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鬨大了(1 / 1)

推荐阅读:

成都和重慶,原本屬於滴滴霸占的地盤。

7月初,伴隨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大街小巷出現印有打的出行lo的出租車和專車。

打的出行這種雙線開戰一經展開,滴滴那邊什麼反應咱不知道,起碼挽救媒體於水火的效果倒是立竿見影。

這些起死回生媒體撓地一下就上勁兒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他們就知道這兩家肯定會打起來,之前那些報道隻不過是預言而已。

網上各種報道開始爭相出爐。

《打的出行,東西並進,這下真成了打滴出行》

《滴滴能否抗住打的進攻,專家有話說》

《打的市場後續發展推衍之我見》

《快的打車進入fz市場,易到麵臨史上最大危機》

《網約車三國大戰:啟幕》

無數關注這場打車大戰的網友們全部吸引過來,靜待事態的發展。

甚至有些網友在網上抱怨,什麼時候戰火蔓延到他們的地方,現在打車太貴了。

滬市,滴滴總部。

程唯已經沒有精力管什麼報道,他們的信息渠道遠比那些媒體記者快。

他現在領著高層管理召開電話會議,電話那邊是南京、合肥、成都和重慶等地城市經理。

“按照你倆這麼說,南京和合肥隻是陳默的虛張聲勢?”

“是的程總,南京這邊我派人去調研了下,打的出行的宣傳就持續一周就偃旗息鼓了,後續並沒有看什麼最新動作,而是我們這市場占有率,打的出行還不到20,不足為懼。”

“合肥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程總,我感覺對方雷聲大雨點小,我們兩地可能是對方佯攻的目標,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西邊的成都和重慶。”

成都城市經理,趕緊發言,“程總,這裡絕對是他們的主攻目標,先後好幾家原本跟我們合作的出租車公司被對方挖走了,我們派人問過了,給出的分成高於我們50,而且廣告喊出了半價打車的口號,更令人發指的是司機待遇不會克扣。

這樣此消彼長,我們根本扛不住,我需要總部授權跟其打價格戰,形成對衝,如果價格對等,這邊有希望把對方趕出去!”

“重慶+1、重慶+1!”

“好你們的信息我收到了,我們先討論下,一會等我電話”

電話掛斷,程唯帶著公司管理團隊成員,移步他們事先搭建的沙盤。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大家各自說下想法吧?”

其中一人說道,“這麼看來,打的出行玩的是聲東擊西那套,這倒是好辦,就像您之前說的他要戰,那便戰嘛,價格戰咱們也不是打不起,反正我們占據地利,對方隻是臨時占了先手,整體優勢在我!”

另一人提出異議,“我怎麼覺得其中有詐,這麼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打法,打的會這麼用?要知道對方背後可是站著一直以來以狡詐陰險著稱的陳默。

我反倒認為這是對方虛而實之,實而虛之的伎倆,表麵聲東擊西,實際弄假成真,假戲真做

等我們把重點資金砸進成都和重慶,人家反手不跟,然後來一記回馬槍。”

程唯聽到後,想著自己以前跟陳默打交道的風格,不禁認同地點了點頭,是這家夥能乾出來的事,行事風格往往出其不意,出其不意。

因此他順著對方的思路說道,“那你的意思,合肥和南京才是對方的主陣地,把咱們護城河先填平了?”

“我認為就是這樣!”

這時其他人有了不同的看法,“按照這麼說,那萬一人家預判了我們的預判,大巧不工,其實最終目標依舊是成都和重慶呢?”

“難道不可能是這兩塊地區都是對方佯攻的目標,對方直接偷家?要知道陳默此人之前可是玩這招的慣犯!”

“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實在不行那就甩開膀子,乾他娘的,直接對攻,我們也雙線並進,一路直至東北,另一路北上濟南、鄭州,咱們玩換家戰術!”

一時間,大家意見眾口不一,吵的不可開交。

而且令程唯頭疼的是,他覺得每個人說的都有幾分道理,後續發展都存在可能。

現在這個階段,或許從產品質量上滴滴比之打的上差了一些,但對方想要進攻,先天就處於弱勢,雙方資金體量差不多,整體來看是五五開的局麵。

可接下來比的就是,誰在單位時間內,手中籌碼消耗過快,那誰就會先出局。

萬一他戰略選擇錯誤,押錯了注,比如把資金砸進成都和重慶,結果發現隻是虛晃一槍,那這部分錢就相當於打了水漂。

等補貼活動結束,人家再回來繼續搞,你跟是不跟?

左邊?還是右邊?亦或是第三個戰場?

