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秦時明月之政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亂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亂(1 / 1)

推荐阅读:

這位精絕聖女一頭金發毫無一絲雜色,肌膚冷白,五官立體深邃,雙瞳翠綠瑩瑩,很是明亮,乃是一等一的美人。

此時看著年齡不過二八上下,可是身量已是頗為高挑,更難得的是方才一番言語,態度堅韌果敢,鏗鏘有力,有理有據。

在場眾人也有許多曾和秦人打過交道人,自然知道瑟薇嵐雅說的也確實有理。

樓蘭大祭司娜赫瑪拉表示認同:“尊貴的瑟薇嵐雅殿下說的有道理,秦人一向自傲,他們即便想要毀滅我們也絕不會毀掉他們大王的榮耀。”

赫延薩羅難兜也不再提出意見。

蘇伐疊最後下了定論:“兩位說的都有道理,大家是否還有什麼意見,如果沒有,那就這麼決定吧。”

這次終於沒有人再反對了。

既然下了決定,諸國首領也都各自回國準備,約定直接於樓蘭彙集,先行試探正在築城的秦人官員的態度,如果秦人允許,甚至歡迎諸國入秦上貢,那就應該問題不大,

然後共同朝貢大秦,去確定大秦那位天之子的態度,希望對方看不上西域這瑣碎之地。

並且諸國也約定,此次絕不許有任何人相互搗亂,拖後腿,否則所有人共擊之。

朝貢回來之前諸國不許任何人挑起紛爭,更不許搶劫他國使團,否則也是共擊之!

在絕對的威脅麵前,諸國也是難得的暫時團結試探一番,當然,如果真的打起來,那就肯定鳥獸散了,現在隻是為了了解虛實,自然勉強能團結一下。

這也怪不得西域諸國跟無頭蒼蠅一樣,他們這段時間確實收不到任何的消息。

畢竟大秦這麼大動靜打大月氏,短時間內自然也是沒有任何商隊敢再來往,畢竟河西走廊那是連通西域的必經之路。

即便是仗打完了,短時間內也沒有商隊敢去,鬼知道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如果全是散亂的月氏人,那如果看到東方麵孔,還不直接就殺呀。

而且先前做生意最多的,規模最大的也是大秦官方,是少府下麵的商隊,這段時間少府忙著處理大月氏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空去西域做生意?

再者說,少府也要配合馮承輝和呂蜴構建商貿秩序和規矩,在一切定好章程之前,也沒空做生意。

還有,大月氏是二道販子,本身許多商隊也隻是走到河西走廊就直接和月氏人交易了,現在大月氏都沒了,即便想要交易也找不到對象,新的交易對象還需要再慢慢尋找。

即便是尋找,也要風平浪靜了再去啊,現在去可就不是為了賺錢了,純粹是為了找刺激。

再者說,河西走廊築城轟轟烈烈,也不知道官府以後到底是什麼政策,現在還是先觀望觀望再說,萬一犯法可就死定了。

至於馮承輝和呂蜴,他們兩個現在天天忙的腳不沾地兒,哪有空搭理那些小國家?若是主動找上門兒還能談一談,讓他們主動派人去談,現在可沒空。

這就導致這段時間整個西域麵對秦國的變化,得不到任何消息,即便派出一些探子,也隻是看到大秦在轟轟烈烈的築城,他們靠近都不太敢,更沒有門路聯係到上層,這就更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消息了。

這陰差陽錯,西域諸國在極度恐懼之下,反而刺激的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隻能說緣分妙不可言。

且不說西域這邊兒的忙碌,嬴政現在也不知道這邊發生了這麼奇妙的事情,不過即便知道了也無所謂,這些小國本就不值一提,大月氏被徹底乾掉以後,對他們就已經注定將會擁有完全的掌控。

他們太弱小了,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

毀滅他們很簡單,但目的不是毀滅,是統治。

這也很簡單,勢力那麼多,太好分化控製了。

現在嬴政還是在將注意力放在中原。

趙楚魏三國,經過幾個月的不斷協商,最後還是確定自由原則。

那就是三方同時各自進攻,誰打下來的,就是誰的。

幾個月相當於協商了個屁。

不過這次就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打了,齊國可擋不住他們三國圍毆,在三國動手的同時,就要支援了,否則怕是齊國扛不住啊。

嬴政也在三國開始調兵的時候,給齊王建去了急信,齊王建大為驚恐,極為後怕,連忙派田單,即墨大夫各自整軍防備。

好不容易安下心來,才為之慶幸,果然啊!還是要和大秦交好啊!

秦王又給消息,又承諾派兵支援,這女兒真沒白嫁!

嫁兩個女兒是真不虧呀,秦王真是講究人!

