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陳默進宮(1 / 1)

推荐阅读:

對於騰訊這個超巨規模的公司來說,投資像滴滴這種初創期的獨角獸企業,就像投資弟弟一樣。

根本不需要小馬哥親自出馬,一般一個投資總監就能搞定這種事情。

但今日不同以往,此次絕對不容有失,說不定一步慢步步慢,誰知道百度會不會捷足先登,橫刀奪愛。

在兩會期間,小馬哥一邊派人提前在滬市跟程唯接觸釋放善意,穩住對方,另一邊打探其他企業和資本有沒有人覬覦滴滴,好在沒有其他不長眼的存在。

因此會議結束第一時間,小馬哥馬不停蹄打飛的直奔滬市

而李彥洪則沒有坐自己的專車,而是打了個專車回去,這個專車名為易到專車

3月中旬,

有媒體爆料,繼阿裡投資快的打車之後,騰訊在秘密接觸滴滴打車

僅僅就在1天之後,騰訊官宣,滴滴打車接受其a輪融資,資金規模達到1500萬美元,比前段時間阿裡投資快的打車,還多出500萬。

而且一個前阿裡出身的創始團隊沒有找阿裡融資,卻接受了騰訊的投資,這種反差引起一些媒體的報道。

繼阿裡、騰訊之後,最後的一家的百度也不甘人後,發出自己的聲音。

幾天後,百度宣布,旗下糯米團新推出外賣業務,正式進軍國內外賣市場,同時宣布完成對國內打車界的鼻祖易到用車b輪融資,由百度領投、高通和寬帶資本跟投,融資金額為3000萬美元。

如果說整個2月的主角屬於彼岸,又是春網活動跟bat硬剛,首戰告捷成為無冕之王,又是青藤學院開學,聲勢一時無兩。

那3月份的主角,妥妥就是互聯網豪強的bat,雖然中間出現了照片時間的小插曲,但整體無傷大雅。

從企業整體布局層麵來看,這個月bat頻頻出手,不是這投資就是那收購,金額數千萬到上億不等,單位還是美元。

不約而同全部聚焦在打車、外賣這兩個的賽道。

這種局勢,令業內一些有經驗的媒體發現彼岸之前也深耕這兩個賽道,再結合它們之間過往種種恩怨。

此間情況,必有緣由!

他們能明顯感受到其中所蘊含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

就是退一萬步來說,沒有彼岸,光bat之前就有無數相愛相殺的先例。

這些搞媒體的直覺都非常敏銳,團購大戰塵埃落定,結果是bat三分天下笑到了最後,餘者皆為炮灰。

按照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的規律,接下來在打車和外賣領域未嘗不會爆發激烈的競爭。

打肯定是要打的,就是什麼時候打的問題了。

媒體就是吃流量這碗飯的,彆管真的假的有的沒的,隻要氣氛一烘托,節奏這麼一帶沒有的事情,也變成有的了。

就像前段時間小米和格力的c事件,真假重要麼?廣大網民相信才是最重要的。

許多媒體記者如遊魚出水,向著滬市、杭州、京城等地聚集,爭取得到諸如糯米、美團、餓了麼、快的、打的等企業第一手的資料。

隨著記者們兢兢業業地調查和訪問不斷深入,這些企業有關人員也很是配合,畢竟可以通過媒體這個媒介把自家企業曝光到廣大消費者麵前,這也屬於一種免費的推廣。

許多更加詳細信息開始被挖掘出來,包括不限於各企業創業團隊背景、目前規模、發展的規劃等等。

雖然各方還處於布局階段,但鼻子靈敏的媒體已經開始在各維度對各家進行剖析,甚至根據目前的實施發生的情況進行實力具象化的對比

有了這些念頭,一些媒體上心把目前市麵上的幾家投資機構一盤點,看著上麵的名單,倒吸一口涼氣。

先是打車領域:

比如滴滴打車創始團隊,程唯之前是阿裡鐵軍出身,且為最年輕的銷售經理;

快的創始團隊脫胎於土豆優酷合並後出走的前土豆高管;

易道用車的創始人周航更是了不得,之前是造音響的,一不小心為奧組委,國家大劇院,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提供服務。