既然猶豫不決,那麼最佳的方案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先應對目前對方的手段,然後觀察下一步行動。

好在對方隻持續一周,如果是一個月,程唯還真沒勇氣跟。

一個小時後,程唯力排眾議,統一了意見,電話會議繼續,

“成都、重慶兩地,跟進對方價格戰,我們補貼做到比對方便宜1塊錢,對方不是活動持續1周麼?我們10天,給我把對方的聲勢壓下去,然後再探再報。”

“成都、重慶明白!”

“合肥和南京,你們兩家趕緊跟出租車公司溝通,分成在讓出去一成,先穩住合作關係,也是一樣,再探再報。”

“合肥和南京明白!”

不過光防守不進攻確實不妥,打的出行做了初一,那滴滴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過分吧。

程唯給眾人下令,集結兩路大軍,準備開始北伐!

隨後他把方案發給了小馬哥,立馬就得到了對方的大力支持。

“那幫搞網約車的太過分了,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

“車,用我們的;人,也是我們出的;這些互聯網的狗東西隻是做了個軟件,然後花點錢宣傳宣傳,就分走了五成,其實這些原本都是屬於我們的利益,哪有這種好事!”

“同意,再這麼放任不管,跟坐以待斃沒有區彆,最後他們動動手,我們跑斷腿,他們賺的盆滿缽滿,我們隻有仨瓜倆棗,這不成了臭要飯的?”

“不過我們現在力量有限,還需要尋找更多的盟友,把事情鬨大!”

“我們需要團結起來!”

“大家發揮各自力量互相聯係一下其他老板!然後咱們一起商量個行動章程出來”

隨後一個個微信群被快速建立起來,

幾天後,

“草,合肥、南京、成都、重慶這四地拒絕了我們的提議”

“人家有新合同,分成比我們要多,肯定不會乾這麼危險的事!”

“搞互聯網的心都黑,這是想玩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打壓一批的套路,我們不能中計!”

“他們現在不跟我們乾,等我們拿到想要的,讓他們悔死!”

“越這樣,才證明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跟下麵傳達下去,大家不能各掃門前雪,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隻要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就沒有乾不成的事!”

“欲戰從速,咱們趕緊把章程定下來”

隨著時間推移,一個行動計劃的草案在醞釀成型

當天晚上,

“頭兒,ssr級彆輿情,麻煩趕緊過來看下”

當張小龍接到段宏研的電話後,立馬向對方工作區域走去。

因為剛才他聽到對方話語中含有“ssr”和“趕緊”這兩個詞,一般這種情況,事情都不會小。

段宏研,人如其名,宏觀研判,目前是微信輿情監控中心負責人,曾是老板從小米帶過來,甚至據說是商河的老人,可以說是嫡係中的嫡係。

微信輿情監控中心說是部門,其實稱之為團隊更為準確,這個部門比較特殊。

特殊在於彼岸集團明麵的組織機構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隻有集團核心高層才知道的存在,屬於隱形部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據說剛有微信的時候,老板親自提議設立的特殊機構,命名為“天眼”。

那時候自己還沒來,目前歸自己直屬領導,特殊情況下可有權越過自己直接向老板單獨彙報。

微信成立之初的聊天記錄是存儲在彼岸的數據中心,但隨著這兩年億,規模越來越大。

用戶聊天的各種文字、圖片、視頻等數據成為了海量存儲,因此在用戶注冊數過億後就轉為放在了個人手機本地進行存儲。

彼岸數據中心隻會保存微信用戶近一個月的聊天記錄,用於微信雙端消息同步。

當然這樣會使用戶手機本地存儲變大,為此微信也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助手,把聊天內容進行選擇性備份並壓縮,存儲容量是未壓縮前的十分之一。

如果用戶打算換手機,也可能就會存在聊天記錄丟失的情況,助手還提供一鍵搬家功能。

後來彼岸雲出現,用戶還可以選擇上傳到雲端進行存儲,跟蘋果的cloud類似,但跟蘋果6元50gb月各種死貴的存儲價格不同,彼岸是免費的。

這些大數據對彼岸而言是個海量的寶藏,其中蘊含著無數用戶的衣食住行相關信息、商業機密、政策導向、甚至還有許多違法犯罪記錄潛藏其中。

這就是微信輿情監控中心,存在的意義,也是陳默命名為“天眼”的含義。

天眼團隊人數不多,雷打不動隻有31人,1個負責人30個乾活的,不進不出不升遷。

裡麵每名成員或許在技術上不是最好的,但絕對是忠誠度最高的,都是元老級員工,工號在前三百的那種,核心中的核心。

由於部門的特殊性,因此這些人的待遇是獨一檔,那就是隻要嘴巴緊覺悟高,這些員工屬於能安穩乾一輩子財富自由的那種,比公務員還鐵飯碗,誰家碰到困難,集團立馬解決的那種。

