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從傻柱開始 > 第1245章 :兩邊是有聯動的

第1245章 :兩邊是有聯動的(1 / 1)

推荐阅读:

對麵的油滑男,一把接過信封,半點沒客氣,報出了一個時間地點,又掃了老李二人一眼,輕笑一聲離去。

從天津衛走,也是無奈之舉。

尤鳳霞是在南方被談話的。

那也就說明,南方那邊,尤鳳霞知道的那些路,已經被人家盯上了。

老李不敢冒那個險,要是尤鳳霞被有心人給盯上了,那對他肯定是滅頂之災。

再者,老李也怕尤鳳霞會突然改變主意,他得親自送尤鳳霞離開,才能安心。

絕大多數的人,對於生活都是無可奈何。

隻能被動的選擇接受。

就像是尤鳳霞這邊也是如此,老李給她安排的什麼,她就必須接受什麼。

也幸好,老李還是講規矩的。

尤鳳霞主動把老李交給她的錢,她在南方掙到的錢,都是交給了老李。

但老李還是按照當初的約定,把尤鳳霞掙得,以及他給出去的一半,是又給了尤鳳霞。

按照老李說法,這小幾萬,應該可以讓尤鳳霞在港島安定下來,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

這麼大方,並不是原來老李想做的。

他原本想的,也就是讓尤鳳霞把她掙的錢帶走,那也有一萬多了。

至於尤鳳霞出去了,這筆錢夠不夠生活,老李都覺得他已然仁至義儘。

但那天那個女人的最後通牒,卻是讓老李同誌起了一絲反叛心理。

但老李這些掙紮,尤鳳霞肯定不了解,

她就知道老李這是要跟她徹底一刀兩斷了。

說尤鳳霞多傷心,也是不至於。

總歸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壞壞,都是得想著活下去。

尤鳳霞連更差的結果都想過了,何況現在她還能帶著一筆巨資活著離開。

這已然是很好的結果了。

但尤鳳霞還是不高興。

這也是正常的情緒。

“……去到那邊,安全第一。

彆想著發大財,我給你換的那些硬通貨,除了找著合適的房子買一間,其他都換成那邊的錢存到大銀行裡。

省著點花,應該夠你用了。

咱們兩人也論不著對錯,我總歸是辜負了你的。”

這也是老李的肺腑之言,如果當初尤鳳霞接受命運的安排,不找上老李。

如果尤鳳霞不長這麼漂亮,

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

尤鳳霞可能跟父母會去哪個山疙瘩,日子會過得很苦,

但也沒後來那些生離死彆。

老李給尤鳳霞的可不是幾百塊,而是小幾萬,以經濟上來說,這筆錢都可以買幾百個如她一般漂亮的大姑娘了。

……

並且老李承受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

他嶽父那邊,其實他嶽父都不會答理他這種小事,怕的就是他嶽父的身邊人,會拿著這個事跟他斤斤較量。

所以老李真不認為他虧欠了尤鳳霞什麼。

但尤鳳霞肯定不會這麼認為,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當媽媽的資格,失去了一個女人可以擁有的乾淨,

她已然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這娘們現在情緒就是相當複雜。

她也不清楚,她對老李是怨恨多一些,還是感激多一些了。

至於把錢交給老李的事情,在尤鳳霞來說,是必然,也是無奈之舉。

不說老李的想法,就說這麼一大筆錢,讓她找人換硬通貨,絕大可能是被人黑吃黑了。

這個上麵,老李能給她這麼多,她也是沒想到的。

至於去港島那邊的活路,尤鳳霞也是想好了,肯定是去投靠小藍同學。

畢竟那個男人,她還是可以相信的。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如此巧合。

像是老李通過掮客找的這條去港島的船,就是給電視機廠拉設備過來的。

而尤鳳霞想要去投靠的小藍同學,現在經過老路他們的調查,已然獲得了通過。

現在正在學小日子的話,準備去那邊支起一攤。

按照郭書苗對他的規劃,就是讓小藍同學去那邊發家,不管做什麼。

然後再以商貿的名義,去彎彎那邊置業。

要是有人找麻煩,就把聶副廠長的事拋出去,一切基本上還算合理。

隻不過這個放出去的風箏,能不能收回,郭書苗是沒底,她也隻能指望老路那邊的安排。

有來有去,很多人一輩子,大概標誌就是“錯過”二字。

磨合,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離不開磨合這個詞。

何雨柱這邊隨著機器的安裝,他跟他的手下們在磨合。

暫時的產品,是屬於組裝更多一些。

這個時候,這邊廠子乾的也是山寨的活計。

想著能在明年投入市場,光靠研發部門從無到有,那也是難度太大的事情。

所以還不如從港島買一些暢銷機型,過來拆開了,一樣樣的山寨。

就這個難度就已然不小,很多重要的零配件,就像是半導體元件,港島市麵上電視肯定進口,集成度高,故障率低。

而咱們,雖然高端也有。

但大多數可以流通的電子元件,是分立式,穩定性差,功耗高。

其他的彩色與黑白,還有信號接收技術,都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這算是揭破了很多泡沫。

就像是冀北那家自稱可以生產彩色電視的廠子。

結果搞了半天,裡麵的很多元件,還是從外麵進來的。

有沒有自我研發的科技進步?

有,但距離完全自主研發,市場生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而這些,肯定都是問題,需要研究部門一樣樣去攻克。

那在此之前,是生產咱們技術成熟的小電視,還是生產港島市麵流行的電視?

這個難題,就擺在了廠領導的麵前了。

有過爭論,大多數領導,還是求穩為主。

也就是生產咱們這邊成熟的產品。

至於出口那些,也就是暫時擱置了。

何雨柱冷眼旁觀,

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然不是他能做決定了。

他必須要等到能拍板的人下決定,才能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個上麵,港島那邊的準備,本來就是跟四九城這邊聯動的。

原本沒有小藍同誌的時候,郭書苗跑去小日子,其實也有為著這個上麵探路的意思。

也沒彆的,咱們短時間能攻克的技術關口,咱們自己攻克。

要是攻克不了的,就以彎彎,港島有需求為由,從小日子跟其他廠家先采購一些。

幸好,老艾同誌拍板定案了,生產港島流行產品。

因為他也是跟何雨柱一樣,時不我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