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從滿眼紅名開始 > 第253章 爛尾工程,細化分工

第253章 爛尾工程,細化分工(1 / 1)

推荐阅读:

“這……這怎麼可能!”

聽了耿煊的話,感覺這世界都變得荒誕起來的郭子安,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放自己的五官。

嘴裡不停的,反複的念道的,似乎在抗拒接受這個信息的真實性。

耿煊看著下麵那被人力改變的山河地貌,心中震動,一點不比郭子安更小。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耿煊輕聲道。

然後,不待郭子安回答,他便自顧自的輕聲講述了起來。

他講的,當然就是賀天睿的故事。

此人出生在元京,當其出生時,元帝還在。

可就在同一年,元帝死了。

然後,天下大亂。

對賀天睿來說,名為“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人生主線副本正式開啟。

然後,在人生的下半頁,他找到了自己的“應許之地”。

通過長達數十年的默默做功,憑一己之力,在赤烏山中挖出了一條長長的隧洞,並在九十二歲那年,帶著數萬人與他一起遷入其中。

從此,成功遠離了亂世紛擾的他,不僅完美通關了人生主線,還對其豎起了中指。

並按照自己的意願,給這個小小的新世界“立法”。

封閉隧洞,斷絕內外,禁絕修煉……

七年後,一個和平、安寧、遠離亂世紛爭的新世界在他的改造下初具雛形。

賀天睿也在那一年,溘然長逝,壽終正寢。

享年九十九歲。

從賀天睿去世到如今,經曆了短暫的、虛假的繁榮之後,與外界隔絕的小世界,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無可挽回的衰退。

人口從鼎盛時期的數萬人降低到現在的七千多人,且退化到了半野人的狀態。

但這卻並不妨礙一代又一代的傳唱他,緬懷他。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他走後,小世界一路衰退到現在這般局麵,都是因為再沒出現一個如他一般的人物。

不然,再現當年的輝煌,不過是分分鐘的事。

耿煊用平靜的語氣講述完這一切,目光則看著遠處,那讓洙水兩岸數百萬人失了生計的災難現場——

今日之前,所有人都以為是天災,現在才發現,居然是人禍。

說完賀天睿的故事後,心中激蕩的情緒也平複下來的耿煊沒有再說話。

“……”郭子安同樣沒有說話。

好一陣沉默之後,他才澀聲道:

“幫主您怎麼肯定,這一定就是他做的呢?有沒有可能另有其人?”

耿煊不答反問道:

“為什麼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出手判斷其師承來曆?難道就不擔心看走眼嗎?”

“這能一樣嗎?”郭子安愕然。

“當然……至少,對我來說,這是一樣的。”

說著,耿煊伸腳跺了跺腳下岩石,道:

“這裡,和那條隧洞,便出自同一人手筆。

那隧洞是賀天睿挖的,已是確鑿無疑之事。

那這是誰做下的,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疑問。”

“……”

因為甲等於乙,乙等於丙,所以甲等於丙。

這簡單到無懈可擊的推理,讓郭子安難以反駁。

不過,他還是做了最後的“掙紮”。

“還是有問題,按照您所說,賀天睿帶人遷入赤烏山深處的盆地,是他九十二歲那年。

而他是元帝崩逝的那年出生的,也就是說,他帶人遷入的時間,是471年前。

而七年後他就死了,也就是說,他最晚能動手腳的時間,是464年前。

可我查閱各家相關資料時,對於這導致洙水斷流的山體坍塌發生的時間,是距今397年前。

也就是說,這山體坍塌的時間,是在賀天睿死去六十七年之後。

……他總不可能是假死吧?