團隊內部一分為二,10人是屬於大數據分析工程師用於提取用戶畫像,投喂係統架構組進行機器學習進行迭代升級,分析目前用戶不同性彆、不同年齡段的各種特點,為後續彼岸產品迭代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和參考。

另外20人按照3:1再細分為審核組和複核組。

前者每天的內容就是審核分析微信各種聊天記錄數據。

這些數據是“天眼”係統每天在數以百億計的微信信息流中,通過智能語義分詞,篩選出命中敏感詞的相關條目,再按照輿情自動劃分成r、sr、ssr三級,對應個人相關、群體相關、彼岸利益相關。

一般r級不用處理,隻有sr及其以上級彆需要他們人工審核,進行分析,如果出現ssr級,段宏研會直接介入,酌情選擇是否實時向上彙報或越級彙報。

對外,分析是否存在例如賭博、毒品、恐怖主義等違法犯罪情況,視情況嚴重程度,主動或被動配合有關執法部門調取相應違法聊天記錄,有效打擊犯罪行為。

甚至過去兩年,還配合警察蜀黍提供聊天記錄信息,破獲了幾起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當然明麵上的說法是,彼岸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做好有關部門的小助手,警民魚水情的絕好案例。

至於淫穢內容,陳默一向是秉承不提倡不鼓勵的態度,老百姓業餘娛樂生活也比較乏味,這再禁了,也太可憐了,他是過來人,因此微信也貫徹自家老板的意誌保持“民不舉官不糾”的原則。

隻要暗自欣賞,或單向傳閱,沒問題,可如果發現有人過線,在群裡發這些內容直接屏蔽、封群、封號,視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畢竟微信可不想步快播的後塵,因為這點破事被上麵錘了。

對內,分析是否存在有損集團的商業內容,提前預知,提前預防。

複核組的內容就是對審核組的審核結果進行二次確認,確保不會出現紕漏,然後形成日報,每天上交,供張小龍或陳默查看。

其實複核組還有一個特殊且至關重要的sss級任務,那就是通過注冊的身份信息分析背後的能量,針對一些“特殊用戶群體”定向收集“關鍵信息”,比如誰嫖娼、誰吸毒、誰賭博、誰偷稅漏稅、誰出軌來誰出櫃、甚至誰是間諜

這些特殊群體覆蓋範圍包括:士工商和體壇娛樂圈(juan)

這是後續陳默依仗的“核平”手段之一

當然了作為老板,陳默的聊天記錄隻有超管權限進行查看,而這個名為suerad的賬號,隻有自己持有。

其實每家類似彼岸這樣的公司都有這種部門,彆看它們對外一個個宣稱,拍著胸脯保證,

我們不留存任何用戶隱私信息,這些記錄都存放在用戶終端

我們尊重用戶隱私,絕對不會侵犯和泄露任何用戶隱私信息吧啦吧啦

當然最猖獗的還得屬販賣身份證信息和手機號極其泛濫的三大

實際上用起用戶數據來一個比一個狠,無論國內外,比如一些特定區域禁止特斯拉駛入、比如令海外企業在國內建立數據中心,也是出於考量。

用戶其實也心知肚明,隻不過由於自身太渺小,影響不大,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

小企業感覺也沒必要,但一些中大型企業,就會要求員工上班時間在公司,禁止使用比如qq、微信等聊天軟件,甚至下班時間也強調禁止使用xx軟件聊公司業務。

這些企業,要麼有實力的自研的i軟件用於內部交流,要麼兩相其害取其輕使用sn,就是為了防止泄露商業機密給利益關聯方。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生活用qq、工作用sn這個說法興起的原因之一。

“天眼”所在地就在陳默所在頂層的下一層,跟天機閣同在一層。

到地方後,張小龍通過指紋和人臉識彆掃描,才進入內部。

幾分鐘後,他看著上麵的聊天內容,麵容逐漸嚴肅起來。

最近集團的重點在關注外賣和打車領域,因此“天眼”把相關敏感詞加入其中,現在看來果然發現了重要的輿情。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張小龍立馬做出了指示,“把這些聊天記錄中的重點提煉彙總下,然後發給老板,我現在去找他當麵彙報!”

段宏研:“明白!”