反觀打的出行的創始人王煒建,傳統行業轉行,一個土老板

分析完打車,又分析外賣,就像遊戲數據一樣,從創始團隊背景、背後站著的金主實力、目前勢力規模等等方麵進行各種對比。

最終媒體得出一個一致的結論,就外賣來說彼岸旗下餓了麼占得先發優勢,單對單勝負在64開,如果對手聯合,勝算不大。

而打車領域則屬於群雄割據,涇渭分明。

京城:打的出行(彼岸)、易到專車(百度);

滬市:滴滴打車(騰訊)、大黃蜂打車(天使輪);

杭州:快的打車(阿裡)

每家都占據一塊地盤,勝負難料

媒體在興奮地爆料各種打探到的消息。

“團購大戰方歇,外賣大戰、打車大戰或將到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外賣打車領域沒有被資本青睞小企業,恐成炮灰”

“據美團內部人士爆料,美團也有進軍外賣計劃,團購王者能否繼續書寫傳奇”

“王興創業史的九敗一勝,一勝定乾坤,細數美團創始人的創業史”

“本報記者看到,阿裡老馬攜眾高管突然造訪理想國際大廈,新浪微博融資恐生變”

在傳統媒體還沉浸在315消費者晚會衍生出的各種報道時。

互聯網媒體從業者已經開始被這些大廠大佬們頻頻行動,有些亂花見入迷人眼的感覺,應接不暇。

但令這些媒體奇怪的是,bat鬨的正歡,彼岸卻突然悄無聲息,不知道在乾什麼。

好像從參加完兩會就消失了,陳默無比低調,一點不符合他的風格

陳默去哪了?

3月下旬的某天一大早,陽光明媚。

在跟京煙同名的行政機構大門,一輛黑色的奔馳s級商務車緩緩駛入其中。

而離老遠正好有個新京報資深記者撞見這一幕,而這輛車他不但認識,還知道,這不就是陳默的專屬座駕麼?

這是什麼情況?一家民營企業的企業家能進這裡?約談?整改?還是鯉魚跳龍門?

無數可能性在他腦海中打轉,但無論哪種情況,這可都是大新聞。

隨後他打了個電話,班也不上了,原本的采訪計劃也暫時擱置了,直接在外圍遊曳起來,就想看看對方什麼時候出來,好抓拍幾張照片,用於增加真實度。

結果不成想,他這一等就是三天。

好在他不拋棄,不放棄,皇天不負苦心人,他調好焦距終於拍到了目標車輛再次駛出的畫麵。

哢嚓哢嚓拍個不停,下一刻就被兩名便衣扣下了,原來他這兩天鬼鬼祟祟的行蹤早就被附近保衛乾事察覺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隨後這記者趕緊掏出自己的記者證,說明了下原因,然後兩名同誌檢查了下相機照片,刪除後,才選擇放人。

這名記者家都沒回,直接來到報社,借著這股勁兒興奮地趕出一篇稿子,隨後當場就被總編叫了進去。

總編輯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恨鐵不成鋼,“你也是老人了,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不知道麼?”

“這還好吧,富貴險中求!”

“你怎麼就確定裡麵是陳默而不是其他人?”

“除了陳默還能有誰坐那輛車,其他人也不夠格啊。”

“你看看你寫的總之,我要同意發表,除非我不乾了,你消停點吧,我還有三年就退了,乾到這歲數不容易,你可彆讓我晚節不保!”

“呃,頭兒,沒這麼嚴重吧,我就是根據當前的情況,推衍了一下後續可能的結果,猜測即事實嘛,這還是你教的。”

“那你看看猜的雙方是誰?那邊就不說了!”主編指了指一個方向,隨後繼續道,

“單就說陳默是個好相與的?好了傷疤忘了疼,以前的事兒忘了?那是人麼,就跟路邊野狗差不多,被盯上不被咬掉一塊肉就彆想走。

這片稿子,就是個炸彈,一個不好就把咱們自個炸了。”

“可是”

“沒有可是,稿子先壓在我這。你這段時間也辛苦了,先休息兩天,工資照發,休息好了再來上班!”