而且,便是五境圓滿,無災無病,最多也不過一百二三十歲的壽命,沒聽說有能活到一百六十多歲的。”

耿煊道:“很簡單,這是個爛尾工程。”

“啊?”郭子安瞪大了眼睛。

“他或許是低估了此事的難度。

更可能是,他決定做這事的時候,年紀已經太大,精力不濟,隻能做到那一步。

……但這個‘工程’的特殊性在於,他隻要成功開了個頭,並將其做到一定程度,他就會多一個特彆的助手。

即便是他忽然死掉,這‘工程’的完成度也會在這特殊‘助手’的努力下,年複一年的增加。

直到,徹底完工。”耿煊如此道。

郭子安隻覺一道霹靂在腦海中出現,給了他巨大的震動,卻也帶來了“光明”,隻聽他喃喃道:

“雨季。”

在這山體坍塌的那一年,距離賀天睿身死,這裡又經曆六十七個雨季。

而最後那個雨季,本身也是百年難遇的“災難級”。

這些因素全部湊一起,轟的一下,災難爆發了。

“這……這……”

按理說,到這一步,所有的疑問,全都得到了解答,郭子安應該沒有疑惑了才對。

可他的心情,卻不僅沒有變得更加明朗,反而霧霾更深更重了。

若這一切都是賀天睿死前就基本預料到的情況,那……這人也太不可理喻了吧?

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信念,讓他在死亡的那一刻,都還要對這片大地,種下如此惡毒的“詛咒”?

想不通,完全想不通!

無法理解,根本無法理解!

到了最後,忍不住伸手撓頭的郭子安,已經是一臉的痛苦麵具。

耿煊見狀,沒有多說什麼,道:“咱們去另幾處看看。”

“好。”

很快,耿煊,郭子安一行人便離開了此地。

此後,他們又去另三處山體坍塌的位置進行了勘察。

站在最後一處山體坍塌處的山頂,一座如鏡麵一般的巨湖赫然已在腳下。

“走,咱們去那裡看看。”

交代一聲,耿煊率先朝山下急掠而去,很快就到了巨湖岸邊。

此後,一行人沿著巨湖轉了一圈。

找到了流出的,與月露原相通的河道。

說是河道,其實就是個相對其他區域,更加低矮的缺口。

水麵很寬,左右泛濫。

水勢一邊往下,一邊向著兩側低矮的密林漫灌。

除了這條河道,耿煊等人還探索到了另幾條將來水彙入巨湖的上遊河道。

其中一條,在看到的第一眼,耿煊就憑著強大的空間感知,確認其就是與近百裡外的前哨營地相通的那條。

一開始,耿煊還遷就著郭子安的腳程。

後來,想要趁這機會儘量多實地探察一下的耿煊乾脆將他們全都扔下,獨自繞湖勘探了起來。

且為了確認工程的可行性,還沿著各條河道的上下進行了探索。

等心中大概有數,重新返回古河道淤塞段,與郭子安等人重新彙合之時,天色不知不覺間,已經變得有些灰蒙蒙的。

耿煊這才發現,太陽已經大半沒入了群山之下。

……

耿煊、郭子安一行人返回營地之時,發現營地內人頭攢動,熱鬨至極,也混亂至極。

親自帶著耿煊找到郭子安一行人便立刻返回的羅青身周聚滿了人,一張嘴快速的張合著,有人從他身旁離開,卻有更多人湊到他身周。

雖然羅青已經在儘可能高效的處置各項事務,但等待他安排、處理的人和事,卻肉眼可見的“淤積”在了他的身周,且越“淤”越多。

耿煊見狀,心中搖了搖頭。

眼前這一幕,是在元京之時,他就已經設想到的場景。

唯一讓他有些驚訝的,是其到來的時間,比他預計的還要更早一些。

這和羅青本人的能力關係不大,這是原始而落後的管理體係,所必然產生的問題。

就在他心中感慨之時,見著他們回來的羅青立刻排開眾人,快速來到他身前。

“幫主,您回來了。”

“嗯,這營地怎麼這麼多人?……看著規模,不止四千啊!”耿煊問道。

羅青聞言,歎了口氣,道:

“除了您從盆地帶回來的一千七百多人,今日從清源集附近接來的近一千兩百人。

計聰他們也趕在這時候來湊熱鬨,直接帶了兩千多人過來!”