半個小時後。

在看完郵件裡的內容後,陳默喃喃自語,“沒想到還真被天機閣那幫人給不幸言中了”

旋即他看著張小龍,“這個信息非常重要,起碼給我們了應對的時間,乾得不錯!”

“接下來還有什麼我能做的麼?”

“先不用,太明顯反而不好,但我覺得確實可以大事化小”

待張小龍走後,陳默給王煒建打了一通電話,兩人聊了將近一個小時。

掛斷電話的兩個小時後,王煒建給打的出行的34座城市經理開了一次視頻會議

兩天後

某個群成員全是出租車企業老板的核心微信群。

“差不多了,就這樣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擇日不如撞日,要不明天吧!”

群主:“明天有的地區還需要聯係媒體、製作橫幅,太倉促了,後天吧,趁還有時間大家把話術和核心思想讓下麵人再鞏固一下,進行最後的部署和準備。

最後我再強調一遍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占據利益分配的主導權,讓這些網約車企業知道誰才是打車領域的老大,後天上午10點,大家統一行動!”

“哦了”“ok”“是”“好的”“收到”“沒問題”“你就瞧好吧”“隨時待命”

五花八門的回複開始刷屏

7月18日,曆史上的今天,是七七事變後的第11天。

程唯原本開著小車,聽著歌,往公司歡快地駛去,就在這時一個電話打破原本和諧的氛圍。

當他看到來電顯示,小馬哥,立馬一腳急刹車,把車靠邊停下,打著雙閃,接通了電話。

“不不會吧,咱華夏可是法治社會好好,我馬上處理,還有10分鐘到公司!”

下一刻程唯一腳油門,車輛直接原地起飛,貼地飛行,5分鐘殺到公司外30米處,沒敢靠近。

尼瑪,還是沒來得及

看著不遠處大廈樓下好像的哥在開會,打眼一看起碼數十人,其中有兩人手拉橫幅,“滴滴公司還我血汗錢”

外圍還有一些媒體在拍照,這一幕也引來周圍許多打工人和老百姓的圍觀,乍一看還以為哪個公司來這裡打卡團建呢。

程唯看著看著,腦門上的汗就冒出來了。

要不要報警,程唯想了想還是打算聊聊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彆給警察蜀黍添麻煩,畢竟把他們招來,這件事性質就變了。

就相當於兩個人打架,打不過就告老師,那就徹底把滴滴推向出租車公司的對立麵,成為死敵,以後還怎麼合作,如果真這麼做,那可是親者痛仇者快,估計陳默做夢都會笑醒。

滴滴公司處在這棟商務大廈13~16層,好在程唯知道這棟樓有個後門。

隨後偷感十足地迂回而去,心裡暗自祈禱,希望今天能平穩度過

不光是滬市,與此同時,杭州、廣州、深圳全國各地網約車辦公駐地樓下都在上演類似的場景。

就連福州的易到打車都沒有幸免,周航看著麵前這些義憤填膺的哥代表團,欲哭無淚,我也才剛來沒多久,我是無辜的,冤枉啊

而作為網約車三駕馬車之一的打的出行,由於地處京城要地,情況更為嚴峻。

要知道這裡的哥可是地地道道的京耶,啥沒見過,這要放在過去那都是皇城根下的人。

望京ho樓下聚集近百人,的哥代表群體聲討、打工人圍觀、媒體拍照,人聲鼎沸,那叫一熱鬨兒。

甚至ho大廈物業見勢不妙,趕緊加強了安保力量,起碼確保事態不會進一步激化。

就在這時,從裡麵出來一個人,當看清出來的是打的出行的ceo王煒建,記者手裡相機的快門都快按癟了。

隨後他們就見到王煒建笑容滿麵地把這些的哥代表們迎了進去,但門口的保安禁止他們這些記者進入,甚至拉起的警戒線把他們這些媒體記者隔離在外,瞧不見內裡發生了什麼。

不過這些媒體記者也沒走,畢竟熱鬨還沒看完,說不定一會的哥出來會爆料一些重磅新聞呢?萬一警車會過來呢?如果真抓走一批

彼岸、陳默、警察、網約車、聚眾抗議光這幾個關鍵字連在一起,隨便報道點啥都能恰飽飽。

再恰逢打車大戰剛擂響戰鼓這背景,光想想報道發出後萬眾矚目的場麵,這幫記者們就快顱內高潮了

隨後這幫記者把剛才收集的素材通過微信傳回公司,就開始嘰嘰喳喳猜測裡麵可能發生的情況

那狀態就像等待超市開門正在八卦的大媽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