“呃,哎,好!”

等記者出去,主編把稿子放進自己辦公桌抽屜的最底部。

確實這篇稿子他看完心裡怦怦跳,彼岸可是互聯網圈的明星企業,而陳默更是自帶熱點的話題風雲人物之一,誰都想報道。

但有的事情不能碰,他不是不想發,他是不敢發,畢竟自己zz敏感度還是在的。

這次彼岸陳默的提案,或許在大眾層麵是無法得知的,但他們業內想要知道,不難。

陳默的這三個提案,在他眼裡就像鬥地主裡麵的三張牌,一張大王帶倆三,誰知道最後結局是牌打光還是憋手裡。

尤其是那倆三,國家都沒解決的事,你挑著頭去乾?國家沒推動的事情,你上杆子提議?

雖然誰都清楚彼岸按自己的一套與眾不同的模式在走,但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

而且他自己走就算了,還想讓大家走跟他一樣的路,那可能麼,資本的沛然力量,哪是一個代表提案就能推動的?

要不是陳默那張“王”的效果,估計接下來彼岸麵臨的就是被約談整改的節奏,或許這次就是,但他不敢賭。

至於另一方更是一點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可不敢搬弄是非,連猜都不敢猜,猜對了沒獎,猜錯就是找死。

在事情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就選擇站隊,要是站錯了,自己離職是小事,整個報社都會處於暴風雨的中心。

有些事寧可不做,也不出錯,明哲保身,才是長久之道

其實當初那名記者沒猜錯,車上的人確實是陳默。

兩會雖已落幕,但後續這些代表團提出提案,後續處理是一個非常繁雜龐大的係統性工作,經過智囊團篩選並整理交由主席團審議,最終表決形成決議才會出現在後續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就是xx發展規劃

而陳默的那份《互聯網+》提案部分精華內容被刊登在內參,引起內部不小影響。

他之所以被召見,是為了給國家智囊團大佬們,解答關於他《互聯網+》提案中的一些問題和看法,並進行探討。

這裡每個老頭都是國內各領域執牛耳者,院校院長、資深教授、工程院院士(不是醬香的那種)

這些人外部有個統一的稱呼:參事。

這讓陳默有種麵對自家天機閣至臻s版的錯覺。

其實這些人在陳默來之前就這個提案已經討論過一次,一是這個互聯網+是新的概念,二是提案上無論過去式例證和案例支撐,還是對未來藍圖的描繪一板一眼跟真事兒似的。

讓這些學者、專家、教授、院士們感覺紙上得來終覺淺,因此把這個提案的始作俑者抓過來,當麵問話。

一開始他們隻是想麵對麵聽一下這個年輕人的想法,把幾個問題回答一下就放人,充其量也就一上午的時間。

可隨著雙方交流、探討的不斷深入,他們漸漸發現不對勁,這個年輕人很不簡單,不僅言之有物,而且邏輯縝密、對答如流

或許在其他領域這些老者是碾壓這年輕人的存在,但在互聯網領域,眾人跟陳默就像平輩論交,平等對一件事物發表不同的看法,越聊越投緣。

而且眾人感到這個年輕人身上有種特殊的魔力,那就是所說所想就像親自見過一樣,很是讓人匪夷所思。

他們感性上是不想相信的,但理性覺得這個方案確實是非常符合華夏互聯網接下來走勢和發展,從可行性到落地實操層麵,又找不出任何紕漏,又不得不信

這種感覺讓這些老人心裡很是擰巴

如果不是這年輕人,資曆不夠,而且誌不在此,他們都想把這家夥留下來,術業有專攻,他們不會根據年齡大小來看人。

就這樣,陳默原本以為撐死一天就完事了,結果被那幫老頭拽著聊了一天又一天。

到了第三天的討論會後,陳默才把那些老頭熬倒,自己也快被掏空了,終於被告知可以離開。

陳默也不白來,走前找這幾個老同誌彼此交換了聯係方式。

或許陳默剛才交流過程中過於投入,此時的陳默才猛然發現之前那個聽自己報告的大領導,不知何時竟然坐在最後的角落,應該是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畢竟互聯網+對整體經濟會起到正向促進作用,而對方又是主管經濟