說到這裡,羅青忍不住撓了撓有些焦爛的額頭,苦笑道:

“現在,營地內聚集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七千人!

來源更是五花八門,單是如何安排他們今夜的住宿的問題,就差點讓我腦袋炸掉。”

耿煊將羅青的抱怨直接忽略,驚訝道:

“這就來了兩千多人?這麼多?……他們這態度,是不是太積極了一些?”

羅青點頭道:“是啊,他們的態度,可比我們原以為的積極多了。”

“為什麼?你知道原因嗎?”

“知道一些,不過,這事幫主您還是問計聰吧,我也是聽他說才反應過來。

他現在對這事,應該是最清楚的。”羅青看了看那聚在一起瞪著他安排的人群,有些歉意的道。

作為最早與“蘇瑞良”相處的之人,他對其做事風格更了解一些,確信自己隻要秉著效率優先的原則做事,就不會讓“蘇瑞良”感覺被冒犯。

“去吧……順便將計聰給我喚來。”

說著,耿煊對身旁的郭子安道:“你若有什麼事,也自去即可。”

很快,郭子安等人也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計聰領著一行十餘人從人群中擠出來,快步來到耿煊身前。

計聰向耿煊恭敬行禮。

“幫主。”

而跟在他身後的十餘人,則更是誇張,遠遠的就衝耿煊跪伏在地。

“他們是?”耿煊看向計聰。

從這些人身上散發的“波紋”,耿煊看出來,其中三人都有著煉髓初期的實力。

其他人雖然沒到煉髓層次,卻也都是資深煉骨的修為。

想到計聰此行任務,耿煊對他們的身份,已經隱隱有所猜測。

“他們都是南岑集周邊裡坊的坊主。”計聰道。

他的回答,證實了耿煊的猜想,但對他們一見麵就行如此大禮,耿煊還是感到有些驚訝。

或許,真如計聰所說,自己對取得萬人大會戰的自己在周邊的影響力,認知嚴重不足?

此外,還讓耿煊有些驚訝的,是南岑集周邊裡坊的數量。

若跪在地上的十四人都是坊主,這豈不是說,南岑集周邊裡坊的數量,比周邊隻有八家裡坊的康樂集多出了將近一倍?

計聰指了指旁邊一個房間,對耿煊道:“幫主,我先單獨向您彙報一下?”

耿煊點頭。

……

一刻鐘後,房間內。

聽計聰快速將此行大略講述了一遍之後,耿煊陷入了沉思之中。

計聰此行任務,出人預料的順利。

若非擔心營地進度跟不上,一次拉來太多人反而會有麻煩。

隻這一次,計聰就至少能拉來一萬人!

在這裡麵,“蘇瑞良”本身的威懾力,並非主要因素。

或者說,這個因素還來不及發揮作用,那些被他接觸過的裡坊,就立刻跪了。

而他們跪得如此乾脆的原因,也是此前被耿煊忽略掉的一點。

實在是他現在的做法,太合他們心意了。

幾乎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南岑集,是“北八集”中,最靠北,距離岑嶺最近的集市。

周邊裡坊“就食”的山林,自然也是周邊的山林。

而洙水古河道淤塞,對他們的影響,是最大的。

每年夏秋之季,特彆是秋季又是一年之中的“黃金季節”,是以山為食的各坊做出成果的時候。

可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與雨季重合。

而雨季結束後,泛濫的大河可不會立刻就變得安靜馴服,會會繼續肆掠咆哮好久才會消停。

南岑集周邊集市,在這方麵吃的苦頭是最多的。

原因就是洙水古河道淤塞,在這片區域形成了每年都會持續幾個月的大片水澤地帶。

若這些水澤地帶固定也就罷了,往後避開就是了。

偏偏這些水澤地帶每年幾乎都有變化。

去年沒水的地方,今年可能就淤了一大片水澤。

眼看著沒水的地方,一踩進去,很可能就是一片淤泥沼澤。

對周邊裡坊來說,這就是每年都會發作的,持續了數百年的“瘡口潰瘍”。

這都還是好的。

往更北邊,以及沿岑嶺東西走向的情況更糟。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南岑集以北,以及岑嶺東西走向上沒有更多的集市裡坊存在。

難道是這些山林不產獵物麼?

