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友對主角進入玄州之後的立場感到彆扭,因為我多次強調了董觀對“五帝苗裔”的看重,這讓主角現在的行徑,用該書友的話說,“很不舒服,就像是為了一己私利,出賣自己民族之人”。或許是我沒有把握好這個度吧。
但在描寫董觀在這一點的表現時,我心中其實是隱含褒讚之意的。但我應該沒有在文字中表現出這種立場傾向。董觀雖然是個必然會被主角打倒的存在,是亂世軍閥的典型,集大成的代表,但我不可能因此就將他寫得一無是處,甚至是個腦子缺根弦的笨蛋。能做到這樣的成就,他必然是做對了什麼,有其可取之處的。所以,無論董觀的出發點是什麼,能夠明確的知道“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這個核心問題,這都是他能有玄幽二州這片基業的原因。
我在這個時候描寫出這一點,還多次提及,又讓主角以異族混血的身份切入,從情感上,反倒顯得董觀成了“自己人”,主角成了聯合外人針對“自己人”的詭詐之徒。
如果讀者有這種情緒,我能理解,其中處理不當的地方,我真誠道歉。我再說說為什麼要如此做。首先,大家應該也都看出來了,這個異世界,可以看做真實界的異界重構。那麼,無論是客觀現實,還是書中故事的劇情自洽,我現在故事涉及的這個,都回避不了的問題。而為了本書的安全,我會儘量少寫,甚至不明確寫出主角在這種民zu問題上的立場傾向,我甚至會避免這兩個詞語在正文中出現。主角隻會去做出一個個結果,並阻止一個個他不想看到的路線出現。
主角這次北上,其實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
一個顯而易見,是董觀。一個我沒有明說,但從主角選擇切入的身份,你們應該就能知道,那就是信奉蒼狼天的子民。
你們試想一下,當主角以現在這個身份席卷玄幽二州,成為董觀敵對勢力,兩者如天雷地火般碰撞在一起。對董觀來說,不管什麼結局,他都將再不能凝出打向元州的一拳。而對信奉蒼狼天的子民來說,結局難道就好嗎?隻會更慘!主角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從紮絡口中第一次聽到“蒼狼天”之後,耿煊就知道,相較於董觀,這才是玄幽二州最棘手,最大的隱患。而且,董觀除了一開始進行了殘酷的、徹底的、針鋒相對式的鎮壓,在發現根本無法根除,還會對自己造成持續的放血損耗之後,他就改變了打壓的方式,減輕了力度,並允許他們以奴仆、婢女、以及紮絡這種仆從的身份,在他的體係內分一杯羹。或許,他自認為這樣的力度已經足夠。在他活著的時候,在他對玄幽二州還有掌控力的時候,他也應該能壓製得住。但這其實已經給了蒼狼天子民巨大的發展機會。他們得到了完整的修煉體係(紮絡這些群體),長時間與更先進的文明深度互通(以奴仆婢女的方式),白瑪的父親,身為一族之長,為什麼要把唯一的女兒送到董觀的床上,難道就隻是為了其被董觀享用後,能賞自己三瓜兩棗嗎?稍稍換個角度去理解,這算不算低文明對高文明的“留學進修”呢?董觀會死,董觀的勢力會消亡,可這些蒼狼天子民因此而得到的滋養和進步,卻不會,且在時時刻刻的發生著。他們現在或許還很弱,還並不強大。他們或許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在做什麼,隻是生存的本能,讓他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可等他們強大了以後呢?完全消化了從董觀體係內汲取到的養分之後呢?隻要這遍布玄幽二州的部落之中,有一個人意識到,並如當年的董觀一般,完成一統玄幽二州的事業……第一例的出現,是最艱難的,有了董觀這樣的先例,後來者隻需要效仿就可以了,阻力必然會小好多。
這種情況真的出現,那就不再是董觀第二,而是很可能讓玄幽二州徹底從“九州”之中扣去,讓“九州”變“七州”。所以,主角要趁這個真正的“惡獸”蘇醒,並覺醒自我之前,將其提前激活,並令其在幼生期,甚至是“早產期”就對上完全體的董觀,讓他們互相碰撞,互相消耗,徹底掐死其未來威脅。
還是那句話,為了本書的安全,這些考慮,正文裡都是不會說的,主角隻會去做。如果,還是有讀者感到彆扭,那我真心請教,你們能否給我提供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最安全的寫法,其實就是壓根不寫外麵的事,隻寫九州內部,全書從頭到尾窩裡鬥,讓讀者根本不用去考慮這樣的問題,這才是最明智,最安全的,可因為本書最初的立意就在那裡,我如果回避,後麵的劇情根本無法展開。
……
撲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