那個年代的農業專家未必看不懂,或者看懂了沒有相關儀器設備供實驗,那也是白搭。

所以拿這個時代最落後的雜交技術,送到1960年,足夠用了,而且還是妥妥的黑科技噢。

“是這樣的,葉總,我要這技術不是自己用,而是拿到貧困地區去使用。我實話實說,一年購買一次種糧,對於貧困人群來說成本還是太高,他們根本買不起。”

葉國勇心想,購買三代雜交種子,糧食成本是提高了,可產量也高呀,最終還是買合算,這小年輕咋不會算賬呢?

可他哪裡懂得林三七心裡的苦啊。

“所以我想買個第一代雜交技術,如果能自己生產種糧,那成本不就下來了嘛,也能惠及貧困人口,算是為社會做貢獻了。”

葉國勇還是摸不透林三七的思路,突然他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

“林老板,你不會是想買了一代雜交技術入門,然後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和實驗室,追趕三代,甚至四代技術吧?”

不是有句話嘛,不怕富二代吃喝玩樂,就怕富二代突然想創業。

年輕人喜歡易想天開,做項目沒有經過調研,最喜歡一拍腦袋然後拎著錢就往前衝,覺得錢可以搞定一切,最後虧得一塌糊塗。

在葉國勇看來,林三七這種小年輕就是想進軍種子產業了,否則為啥要買一代技術?

什麼買技術回去是為貧困戶服務,這種聖母言論對於商人來說,葉國勇半個字都不信。

年紀大的人嘛,都有些好為人師,尤其是熱情的東北老鄉,於是葉國勇好心勸道:

“我說林老板,如果你想加入做農業項目,做種子產品,我勸你還是三思而後行。不是我怕同行競爭,實在是這一行真的不賺錢。

不但不賺錢,前期的投入非常巨大,就我們豐收種子公司,一年的科研經費就達到了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一台儀器、一條生產線動不動就是幾百萬,上千萬,這個投入太巨大了。

投入巨大也算了,關鍵是現在國內相關種子公司眾多,競爭壓力大,高端的市場基本上都被國外壟斷。所以說農業這口飯啊,不好吃,你們年輕人乾啥不好,乾農業乾嘛噢。”

尹漣漪也是連連頭,心想哪怕你說要種藥材也比種糧食來得靠譜啊。

林三七有點小小尷尬,隻能嗬嗬笑著,但他心中打定的主意肯定是不會更改的。

“葉總,感謝你的提醒,但我的心意已決,哪怕這錢打了水漂也沒關係,反正我已經儘心儘力了。”

林三七說得悲壯,葉國勇是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國內還有什麼地方這麼貧窮,連種子都要用第一代技術,你真有需求,直接來買第三代技術多產點糧食不好嗎?

“葉總,是這樣的,不知道你們公司的第一代雜交技術能不能賣給我一份?如果能賣,咱們談談,如果你們不能賣,那我就去其他種子公司或者農科院找找。”

“賣,肯定能賣!”

葉國勇心想,真是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既然你自己執意要買,那豐收種子公司沒道理不賺這筆意外之財。

“不過林老板,麻煩你先在這裡坐一會兒,我去打個電話跟公司的高層商量一下,小張,來,給林老板和這位美女泡茶!”

“葉總你隨意,我先隨便看看……”

十多分鐘後,葉國勇就回來了,笑嗬嗬說道:

“林老板,我已經跟公司勾通過了,我們可以出售雜交玉米的第一代技術,所有資料都可以給你,甚至連實驗種子都有,不過這個價格嘛,需要500萬人民幣,嗬嗬……”

葉國勇覺得有點臉紅。

心想一個20年前的技術,不就是從電腦裡拷貝一些資料打印出來,再給一些玉米種子就要500萬元,不得不說自家公司太黑了。

林三七卻心想,哇,一個無數科研工作者花費無數經費和精力的科研成果,居然500萬元就賣了,這也太便宜了些。

用林三七的衡量標準,不就是兩三支野山參的錢嘛,灑灑水啦。

當然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因為他突然想到,1960年那邊除了玉米種子外,什麼技術都缺,既然價格不貴,何不打包都帶走一份?於是重新提議道:

“葉總,你看你們公司除了玉米種子外,還有小麥、水稻、土豆、紅薯、大豆、還有這種,是不是蔬菜種子?我也不要你們公司最先進的技術,全部都隻要第一代技術,你看是不是給個優惠的打包價?”

葉國勇心想,這小年輕看來是真瘋了,鐵了心要搞農業,偏偏還要了最落後的種子技術,這是準備虧到姥姥家呀。

便也不多勸,又重新去打了個電話,一口價,豐收公司的所有18個品種的第一代雜交技術,報價5000萬元。

最終雙方討價還價,以4000萬成交。

另外,豐收公司還贈送了林三七抗旱抗蟲雜交玉米種子5噸,小麥種子5噸,以及蔬菜種子若乾……

這筆交易豐收公司血賺,他們一年的利潤都沒有4000萬元,整個公司都哄動了。

而林三七也不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的思想也在慢慢轉變,心想自己賺了那麼多錢,哪怕回饋一點給國家也是應該。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交保護費。

隻要林三七的存在,於國於民有利,能不斷給1960年的國家帶來最先進的技術和物資,就沒有人會傷害他,甚至官方都願意配合他。

同樣道理,如果某個人能在2023年能從國外搞來真正的五軸機床、3n光刻機、第五代戰鬥機f-35等等全套設計圖紙等等。

你們猜國家是不是把他當特務一樣抓起來槍斃,還是當祖宗一樣好吃好喝供起來?

從豐收公司總部出來,尹漣漪還有點暈,原來準備買點糧食的,最後卻買了一個集裝箱的資料回去,花了整整4000萬元?

跟做夢一樣。

“林三七,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這些技術真的有用嗎?”

林三七卻是興高采烈,頭也不回說道: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對老百姓來說,吃飽飯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全他媽是扯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