實在是每年雨季泛濫的雨水,讓這片區域根本沒有一處適合裡坊落腳的所在。

若耿煊真能將洙水古河道疏浚成功,對周邊裡坊來說,肉眼可見的好處,就是持續數百年的“潰瘍”將消失。

彆的不說,隻每年秋獵的收益,就會增長一大截。

而且,危險性還會降低許多。

隻這一點,就已經足夠這些裡坊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了。

即便有心,可憑他們自己,根本不具備完成如此工程的能力。

現在,“蘇瑞良”要做這事,作為最直接的受益人,他們當然要鼎力支持。

何況,他們看到的,遠不止於此。

一旦他耿煊治水成功,南岑集以北,以及岑嶺東西走向更多的山林,將變得“溫順”下來。

這意味著,更多的山民,可以靠山為生。

這些地方,可以開辟出的更多裡坊!

南岑集周邊,現在蝟集了十四家裡坊,不是他們喜歡熱鬨愛紮堆。

這種情況,對所有裡坊來說,其實都是非常危險的。

稍不注意,就是波及所有裡坊的血戰。

也正因為都知道這一點,所有裡坊的話事人都表現得極為克製,寧願少“吃”一點,餓一點,也不敢做那率先打破和平的出頭鳥。

——一旦十四家裡坊發生混戰,哪些能夠笑到最後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率先挑動此事的,一定等不到那天。

這個時候,計聰的出現,簡直就是所有裡坊的救星。

為了避免有人私下與他見麵,許諾一些額外的東西,十四家裡坊的坊主一起拜見了他,開誠布公的袒露了這個隱憂。

並一起提出一個請求。

等治水成功,更多適宜狩獵的山林出現後,他們希望“蘇瑞良”能夠允許他們,遷移幾家裡坊過去定居紮根。

——基於最樸素的認知,既然這些新的山林是“蘇瑞良”治水之後出現的,那麼,“蘇瑞良”自然就是其擁有者。

若是“蘇瑞良”不具備守護這些財富的實力,那占了也就占了。

可實際的情況,讓他們每一個都拿出了最恭敬,最謙卑的態度。

完全明白了!

此前,是忽略了這一點。

現在,同樣也算是裡坊出身的耿煊,已經完全明白了這次治水所包含的另一重價值。

看著旁邊躍躍欲試,明顯有話想說的計聰,耿煊問:

“你還有什麼想法?”

計聰立刻道:“幫主,據我所知,從‘北八集’,到‘東五集’,到‘南四集’。

所有裡坊,無一例外,都有著與他們相似的困擾。

隻不過,程度深淺不同罷了。

您說,要是以治水成功後,這岑嶺一線新增的數百裡山林為餌。

能不能將這一百多家裡坊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主動求上門來?”

說到這裡,計聰目光灼灼的看向耿煊。

既然幫主已經透露,看中了這些裡坊能夠動員出數萬戰兵的潛力。

那他相信,自己的建議,幫主一定會動心。

見幫主挑眉思索,明顯心動的神情,計聰又道:

“裡坊有了,集市也不能少。

集市有了,各種行會自然也得跟著過來。

我相信,隻要放出風去,都不需要我們主動去找。

周邊集市,各家行會,還有其他勢力,就會主動找上門來,哭著求著要出人出力!”

“……”

聽了計聰的話,耿煊沒有立刻回複,而是盯著他仔細打量了他片刻。

直到其人臉上露出忐忑神情,他這才讚許道:“不錯!”