他沒敢想對方是在專門等自己,他可沒這麼大臉。

現在是該腳底抹油,還是上前請安,就在陳默天人交戰之際,他就看到大領導衝他招了招手,好吧,還真是找他的。

陳默立馬小跑幾步,走到跟前,其實他心裡也有兩個問題懸而未決,想要找大領導探探口風。

“剛才我聽了一會,非常好,正好有個事情,那就是鐵路售票網站,這兩年在春節和黃金節假日這兩個節點總出問題,而你這邊的雲計算不錯,這個網站需要彼岸這邊的技術支持,也可以成為互聯網+的一次案例

所以想問下你的意思”

陳默一聽心裡一凜,這是來命題任務了,腦海裡百轉千回

12306不是有自己的技術公司麼?不用了?還是說裡麵內部出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情況?可是聯合做項目他可太懂這裡麵的門道有多深了?外行指導內行?是個人都插一腳最後誰聽誰的?

顯然現在不是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而且領導肯定也不是聽自己各種訴苦的,陳默電光石火間,抓住重點,立正站好,就差敬禮了,沒有什麼二話,直接領命:“彼岸保證完成任務。”

“嗯,到時候會有人找你們對接”

對於陳默的表態,大領導臉上露出笑容,察覺到陳默欲言又止的表情,主動問了一嘴,“你還有什麼問題麼?”

“那個,領導我提了三份議案,其他兩份不知”

領導微微抬手止住陳默的話頭,“你的那份航空航天提案我看了,想法很好,但茲事體大,還有許多情況需要考慮,否則容易好心辦壞事,另外

現在整體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可以嘗試但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這點格外注意我還有個會,彼岸不錯,你,也不錯!”

說完領導拍了拍陳默的肩膀,踱步離開。

陳默呆在原地,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感覺長者拍在自己肩膀的力道,格外重。

離開的時候,陳默有些心不在焉,即便坐車回公司駐地的路上,他腦海中依舊在揣摩剛才領導話語間的深意。

其實來之前天機閣就對陳默的問題給出了幾種推測,

《航空航天》:石沉大海(幾率90)、留待日後(10)、采納吸收(0)

原因分析:環境土壤是否具備的問題;技術泄露的風險和顧慮;民企能起到的作用未知;信任成本是關鍵;

解決方式:需要外界刺激結合雙方合力,引入國資,或可有些許可行性。

《勞動法》:石沉大海(幾率99)、留待日後(1)、采納吸收(0)

原因分析:法不責眾最好的體現;規模越大,穩定的重要性就越高;資本層麵跟民眾層麵博弈,其中蘊含的風險性太高;

解決方式:廣積糧,緩稱王,徐徐圖之

通過領導的話語,來反推,天機閣給出的建議還是比較靠譜的。

但他有了一個新的收獲,那就是能明顯感覺到,彼岸模式在上麵人眼裡就像一塊試驗田,成了更好,上麵也想看到百姓安家樂業,企業持續良好發展。

不成,起碼也能造福一方,不會有太大影響。

陳默能聽出領導的潛台詞,彼岸自己發育沒有問題,但不要激進想要破圈,否則操之過急,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問題,而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否則為什麼胖東來連河南都走不出去一個道理。

敢出來,砸了大家飯碗,打死你!

即便如此,稍微做出格一點,出現一些小紕漏,那些媒體槍口一致的報道方向就恰恰說明了這點。

這也是為什麼彼岸隱隱成為互聯網公敵的原因。

之前彼岸內部怎麼玩沒問題,但自從弄出來個青藤學院成為一條鯰魚,企業的根基說白了還是在於人才,而這方麵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怎麼能獨善其身?

bat想要合作,或許有二馬一李的一些想法在,但沒有背後資本機構的默許,光靠他們仨就能決定?怎麼可能

陳默揉了揉自己有些頭疼的腦袋,閉目養神。

現在他是忙完彆人家的事,忙國家的事,真應了那句家事國事,事事關心。

接下來就該輪到天下事了。

不過難得“進宮”呆了兩天,怎麼能不好好利用下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