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美好生活從相親開始 > 第73章 有些臉麵得爭

第73章 有些臉麵得爭(1 / 1)

推荐阅读:

酒店是重資產,銀行其實不怕這種重資產還不起債務。

大不了資產抵債唄!

但問題是,這兩年酒店行業慘的沒辦法說。

就算以資抵債,銀行也要擔心有沒有人願意接盤,與其肉爛在手裡,還要擔風險,不如讓有實力的企業去接盤,隻要債務在良性循環,就不會出問題。

薑寧對經營酒店沒興趣,不想接。

老楊卻說:“我覺的咱們還是要接下來。”

薑寧道:“接下來乾嘛,欠了一屁股債,難道要我去還債?”

老楊說:“當然不用你還債,企業的債又不是你個人的債,這些風險是能規避的,就算酒店經營不下去了破產清算,銀行拿去拍賣就是了,不可能讓你掏錢還債。”

薑寧道:“那破玩意一年掙不了幾個錢,還要賠著本經營,接下來有什麼用。”

楊老道:“酒店行業不可能一直都這麼低迷下去,總有好轉的時候,而且關鍵是,這算是白送的,就算你不要,難道還能指望縣裡給農場還錢嗎?”

“這……”

薑寧一時啞然,指望縣裡給他還錢。

那還不如指望老天爺賞飯吃。

大家心知肚明,縣裡根本就不可能還錢。

至於為何縣裡會欠農場的錢,也是有說道的。

農牧企業的稅很少,農場又有三年稅收優惠政策,基本上是沒稅的,就算走個流程把稅繳上去了,回頭也是要按政策給退回來,但這裡麵操作空間就大了。

縣裡窮啊!

那些退的稅最終也隻是在賬上轉了一圈。

最後還是被縣裡花掉了。

還有賣牧草和賣燃料給縣裡的提成,這些錢可不是白給的,縣裡也不能白拿,那玩意不合規,總得有一個名目,但農場又沒稅,最後都以借支的形式掛在賬上。

成了債務的一部分。

所以農場現在是縣裡的債主。

縣裡肯定沒錢還的。

據說外債大大小小加起來能有幾十個億。

不知道怎麼欠的那麼多。

把陸老板賣了也還不起。

薑寧清楚,就沒指望過縣裡會還錢。

而且那些提成本來就是給縣裡的錢,隻不過縣裡不能白拿,給他變成了債務,現在陸老板要減輕債務包袱輕裝上陣,把新城酒店給農場抵債,想想老楊說的也有些道理。

反正縣裡也沒錢還。

能白得一座酒店也不錯。

這麼一想,當債主其實也挺不錯的。

欠人錢財,腰杆就硬不起來。

就算官府強勢,那也難免手頭拮據。

對仙靈農場這種大財主,能不客氣一點?

薑寧再三考慮,決定還是接下新城酒店。

不要白不要。

大不了玩不轉丟給銀行去抵債。

但具體怎麼接,還得有個章程。

商量一陣。

老同誌又說了個事:“月初北溝煤礦被罰了一百萬。”

薑寧意外:“陸老板要拿北溝煤礦開刀?”

老楊搖頭:“當然不是,北溝煤礦根子深的很,怎麼可能輕動,罰上一筆錢,也隻是警告那些混賬玩意兒彆光顧著挖北安的煤,也得給北安做一些貢獻罷了。”

薑寧問道:“北溝煤礦有問題嗎?”

楊振說:“有問題,挖礦的哪個沒點問題,尤其是安全環保,哪個礦山沒點問題。就算咱們農場,也做的不是很規範,隻不過縣裡當作沒看到罷了。”

薑寧道:“咱不沾環保的邊,但安全還是要盯緊點,那些麵子上的應付下就罷了,但裡子一定要做好,尤其是防火,千萬不能出問題。”

楊振點頭:“這個你放心,肯定沒有問題。”

翻過一天。

薑寧叫上他哥,跑了趟墳上。

老子們交待了一堆任務,他們是執行的,但具體怎麼執行,好多年沒去過墳上了,都不知道成啥樣了,得親自去看一看,彆到時把決策給執行走樣了。

農村老家離縣城四十多公裡,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

附近的山全是荒山,以前還長草。

現在旱的,光禿禿的一片黃。

說是山,其實就是一些土疙瘩。

好多人家的墳都在山裡。

有條土路,車能直接開上去。

爬上一座大坡,地勢就變的平緩起來。

視野也開闊了許多。

一路看到不少人家的墳,全都大變樣。

薑寧驚訝不已:“這還是墳嗎,種那麼多樹乾嘛?”

薑華道:“現在人有錢了都花錢修墳,說是讓先人們住的好點。”

薑寧笑出聲來:“這不扯蛋嘛!生前不給修房子,人都死了卻折騰墳院,我覺的列祖列宗們真要在天有靈,沒準會氣的從棺材裡爬出來罵不孝子孫。”

薑華忙道:“可彆胡說,爸聽到又要說你。”

薑寧道:“我就隨便說說,又不當著爸媽的麵說。”

薑華道:“現在就這風氣,有了錢都在比著修墳,在墳上種樹,還有建後土廟的,前陣子大伯和爸他們還在商量咱們是不是也要把墳修一下,不然也太寒瘮了。”

薑寧覺的這純屬是閒的蛋疼。

可等到了自家墳地,看到孤零零四個土疙瘩,再想想一路過來,彆人家樹木環繞,鬱鬱蔥蔥的墳,忽然就覺的修一下也很有必要,確實太寒瘮了。

不說他爺爺奶奶會不會在天上罵他們不孝子孫吧!