計聰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

與計聰的談話結束之後,見羅青,郭子安等人都在各種忙碌,耿煊也沒有去尋他們,隻是留話讓他們在將各種事情處置妥當之後再來見他。

然後便不理會因為忽然增至七千多人,變得亂糟糟的營地,徑直去了現在被“擠”到營地邊緣的帳篷區域。

這也是現在營地內少有的清靜之地。

進入一頂被羅青安排人特意收拾整理過,被他用作休憩之地的帳篷。

坐在軟絨的獸皮地毯上,手按在黃耳的腦袋上,大黃與另外幾犬也都黏糊的圍在他身邊。

另外,帳篷一角,三隻玄青海沙雕也都歇在一個架子上。

和大黃與八小不同,除非耿煊主動用“飛鷹術”馭使它們。

不然,它們並不會有事沒事就巴結的湊到他身邊。

它們平日裡,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而在耿煊身前不遠處,紮絡跪坐在那裡,繼續向神情悠閒的主人分享沙民,沙匪,以及其他發生在玄幽二州的有趣故事。

半靠在大黃身上的耿煊,聽著紮絡的講述,心思早就從身在的這處營地離開,而是馳騁在玄幽二州縱橫數千裡的廣袤大地之上。

時而在紮絡的言語帶動下,在一個又一個區域上空急速飛越。

時而因紮絡的某一句話,激起了某方麵的興趣,在某處特意停留,將其中麵目更仔細、更具體的呈現出來。

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得了他命令的羅青、郭子安、陳展、計聰、瞿慶豐五人這才在營帳外求見。

“好了,今天暫時就到這裡……你們都進來吧。”

耿煊打斷了紮絡的講述,讓五人入帳。

五人臉上,都帶著明顯的倦怠之色。

而其中,又屬羅青與郭子安最為明顯。

五人入帳後,耿煊也沒有與他們客套寒暄。

待他們在他身前地毯上盤腿坐下之後,耿煊看向羅青,問道:

“這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覺,很混亂吧?”

“……是。”羅青點頭。

頓了頓,他又道:“不過,這也是今天來的人太多,完全超出了預計之外,等後麵理順了,情況應該會好一些。”

耿煊搖頭道:

“理順?那你可有得理了。

現在才七千人,明天很可能就超過一萬人,十天後很可能就超過十萬人。

以你現在的做法,等工程完工的那天,都彆想理順。”

說到這裡,耿煊毫不留情,繼續對一臉苦相的羅青毒舌道:

“哦,不,我很懷疑,能不能等到工程完工的那天。”

“……”羅青張了張嘴,最終頹然道:

“是我能力不行,幫主您還是讓我給郭總工做助手吧。”

耿煊卻擺手道:“我說這話,可不是讓你撂挑子的……好了,現在說說我的考慮。”

羅青聞言,悄悄坐直了身子,其他人也都豎起了耳朵。

“整個工程,技術方麵,以郭子安為首,這都沒有疑問了吧?

設工程部,郭子安為工程部長,總管工程中一切與技術相關的事宜。”

耿煊不確定,此前有沒有“部長”這樣的稱謂。

他有考慮過,將之以“堂”為後綴,總管之人直接稱“堂主”即可。

這對此世之人來說,更容易理解和代入。

可對他就有些彆扭了。

最終,在為難自己與為難彆人之間,耿煊選擇讓自己舒服一點。

而且,左右不過是一個稱謂而已,即便以前沒有,現在這不就有了麼?

大家適應一下就好了嘛。

“項目部,則拆分為三個。

分彆為‘古河道疏浚項目部’,‘巨湖水庫項目部’,以及‘治水項目部’。”

幾人聞言,都驚訝的抬頭看向他。

耿煊看向羅青,道:

“‘古河道疏浚項目部’,專門負責洙水淤塞段的疏浚,以及堤岸防護,邊坡修築等相關工程。

這也是此前你與彭柯他們籌備的那一塊。

今後這個項目部還是由你負責,而彭柯,那些老師傅,以及來自五坊營地的六萬坊民,主要也都安置在你這項目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