當然,嬴政也給燕王喜去了信,說明趙國欲攻齊,而秦國會攻趙救齊,燕國也可以趁機攻趙奪回武遂。

嬴政很清楚,這個消息給了燕王喜,隻要有機會,燕王喜是必然出手的。

他就是這樣的人。

戰爭,又開始了。

趙國悍然出兵十萬攻向齊國高唐、博陵、聊城一線。

魏國出兵八萬攻向齊國無鹽。

楚幽王咬著牙出兵十五萬攻齊國梁關、城父,誓要將前年丟失之城池再奪回來!

繼位之後對外第一仗,不說能不能打的漂亮,起碼也要打出威風,拿下戰果。

即便齊國做了準備,可是齊國終究是不修武備,戰力低下,再說了,即便是整修武備也照樣不可能是三國之敵手,如今可是三麵狼煙。

不過這些年諸國連年紛爭,都是國力疲敝,死傷慘重,反而齊國沒什麼大的損失,麵對三國來勢洶洶之敵,齊王建儘起全國之兵,竟也號召起三十萬大軍。

不過依舊隻能苦苦支撐,畢竟戰力差太遠了,打仗這種事終究不是隻看人數的,武備荒馳的齊國士卒,可完全不是趙魏楚這些天天打仗的狠角色的對手,齊國形勢依舊危急。

就在三國打起來以後,嬴政掐著時間出手了。

拯救齊國不能慢,他是真頂不住。

可也不能太快,要等他們打起來,三國真切的投入戰場,才方便真的出手,而且諸國也能真正有損失。

現在出兵他們正好打的火熱,四國皆有損失,正是趁機得利的好時候。

這一次,要多得利一些才是,這可一年多沒占領城池了。

王翦早已經將大軍自濮陽移至桂陵,並且嬴政有所增兵,此時王翦親率五萬大軍直接進逼魏國大梁城,逼魏國撤兵。

另分兵三萬一路直取魏國中陽,以作日後滅魏之橋頭堡。

蒙武領兵八萬自晉陽出發,趁機攻取趙國狼孟,榆次。

張唐領兵五萬直取趙國鄴城,已然逼近邯鄲。

楊端和則是親率十萬大軍自上蔡直奔楚國繁陽而去。

如今的大秦即便四處出兵,依舊是遊刃有餘,完全沒有用出全力。

嬴政這一出手,諸國立時大駭。

秦軍在絕對力量之下,一路勢如破竹,數處戰略要地被直接拿下。

而且秦軍明顯是為了攻其必救,大軍在拿下城池後也不停休,直插諸國國都而來。

他們完全想不到秦國竟然突然發難,這不符合秦國的一貫作風啊。

你們秦國真就是大好人啊,對齊國這麼夠意思?

你這動靜也太大了,也太賣力了吧?

齊王嫁兩個女兒就這麼有用?

那也不對啊,楚國也嫁了兩個貴女啊!

但是這也沒辦法,這種情況,諸國也不可能不救啊。

若是頂得住秦國的攻勢,自然一切都好,可以咬著牙從齊國這裡找補,可是現在根本頂不住啊。

平日裡萎靡不振的齊國,現在也不知道怎麼突然就硬起來了,硬是扛住了三國的進攻,明明搖搖欲墜,可偏偏就是不倒。

趙悼襄王一麵令李牧南下去擋住狼孟的蒙武,一麵撤軍回援邯鄲,阻攔自鄴城北上的張唐。

魏景湣王也是急忙撤軍回防應對王翦。

唯獨楚幽王不是很急,楚國防禦力極強,而且壽春在腹地,秦國一時半會兒也攻不過去,但是趙魏兩國已經撤兵,齊國已經可以集中所有力量抵擋楚國,以楚國現在的力量也根本很難取得戰果。

而且楊端和乃是悍勇老將,也不能任由其順江而下,也隻好撤軍回援,全力抵禦秦國。

齊王建按照嬴政的要求,在諸國撤回的時候儘力襲擾,並且主動出擊奪回此次失去的城池。

原本齊王建沒這個心思和膽量,但是架不住嬴政的要求,咬著牙也就這麼乾了,反正有秦國撐腰,不怕。

至於燕王喜,這是個一向喜歡富貴險中求的家夥。

趁此良機,豈能不趁機想要收回武遂。

如今趙國被齊秦三麵進攻,應接不暇,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乾了!

雁春君在燕王喜手中還有用,而且燕王喜也知道,那種情況怪不得他,也已經做到最好了,所以隻罰了他一年食邑。

此次收回武遂以燕丹為首,雁春君為輔,領兵十五萬悍然攻向武遂!

一時間在嬴政的規劃下,最慘的又成了趙國,被四麵圈踢。

這還沒完,嬴政給齊王建去信,讓他派人去邀請魏國一起攻楚,魏國隻要同意,秦國可以看在齊國的麵子上退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