彆人議論起來,也絕不會有好話。

不說彆人,後天三個姑媽家過來,讓那些表哥表姐什麼的看到薑家的墳這樣,薑寧就覺的渾身不得勁,臉麵這東西,有時候可以不要,但有時候必須要爭。

墳地不大,總共隻有四座墳。

薑家的祖地在中原,據說當年他太爺爺逃荒到這裡後,就在這裡開枝散葉了,薑寧爺爺弟兄三個,二爺爺當兵去了西疆,就地安家了,再沒回來。

據說前些年過世了。

後人和老家有聯係。

但都是父輩們聯係,到薑寧這一代人,壓根就不認識。

薑寧爺爺奶奶也早走了,隻有三爺爺歲數最小還在堅挺的活著。

墳地裡的四座墳頭,上麵是太爺爺太奶奶。

下首右側是薑寧的爺爺奶奶。

左側空著的地方是留給三爺爺和三奶奶的。

薑寧有點後悔沒早點來墳地看看,要是早看到,現在肯定不是這個樣子,奈何後天就要祭祖,再修來不及,而且修墳這種事,也不是他能決定的。

得父輩們商量。

隻能等祭祖之後再打算。

轉了一圈,開車回縣城。

去農場找他爸,問了問修墳的事。

薑有信說:“修墳這個事不是一家的事,得好幾家坐下來商量,不隻你大伯二伯,還有你三爺爺那邊兩個堂伯,得一起商量,而且輪不到你操心,我也有錢。”

薑寧問道:“修墳得多少錢?”

薑有信說:“那要看怎麼修,幾萬能修,發達了花十幾萬幾十萬的也有不少。”

薑寧就不問了,打算到時候再說。

七月十五這天。

薑寧早早趕到農場,工人們已經準備好了。

看了看卡車上裝的東西,就讓出發了。

一輛小型卡車,一輛皮卡車。

裝了不少東西。

薑寧過了二十分鐘,才開車出發。

快到村子時追上了卡車,一路領到了墳地。

然後給指了個地方,工人們就將車上的東西卸下來開始搭涼棚。

鍋灶柴火桌子什麼的也抬了下來。

吃的喝的祭品什麼的不用他操心,大伯二伯和薑爸分給他的任務就是準備這些彆人沒有或者不太好拿的大家夥,得用卡車拉,尋常人家哪裡來的這些東西。

不說彆的,單單那口直徑一米的大鍋就不好找。

搭了個占地七八十平的涼棚,擺了六張大圓桌。

還有七八張小桌子。

各種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凳子準備了好幾十個。

還鋪了些墊子,累了能躺著休息。

搭好涼棚,再把灶台架起來,大鍋放上去燒水。

獻完牲要煮肉,這麼大口鍋,把水燒開得好長時間。

得提前燒,不然等羊宰完了再燒,那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做完這些,後續人馬也到了。

薑偉開著一輛農場皮卡,拉著大批的物資。

薑有信則開了一輛輕卡,車上拉了四隻羊。

那是薑寧四兄弟的祭品。

羊是農場捉的,薑偉和薑澤一人給薑寧轉了兩千塊。

薑有信下車跟幾個工人說了幾句,幾個工人就開著皮卡走了。

今天是中元節,也是北安祭祖節。

工人也要上墳祭祖,雖然沒有薑家搞的這麼大陣仗,但就算燒個紙錢磕個頭,也得去一下墳地的,完了等老板這邊結束,還得再過來收拾東西拉回農場。

打工人不易呐!

薑爸和大伯二伯下車先視察了下準備工作。

看到搞的不錯,超出了預期。

就表揚了薑寧一番。

然後所有人齊動手,把各種物資搬了過來,放到該放的地方。

三家都是全家出動,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全來了。

大伯二伯家的兩個堂姐一起來的。

三爺爺家也都來了,但沒準備羊,不準備獻牲。

兩個堂伯,兒子女婿全出動,就差了一個魏濤。

忙活一陣,又是五輛車和一輛小貨車開了過來。

三個姑姑家也到了,大表姐和三表姐兩家也一起過來了。

二姑家的二表姐嫁到了市裡,好多年沒來舅舅家了。

大大小小幾十號人,墳地裡熱鬨的像是菜市場。

薑寧還想,也不知道他爺爺奶奶在天有靈,會不會怪罪。

今天算是難得,大表哥和二表哥一起來了。

平時一個避著一個,今天避不過去了,平時還能找借口,但今天給外公外婆獻牲,那就不是借口能搪塞過去的,二表哥這麼日理萬機,都得專門抽時間過來。

大表哥怎麼能不來。

薑寧驚訝發現,兩人竟然還有說有笑。

仿佛沒有半點芥蒂。

最新小说: